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学习指南
目录
绪论....................................................................
第——章心理学基而出.......................................................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心理社会因素与心理健康...........................................
第四章心理障碍........................................................
第五章临床心理评估.....................................................
第六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第七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第八章病人心理.......................................................
第九章医学领域人际关系...............................................
绪论
学习纲要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
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医学模式转变及其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
2、医学模式的转变。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模式转化同医学心理学间的关系
了解:
1、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2、生物医学模式。
3、医学心理学简史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
1.医学心理学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
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医学心理学的任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归纳为七个方面:①探讨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②阐述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③对病人的心理或行为方面进行评定或诊断的方法;
④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⑤探讨脑与行为关系;⑥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⑦保持和提高健
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科学原则与方法。
3.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从应用角度来探讨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代名词,负责研
究心理因素在躯体疾病中的作用的学科。因此涉及到的主要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包括了心理学许多重要分支,如:临床心理
学、变态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社区心理学、缺陷心理
学和药物心理学等,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可被视作医学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干预的手段。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则既被当做是医
学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又被视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1.医学模式定义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
导思想。
2.历史上的医学模式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
要包括:神灵主义(spiritualism)、自然哲学(naturalphilosophical),生物医学(biomedical)和生物一心理一社会(bio
一psychosocial)四种医学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心一身关系认识的不同。
3.健康(health)新概念:健康乃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
4.医学模式的转化生物医学模式无疑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
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新的医学模式加速走上医学舞台。1977年Engel在《Science》上
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卫生护理工作中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5.医学模式转化同医学心理学间的关系
(1)医学心理学的健康和疾病观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
(2)另一方面,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简史
1.医学心理学发展概况。
(1)1852年德国哥顿挺大学洛采(Lotze,RH.)在其撰写的《医学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医学心理学”一词,而
后又转向心理学,他在1867年出版的《医学物理学手册》一书中,谈到用实验方法研究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1896年,冯特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魏特默(Witmer,L),首创“临床心理学”一词,被尊为美国的“临床心理
学之父”。
(3)1905年,第一个智力测验诞生。
(4)医学心理学的另一重要研究领域----小身医学,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
(5)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是临床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期。
(6)二十世纪70年代,行为医学迅速发展。
2.我国医学心理学发展历程。
(1)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丁瓒(1910T968)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脑系科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并
在医院、学校和工厂创办了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卫生室。
(2)195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医学院精神病科合作,针对当时为数众多、久治不愈的神经衰弱病人,开
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快速治疗,短期内获得显著疗效,引起了人们对医学心理学的重视。
(3)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在防治地方性克汀病(现称为碘缺乏病)中,对患病儿童的智力鉴定设计了一套量表,制
定了“地方性克汀病智力分级的初步方案”。
(4)二十世纪70年代,在国内一些地方曾经开展过关于针刺麻醉的心理学研究。
(5)1979年对于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来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其一,正式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其二,在卫生部颁发的教学计划文件中,正式提出了1979年卫生部要求“有条件的院校都要开设医学心理学”。其三,北京
医科大学(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率先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⑴描述心理行为状况;
⑵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⑶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2.研究过程
⑴问题和提出假设;
⑵收集资料;
⑶检验假设和建立理论;
⑷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①信度(reliability)是指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即:如果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或观察条件下,所得结果一致,便表明此
研究结果是可信的或可靠的。
②效度(validity)是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或与实际相符合的程度。高效度是一切研究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研
究价值的重要标准。研究效度可分为内效度(internalvalidity)和外效度(externalvalidity)«
3.研究类型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根据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窕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性质分为描述性和控制性研究。
此外还有人按照研究所涉及的时间特点,将研究分为横断(crosssectional)研究和纵向(longitudinal)研究,前瞻
(prospective)研究和回顾(retrospective)研究。
第五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⑴观察法(observationstudy)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试者的行为言谈、表情等进行观察,从而
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⑵依研究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观察法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观察法按其被使用的场合,可分为
