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料_第1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料_第2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料_第3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料_第4页
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第一讲

1、抓住重点,掌握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

又是

学好中药学的关键。功效与药性、主治病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

方面要运

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

治证,使

功效落到实处。

例:黄连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

邪,

由于它归心、胃、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

亢盛的热

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脱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

这样以泻

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

功效的理

解,又突出了重点。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行联系比较,可加深功效概念

及相

互关系的理解。如行气与补气,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以行

气与补气

治脾胃病为例,行气药大多辛温,能通畅气机,脾胃气滞证为适宜,

如:理气

药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本品辛散苦降,温和不峻,芳香醒

脾,既理

气运脾而调中,又燥湿理气而化除痰浊,凡气滞、湿阻、痰壅之证即

可投用,

兼寒者最宜。主治脾胃气滞之脱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

之胸闷腹

胀、纳呆便澹,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补气药大多甘温,善补脾胃之

气,脾胃

气虚者为宜。如:补虚药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主以温补扶

正,治疗

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澹、倦怠乏力。止匕外,亦可将相对的功效进行比较。

如升阳

与潜阳,泻火与补火,宣肺与敛肺等等。

2、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用分类的,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

治范

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

则本章节

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

所具有的

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如:麻黄、桂枝同

为辛温解

表药,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而麻黄发汗

力强,惟

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

虚有汗咸

宜。他们还有各自的不同,麻黄善宣肺平喘;还能利水退肿。桂枝又

善温通血

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

多辛

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

矿物药由

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有毒只可用

0.3-1.5克。

槟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虫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

难以取效。

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

于水,驱

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至于配伍记一些常用

的、特殊

的配伍方法,重点熟悉其意义。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黄连配

肉桂等。

总之,学习时应区别内容是属于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别对

待。

对普遍性的内容可予总的掌握,对特殊的内容则须重点记忆。因此,

既不要毫

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待轻易滑过。

而特别要

注意掌握其特殊性。

3、归纳分析、明辨异同

中药为数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其实

药物

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

析,比较其

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

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

知母,

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将主治证相

近的药物

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

党参均

能治泄泻,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黄连清热燥湿,治疗湿热痞满

呕吐、泄

泻、黄疸;干姜温中回阳,治疗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

泄泻;党

参补中益气,治疗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同样的如均治咳

喘的麻黄、

黄苓、北沙参、五味子;均治呕吐的干姜、半夏、竹茹、蕾香等。同

一药物

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问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

过比较可

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

大黄,附

子与乌头等。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纵观教材全貌,从纵

横两

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

提纲挈领

地学好中药学。

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

2、中药的基本理论内容及应用。

3、中药的功效的认定、表述与分类;主治病症的表述

4、中药配伍理论的内容

5、常用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基本要求(性能特点、功效、适用范围、

配伍

应用及使用注意)

6、180种常用药物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症及中

药配伍

的意义)、特殊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功效相似物的异同点、以及

个别同名异

物药物的来源

7、124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症、特殊用法用量、使用注

意,

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8、96种较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9、60组常用基本配伍的意义。

10、72种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新旧大纲之不同:

新大纲增加了两项要求:(1)中药功效的认定、表述与分类,主治病

证。(2)96种

较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

品、o

此外,旧大纲要求掌握12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

效、主治病

证、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新大纲则

要求掌握124种

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用法、

使用注意,与

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2011年新大纲增加的药物如西河柳、浮萍、木贼、密蒙花、谷精草、

半枝莲、草

果、路路通等。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学习目标:

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本草

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

价值。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

3000种以上,

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草药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

植物药占绝大多

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这些药物

的应用充分反映

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

系和应用形式,

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而“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中药

学”或“中草药

学”。“中草药学”就是专门介绍各种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

用方法等知识的一

门学科。

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积

累了宝贵的

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本草著

作:

《神农本草经》

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

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汉代本草代表作。本书

载药365种,

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

下三品。

学术价值:

