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原来的饱和溶液一定不再饱和
B.恒温下,向NaCl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则NaCl的溶解度增大
C.把5gNaCl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5%NaCl溶液
D.把25℃含有少量未溶KNO3的饱和溶液加热到80℃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增大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A.
B.
C.
D.
3.
4.用相同的玻璃制成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从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A.看到A中的字比B中高B.看到B中的字比A中高C.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D.无法确定
5.一列横波的波形图如图3-3所示,已知图中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B的运动方向分别是()
A.沿x轴正向,沿y轴正向B.沿x轴正向,沿y轴负向C.沿x轴负向,沿y轴正向D.沿x轴负向,沿y轴负向
6.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μ=311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Ω,则副线圈中电流强度是()
A.5AB.11AC.20AD.55A
7.碱性锌锰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该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反应物是()A.Mn02
B.ZnC.MnOOHD.Zn(OH)2
8.某光线从玻璃入射到空气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45°,则这种玻璃的折射率为()
A.A.
B.B.
C.C.
D.2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10.
11.
12.
13.下列化学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14.如图,教室里同一块小黑板用相同的细绳按四种方式悬挂着,其中a<β,则细绳中的拉力,数值最大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
15.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3型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7和1B.16和8C.13和17D.7和12
16.对2N02的正确描述是()A.A.表示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表示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C.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每个分子由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每个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7.如图,实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P、Q为轨迹上的两点。若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关于匀强电场的方向和该粒子在P、Q两点的电势能WP、WQ的比较,正确的是()
A.向右,WP>WQ
B.向右,WP<WQ
C.向左,WP>WQ
D.向左,WP<WQ
18.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已知该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可提高CO产率的措施是()A.加入焦炭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19.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既含有醛基又含有羟基的是()
A.甲酸乙酯B.苯酚C.丙醛D.葡萄糖
20.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A.Ca(OH)
2
B.H2S溶液
C.NH4HCO3
D.NaCl溶液
21.下列物质中,能将新制的氢氧化铜还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的是()。2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的pH值大于7的是23.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则()A.A.重力做功50J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50J
D.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50J
24.做过银镜反应后,要除去试管壁上附有的银镜,可使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B.稀硫酸C.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
25.一质量为4kg的质点,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质点在最初6s内的位移为()。A.30mB.20mC.15mD.0
二、填空题(15题)26.碳酸氢钠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7.
28.某物体做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s内和第8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5m和25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__.
29.如图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图。A、B是电场中的两个点,由图可知电场强度EA_______EB(填“>”或“<”)。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FA_______FB(填“>”或“<”)。30.元素Z和G位于第二周期,元素X和Y位于第三周期。Y能跟X形成化合物X2Y,也能跟Z形成化合物YZ2。G原子最外电子层比Y原子最外电子层多一个电子,则G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X2Y的电子式为_____。31.相同温度下,浓度相同的①NaHSO4、②NaHCO3、③Na2SO4和④Na2SiO3溶液,其溶液的pH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____(填编号)。
32.下列几种有机物: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其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
33.
34.在实验室中,若要制取H2、NH3、CO2、CH4、Cl2、C2H4,其中可用图6-9所示装置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
35.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CH3CH=CHCHO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4H10O的化合物,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36.
37.X、Y、Z分别代表三种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L层电子数少2个。Y的原子结构tk意图为_____,X元素与Z元素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38.氢氧化钠应贮存在_____的玻璃瓶中。
39.
40.设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为A处自由落下,着地后弹起的高度为在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所受到的冲量大小为_____,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三、计算题(5题)41.如图所示,金属杆a从高为h处从静止开始沿弧形轨道下滑。导轨平行的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水平部分导轨上原来放有一长L的金属杆b。已知a杆的质量水平导轨足够长。两棒始终没有相碰,不计摩擦。求:a和b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大?
42.第30题
43.
44.中和1升2摩/升氨水,需浓度为33%的硝酸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多少升?上述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含有多少克硝酸铵?
45.1.15g金属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毫升?(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四、解答题(2题)46.(1)指出在下列由(a)~(d)的化合物中,哪些可能作为有效的螯合剂?
