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_第1页
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_第2页
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_第3页
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_第4页
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市辖区主要道路介绍古永高速公路于2009年开工建设,为完善国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网,适应西部开发战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4.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2X12.25米。起点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徐家磨,接连霍国道主干线永登树屏至徐家磨高速公路,经永登、天祝、乌鞘岭,终点位于古浪县,接连霍国道主干线古浪至永昌高速公路,全长145.082公里,在我市境内古浪段22.7公里,天祝段44.401公里。金武高速公路于2011年开工建设,是我省高速公路规划国网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金武经济一体化发展,完成地方交通网并实现与国网的合理衔接,进一步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主线长71.125公里(其中金昌段42.2公里,武威段28.925公里),连接线长5.026公里。起点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双湾变电站,经下半滩、龙口、双豁落滩、永昌县水源镇、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洪祥镇、永昌镇、太平滩、武威市北二环路与北二环路交叉口,终点与国道G30连霍高速公路K1962+700处相接。营(营盘水)双(古浪县双塔)高速公路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对完善国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网,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起止营盘水(宁甘界),接宁夏自治区孟家湾至营盘水(宁甘界)高速公路,经景泰、寺滩、裴家营、大靖、土门、泗水,止于古浪县泗水镇双塔村,接古浪至永昌高速公路。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寺滩、大靖互通立交连接线各1公里;路线长145公里,2013年建成通车。G569北仙高速公路于2014年1月开工建设,G569线北山(蒙甘界)至仙米寺(甘青界)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G569线曼德拉至大通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省政府《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78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实施项目之一。项目直接连通内蒙古、甘肃、青海三省,是我国东北经内蒙古、甘肃、西宁进入西藏的南北向便捷通道。为促进武威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施G569线北山(蒙甘界)至民勤至武威至仙米寺(甘青界)公路工程十分必要。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北山至武威段25.5米,武威至骆驼河口段24.5米。武威绕城连接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哈什哈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12米。主线起点位于蒙甘界北山,与内蒙古规划的G569线顺接,经民勤县青土湖、西渠镇、红沙梁乡、泉山镇、大滩乡、民勤县城、重兴乡,凉州区九墩滩指挥部、九墩乡、下双镇、清水乡、武南镇、永丰镇、西营镇、九条岭,终至甘青界骆驼河口,接青海省规划的G569线。主线长331.25公里(含完全利用连霍高速31.68公里),建设里程299.57公里。配套建设两条连接线,其中武威绕城连接线长14.95公里,哈什哈连接线长37.72公里。新建路线全长352.24公里。省道211线武威至仙米寺公路于2010年开工建设,是甘青两省之间重要而便捷的省际连接线,对促进甘肃和青海之间物质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外运、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我省战略防御机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线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起点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乡中畦村,接原国道312线,经凉州区柏树乡、松树乡、西营镇、九条岭,终点位于肃南县皇城镇骆驼河口(甘青交界处),路线全长69.992公里。天互(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是武威市乃至甘肃西部地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藏区公路建设项目,是连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重要通道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原有公路抗灾能力,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加强沿线乡镇、行政村及林牧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物资运输难、产品销售难和信息闭塞的问题。对完善区域网结构,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藏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分段采用4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分别是10米、12米。路线起点位于天祝县石门沟,接G312线K2267+980处,途径石门镇、华藏寺镇、赛什斯镇、五台岭、炭山岭镇、朱岔峡、天堂镇,终点位于天堂寺天堂大桥桥尾(大通河南岸),接青海省岗青公路。路线全长72.498公里。金色大道于2011年开工建设,建设金色大道,对改善武威市路网布局,加强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内外部联通密度,提升区域发展优势,带动沿线园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内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具有重要作用。主线及连接线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主线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连接线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主线及连接线路基宽度26米。