(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

础。

(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3)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载药达七

百三十种,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

菜、米食和有

名未用7类。

学术价值:第一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了《神农本草经》。对条文逐

一注释、发

挥。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学的成就。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作者:长孙无忌、李勃领衔,苏敬等21人主持编写。

成书年代: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又称《唐本草》,隋唐时

期本草代表

作。全书54卷,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850种。

学术价值: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

药学专著先

例。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

典。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年代:初稿1082年,定稿于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简称

证类本草。

宋代本草学代表作,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学术价值:该书图文并茂,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成书年代:1578年(明万历6年)。明代本草学代表作。该书52卷,

约200万字,

附方11000余首,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按药物的自然属

性,分为16纲、

60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国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序例

部分对本草史和药

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

为16部共60类,

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

项逐一介绍,纲

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学术价值: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

了大量的民

间药和外来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

一个空前高度。

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采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世界医药学

和自然科学

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成书年代:1803年(初稿1765)。清代本草学代表作,对民间草药

作了广泛搜集

和整理,全书10卷,载药921种,新增药物达716种之多。创古本

草增收新药之

冠。

学术价值: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

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

文献价值。

《中华本草》

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

成书于1999年。当代本草学代表作。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

后4卷为

民族药,分为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收载药物8980种,

备考药物571种,

插图8534幅,引用文献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

学术价值: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

20世纪中

老实鱼头整理第2页

药学科发展水平。

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中药文献整理的空白。

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及傣医药的教学、科研、临

床治

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有使用价值,而且对中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

义。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

学习目标:

1.掌握药性理论的内容及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掌握四气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意义。

3.掌握五味的含义、表示的效用与临床应用。气味配合的原则及综

合效用。

4.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临床应用及影响

升降浮

沉的因素。

5.掌握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确定依据、表述方法及其对临床用

药的指

导意义。

6.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毒”的特性,确定依据、影响因素、

引起不

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及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药

性理论是

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

等。

中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

体,引

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

本原理,

不外是祛邪扶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

偏衰,使

之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

由于药物

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

表现的阴

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

反应(包

括副作用和毒性)。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为

观察

对象。而药性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

象的。

第一节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

衰,

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

凉之外,

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

但实际上仍

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

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

反之,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

火、

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苓、黄连、黄柏、大黄等;

凡具有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如附子、

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

上述

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

等予以区

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

寒证f热药;热证f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一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脾胃虚寒证)f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必要时加以药性相反的反

佐药。

第二节五味

一、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它

既是

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

还有淡味

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

称五味。

二、确定依据

五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

杞之

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药味与疗效的关

系为依据,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

膏均能透

热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

一是标示

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一)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

的药

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

多汗等

不宜用。

(二)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

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

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

此外,甘

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润燥。

甘味多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勿用甘味,

古人

有“中满忌甘”之说。

(三)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

久痢,肺虚

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

子涩精、敛汗,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

梅。

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四)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泄即苦能通泄、苦能

降泄和苦能

清泄,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黄连、桅子清

热泻火为清泄;

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

为苦寒燥湿和苦

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坚阴含

义有二,一是通

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

二是指坚厚肠

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柏有厚肠止泄作用。

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五)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嗦疡、

瘦瘤、痰核

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瘪疡,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

药有伤脾胃,

如芒硝,脾虚便澹者慎用。

(六)涩味能收、能敛,同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

蛎涩精,

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

而不尽相同,如

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

涩味药大多恋邪,邪气未尽者勿用。

(七)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

利等证,

如猪苓、茯苓、慧孜仁等。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

此外,还有芳香味,能散、能行、能开,又化湿、辟秽、开窍、醒脾

等作用。如:

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的佩兰等。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之