自然观察法、现场观察法、临床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
⑶观察法的优点:①用途较广,使用简便,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②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下被别人观察,因而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真实的材料,为以后的研究指出方向。③不需要交谈。④费用低,使用的仪器少。
⑷观察法的缺点:①观察法不适于内隐行为的研究如,手淫、低声的威胁、抱怨和性行为等。②由于常须被动地等待
某些现象的出现,因此花费时间较长。③易受被观察者的影响。④如果观察者的技术不熟练或受期待效应影响,会造成观察
偏差。
2.调查法
⑴调查法(surveystudy)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受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⑵调查法有:问卷、谈话、采访、座谈、书面材料分析等。
⑶调查法的优点: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任何复杂的设备,在短期内便可获得大量自我报告资料。
⑷调查法的缺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受试者影响大,不合作的态度会降低研究效度。如果是会谈法,则研究者要投
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问卷编制的质量和适用范围也会影响结果。
3.个案法
⑴个案法(casestu曲method)对单个受试者进行的多方面研究,包括收集关于这个受试者的历史背景资料、测验材料、
医学档案,以及有关人员做出的评定和反映。
⑵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了解和帮助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病人。
⑶个案法的优点:由于研究对象少,便于进行全面、系统及深入的研究,研究者通过研究一个个案,从中推出有关现象
的一般性原则。另外,在临床研究中,对典型病案的个案研究意义重大。
⑷个案法的缺点:①个案研究缺乏代表性,在推论总体上要特别慎重。②个案研究是非控制性观察,获得的材料粗略、
多属于描述性的。③主观偏见会降低个案研究的效度。
4.相关法
⑴相关研究法(correlationalstudymethod)是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⑵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如果要证明变量间是因果关系,就要满足三项标准:①在时间上总是先发生,然后才是
其结果;②所假定的原因与其结果之间相互关联;③排除其它可能的原因关系解释。
5.实验法
⑴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
究的最主要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临床实验。
⑵实验研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设置可能引起行为改变的可变化的影响因素;第二,设立2个以上的样本组,它们
除了可变化影响因素外,在其它所有方面都相似;第三,当影响因素发生改变时,记录行为改变的数据。
⑶实验研究的口的是要精确地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证实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假设。按照对照设计的程度及对无关变量
的控制水平,将实验研究分为三类: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由于真实验严格实施比较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研究的
效度最高,然后依次是准实验和前实验。
6.测验法
测验法(lestmethod)是利用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来测量和评定个体的能力、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等心理特征
的一种研究和诊断方法。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医学心理学是一门()
A交叉学科
B心理学学科
C医学学科
D精神病学学科
E分支学科
2.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洛采(Lotze)
B冯特(WWundt)
C惠特姐(Lwitmer)
D霍尔(Hall)
E卡特尔(JMCattell)
3.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I)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4.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5.下列哪一项是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A临床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心身医学
D健康心理学
E以上都是
6.心理学是()的分支学科
A行为医学
B应用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护理心理学
E社区心理学
7.医学模式是()
A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B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
C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
D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
E以上都不是
8.关于医学模式,不正确的描述是()
A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
B存在于近30年
C影响医学工作者的行为
D包括疾病观和健康观
E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9.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需要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的作者是()
AFreudS
BEngelGL
CWundtW
DPavlovI
EWundtW
10.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现代心身素质降低
B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
C人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D精神病和其它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E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即使在躯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
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
11.《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12.有关生物医学模式错误的说法是()
A该模式的出现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
B注重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
C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忽视人的社会性
E该医学模式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13.临床心理学是由以下心理学家首先提出的()
AL.Witmer
BS.Freud
CE.H.Erikson
DB.F.Skinner
EMaslow
14.关于生物医学模式,不正确的叙述是()
A百年来阻碍了人们对疾病原的深入理解
B受心身二元论和分析还原论的影响
C在医学研究中注意生物因素忽视心理社会因素
D仍在影响着大多数临床医生的诊断思路
E对人类战胜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15.认为精神或幽灵是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原因的医学模式是()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6.把人简单的看为一部“机器”的医学模式()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7.()医学模式认为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
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8.关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为()
A认为任何身体疾病必定有其特殊的生物学原因
B认为没有躯体疾病就等于健康
C认为疾病是在生物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环境无关
I)认为引起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
E认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
1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
A心身是统一的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I)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20.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
A只要没有躯体疾病就是健康
B只要达到心理舒适状态就是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状态
D没有躯体疾病,不存在心理问题
E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21.WHO的健康观念就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对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医学模式。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22.()首先提出了“医学心理学”一词
A赫尔(Hall,GS.)
B洛采(Lotze,RH.)