H2O;过氧化氢HO—OH;H2N—CH2—CH2—CH2—NH2;(CH3)2N—NH2
(a)(b)(c)(d)
(2)下列由(a)~(d)的配合物具有平面四方或八面体几何构型,问其中哪种CO32-作为螯合剂?
[Co(CO3)(NH3)5]+;[Co(CO3)(NH3)4]+;[Pt(CO3)(en)];[Pt(CO3)(NH3)(en)]
(a)(b)(c)(d)
47.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将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少许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NH3味。试从配合物的形式推算出它们的内界和外界,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价数和配合物的名称。
参考答案
1.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25℃(含有少量未溶)KNO3饱和溶液加热到80℃后虽然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解于其中的溶质的质量增多,溶液浓度增大。
2.A
3.C
4.A对于正方体A,观察到的文字比实际高;对于半球体B,观察到文字与实际一样,可知A正确。
5.C【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波形图.题意给出了A点的运动情形,求波的传播方向和B点的运动情况.解题的步骤是先由A的运动状况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再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B点的运动状况.
在波形图处于波峰和波谷位置上质点的运动状况是已知的,因此必须把介质中某质点的运动与它邻近的波峰或波谷比较,这是解本题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A点左邻波峰的运动状况可以决定波的传播方向,再由B点左邻的波谷的运动和波的传播方向确定B点的运动.
由图3-3知,A点左邻波峰处的点刚开始要向下运动,但已知A点已向下运动,这表明A点的振动比左邻波峰处的振动超前,可见波向左传播,即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排除A、B.因为波向左传播,所以B点的振动比它左邻波谷处的振动超前.由于波谷已到达最低点,要开始向上运动,因此B点已经向上运动了,选C.
6.A
7.B
8.B根据全反射定律公式:,代入数值,得出折射率
9.D
10.D
11.C
12.C
13.D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牝刑,反应才能束生。
14.C
15.D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为N,其负价为-3价;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其正价为+2,两者不能形成AB3型化合物。
16.D
17.C根据受力分析,带电粒子是从P运动到Q;又因为粒子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向左,由P到Q,电场对粒子做正功,WP>WQ。
18.C反应吸热,升高温度会使反应正向移动,增加CO产率。焦炭是固体,加入焦炭不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生成物压强大于反应物,增大压强会使反应逆向移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
19.DA选项,甲酸乙酯只含有酯基;B选项,苯酚只含有羟基;C选项,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D选项,葡萄糖既有醛基又有羟基。
20.D如下物质在空气中会发生有关变化:
21.A该小题主要考查简单有机物性质的知识点。【考试指导】根据几种有机物的性质可知,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22.B
23.B
24.A该小题考查了考生对银的性质的掌握情况。【考试指导】金属银只与稀硝酸反应,与稀硫酸、稀盐酸均不反应。
25.C该试题考查了周期运动中位移的特点的掌握情况。【考试指导】在0.1s内,质点在的作用下,做相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则质点的位移为s=3×(s1+s2)=15m。
26.
27.
28.29.答案:>>
30.
31.
32.乙醇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33.
34.CO2用题目所给的装置制取的气体,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应是“固+液→气”的类型,由此可排除NH3、CH4(属“固+固→气”类型)和C2H4(属“液+液→气”类型).(2)反应不需加热,由此可排除Cl2.(3)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大,即比空气重,所以应排除H2.收集H2瓶口应向下,所以可以用图示装置制取的气体是CO2.35.CH3CH2CH2CH2OH,加成反应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类型的知识点。有机物CH3CH=CHCHO与氢气反应时,其中碳碳双键与碳氧双键断开,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变为C4H10O。
36.
37.【答案】
【解析】该小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
【考试指导】根据“X、Y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可知X为Na,Y为p;根据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L层电子数少2个”可知Z为O。则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8.
39.40.【答案】
【解析】该小题主要考查冲量定理及机械能的知识点。
【考试指导】取向下为正方向,由冲量定理可知41.解析:a下滑h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进入磁场后,回路中产生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