列,也有标上辛

味,称为辛香之气。亦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昧偏于定

能,二者合

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

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

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能相近,如麻黄、紫苏均味辛

性温而发散

风寒,薄荷、菊花均辛凉发散风热;气味也有主次之分,黄黄与锁阳

均为甘温,黄黄

以甘为主则补气,锁阳以温为主则助阳。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

其中味异气同者,

如浮萍辛寒能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

牡蛎咸寒能育

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凉清

热生津,黄黄甘

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肾;一气多味,作用广泛,如白

术苦甘,苦能燥

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节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降浮沉的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

势趋向相

反,与所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

叶、皮、

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

大多是沉降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

多主沉降,

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

降的大多

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

下(如泻痢、

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

势趋向,病位常表

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

病证的药物,分

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

向性”,

如川茸能“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

降)以活血调经。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

的失调,使之恢

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三、所示效用

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

外,药性是

升浮的,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而具有泻下、

清热、利尿渗

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

的药物,则下行

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

治。

四、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

之性的药

物。如治疗病位在上的风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

蔓荆子等;治

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病位

在下在里类病症,

宜用沉降之性的药,如:治疗脚气肿痛,选用黄柏、苍术、牛膝等;

治疗病位在里的

热结便秘,常选药性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若见表里或上下同病,当浮沉或升降并用。如:治疗内有痰热咳嗽,

外有风热感

冒,常选既有升浮之性而宣散风热,又有沉降之性而降气祛痰的前胡;

治疗上有肺热

咽痛声哑,下有燥热便秘,常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胖大海。或升浮

类药物和沉降类

药物配合使用。如:治疗外有风寒感冒,内有肺热咳喘,常选主升浮

而能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的麻黄,配伍主沉降而能清泻肺热的生石膏;治疗上有风火

头痛,下有热结

便秘,常选用升浮而能散风止痛的白芷、荆芥,与沉降而能清热通便

的生石膏、生大

黄配伍。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老实鱼头整理第3页

病势下陷类病症,宜选用或配用升浮之性的药物。如:治疗病势下陷

之久

泄脱肛,在补中益气的基础上配伍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治疗病势

上逆之肝

阳上亢,常选用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治疗病势外泄之虚汗不

止,常在

选用补虚药的基础上再配性沉降而收敛止汗的麻黄根、烟龙骨;治疗

麻毒闭肺,

常选用清热解毒药的基础上配升浮而能宣肺开闭透疹的麻黄、浮萍

等。

3、据气机运行特点选择用药有时也根据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周而复始

特点,在组方遣药时,将升浮性药与沉降性药同用。如:黄龙汤为泻

热通便、

益气养血之方,即主以性沉降之大黄、芒硝、枳实等,佐以少量升浮

之桔梗,

使降中有升,以增强疗效。

有时也采用顺其病势选药,因势利导去除病邪。如:治疗暴饮暴食之

胃胀

呕恶,可用升浮而能涌吐之瓜蒂;治疗泻痢初起腹胀痛而按之痛重者,

选配沉

降的大黄、槟榔,以祛除湿热积滞,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五、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五、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

以转

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则

升,姜汁

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

物在同较

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

的药物同

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升

降在物,亦在人也。”

第四节归经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经是药物作用

的归

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

络联系起

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

药的依据。

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

定的。

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

学说。

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如:心主神志,

可治疗

神志异常的药物酸枣仁、远志、朱砂等归心经。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

学说。

补充了脏象学的不足。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的特性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一-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

并不

同,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2、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

抽搐

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

母、杏仁

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

归入肝经;

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

物的归经

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

脏腑

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

阴、太阴等,有时也

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

的原

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

白芷善

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

善治少阴

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第五节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是指药物对机体能否造成伤害。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

用能

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的强弱,即反映药物的

偏性对人

体作用的两面性。

二、“毒”的特性

狭义的“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似指药物的不良反应。

广义的“毒”:药物偏性的总称。一为药物的总称,药既是毒,毒既

是药;

