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心理学主讲人:唐慧琳2021/3/111主要参考用书[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美]BurgerJM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021/3/112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注意第三章知觉
第四章记忆
第五章想象第六章思维第七章言语第八章情绪和情感第九章动机第十章能力第十一章气质第十二章性格2021/3/113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性质二、心理的实质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四、心理学的发展简史2021/3/114(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
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群体心理2021/3/115(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2021/3/116(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2021/3/117(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021/3/118(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2021/3/119(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历史渊源哲学生物学和生理学2021/3/1110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洛克2021/3/1111达尔文缪勒赫尔姆霍兹费希纳2021/3/1112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之父。冯特2021/3/1113(二)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和卡尔)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2021/3/1114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析成若干基本元素,然后再研究整合了的要素。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描述。2021/3/1115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作是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象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2021/3/1116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2021/3/1117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由几个元素构成的,个体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由一些反应堆积而成。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2021/3/11182021/3/11192021/3/11202021/3/11212021/3/11222021/3/11232021/3/11242021/3/1125理论根据主要来源于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潜意识活动;不但研究个人当时的行为,而且还追朔其过去的经历,以探明目前行为构成的原因;特别强调人类本能对以后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把性冲动看作为人类主要的本能。2021/3/1126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2021/3/1127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2021/3/112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
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2021/3/1129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2021/3/1130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此外,在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禁闭,握紧拳头等现象。2021/3/1131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三、有意后注意2021/3/1132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2021/3/1133(一)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颖性。(二)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2021/3/1134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2021/3/1135(一)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二)培养间接兴趣(三)合理地组织活动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注意。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四)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021/3/1136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21/3/1137预定目的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2021/3/1138第三节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2021/3/1139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知觉对象的特点:
研究表明;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任务多—小;知识经验多—大2021/3/1140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狭义: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它的对象。2021/3/1141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2021/3/1142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在同一活动中,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每一次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
思考: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2021/3/1143第四节注意理论一、过滤器理论二、衰减理论三、反应选择理论四、资源限制理论五、双重加工理论2021/3/1144
布罗德班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获得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挡在这种机制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2021/3/1145
特瑞斯曼
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通过的,所有的信息都能够通过某一个通道,只是其中有一些信息被衰减。没有被衰减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被衰减的信息由于强度减弱,常不能得到高级加工,并不被意识到。但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则有较低的阈限,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讨论:上述两种理论有哪些共同点?2021/3/1146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有过滤器予以调节;过滤器的位置相同,都处于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1971年,布罗德班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正。因此现在一般把这两种理论合称为布罗德班特—特瑞斯曼过滤衰减模型。2021/3/1147
多伊奇
等人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另外一种观点,后由诺曼加以完善。该理论认为,几个通道输入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2021/3/1148
卡尼曼
认为,注意是一种容量有限的心理资源。当人们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不同的任务就会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没有超过注意的总容量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从而把资源分配在更为重要的任务上。2021/3/1149
在资源限制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前者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种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它的加工过程。而控制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2021/3/1150第一节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特性2021/3/1151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各部分属性的整体反映。2021/3/115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2021/3/1153第二节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三、运动知觉2021/3/1154
形状知觉
距离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2021/3/1155图形组织的原则:接近性封闭性相似性良好连续性方向性良好图形(对称、简单)定势经验原则2021/3/1156视觉线索:遮挡、相对大小、线条透视、纹理梯度、空气透视、明暗与阴影、颜色分布、运动视差、水晶体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双眼视差。前七种对单眼视觉和双眼视觉都起作用,后两种只对双眼视觉起作用。2021/3/1157
