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_第1页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_第2页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_第3页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_第4页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5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一、教学设计说明《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根底上进展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而本节课那么是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本钱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欢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实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络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珍贵,进展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学生一一口答〕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二、指导探究1、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1〕〔课件出示图片〕婷婷如今在干什么呢?〔做操〕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9:15〕,你们还会认吗?〔2〕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9:15〕〔3〕分针指着3,为什么不是3分,而是9时15分呢?〔学生尝试说〕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师归纳: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4〕分针指着数字3是15分〔出示钟面模型〕,分针指着其他的数字是多少分,你们知道吗?同位互相说说,并在书上填出来。〔学生先讨论,再独立填,然后集体反应,老师板书在黑板上〕2、认识时、分的关系〔1〕〔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2〕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板书:1时=60分〔3〕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3.新课小结除了能认几时整、几时半,我们还会认几时几分了。为我们的进步鼓掌!三、理论运用1.小游戏小游戏――“我来拨钟你们说”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是几分吗?〔师生互动〕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生生互动〕2.婷婷特别喜欢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老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想看看吗?〔课件出示:跳舞――2:40,捏橡皮泥――3:05〕师:她在什么时刻参加什么活动?〔学生说〕这两个时刻你们还会写吗?〔学生独立写,重点指导3:05的写法,集体反应。〕3.拨一拨,说一说〔1〕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2:55的钟面〕同学们请你猜一猜。〔2〕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4.连线〔1〕电视节目这么好看,有几只小动物也想来看呢。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找一找,要求动物身上的时刻和座位上的时刻一样。〔课件出示小动物身上的钟面和凳子上面的时刻〕〔2〕拿出作业纸,自己找一找、连一连。〔3〕小狗怎么没有座位啊?这儿还有一个空位置,谁能说出它的时间?〔学生说,课件出示并完成连线〕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理解了婷婷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跟她交朋友吗?我们不仅跟她交上朋友,还要向婷婷学习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附:板书设计认识时间1时=60分2时40分3时5分2:403:05五、教学反思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师:〔课件出示图片〕婷婷如今在干什么呢?生:做操。师: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9:15〕,你们还会认吗?是几时几分呢?生1:9时15分。师:你还会认这个时刻,真了不起!生2:还可以说9点一刻。师:你还知道9点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生:我妈妈跟我说的。师:你是怎么认的呢?生1:时针走过了9,就是9时多了。生2:分针走1大格是5分,走2大格是10分,走3大格就是15分了。师:可我看到了分针指着3啊,为什么不是3分而是9时15分呢?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师:分针怎么走的啊?生1:分针走了15下。生2:分针走了15个小格。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分针走了15个小格,就是15分。反思:在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教材既安排了认读时刻的教学,又安排了写时刻的教学,尤其3时5分这个时刻的电子表表示方法学生很容易写错。何不改变一下呈现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些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展了重组:结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认时刻的教学。在认9时15分这个时刻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尝试着认时刻。孩子们各人说着各人认时刻的方法,当老师肯定他们认对了的时候,学生的喜悦之情真是无法言喻。活动一:认识时、分的关系师:〔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师: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生:可以用等号表示。〔老师板书:1时=60分〕师: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活动二:从钟面上认读时间师: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对应的是几分吗?〔老师拨钟学生认〕认得真快!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学生互相开展活动〕活动三:从实际生活中认读时间师: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2:55的钟面〕同学们请你猜一猜。〔生猜,并说说如何认的〕师: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学生活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稳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进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快乐的事说出来听一听?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并答复:〔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表达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此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展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场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如今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工程中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工程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人数2316156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假设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假如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老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表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2〕假如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可以进展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化,老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局部,如下所示:23+1623-1623+16+1523-16-423+16-1523-〔16+4〕16+1523-416+15+423-15-423+15-1623-〔15+4〕16+415-423+16+423+16-4〔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对算式进展横向、纵向的比照观察与分析^p,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用竖式计算,一样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老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展知识梳理。〔五〕稳固练习,拓展创新: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数的大小比拟: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数的大小比拟练习:33○4998○6254○4587○9043○46-277○50+273、数的计算:〔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加减法计算练习。第一组:35+2442+3656+4357-4598-5684-53第二组:38+2546+5936+5754-3742-1951-27〔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展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根底的合作、交流、比照、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展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2、以动手理论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根底,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交融。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们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准备: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老师准备演示用钟表。教学过程:一、呈现问题:〔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场的,完毕时是4时。〔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场的,完毕时是。〔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场的,完毕时是。〔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场的,完毕时是4时。〔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分开“儿童乐园”。〔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二、自主探究: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老师指导下进展探究。以问题〔1〕为例:〔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场玩的时间和完毕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展操作。〔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4〕老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2、画出整时: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C:让画错的同学进展改正。三、梳理概括: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能发现: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场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完毕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才能。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1、认一认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2、选物体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方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二、〔提醒课题〕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如今,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拟像?比拟长方体和正方体。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三、〔理论操作〕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1、用钉子板围。