二为药物的偏性,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既能治病,又能毒害人体,

关键在于

如何应用。

现代药理所说的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药

物出

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多

因过用,

久用所致。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消失。

三、确定依据

1、含不含有毒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含有毒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未超

过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有毒药物的

治疗剂量

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

反应。无

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知母等

皆有产生

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

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

大小以及

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

使用有毒药物时,

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品种混乱香加皮做五加皮入药

误服毒药

用量过大

炮制失度草乌

剂型失宜砒石不能做酒剂

管理不善

疗程过长

配伍不当

辨证不准

个体差异

离经悖法

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

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

杜绝伪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

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三章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学习目标:

1、掌握功效的认定、表述及分类

2、掌握主治病证的表述

3、掌握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的相互关系

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证,即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又

是临床中药学

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功效

一、含义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用、

效能、效

用。

高级功效: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

段,对中药

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其表述用语,成熟简

练、简明扼要。

初级功效: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直接观察手段,对药物防

治、诊断疾

病及改善机体某种状况的客观记载。其表述用语,原始直白,虽也简

明,但不精炼。

二、认定

中医对中药功效的认识、概括和确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

机体的用药

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

纳分析的方法反

推而得。对于初级功效的认定相对简单容易,而高级功效则相对困难

复杂。

最初,人们只能认识到某药防治某种疾病或调理机体的某种作用-单

验方;它所表

示的药物的主治病证,是对药物治疗作用的最早认识,后来人们把它

的治疗作用记于

本草中,成为了它的初级功效。随着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发展,通过临

床反复实践与验

证,人们对其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了解越来越多,最后,再在中医药

理论指导下,通

过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将初级功效上升为高级功效。

今天,对功效的确定,经过两个大的阶段:首先收集资料,了解古今

中外中医药

著作,特别是本草著作,对其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有关论述;

其次,以中医

药理论为指导,分析资料,参考当代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应用文献

考证、系统归纳、

逻辑推理等手法,通过去伪存真,反复推敲,最后提炼出能准确反应

其治疗作用的功

效。

三、表述

中药功效用语大多采用动宾短语结构构成的词组。其中,初级功效,

常常与病证

或症状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疾病名称构成。如:“截疟”、

,,治瘦”,“主寒热、

头风”,“延年”等。

高级功效,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病

邪(风、寒、

暑、湿、燥、火)、脏器(心、肺、脾、肾、肝、胃、小肠、胆、皮

肤等)、生理功能

或分泌排泄物(阴、阳、气、血、津、液、精、尿、便)及病理产物

(痰浊、瘀血、

疼痛、结石)等名词构成的词组。如:清热、燥湿、散风寒、平肝、

补肝、通便、化

瘀、泻火等)。

二字词组表述单一型功效,如:祛风、清热;三字表述单一或复合型

功效:如:清

肺热,补脾气,疏肝气,散风寒、清湿热。四字词组表述复合型:如:

发汗解表、发

表理气,少数表述单一型,如:补益肺气,发散表邪等。五字以上多

表述复合型功效,

如:祛风寒湿邪、滋补肝肾之阴等。个别如:清泻大肠之火等为单一

功效的表述。

四、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八纲辨证相对应。

如对应表里

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的有散表热、清里热、

散表寒、散里

寒;对应虚实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有补阴、滋阴、敛阴、

补阳、助阳、

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与病因辨证的六淫与疫病、七情、饮食

劳伤、外伤对

应。如: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

解毒等;对应

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

食、消积、补虚、

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补气、行气、降气、敛气,养血、活血、

止血、和,生

津、化痰、利水等。

(4)针对脏腑辨证:如:养心、清心、童心脉;宣肺、清肺、润肺;

通肠、滑肠、

涩肠;补脾、健脾、温脾、运脾;温胃、健胃、养胃、开胃;疏肝、

清肝、养肝、息

肝风;利胆、清胆;温肾、补肾、益肾、滋肾阴、助肾阳;清利膀胱

湿热、散膀胱冷

气等;通利三焦、健脑、暖宫等。也有补肺脾、补肝肾、补脾肾之阳

等对应不止一脏

一腑的表述。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

阴经风寒等。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清气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