真动和真动知觉似动现象自主运动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运动后效2021/3/1158第三节知觉现象一、错觉二、后效2021/3/1159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2021/3/1160一、定义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二、记忆的环节: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第一节记忆的概述2021/3/1161第二节记忆的类型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二、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三、根据记忆的意识性四、遗忘2021/3/1162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021/3/1163(一)瞬时记忆1、含义:又称感觉记忆。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暂的时间,这种短暂信息保持就是感觉记忆。2021/3/11642、特点和规律:
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进入到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图像:0.25~1秒;声像:不超过4秒;几乎进入感受器的信息都能被登记,但痕迹易衰退。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的注意,该信息才被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2021/3/1165(二)短时记忆1、含义:短时记忆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是指保持信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2021/3/11662、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叫《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在该文中,他提出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组块。组块又称意义单元,如字母、汉字、词等。也指将若干小单元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元的信息加工。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记忆痕迹衰退。另一个原因是干扰。短时记忆是通过复述来保持信息的,并且通过复述的作用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2021/3/1167592710436822021/3/11683、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1964年,康拉德在实验中观察到短时记忆主要是采用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少量的是视觉或语义编码。有实验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似乎是随记忆材料而相应变化的。2021/3/1169(三)长时记忆1、含义:指永久性的信息存储,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2、特点:信息保持时间长。容量似乎无限。3、长时记忆的编码:以语义编码为主,但也有听觉和视觉的编码。2021/3/1170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2021/3/11711、遗忘的一般概念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错误。2、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然后趋于平稳。2021/3/11723、遗忘的原因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提取失败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所需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2021/3/1173一、什么是表象二、什么是想象三、想象的作用四、想象的种类五、想象的形成方式2021/3/1174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或者说,表象是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人们关于该物体的心理复现。2021/3/1175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小和尚开始沿着盘旋崎岖的山路爬山,前往山顶的一个寺庙。由于山路狭窄,他停停走走,时快时慢,一路上歇了好些次,终于在太阳快落山时到达了寺庙。在寺庙里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途下山。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你能证明小和尚往返途中会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恰好经过山上的同一地点吗?2021/3/1176预见作用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2021/3/1177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021/3/1178(一)无意想象
梦疾病引起的无意想象。药物引起的无意想象。2021/3/1179脑电波与睡眠2021/3/1180做梦的原因身体内部的某些生理变化外部刺激的作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2021/3/1181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弗洛伊德2021/3/1182
“清白无邪的梦……是披着羊皮的狼。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含义可能与其表象正相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显梦隐梦释梦2021/3/1183(二)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正确理解语言和各种标记的意义丰富的表象储存2021/3/1184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2021/3/1185
综合
夸张典型化
拟人化2021/3/11862021/3/11872021/3/11882021/3/11892021/3/11902021/3/1191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2021/3/1192(一)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二)特征:概括性间接性2021/3/1193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向性思维和现实性思维2021/3/1194动脑筋,想一想:明明比兰兰高平平比王华矮明明比丁丁矮兰兰比王华高小松比丁丁高请问谁最高,谁最矮?2021/3/1195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说: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2021/3/1196第二节思维过程与形式一、思维过程二、思维形式2021/3/1197
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2021/3/1198
概念判断推理2021/3/1199第三节问题解决一、问题和问题解决二、有关问题解决的学说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21/3/11100(一)什么是问题
问题: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而必须间接地用已有知识经验处理的情境。2021/3/11101(二)问题解决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2021/3/11102(一)桑代克:试误说桑代克认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动物一样,都是通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问题答案的。对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迷箱实验”2021/3/11103(二)苛勒: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
苛勒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问题情境的一种“顿悟”,即通过对原来知识背景的改造,突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2021/3/11104(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中介状态问题空间2021/3/11105“河内塔”问题2021/3/11106(一)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算法(algorithmstrategy)算法就是把问题空间的各种途径和状态都搜索一遍,直至找到问题的正确解答。
启发法(heuristicmethod)启发法是人凭借经验,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021/3/11107爬山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方法。
2021/3/11108心理学家把一些从未割过麦子的学生分为两组,从麦地的边缘开始割麦子,并在麦地的中央插上红旗,作为目的地,看哪个组能先到达。在其中一组的前面,每隔三米就有一面绿旗,而在另一组的前面则没有。猜一猜,那一组会取胜呢?前一组的目标被分成了若干个可望又可及的小目标。这样,每个小目标的完成,就是一次小小的成功,会增加人的自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割麦子比赛2021/3/11109
爬山法的一个特点是它确定的原则是永远选择接近于目标的新状态。而在运用手段—目的分析法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有利于最终达到目标。2021/3/11110例子: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在比赛的最后8秒钟,保加利亚队领先对手2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保队忽然朝自家篮里投入一球,使比分成为平局。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保队必须赢5分才能出线。而当时他们只领先2分,要在8秒的时间里再赢3分几乎不可能,只有替对方投进一球打成平局。在加时赛中,他们赢得了6分,最终顺利出线。2021/3/11111反推法(逆向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的方法,称为反推法或逆向搜索法。
2021/3/11112(二)专门知识(三)问题情境(四)知觉的特点(五)定势(六)功能固着(七)动机和情绪(八)人际关系2021/3/11113动脑筋,想一想: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2021/3/11114第一节言语的概述一、语言和言语二、言语和思维三、言语的种类2021/3/11115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言语:是指人们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过程。2021/3/11116区别:
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021/3/11117联系:言语离不开语言。个体只有遵循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语言也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2021/3/11118(一)外部言语1、口头言语2、书面言语2021/3/11119(1)对话言语合作性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2021/3/11120(2)独白言语独白言语的支持物主要是自己谈话的主题和自己所吐露的词句;独白言语具有开展的形式;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2021/3/11121展开性随意性计划性2021/3/11122(二)内部言语隐蔽性简略性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内化外化2021/3/11123第二节言语的感知与理解一、口头语言的感知二、书面言语的感知三、言语的理解2021/3/11124影响因素: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2021/3/111251、单词再认对单词再认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单词的使用频率、单词的部位信息、单词的笔画数量与字形结构、单词的语音和上下文。2、阅读实验研究表明,影响阅读速度的有视知觉广度、知识经验以及阅读技能形成等多方面的原因。
2021/3/11126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对单词的理解;言语理解较高水平: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2021/3/11127第三节儿童言语的发展一、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性二、言语发展理论2021/3/11128
咿呀学语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完整句阶段会话阶段2021/3/11129模仿说
该理论认为,父母与儿童交谈,为儿童提供了语言句法、语法的模式。儿童通过模仿,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字、词以及句法、语法等,言语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接近于成人水平。强化说
婴儿如果发出的声音与成人的语言正相符合,就可能立即获得正强化,以后就会经常发出这种声音。如果不符合则不会引起成人的注意,如几次重复不获强化,将因消弱而不再出现。2021/3/11130天赋论人类生而具有一种获取语言的器官(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有此种吸收语言的器官,个体发育到某种程度,只需有限的语言刺激,个体就会充分利用,自行变通,说出各种最基本的语句。2021/3/11131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2021/3/11132
她们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2021/3/11133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2021/3/11134(一)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二)内容: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2021/3/11135测谎仪2021/3/11136(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情绪是原始的,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地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在人类个体发展中,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后。情绪不稳定,一般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则是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心理体验,情绪的表现形式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2021/3/111372、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这表现在:第一,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第二,情感又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2021/3/11138快感度:愉快不愉快紧张度:紧张轻松激动度:激动平静强度:强弱2021/3/11139适应功能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2021/3/11140(一)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2021/3/11141(二)情绪状态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2021/3/11142(三)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021/3/11143第二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一、面部表情二、身段表情三、言语表情四、情绪经验的形成2021/3/11144第三节情绪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二、情绪的认知理论2021/3/11145(一)詹姆士—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情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内脏活动所引起的知觉体验。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但又片面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环境刺激机体反应情绪体验2021/3/11146(二)坎农—巴德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坎农—巴德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此外,坎农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也是不正确的。2021/3/11147(一)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理论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最后的情绪经验。这个结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与情绪产生的关系。事实上,情绪状态是由环境因素、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外界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对经验、情境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2021/3/11148(二)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阿诺德情绪认知评价——兴奋学说。他的理论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他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其次,阿诺德强调了情绪产生时对大脑皮层兴奋的重要作用。拉扎勒斯发展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兴奋说,将“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2021/3/11149第一节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涵义二、动机的功能三、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四、动机与行为效率2021/3/11150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与行为活动是相对的概念。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只是一种促动行为活动的内在作用。对个体的行为活动而言,动机不但具有内在的促动作用,而且在促动之后,对个体行为活动还具有导向作用和维持作用。就动机的性质而言,它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它只能促使个体在某一刺激情境下产生反应。2021/3/11151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2021/3/111521、需要(need)
指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当这种匮乏状态达到体内平衡作用所必须调节的程度时,个体本身就会感到需要的存在。按起源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021/3/111532、诱因(incentive)
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包括人、事、物、情境等),即称为诱因。正诱因(positiveincentive):凡是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由之获得满足的刺激,称为正诱因。负诱因(negativeincentive):凡是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避离而感满足者,称为负诱因。2021/3/111541、动机与行为:
类似的动机未必表现类似的行为;类似的行为,未必出自类似的动机;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收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多种不同的动机所推动。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21/3/11155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线形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各种活动都有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对行为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工作效率下降。另外,研究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任务的难度有关。对于比较容易的任务,较高的动机水平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则是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021/3/11156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icaltheoryofneeds)二、动机的认知理论2021/3/111572021/3/11158士可杀不可辱!《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身为贵族,财大气粗,对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简·爱说:“我有权蔑视你!”简·爱后来却对他说:“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都要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对他(她)人格的看重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尊重的需要有时甚至会超过对金钱的需要。