2、用小棒摆。四、〔课间活动〕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五、〔走向生活,进步才能〕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师:刚刚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2、辨一辨。〔老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外表抢答。〕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展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3、数一数。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展交通平安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那么,平安行驶。〕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4“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通过自己的理论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络。”作为一个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线老师,非常承受这个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而且是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做数学,使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呢?我在学校开展的新教材研讨课中,就《桌子有多长》一课,进展了大胆的理论,从中获得了点滴启发。教学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师:今天,学校要给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买新桌子,你们快乐吗?不过想问问同学们,咱们如今使用的桌子有多长?二、自主探究、体验考虑1、估计和测量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来量一量呢?想好后,请你动手量一量。〔学生很快相出方法量〕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长?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长。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个半长。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个长。〔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数据〕师:你们看这些数据,发现了什么?生:大家测的结果都不一样。师;为什么你们测量的数据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生:因为有的同学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书量,用的东西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也不同。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们的长短不同,所以测的结果就不同。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生:用同一个东西量。师:你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生:〔异口同声〕地说,用尺子。2、认识尺子、感知1厘米师:〔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统一的测量单位,它是人们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尺子?师:观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汇报:尺子上有0、1、2、3、等数字。尺子上有小格,每个小格都一样。〔学生汇报时,并幕上显示相应的局部〕师说明:尺子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第一条线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对着的稍长的线表示1刻度;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师:请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在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生:大拇指的'宽。生:图钉的长。师: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手指缝之间就是1厘米。生;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师:那么,0刻度到3是几厘米?1——2又是几厘米呢?请再观察尺子,说一说。生:0——3是3厘米。师:你们桌子上有一张黄色的纸条,猜一猜它是几厘米?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3、正确测量师;我们认识了尺子,怎样用尺子测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动手测量纸条。谁愿意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大家。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对准纸条的一端,看是15,纸条长就是15厘米。生:不对,得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到几,我量的纸条长16厘米。师:到底谁对呢?看看笑笑是怎样量的。〔出示投影,配话外音:我们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了。〕师:那些同学的方法和笑笑一样?〔生举手〕如今,再用正确的方法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好吗?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测量物体的方法,如今我要考考你们。桌子上有一张绿色的纸条,谁能准确的剪下10厘米长的纸条,看谁又对又快。师:请把剪好的纸条举起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请学生到前面示范〕三、解释应用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纸条〕〔学生活动后汇报〕2、蚂蚁搬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已竞赛形式出现,激发兴趣。3、聪明屋;〔看图上的线段〕师: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年组评价:改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学习,老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表达了“做数学”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互相纠正,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2、放手让学生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凡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有多长的结论,这过程老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这一环节的学习,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3、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量出了纸条是15cm,然后用电脑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订正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田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独立考虑、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开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老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创造者。自我反思: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于生活。因此,老师应努力努力寻找做数学的内容,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络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新课开场,从学生熟悉的买新桌子入手,讨论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方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探究测量方法,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这整个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便于操作,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创造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情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测、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这节课,“猜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测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稳固练习环节,进展猜测活动,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测。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互相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敏性。学生就在这样的猜测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总之,“做数学”是以学生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考虑的方式进展的数学学习活动。它需要老师引导、支持和帮助,更需要老师进步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时机、材料、时间和空间。我们还要对自己说“要成为点火者”因为“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点燃的火把”。我们可可能需要不断的理论和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开展,要点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烧越旺,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5教学内容课本110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展计算。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的计算,从而进步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才能和计算才能。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具准备软件教学重难点掌握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9+3=8+5=8+3=9+4=9+2=8+4=7+5=6+5=8+6=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考虑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展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讨论多种计算方法。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老师板书。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a.学生分析^p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a.5加几有:5+65+75+85+9b.4加几有:4+74+84+9c.3加几有:3+83+9d.2加几有: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4.看书质疑。5.做一做。a.看图列式。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b.7+5=9+5=8+4=5+7=5+9=4+8=9+4=8+3=9+2=4+9=3+8=2+9=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6.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练习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学生汇报。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4.数学游戏。学生根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6教学内容:课本72~73页。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老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考虑,并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才能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3、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才能。教具准备:挂图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凑十“对口令”游戏。师: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用凑十的方法和学生做游戏。〕2、揭题。