C魏特默(Witmer,L.)
D比奈(Binet,A.)
E坎农(Cannon,WB.)
23.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A心身医学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B行为医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C健康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D临床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E生理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
24.某医生,多年来从事有关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以下哪项学科不是他所从事的工作范围()
A变态心理学
B心理卫生
C精神病学
D行为医学
E教育心理学
【X型题】
2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
A探讨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B阐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C对病人的心理或行为方面进行评定或诊断的方法,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I)探讨脑与行为关系,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E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科学原则与方法
26.医学心理学是研究()
A脑功能和行为关系
B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C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
D研究人的心理或行为的异常
E研究护理工作中心理学问题
27.有关医学和心理学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医学与心理学都以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和服务对象,两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B医学研究偏重于人的生理方面,而心理学研究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方面
C心理学的知识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
D心理学仅在医学的个别领域有作用
E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需要心理学
28.不同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I)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29.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
A医学问题可以用心理学方法去研究
B现代心理疾病比躯体疾病更重要
C心理社会有关课程应列为医学基础教育课
I)注意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能动作用
E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0.心理社会因素和躯体的相互影响表现为()
A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引起或伴发生理变化,如愤怒时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B行为危险因素造成疾病,行为保护因素(如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不吸烟和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则有益健康
C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行为:疾病易患人格(如A型行为)和健康促进人格(如坚韧人格)
D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症状:癌症病人的恐惧不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躁狂
E躯体疾病过程结束后遗留的心理问题:如幻肢痛
二、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2.医学模式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健康的概念
三、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2.历史上的医学模式?
3.心理社会因素和躯体的相互影响表现为几个方面?
四、填空题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与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
学。
2.医学心理学是的分支学科。
3.医学心理学是和相交叉的一门学科。
4.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此,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
代科学。
5.现代医学模式是o
6.世界卫生组织(WHO)于成立之始(1948),在宪章中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乃是“、和的
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
7.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是某一时代的、和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8.医学模式主要包括、、和。
9.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模式。
10.生物医学模式无疑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但是,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心理社会方面隔裂开来,把疾病看做是独立于社
会行为的实体,试图仅仅根据躯体过程的紊乱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反映了和观点。
五、论述题
1.简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
2.医学模式转化同医学心理学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2.B3.C4.A5.E
6.B7.A8.B9.B10.A
11.B12.C13.A14.A15.A
16.C17.D18.E19.E20.E
21.D22.B23.D24.E
【X型题】
25.ABCDE26.BC27.ABCE28.ABCD29.ACDE30.ABCDE
二、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
作用的科学,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受到社会生产力水
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
一心理一社会四种医学模式,
3.健康:健康乃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
三、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①探讨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②阐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③对病人的心理或行为方面进行评定或诊断的方法:
④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⑤探讨脑与行为关系;
⑥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⑦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科学原则与方法。
2、历史上的医学模式?
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出现于公元前10,000年的石器时代。
②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出现,它以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基础。③在文艺复兴开始不久,笛卡尔
提出健康是生理躯体的•种状态,在理论上为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基础,推动医学摆脱宗教影响,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④1977年Engel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卫生护理工作中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
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3、心理社会因素和躯体的相互影响表现为几个方面?
