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李贺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连。据有关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背景链接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鬼才”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有《昌谷集》传世。作者简介
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由汉魏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以“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文体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jiǎo【诵读指导】本诗朗读节奏除“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外,其余均可划分为“四三”式。朗读时语调要高亢,要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读出来。sàizhònɡxiéwèi诗词诵读yānzhī结合注释,读通大意。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译文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军中号角。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译文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燕脂,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沉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握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底。译文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比喻。首句写景与叙事结合,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句转写守军斗志昂扬、严阵以待的情形,借日光来彰显守军的气势,颇为精妙。赏析乐府曲名,内容多为边城征战之事。行,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一个“压”字,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雁门太守行一个“开”字,形象地展示了守城将士们的英雄气概。战前氛围古体诗诗词品读默写常考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赏析点明时令“凝”字形象描绘出战场上血流成河、凝成紫色的情景,烘托出战斗的惨烈。听觉视觉交战场面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用典:既点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激烈的豪情。五、六句写援军乘夜迫近敌军的情景。前一句暗示将士们毅然赴战,后一句暗示战争形势严峻。赏析夜袭情景“卷”字写出了将士们乘夜偃旗息鼓的奔袭之状,表现了他们的英勇果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意象】“黑云”“甲光”“金鳞”“角声”“秋色”“易水”“霜”等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意象构成凝重悲壮的意境。
【色彩】“黑”“金”“燕脂”“紫”“红”“霜(白)”等一系列表示色彩的词语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恰当地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画面】①两军对峙图:白天,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②惨烈交战图: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③夜袭易水图:午夜,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最后两句引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写将士们边防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朝廷。赏析将士心愿雁门太守行战争场面结构梳理对峙:兵临城下,严阵以待(夸张、比喻)交战:血染战场,悲壮惨烈(听觉、视觉)夜袭:乘夜奔袭,战斗艰难(侧面、衬托)将士心愿誓死杀敌,尽忠报国(用典)忘身报国这首诗描绘了将士们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忘身报国的坚定决心。主旨归纳典型考题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宁中考)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龙点睛,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心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十堰中考)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A【解析】】“角声满天”意思是军中的号角响彻天空。表现了战争的规模,衬托了战场的悲壮,“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理解有误。3.(云南中考)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示例一】在修辞运用上,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敌军夸张地比作“黑云”,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把将士们在日光下反光的铠甲比作“金鳞”,以“金鳞开”表现我军严阵以待的气势。【示例二】在色彩运用上,“黑云”突出敌人的猖獗气焰和兵马之多;“金鳞”形容守城将士的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表现了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了战争形势的严峻,衬托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壮志决心。4.(凉山州中考)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绘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本诗有着鲜明的色彩:黑色、金色、胭脂色、紫色、红色、白色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面对黑压压的敌军,战士们穿着金色的铠甲在秋阳的映照下浴血奋战,大块的血迹在寒夜中凝结为紫色,让人受到肃杀凝重的战场气氛,渲染出战争的悲壮惨烈。5.(云南中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表达了将士们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壮志豪情。6.本诗中的“黄金台”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同指战国时燕昭王所建的招贤台。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各异,请指出其不同之处。
《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写黄金台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以身报国的英雄气概的称颂。《登幽州台歌》则是借幽州台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失意和寂寞苦闷的心情。阅读《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完成填空。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拓展延伸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注释】①[西京]指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符信。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③[凤阙]皇宫,朝廷。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意象是诗歌中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雁门太守行》和《从军行》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使用了“___”和“___”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进而表达出_________的情感。旗鼓忠君爱国诗鬼李贺李贺自幼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年纪稍长,便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十九岁时,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扬名。少年成名仕途失意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却因父亲名讳(李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遭人举报,失去科考资格。虽有韩愈作《讳辩》辩驳谬议,但终不得登第。尔后,在宗室的帮助下谋得一个从九品小官,蜗居长安三年,郁郁不得志。诗鬼李贺由于功名无成,迁调无望,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虽勉力奔走南楚,以求一展才华,但失望而归。最后,做了节度使的幕僚,处理公文琐事。后病情加重,遂归家养病,整理书稿,不久便病卒。时年二十六岁。英年早逝李贺诗歌名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漆灰骨末丹水砂,凄凄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卤环保热收缩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文字识别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备战方案与试题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链式防水防火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布他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安全应用支撑平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功率固态继电器套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梁式螺旋桨节距测量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在远程医疗中的角色及监管挑战
- 成功获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的试题及答案指南
-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课件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 产品路标规划-综述2.1
- 2023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考试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子制造技术-电子封装》配套教学课件
- 二月份循证护理查房课件
- 粉笔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第八季
- JJF(湘) 09-2018 纯水-超纯水系统监测仪表(电导率)计量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延安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 中药斗谱排序
- 数学建模“如何进行人员分配”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