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如今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聪明的你们可以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生: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师:让我们列个加法算式。生1:9+5。生2:也可以是5+9。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9+5=?你会算吗?二、合作讨论计算规律1、动手操作。师:你能用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一共有几瓶牛奶?生1:我是1个1个数的。生2:我注意到一个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生3: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左边格子只差1个就是10格,可以从右边拿过来1个,那右边就剩下4个,一共加起来就是14个。师:如今根据你们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试着摆一摆。〔学生各自操作,老师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指定一个学生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我是这样摆的:右边已经有9个,从左边的5个格子里拿出1个放进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个,左边还有4个,这时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个。师:为什么你先拿1个放在格子里?生:因为9和1好朋友正好凑成10。师:箱子里原来有9个,再添上1个正好是10个,这种方法也叫“凑十法”,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几得10。9和1得10,就从左边的5个中放进1个,和9个凑成10个。板书:9+5=14师: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十吗?生:5的好朋友是5,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结果还是等于14。板书:9+5=45师:要算9+5等于几,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2、试一试。9+3=7+9=〔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三、稳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师;9+4=?请你们在图上用小棒圈一圈。〔老师应先做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此题是用凑十法,鼓励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师: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为什么你们在算4+9的时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凑十法”的考虑方法。〕2、比比谁算得快。9+5=9+6=9+9=9+8=〔学生独立完成,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计算,然后集体反应计算方法。〕3、“小猫数鱼”师:有只小猫今天可快乐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它看到了鱼缸里的鱼。师:对了,小猫看见鱼快乐极了,你们猜小猫心里在想什么呢?生:小猫在想:“这里一共有几条鱼?”师:小朋友你们都来帮助吧,写个算式来告诉它。〔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应〕生1:可以列为:9+8=17生2:也可以这样列式:8+9=17师:你能告诉小猫你是怎样计算的吗?生1:我是这样算的:9和1凑成10,从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生2:我们可以教小猫一只一只地数。生3:也可以这样想:8加2等于10,从9里拿走2,剩下7,10加7等于17。四、数学游戏“找朋友”。1、首先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白中间的9要与1到10这些数交朋友。2、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写出算式,应鼓励学生要按顺序书写。3、详细反应。五、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是9加几,得数都超过10,在计算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凑十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7〔一〕、激发观察兴趣教学目的: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浸透思想品德教育。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才能。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颖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如今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亮堂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讨论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快乐吗?让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以谈话的形式开场。师生互相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生疏、害怕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师生互相介绍。2.老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3.翻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数一数激发观察兴趣。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知道,学校。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快乐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二〕、数图中的数量(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答复,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3)老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三、认读1~10各数:1、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三〕、数身边的事物认读1~10各数:1、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数身边的事物: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展口算。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及主动获取知识的才能。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把小白兔请到我们课堂上,它有几句话要和同学们讲,请同学们注意听。2.〔电脑演示〕小白兔讲话:小棒,是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据要求迅速拿出相应数目的小棒吗?〔要求学生操作。〕〔1〕34,请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几根?学生摆完后出示填空:34=30+〔〕。〔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学生摆完后出示:57=7+〔〕。〔3〕小白兔:下面这两道题你们会做吗?请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3+40=20+70+6=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出例如1:34+2=〔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再摆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②学生讨论后答复〔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2〕假如不摆小棒,怎样想34+2得多少呢?①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讲讲“悄悄话”。②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③师小结:计算34+2,应先算4+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3〕想一想,练一练。2+34=_____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练习:43+6=□3+55=□/\│/\40□─┘□□□2.教学34+20。〔1〕让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刚一样吗?②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不加2根呢?〔因为要加2个十,而不是2个一。〕〔2〕不摆小棒,你会算吗?①请同学们翻开书第51页,完成34+20=,并给同桌讲讲“悄悄话”,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③根据学生答复,老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4,得54,老师强调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3〕想一想,练一练。20+34=,想一想应该怎样算?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54+40=□70+27=□/\/\40□□□3.分析^p比拟,提醒课题。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34+2和34+20,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一样点:第一个加数都是34,不同点:一个是加2,一个是加20。〕谁来给今天学的内容起个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比拟34+2和34+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桌讨论一下。〔加2,从个位加;加20,从十位加〕。老师指出: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一样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三、稳固练习1.小白兔:看到刚刚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我真快乐,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玩一个打靶游戏,〔电脑演示〕你们看,每个气球上都有一道题,假如你能做对的话,就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加油吧!2.完成教科书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做后集体订正。3.完成第52页“做一做”第3题。〔1〕审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多少?右边多少?〔2〕分析^p题意,列出算式。〔3〕算出得数,说说第〔1〕小题是怎样算的。4.改错。小白兔:小朋友们,下面我带你们去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动物医院里住着小猪,小狗和小猴,他们每个做的题都出了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当医生给他们看看病,看谁治得好!43+3=7250+32=3771+20=905.夺红旗游戏。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限时3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后集体订正,奖励前5名一人一面小红旗。四、课堂小结小白兔: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数学。五、开展性训练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题吗?〔28+30=〕谁能很快说出得数,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23+6、44+5〕当出现55+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相加不满10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进位加。〔板书:不进位〕,当个位相加满10时,就是下节课所要学的进位加。你们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教学设计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学生在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沟通情感,激发动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情感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上课,老师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间隔,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小白兔都伴随着同学们,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状态。二、稳固运用,承前启后稳固有助于由知识转化为才能,而运用那么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才能的检验和深化。通过稳固、运用,力求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到达融汇贯穿。在这一阶段,根据大纲,凭借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安排了“打靶”游戏,改错和“夺红旗”游戏,以稳固“双基”,训练思维的灵敏性,到达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开展智能的目的要求。