主线起点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经五和乡、新能源装备制造工业园、中坝镇、发放镇、武威城东工业园区、黄羊镇工业园区、黄羊河集团工业园区、古浪县土门工业园区、古浪县黄花滩、卢草梁、大靖镇,终点与大靖镇新城区规划道路相接,主线长124.8公里。同时建设武威城区连接线、荣华新址连接线、武南镇连接线、黄羊镇连接线、黄羊河集团工业园区连接线及元墩子滩化工园连接线,6条连接线分别与主线连接,总长33.84公里,路线全长158.64公里,形成了“一轴两城三组团”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及“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的发展模式。民勤(县城)至红沙岗公路于2012年开工建设,是民勤县城连接红沙岗镇的重要通道。该公路与省道河雅公路212线,民左公路等公路相连,当地主要的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都经该公路段外运,地方治沙也主要依据该路段进行。实施该项目对完善路网结构,提高区域路网的技术等级,保障生态治理,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全线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8米,分离式路基半幅宽度12.25米。起点位于民勤县城,与民左路(K1+020处)相连接,经三雷镇、大坝乡、勤锋农场北侧、金阿铁路、红沙岗镇,终点与省道212线相接。路线全长70.04公里。天颐(天马湖至颐养园)大道该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是武威市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通基础工程之一。该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凉州区交通运输条件,缓解武威市区东出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产业聚集,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线按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均为24.5米。起点位于凉州区祁连大道东路天马湖桥头,径金羊镇、发放镇、清水乡、清源镇、及荣华集团,终点位于荣华颐养园,与荣华大道相接。路线总长10.56公里。荣华大道于2011年开工建设,是连接城区和荣华新址的重要通道,是加强武威市城乡融合,带动沿线园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内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具有重要作用。线路总长30.2公里,按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均为24.5米。起点位于武南镇青石路东侧,与天马大道相接,途径武南镇、东河乡、清水乡、清源镇、荣华颐养园、荣华工贸有限公司,终点位于荣华工贸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与甘肃腾格里生态有机果园有限公司葡萄基地相接。荣生大道于2013年开工建设,是腾格里沙漠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保障通道,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生态环境,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推进荣华绿洲现代生态移民•现代农业化基地建设,带动民勤、凉州两乡镇近万名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平均宽度15.0米,路线总长64.0公里。起点位于荣华工贸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与荣华大道相接,经甘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凉州区公地(八十里沙漠),荣华绿洲现代生态移民•现代农业化基地终点位于民勤县南湖乡。金荣沙漠生态路于2015年开工建设,是我市凉州区、民勤、古浪三县区之间的一条快速通道,也是腾格里沙漠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保障通道。对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和联通深度,提高产业聚集能力,推动武威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6米(12米)。起点位于古浪县黄花滩乡,与金色大道相接,经古浪生态移民扶贫产业基地、马路滩林场、腾格里沙漠、凉州区邓马营湖,终点至荣华绿洲现代生态移民•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与荣生大道相接。路线全长43.982公里。甘蒙省界防沙治沙生态林带路于2015年开工建设,是建设甘蒙省界防沙治沙大林带的重要通道,也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确保民勤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书记王三运“以节水、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武威的大使命”嘱托。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优化“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布局,突出“防污、节水、造林、治沙”重点,完善“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机制,坚持干部义务压沙制度,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加大保护治理恢复力度,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设甘蒙省界防沙治沙生态林带路,是对巩固石羊河流域治理成果,促进和保障武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构筑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武威黄金节点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对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安全,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甘肃段通达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甘蒙省界防沙治沙生态林带路规划总长度562公里,其中主线长520公里,支线长42公里,路基宽度6米。截止2015年5月10日已修建治沙主干道428公里,连接线41公里。凉州区修建治沙主干道21公里,连接线4公里;民勤县修建治沙主干道355公里,连接线19公里;古浪县修建治沙主干道52公里,连接线18公里。新红(武威市新井至红崖山水库)防沙治沙生态路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重点交通项目之一。项目的建设对于维护景电二期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