2021/3/1115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上校狄龙对他指挥的第80步兵团士兵悬赏:谁第一个冒着弹雨把一个柴捆放到敌军的城墙下,并点燃它,将得到1000法郎。然而,没有一个士兵行动。狄龙上校大为恼火,开始指责士兵的怯懦。有一个军士长大声地说:“长官,要是您不提出悬赏,您的士兵就全体行动了!”狄龙呆住了,片刻,他若有所悟,便大声发布命令。果然,士兵们全部都冲了上去。最后整个步兵团1194人中只有90人生还。2021/3/11160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也减弱。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不过,各个需要层次的固定程度并非那么刻板,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例外和颠倒的情况。无论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还是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都出现得比较晚。他把前四层需要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它的满足,并不使动机停止,而是使动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21/3/11161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完整,但是他把人的基本需要统统说成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模糊了人的生物学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差别,降低或否定了人的后天生活环境与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发生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021/3/11162(一)动机的自我归因理论(self-attributiontheory)
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别人的反应身心状况2021/3/11163韦纳采取了罗特所提出的控制信念的概念,作为自我归因论的部分理论基础。就上述六方面归因而言,努力程度是个人可以自主控制的,但其它因素的变化均非个人所能控制。韦纳将影响成败的六项归因,按其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类。韦纳认为,六项归因在性质上有的是稳定的,持久不变的。也有的是不稳定的,随情境的不同而可能变化的。2021/3/11164(二)动机的自我效能论(self-efficacytheory)指个人在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自信
指个人对自己所作所为之事具有信心,是个人对处理一般事务时的一种积极态度。自我效能
是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估。2021/3/11165四种信息源: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2021/3/11166第三节动机的种类一、动机的一般分类二、生理性动机三、社会性动机2021/3/11167根据动机的起源: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原始性动机习得性动机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2021/3/11168
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性动机睡眠动机2021/3/11169(一)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e)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把成就动机定义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德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阿特金森认为,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一是希望成功,二是避免失败。这两种心理作用彼此相互抵消的结果,形成个人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的强弱将影响人们对工作难度的选择。2021/3/11170假如有人让你在一个空房间里,独自一人玩套圈的游戏,允许你自由选择起点位置。那么,你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百发百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远的位置,鲜有套中者;还是选择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约有一半的机会套中目标呢?这些选择又都意味着什么呢?2021/3/11171(二)权利动机(powermotive)权力动机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从个体行为目标上分析,可以将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两类。前者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后者则是为了他人。2021/3/11172(三)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其他人所存有的与之亲近的内在需要。2021/3/11173第四节意志行动一、什么是意志二、意志行动及其过程三、意志的品质2021/3/11174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021/3/11175(一)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2021/3/11176(二)意志行动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动机斗争拟定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2021/3/11177
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2021/3/11178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2021/3/11179第一节能力概述一、能力的概念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三、能力的种类2021/3/11180(一)定义能力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才能和天才2021/3/11181区别: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而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要比知识、技能的获得要慢得多,能力也并不是永远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2021/3/11182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得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得。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随着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2021/3/11183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程度大小不同: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按照它的功能: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021/3/11184第二节智力和智力理论一、什么是智力二、智力结构理论2021/3/11185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2021/3/11186(一)智力的因素说
单因素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2021/3/11187(二)智力的结构说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2021/3/11188(三)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三元论智力的PASS模型2021/3/11189第三节能力的测量一、智力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验三、创造力测验2021/3/11190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2021/3/11191机械能力测验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飞行能力测验文书能力测验2021/3/11192第四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三、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021/3/11193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2021/3/11194在全人口中,智力的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两头小,中间大超常儿童低常儿童特例:“孤岛能力”或“白痴学者”2021/3/11195KimPeek:
他的脑子里记着超过7600本书的内容,并可说出经过的美国每个都市、城镇或是郡县的高速公路编号,还包括电话和邮政的区域号码、电视台的代号,以及当地的电话网络公司名称。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汽车智能刹车系统(IBS)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2024-2025 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中国电子同步伞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锑矿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临时使用协议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 2025年度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承包合同
- 2025年度餐饮配送与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合同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 2025年中国失业保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钢结构夹层吊装方案
- 小学英语绘本-中国节日
-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研究
- 【实用资料】主动脉夹层PPT
- 生产制造行业岗位薪酬等级表
- 六年级科学培优辅差计划
- 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
- 八大员考核评价大纲
- 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全册
- 领导安全生产事故检讨书【8篇】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PPT(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