散血解毒等。

(7)针对三焦辨证: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利下焦湿热、

补中气、温

老实鱼头整理第4页

中散寒等。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

下、涌

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属于调

理脏腑或

气血的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

息风;

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然而,它们往往相互关联,划分是相对的。如:活血化瘀,即指改善

血行不

畅、血脉瘀滞的病理状态,又指消除瘀血的病理产物。

(2)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有助于减轻患

者痛苦,

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

泻、涩精

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

排脓、

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证功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

第二节主治病证

一、含义

主治病证是指药物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

称主治。

二、认定

主要通过生活实践与临床实践而得。

三、表述

1、病名类主治病证以疾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疟疾、

痈等。

2、证名类主治病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如热淋、湿热黄疸、风热表

等。

3、症状名类主治病症是以病或某一症状名称表述,如惊悸、耳鸣、

耳聋、

口臭等。

应用最多的是证名、其次病名、症状名最少。

第三节相互关系

一、初级功效与高级功效

初级是高级的基础,高级使初级的升华和提高,现代绝大多数用高级。

二、功效与主治病症

主治病证是确定中药功效的依据,功效又提示了中药的主治病证。对

于初级

如:“治热痢”是黄连的初级功效,提示黄连的适用范围为“热痢”;

而去掉“治”

字后,“热痢”就是它的主治病证,成了它“治热痢”功效的依据了。

对于高级

如鱼腥草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及热毒疮疡等病证,因而

具有清热

解毒、排脓的特点;又能治疗热淋小便涩痛之证,故又有清热利尿通

淋的功能。

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内在联系

性能特点是论述其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特点,也可

称为作

用机制或偏性所在;功效主治是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

适应范围;

配伍应用是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具体应用。药物

的性能特

点统领并高度概括其功效主治,而功效主治又是其性能特点在防止疾

病时的具

体展现;药物的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是指导其配伍应用的基本依据,

而配伍应

用又是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在防止疾病与强身健体的具体应用。

在学习单味药时,首先弄清性能特点,以此为纲,理解记忆功效主治,

领悟

掌握配伍应用。

第四章中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配伍目的及内容。“七情配伍〃的含义、内容及应用原贝!),

君臣

佐使的含义及内容。

2.了解配伍禁忌的内容。

3.了解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及确定妊娠禁用、慎用药物的原则。

4.了解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5.了解中药剂量的含义。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的换算、确定剂量的

依据及

服药方法。

6.了解饮食禁忌的含义、内容。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

第一节配伍

一、含义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

药物合

在一起应用的方法。

二、目的

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三、内容

(一)七情配伍

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的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

配伍

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共有七种情况,故叫做药性“七情”,内容如下:

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疾病。例如用一味马齿览治疗痢疾;

独参

汤单用一味人参大补元气、治疗虚脱等。

2、相须:就是性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后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加强了

药物的疗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热泻火,配合应用作用更强;大黄、

芒硝都

能泻下通便,配用后作用更为明显等。

3、相使:就是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合用,用一种药物作为主

药,一

药为辅,提高主药的功效。如脾虚水肿,用黄黄配合茯苓,可加强益

气健脾利

水的作用;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

火牙痛更

快地消除等。

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抑制或

消除。如

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姜来消除它的毒性,故称半夏畏生姜。

5、相杀:就是一种药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生半夏有毒

性,可

以用生姜来消除它的毒性,故称生姜杀半夏。

6、相恶:就是两种药配合应用以后,一种药可以减弱另一种药物的

药效。

如人参能大补元气,配合莱瓶子同用,就会损失或减弱补气的功能等。

称人参

恶莱瓶子。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后,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如“十

八反”

