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落枕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落枕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落枕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落枕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落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千图网时间:2018年X月X日落枕一、概述

1定义:

落枕又称“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是指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转颈失灵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2发病:多见于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多发,推拿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一)姿势不良:如体虚过劳,睡眠枕头过高或过低,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多伸展状态,以致发生痉挛而致。二、病因病机睡眠姿势不正枕头高低不适(二)外感风寒湿邪:

睡眠时露肩当风,颈项部感受风寒湿邪,寒性收引,湿性重浊,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而拘急疼痛。正如《巢氏病源•失枕候》记载:“头项有风在筋膜间,因卧而气血虚,值风发动,故失枕。”(三)颈部扭伤:部分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用肩扛抬重物,致使部分肌肉扭伤牵拉,发生痉挛或使颈椎小关节交锁嵌顿等而发生本病。负重颈部过度扭转颈部长时间过度扭转姿势运动创伤落枕(病机)推拿学科8三、临床表现(一)患者颈项一侧或两侧胸锁乳突肌僵硬、痉挛、疼痛,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二)患者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三)仰头、点头及转头等颈部活动受限,向患侧活动功能障碍尤为明显,甚者疼痛牵及头部,上背部及上臂部。(四)患处痉挛的肌肉明显压痛。如有外伤史者,可拍摄颈椎X线片以排除骨、脱位及颈椎病。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二)取穴及部位: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手三里、合谷、后溪穴等。斜方肌、冈上肌等。

四、辩证治疗13

风池

(GB—20)(足少阳胆经)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14

风府

(DU—16)(督脉)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15

肩井

(GB—21)(足少阳胆经)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16

天宗(SI—11)(手太阳小肠经)

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17

手三里

(LI—10)(手阳明大肠经)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18

合谷

(LI—4)(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9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SI—3)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的远侧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推拿学科20斜方肌(三)主要手法:扌衮法、揉法、拿法、点法、按法、摇法、扳法、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医者用扌衮法、掌揉或拇指揉法于患侧颈项及肩背部治疗,配合做头部前、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

2.再拿颈项及肩臂部肌肉,使之放松。

3.以拇指端或屈拇指的指间关节桡侧缘点按以上穴位,使之酸胀痛“得气”为宜。

4.再作颈部摇法,使颈项作轻缓的旋转,摇动数次后,在颈部微向前屈位时,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手法要稳而快速,旋转幅度要在病员能忍受的限度内。

5.最后在患部用擦法(合擦法)透热,以活血止痛。26艾灸疗法拔罐经验穴位董氏针灸:重子穴,重仙穴经验穴位董氏针灸:重子穴,重仙穴五、注意事项(一)睡眠枕头高、低适宜,勿过高,亦不要过低,天冷时颈部宜保暖,避免外感风寒之邪。(二)推拿治疗该病手法要轻快柔和,颈部摇动幅度要由小到大,缓慢进行;扳颈法要排除骨折、脱位、肿瘤等疾患,扳动时不可强求响声而强拉硬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