①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引起或伴发生理变化,如愤怒时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②行为危险因素造成疾病,行为保护因素(如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不吸烟和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则有益健康。
③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行为。疾病易患人格(如A型行为)和健康促进人格(如坚韧人格)。
④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症状:癌症病人的恐惧不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躁狂。
⑤躯体疾病过程结束后遗留的心理问题:如幻肢痛。
四、填空题
1、心理因素健康和疾病心理因素
2、应用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
4、1879冯特心理实验室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身体心理社会方面
7、心身观健康观疾病观
8、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Engel生物医学模式
10、二元论机械唯物论
五、论述题
1、简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
生物医学模式无疑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但是,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心理社会方面隔裂开来,把疾病看作是独立于社
会行为的实体,试图仅仅根据躯体过程的紊乱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反映了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首先,医学的发展已经大大降低了传染病死亡率。目前,心、脑血管
病、癌症等多病因疾病成为“疾病谱”和死亡顺位中排在前列的病种。其二,人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
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其三,精神病和其它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即使在躯
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最后,在医学界内部,越来越多的医生逐渐认识到生物医学模
式不能完全解释疾病原因,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将心理社会因素纳入观察范围。同时,医学教育也产生了
变化,人文学科,特别是心理学,更多地进入临床教育。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新的医学
模式加速走上医学舞台。
2、医学模式转化同医学心理学间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的健康和疾病观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因此,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
转化的过程中,医学心理学在其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首先,医学心理学帮助医学界了解和熟悉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认识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身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
理论观念上彻底动摇生物学模式的二元论的心身观,将人的身心和外界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
体。其次,医学心理学为医学提供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干预手段,有助于改善病人行为,提高医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和医疗
服务的质量。最后,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帮助生物医学克服'‘重治轻防”、“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培养能适应新的医
学模式要求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新的医学模
式有助于消除“心理至上”和“精神万能”的观点,既看到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又不过分
夸大。第二,新的医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同生物医学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使双方各得其益,从而促进医学
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
学习纲要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
学习心理与脑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
1.人的心理现象基本结构。
2.心理现象的实质。
3.意识与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基本属性。
熟悉: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意识的不同水平。
3.注意的种类。
了解:
1.心理学发展简史。
2.意识状态。
3.梦的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或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理现象的科学。行为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还包
括看不见的内隐行为。
2.人类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经历的最熟悉的现象,也是自然界最复杂、坡奇妙的现象。人
们对周围世界要听、看一、嗅、尝,用手触等,就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事过境迁仍会留下一定的经验或能唤起当时的情境,这
就是记忆。为了解周围某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还会进行一番思索,就是思维和想象。这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
想象等心理现象都是为了弄消客观事物,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对它总持有一定的态度
并产生喜、怒、哀、乐等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人们还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一定的动机,自觉地确定目标,力求
达到目的,这样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认识、情绪和意志过程之间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统称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心理过程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亦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
程。
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时总带有个人特征。每个人由于先天素质不同,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所受的教育影响有差
另IJ,各自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又不尽相同,致使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各具特色。关于这些个体差异性的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
另一个重要内容,即人格或个性。它包括意识倾向性(如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还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能
力、气质、性格)以及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
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心理过程是从心理现象的组成来看,它有发生、变化的过程,
并具有共性规律。人格则从心理现象在个体的表现来分析,它较稳定地、经常地表现出有别于他人的特征,具有差异性
规律。除气质外,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发展和得以表现的,已经形成的人格对心理过程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所有上述的心理现象必须在一个清晰的背景上表现,不同清晰程度的背景又构成了人的不同的意识状态。对它们的
分析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将它们结合起来考察,则为了掌握人的心理全貌。
3.心理现象的实质对于心理现象的理解是人类认识史上重大的原则问题。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认
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
①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②脑是心理的器官;
③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①心理是观念的:
②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③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④人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4.心理学简史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可谓“以哲学为父,生理学为母,以生物学为媒,生育的新生儿就是独立门户的
心理学”。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艾宾浩斯(Ebbinghous,H.,1908)将心理学的历史概括为“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
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五大学术思想体系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心理分析学派。
第二节意识与注意
1.意识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觉知状态。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可分为对周围环
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意识有两种基本的活动方式:被动的和主动的。按照注意或觉知程度分类,意识有不同水平:焦点意
识;边缘意识;下意识;无意识。
2.睡眠睡眠是机体规则的、反复出现的可逆状态,是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自动行为。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4—1/3的时
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睡眠过程中人又不可避免地要做梦,而睡眠与梦同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3.梦的功能做梦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梦是保证心理康宁的必要条件;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梦与学习记忆。
虫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注意是与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
5.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哪些不可以,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在人们将注
意集中于特定事物或活动时,或注意将一定对象“推入”到意识中心时,通常包含了无意识过程。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
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其意识状态分别处在不同的水平;即使
人在觉醒状态下,也不能意识到所有的外部刺激。对于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
紧张。
6.注意的种类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与刺激物的特
点和人的自身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及过去经验有关。随意注意即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
形式,与活动的目的、任务、兴趣、活动的组织及过去的经验、个体的人格特点、意志品质有关。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
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意志努力。
7.注意的基本属性:
(1)注意的选择性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间,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2)注意的持续性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保持在某个认识的课题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
重要指标,没有持续的注意人们难以完成任何实践操作。小儿多动症就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
(3)注意的分配性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是完成复杂
工作的重要条件。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或自动化程度,同活动的性质有关。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以下哪项正确()
A.感觉是神经系统对事物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的基本反映形式
B.知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高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C.知觉是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I).高等脊椎动物所进行的复杂的行为的反映形式属于思维萌芽阶段
E.以上都不对
2.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
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
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映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
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作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
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
E.以上都不对
3.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绪和行为
C.心理活动和观念
I).智力和观念
E.智力和情绪
5.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现象的哪个过程()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I).记忆
E.感知
6.推动人类意识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使用工具
B.制造工具
C.集体劳动
D.语言
E.以上都不是
7.梦是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A.幻想
B.妄想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E.再造想象
8.注意的两个特征是()
A.广泛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稳定性
C.广泛性与稳定性
D.指向性与集中性
E.集中性与稳定性
9.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而是经常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这属于()
A.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散
D.注意起伏
E.以上都不对.