以上药性“七情”,除了单行以外,都是说明药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

的。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是临床用药尽可能加以考虑的,以便使药物

更好地发挥疗

效,一般用药“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要

加以注意的,

“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是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禁忌的配伍情况,所以“勿用

相恶、相反者”。

(二)君臣佐使

1、含义

君臣佐使是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

变化规律。它

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原则,是七情配伍的发展。

2、内容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

又称主药。

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其意义有二:

一是辅助君药

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

物。

佐药:有三个意义。一是佐助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

佐制药,用以

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即“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

之用”之义。这

两种一般称为“正佐”法;三是反佐药,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

者,如温热剂中

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

不能进的现象。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引导它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如治

上部疾患用桔

梗为引,治下部疾病以牛膝为引等;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如方剂中

常用甘草、大枣

以调和药性等。

第二节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另外还有

证候禁忌。

一、配伍禁忌

是对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包括“十八反”和“十九

田”

氏0

十八反诸药:甘草反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贝母(川贝、浙贝)、括篓(全瓜篓

、瓜篓皮、瓜

篓仁、天花粉)、半夏、白效、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篓贝菽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搏莫相依。

二、妊娠用药禁忌

(一)含义

凡能损害胎元或可引起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

(二)确定原则

按药性和毒性的强弱一般分禁用和慎用。

禁用药一般毒性强、药性猛,属于绝对禁用,如斑螫、马钱子、蟾酥、

川乌、藜

芦、胆矶、瓜蒂、巴豆、牵牛子、水蛭、土元、麝香、三棱、莪术、

大戟、甘遂、芫

花、商陆、水银、砒霜、雄黄、轻粉等。

慎用药要根据病情慎重选择,要注意用量和时间,一般包括活血祛瘀、

行气破滞、

攻下通肠及辛热滑利等药,如牛膝、川苟、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姜黄、丹皮、

王不留行、大黄、芒硝、枳实、附子、肉桂等。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俗称

忌口。

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

起消化不

良,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具体病症具

体应用。寒性病

忌食生冷,热性病忌食辛热油腻;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

内脏、烈性酒;

肝阳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

忌食油炸、粘

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物;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

膻发物和辛辣刺

激之品等;外感表证忌食油腻。

第三节剂量

一、含义

剂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

日用量。

二、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明清以来,是以旧制一斤十六两计算的。它们的简写方法如下:

1斤(500克)=16两=160钱

通常采用近似值:1两=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

现今采用公制:lKg=1000g

单位中药的成人日服剂量,除毒、峻药和某些精制品外,一般干品为

310g,部

分15~30g。

三、确定剂量的依据

1、药物的性质性能:包括药材的质量、药材的质地、药物的气味、

有毒无毒。在

使用剧毒药物的时候,用量宜小,并以少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

逐渐增加;一旦

病势已减,应逐渐减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产生副作用。在使用

一般药物的时候,

对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之类,用量不宜过大;质重或

不易煎出的药物

如矿物、贝壳之类,用量应较大;新鲜的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较

大些,干燥的应

较少些。过于苦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肠胃,故剂量不宜过大,也不

宜久服。

2、用药方法:包括剂型、配伍及使用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

药物,入汤

剂比丸、散剂用量要大一些;在复方应用时比单味药用量要小一些。

某些药因目的不

同,用量不同。如:槟榔行气消积用6〜15g,驱绦虫用60~120g。

3、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体质、病情以及性别、病程、病势、生

活习惯与职

老实鱼头整理第5页

业等。成人和体质较强实的病人,用量可适当大些;儿童及体弱患者,

剂量宜

酌减。又病情轻者,不宜用重剂;病情较重者,剂量可适当增加。

4、因时、因地制宜

第四节煎服法

一、煎药时特殊处理法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由于性质、

性能

及临床用途、所需煎煮时间不同,入药方法也不同。

1、先煎矿物、贝壳类药物如石膏、磁石、牡蛎等,因其有效成分不

煎出,应先煎10-15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毒性大的药物如川

乌、草乌、

附子、天南星等,久煎可降低毒性,也宜先煎后再入它药同煎,以确

保用药安

全;治疗特殊需要,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下。

2、后下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

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它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

