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5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5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5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寻找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并概括这些人物与小茅屋发生的故事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复述文章内容,从而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重点】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复述文章内容,从而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方法】略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代·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学生朗读诗句,并结合全诗猜测最后一联的含义及情感】【引入资料:武巨将军虽老但仍英勇豪迈,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金人痴心妄想要永占中原,哪里知道上天永佑我大宋兴泰。大宋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可以料想明年寒食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学生结合资料,交流对于“语文”的认知】感知大意(一)略读文本,寻找本文中出现的人物。【引入资料:略读的主要特征是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不能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词等都可以跳过,甚至还可以跳过某个部分。不打断阅读思路,高度集中注意力,是提高略读效率的关键。】【学生略读文本,用2分钟的时间寻找本文中出现的人物】明确:“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二)这些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请结合下面的表格进行思考。人

物事

情目

的时

间“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学生略读文本,用5分钟的时间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明确:“我”和老余——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现在瑶族老人——归还粮食;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感激、回报曾受到的照料,也为方便后来人——现在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姐姐出嫁后解放军战士——砍树、割草、盖小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梨花——照料小茅屋——被解放军战士感动,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解放军盖小屋后三、复述内容(一)根据要求,复述课文故事①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复述。②按小茅屋的建造为起点复述。【学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任选角度复述文章内容】明确:①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复述“我”和老余发现并借宿小茅屋——瑶族老人来小茅屋归还粮食——梨花的妺妺照管小茅屋——十多年前解放军战士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②按小茅屋的建造为起点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战士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她的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到小茅屋借宿,后来归还粮食——“我们”夜宿小茅屋,修葺小茅屋。(二)这两种叙述顺序有何不同?【引入资料: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倒叙:先写结果,然后按照时间先后来写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插叙部分内容抽取出来,文章情节、线索完整不变)】明确:本文同时使用多种叙述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顺叙以小茅屋建造为线索——倒叙插叙——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解放军盖茅屋【引入资料:顺叙: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倒叙:①主题: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结构:引出下文;插叙:内容①: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②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结构:上文、下文;主题】四、聚焦“梨花”(一)课文题目是《驿路梨花》,“梨花”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又有何含义呢?【学生略读文本,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明确: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③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⑤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含义:梨花——指自然界的梨花、指梨花姑娘、象征雷锋精神(二)“梨花”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品析:从视觉角度描写梨花的洁白、繁多、美丽,给身处困境的我们带来“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同时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品析:虚写,从嗅觉和听觉写梨花和人,先写花,后写人,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用自然界梨花的香气四溢正面衬托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使梨花与人相映生辉,和谐一体,同时照应文题。⑤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品析:引用诗句,梨花一语双关,指花和人,“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时再次点题,首尾呼应。(三)文章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学生结合梨花的多层含义,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角度进行赏析】明确:①“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指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指边疆民族的优良民风:淳朴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②“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③“驿路梨花”出自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五、主题概括小说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六、拓展延伸(一)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