在课的最后,根据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络,设计了学生自编题练习,在编题中学生自己发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兴趣很高,顺水推舟布置学生自己试着做的家庭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9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一步纯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进步口算才能。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步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纯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稳固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2、先估算,再计算。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3、不计算,比大小。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二、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考虑过程和结果。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0教学目的〔一〕初步理解学生数数的才能和认数情况。〔二〕使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三〕对学生进展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学生数数的才能,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难点:学会分类方法。课前准备〔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二〕学具:10根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老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场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方: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如今请同学们看一幅图。〔二〕学习新课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小结同学们答复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快乐兴地来到学校。开场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展数数: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2〕数周围的实物: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3.学习分类。〔1〕看书上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2〕出示图片: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答复后,老师圈上圈。〔3〕学生看书上图: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4.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1〕看图答复下列问题: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3〕老师带着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三〕稳固反应〔1〕看数摆小棒: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2〕做拍手游戏:老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老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展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表达以下几点: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表达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思维才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版〕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粗浅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凡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务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现同伴交流的才能。[教学目的]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开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才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1、出示排队买票图。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课件。2、谈话。〔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老爷爷排第几?老爷爷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进展礼貌教育。〕〔4〕黄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评:严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二.进一步感悟新知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2〕问:假如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如今哪个阳台?〔3〕问:老师想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2.想想做做第1题。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1〕老师点灯笼学生答复。○●○○○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问:如今点的是第几个灯笼?○○○●●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左边第3个,左边3个。右边第2个,右边2个。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3〕书上练习。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翻开书一起来涂一涂。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评: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才能稍差的学生。]3.想想做做第2题。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拟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4.想想做做第3题。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1〕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欢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5.想想做做第4题。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追问:刚刚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评:这一段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学,使学生既学会了肯定自己,又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从中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另外,这里除了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互帮互助,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题。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____的?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A:出示小动物的位置说住在几楼几室。B:告诉小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学生在电脑上点位置。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络,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才能。]3.发散练习。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五、总结评价。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总评]本堂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稳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化,层次很明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严密联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进步了学习兴趣。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2详细介绍: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才能、观察才能、判断才能、语言表达才能。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初步学习分类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展整理〕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动手操作,稳固分类方法假如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拟适宜,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拟适宜,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反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2.学生汇报。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置,又减少了混乱,进步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4.联络生活,稳固分类的意义。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练习六的第1、3题。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1.尝试。刚刚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展分类,如今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2.汇报。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刚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展了分类,如今又把一种物品进展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3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学生站起来比划,老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展纠正。〕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2、活动完毕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展评价〕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5、活动后集体汇报。〔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展比拟,检验测量是否准确。〕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3〕说说测量的方法。2、测量自己的步长。〔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间隔。〕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4〕你是怎样测量的?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间隔。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展估计活动。刚刚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间隔,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③如今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拟好的方法?〔3〕利用步长进展估计活动。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间隔,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展正确的估计吗?5、介绍人体各局部长度关系小常识。四、练习。1、P18第2题。〔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2、P19第3题。〔1〕看图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展交流。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14教学目的:通过理论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一样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可以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展分类。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