10.一声霹雳、一道闪电,这些极强的刺激能立刻引起()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E.注意分散
11.钢琴演奏家能手、眼、脚并用,弹好一首乐曲,这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分配
E.注意的起伏
12.把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流派是()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构造主义
D.精神分析学派
E.格式塔学派
【X型题】
13.心理学研究()
A.动物的心理现象
B.儿童的心理现象
C.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D.除动物以外所有的心理现象
E.生物的心理现象
14.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A.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B.只适用于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C.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I).只适用于成人心理现象的研究
E.只适用于研究儿童的心理现象
15.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知、情、意和能力、气质、性格
C.知、情、意和个性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E.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16.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I).能力
E.需要
17.人的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产品
D.一种客观的现象
E.心脏的机能
18.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
A.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证明
B.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C.临床事实的证明
D.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E.动物的进化
19.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
A.事物的形象
B.概念
C.体验
D.活动
E.以上都不是
20.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心理支配人的行为
B.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心理就是行为
D.行为就是心理
E.行为支配心理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心理学是自然科学
B.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C.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E.心理学是思维科学
22.意识包括()
A.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B.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C.睡眠
D.梦
E.需要
23.梦的特点包括()
A.梦境的不连续性
B.梦境的不协调性
C.认知的不确定性
D.认知的完整性
E.情感的真实性
24.注意的集中性()
A.是指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
B.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I).表明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E.是指向的一个深入
25.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I).注意的范围
E.注意的分散
26.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
A.注意的转移
B.分心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散
E.注意的分配
27.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
A.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B.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
C.所从事的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
D.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E.所从事的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常熟练的
28.科学心理学形成后产生的几大流派是()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完形心理学
E.心理分析学派
29.按照注意或觉知程度分,意识的不同水平有()
A.焦点意识
B.下意识
C.边缘意识
D.注意
E.无意识
30.注意的基本属性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持续性
E.注意的分配性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意识
3.注意
4.注意的分配
5.不随意注意
6.随意注意
7.随意后注意
三、简答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梦的功能是什么?
3.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四、填空题:
1.心理是的功能,是的反映。
2.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或是关于个体的及的科学。
3.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的将心理学的历史概括为''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哲的历史
4.人脑功能异常,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使正常的心理活动无法进行。
5.人类大脑两半球具有功能。
6.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和,心理是客观现实和的反映。
7.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创的标志是北京大学于年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
8.自我意识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其形式包括、、、和。
9.按照注意或觉知程度,意识可分为、、和。
10.意识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和.
1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和。
12.注意可分为、和三种。
13.注意的基本属性有、和。
14.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和o
五、论述题:
1.试述心理现象的实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2.C3.B4.A5.C
6.D7.C8.D9.D10.C
11.D12.C
【X型题】
13.ABC14.AC15.AC16.ABC17.AB
18.ABCDE19.ABCD20.AB21.ABC22.AB
23.ABC24.BCE25.AD26.BD27.ABCDE
28.ABCDE29.ABCE30.ADE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或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理现象的科学。行为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还包括看不见
的内隐行为。
2.意识: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觉知状态。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3.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4.注意的分配: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是完成复杂工作的
重要条件。
5.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7.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意
志努力的注意。
三、简答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而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意志过程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另外,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
性格。
2.梦的功能是什么?