可。大黄、

番泻叶等药物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蒲黄、海金沙等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

或成糊

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草防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

液质较多

的药物,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

对咽喉有

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贵重药物宜另煎频频灌服或再与其

它药

同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它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5、怦化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

费药

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洋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以及饴糖、蜂蜜,

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有些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成分难溶于

水或易被

破坏的药物,以研粉冲服,如:牛黄、羚羊角、琥珀。

7、煎汤代水:灶心土

二、服药方法

口服给药的治疗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时间、

服药

的多少、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一)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

病情

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空腹服: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

能迅

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驱虫药、攻峻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宜空

腹服。

饭前服:饭前胃中空虚,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

分发

挥药效。滋补药宜饭前服。

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对胃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

刺激

的药物如抗风湿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

挥药效。

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

免影响药

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睡前服:如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药亦宜睡前

服用,

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

定时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

不拘时服: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二)服药多少及次数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1剂,每剂分早晚2服或早中晚3服,每

服药

液量大约为200〜250毫升,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

次,昼夜不

停,使药力持续,有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药力较强的如发汗药、泻下药时,服药应适可而止,以得汗、得

下为

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

服。

3.服药冷热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

温发

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

治热病

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它脏腑,患

者不欲冷

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

药热服者。

第五章解表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性能主治、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配伍方

法及

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

芷。

薄荷、牛劳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各药的药性、性能

特点、功

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细辛)及使用注意。

3、掌握麻黄、桂枝、细辛、葛根、柴胡的主要药理作用

4.熟悉:香菁、藁本、苍耳子、辛夷、升麻、蔓荆子。各药的药性、

效、主治、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5.了解:西河柳、淡豆鼓、浮萍、木贼药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

用注

.土.

后、O

6.掌握与各章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

7.掌握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仁,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细辛

配干

姜、五味子、柴胡配黄苓,生葛根配黄苓、黄连,菊花配枸杞子,蝉

蜕配胖大

海、桑叶配菊花、桑叶配黑芝麻的意义。

概论

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

解。

主具发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者。部分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

及风湿痹

痛等。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辛温解表药--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风热表证

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主能发散风寒,发汗力

强。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证等。

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主能疏散风热,发汗力

弱,长于透

热解表,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

配伍方法:表证兼正虚,据其阳虚、气虚、阴虚等不同情况,分别配

伍助阳、益

气、益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

当配伍清热解毒

药。

使用注意:

1、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

液,发汗以

微汗为度,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2、对于多汗及热病后津液亏耗者忌用。

3、对于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慎用。

4、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麻黄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等的干燥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质轻,苦泄温通,入肺与膀胱经,重在宣肺,

药力较强

o外能开媵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

气机,以平喘

o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咳喘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配伍】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

寒束肺者尤佳。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

佳。

【用量用法】1.5〜10g。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

者忌用。

【药理】

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

祛痰、平喘

、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中枢兴奋等作用。

桂枝

【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

汗力虽不如麻

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

经寒血滞所致

诸证可投。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瘤。

3、阳虚水肿、痰饮证。

4、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5、虚寒腹痛。

【配伍】1、

桂枝配白芍:两药相合,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

发表之功,治

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用量】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

证忌用,孕妇

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理】

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扩张皮肤血管、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

厥、抗炎、抗

过敏、增加冠脉流量、强心、利尿、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肿瘤

等作用。

紫苏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叶称苏叶,梗称苏梗。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脾经。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兼安胎、

解鱼蟹毒。

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

①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②脾胃气滞证。

③气滞胎动证。

④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用量用法】

5〜10g。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耗气,故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生姜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味辛发散,微温散寒。入肺经,散风寒而发汗解表,温肺寒而化