(1)做梦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2)梦是保证心理康宁的必要条件。
(3)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联。
(4)梦与学习记忆有关。
3.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紧密相关。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四、填空题:
1.脑客观现实
2.心理现象行为心理现象
3.艾宾浩斯
4.网状结构
5.不对称性
6.内容源泉主观能动
7.1917
8.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
9.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无意识
10.自然发生的正常的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状态意识障碍状态
11.指向集中
12.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13.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持续性注意的分配性
14.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五、论述题:
1、试述心理现象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脑的进化看,人脑及心理功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段的神经系统和行为特点的相互关
系上看出来。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动物只有弥散的或网状的神经系统,相应的行为也较为简单。随后出现的头部神经节构成
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雏形,而具有头部神经节的动物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了。从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
并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分,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脑。与此同时,动物的行为也变得较为复杂了。人脑的
形成大约经历了10亿年,大脑皮层特别是新皮层在人脑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可以适应各种各样极度复杂的自然环境,心理
现象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不会独自产生心理,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它时,才实现
反映机能,产生心理。虎孩、狼孩、熊孩等虽然都具备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但由于他们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社
会交往,就没有正常心理。
②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和能动的反映。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到情感、意志都是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然而,人的主观心理并不是死板地、机械地反映事物,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每个人知识、经验、个
性特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反映带有主观性。另外,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还能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雄辩地证明,人类的生存进货都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协调,根据人类需要不断改造自然、改
造社会的结果。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
学习纲要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
学习几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
掌握:
1.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概念。
2.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人格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
4.认知的主要特点及认知对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影响。
熟悉:
2.艾里斯的认知ABC理论;贝克的认知理论。
3.运用认知理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形成。
4.弗洛伊德关于心理障碍的解释。
了解:
1.对行为学习理论的述评。
2.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原理。
3.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
4.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途径
L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出三个层次,即潜(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指人的原始冲动、各
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这些东西具有强大的能量,是人活动的内驱力,决定或影响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活动。前意
识指无意识中那些能被召回的部分或能被人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介于潜意识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官”的角色,严
密防范以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进入意识之中。意识指直接与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调节着进入意识的各种心理现
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本能和欲望。
2.人格理论在潜意识理论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将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
(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自我在本我、超我、环境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三者之间的
冲突使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焦虑。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
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3.关于心理障碍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在其内心都经常地进行着本我、自我和超我间的斗
争。病人的症状是有深刻含义的,症状仅仅是一种伪装,它们实际上代表一个人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情感或童年时代所遭
受的痛苦与精神创伤。人的大多数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心理冲突或创伤性事件,由于这些事件会引起焦虑
和痛苦,故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表面上看是被忘掉了)。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失去作用,它们可以对人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
响。
4.新弗洛伊德派的观点新弗洛伊德派与弗洛伊德不同之处,是更强调病人现在的环境、对个体生活经历具有持续影
响的方面、社会动机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自我功能和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他们更多的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更少关注
生物决定因素。
第二节行为心理学途径
1.行为与行为主义“行为”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就是某一种生物或人类在其与外界事物的交往中所采取的行动;
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两大类。行为学家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忽视有机体的内在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强调
人的心理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心理学家要探索的问题是:在什
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等。因此,华生主张心
理学研究采用“刺激一反应”途径(S—R途径),即由人所受到的刺激推测他的反应;通过对环境刺激的系统操纵,来观测人
的行为变化并由此探讨改变人行为的方法。
2.行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
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
为,进而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1967年米勒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
第三节人本主义途径
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成长与自我实现的潜能,强调人天生“性善”。它既反对精神分析的潜意
识决定论,反对贬低人性、把人性与社会文化对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抵押借款合同范例
- 仓储物流员工合同范例
- 2024年度通信行业人才培养与合作服务合同3篇
- 焊接钢管购销合同范例
- 收购闲置笼子合同范例
- 购买房车合同范例
- 国企沙石供应合同范例
- 法国工作合同范例
- 机器搬运合同范例
- 公司转户合同范例
- GB/T 4985-2021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
- 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GB/T 16865-1997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 GB/T 14602-2014电子工业用气体氯化氢
- 基坑开挖、土方回填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级评价清单
-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课件
- 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 期末考试答案
- 豁免知情同意申请表【模板】
- 奥运会的历史课件
- 医学高级职称评审答辩报告PPT模板
-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