痰止咳,为治

风寒感冒与咳嗽所常用。入脾经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并兼解鱼蟹

毒。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老实鱼头整理第6页

③风寒客肺的咳嗽。

④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捣汁冲服。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

荆芥

【来源】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花穗名荆芥穗。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功在肺肝。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

发表、透

疹止痒,为发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炒炭

性变收敛

,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②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③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④(荆芥炭)蚓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用量用法】3-10go不宜久煎。芥穗力较强。止血须炒炭。

防风

【来源】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既走膀胱,又入肝脾,功善祛风胜湿而发

表、止痛

、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②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③破伤风,小儿惊风。

【用量用法】3〜10g。入煎剂、酒剂或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故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羌活

【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等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苦燥,升浮发散,主归膀胱,兼归肾,药力较强。作用偏上

偏表,主

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

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②风寒湿痹。

【用量】3~10g。

【使用注意】

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脾胃虚弱者不宜服;又辛温

燥烈,伤

阴耗血,故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等的干燥全草。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走窜,芳香气浓,入心、肺、肾经。既善祛风散寒、通窍止

痛,为治

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又能温散肺寒、

化痰饮,

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②鼻渊头痛。

③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④寒饮咳喘。

【配伍】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辛热,

温中散寒

,温肺化饮;五味子酸温,敛肺气,滋肾阴。三药相合,温燥中有敛

润,既善

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用量用法】1-3g,粉末0.5~lg。外用适量,可研末吹鼻或外敷。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用。

又有小

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反藜芦。

【药理】本品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组织胺、抗变

态反

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白芷

【来源】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善除肺胃经之邪。外散风寒而解表,上通

鼻窍而止

痛。入阳明能燥湿散寒而止带,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疮疹。最

善治阳明

头痛。

【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①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②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③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④疮疡肿毒。

⑤风湿疹痒。

【用量】3-10go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香塞

【来源】唇形科植物石香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辛,温。

[性能特点]

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

似麻黄,药力

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有“夏月麻黄”之称。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①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②水肿,小便不利。

【用量用法】3〜10g。利水退肿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有汗者忌用。

藁本

【来源】伞形科植物藁本、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味】辛,温。

[性能特点]既能发表散寒,治风寒表证与表证夹湿;又能祛风胜湿、

通痹止痛

,治风寒湿痹与头风头痛。功似羌活,尤宜颠顶头痛。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颠顶头痛。

②风寒湿痹。

【用量】3~10。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故血虚头痛及热证忌用。

苍耳子

【来源】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果实。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主治病证】

①鼻渊头痛,风寒头痛,表证夹湿。

②风湿痹痛,风湿疹痒,疥癣。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人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故用

量不宜过大,

血虚头痛者不宜服。

辛夷

【来源】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性味】辛,温。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病证】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塞。

【用量用法】

3〜10g。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西河柳

【性味】辛,温。归肺、胃、心、经

【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主治病证】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寒湿痹。

【用量用法】内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用量过大令人心烦,故内服不宜过量,

麻疹已透

及体虚汗多者忌服。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薄荷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茎叶。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凉,气味芳香,质轻上浮,入肺、肝经,疏泄清利,既善散上

焦风热而清利

头目与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

【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主治病证】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④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用量用法】2~10g。不宜久煎。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耗气,故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牛劳子

【来源】菊科植物牛茅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苦性寒,疏散清宣滑利。外散风热而解表透疹,内解热毒而消

肿,上宣肺气

,下利二便,虽发汗不如薄荷,但长于清解热毒与滑利二便。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证】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

③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④热毒疮肿,瘁腮。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入散剂。入煎剂宜打碎,炒用寒性减。

老实鱼头整理第7页

【使用注意】本品能滑肠,故脾虚便澹者忌服。

蝉蜕

【来源】蝉科昆虫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经。发汗不如薄荷,清

热不如牛

葬,长于祛风解痉与明目开音。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③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