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上岗证题库_第1页
动物上岗证题库_第2页
动物上岗证题库_第3页
动物上岗证题库_第4页
动物上岗证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用修改格式或把修改处用色彩显示出来)

(上岗题库)第二部分,单选题,A,B,C,D四个答案中选一。

1.实验动物行业从业人员均应参加由地方实验动物管理部门组织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专门考试,(A)后

方可获得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资格,也才具有申请实验动物专业技术等级考试的报名资格。0

A合格B培训C从业D考试

2.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A)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1.1.1

A动物实验B动物福利C3RD生物医药

3.()是活的“精密仪器”.AL1.1

A.实验动物B.实验用动物C.动物试验D.小鼠

4.实验动物(B)和动物实验的规范化研究成为该学科的重要特点。1.1.1

A疾病B标准化C大鼠小鼠D健康

5.实验动物科学是•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专门研究(D)。1.1.1

A实验动物标准化和法制化B实验动物法制化和实验方法规范化

C所有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D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6.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因此,什么研究成为该学科的重要

特点。(B)1.1.1

A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B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C动物实验新方法D实验动物质量控

7.下列不属于实验动物学科研究领域的是(D)。1.1.1

A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管理B动物实验方法的规范C实验动物质量监测D实验动物作为其他用途的驯化

8.实验动物学科的实验动物领域,围绕着实验动物种质培育、保存、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饲养繁殖与管理、质量

监测、疾病防治、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等领域开展有关研究,最终达到的要求是(C)。1.1.1

A为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动物供应

B保障动物种群维持和不断增加实验动物品种

C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

D为科研提供经济实惠的实验动物

9.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的(B)o1.1.1

A组成部分

B基础支撑条件

C研究内容

D基础研究方法

10.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专门研究。(C)o1.1.1

A实验动物

B动物实验

C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D所有用于实验的动物

11.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属于实验动物学科的那一方面领域(A)。1.1.1

A实验动物

B动物实验

C实验动物新种培育

D动物实验规范化

12.实验动物学科两个领域中的实验动物方面的各项研究是为了保证现代生物医学的实验研究可以获得质量可靠、来源

充足、经济、安全、方便使用、符合各种实验要求的(C)o1.1.1

A动物模型

B标准化动物模型

C标准化实验动物

D各类可用动物

13.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的(B)。1.1.1

A理论学科

B应用学科

C基础学科

D生命学研究学科

14.实验动物学科的动物实验方面实验动物作为研究的(A)。1.1.1

A材料或模型

B内容

C目的

D方法

15.国内通常所说的“实验用动物”特指尚无国家标准、行'也标准或地方标准但又用于各类实验的动物,以示与实验动

物的区别。因此,实验用动物(A)包括实验动物。1.1.2

A不B也已经C部分D可以

16.相对于“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这一概念只表明该类动物的(D).1.1.2

A质量属性

B使用规范性

C来源

D用途属性,

17.广义实验用动物与狭义实验用动物的关系不正确的是(D)。1.1.2

A广义实验用动物包括狭义实验用动物

B二者都包括用于实验的野生动物

C二者都包括用于实验的经济动物

D二者都包括实验动物

18.国内通常所说的实验用动物特指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但又用于各类实验的动物,一下那类不属于此

范畴(D)»1.1.2

A普通级小鼠

B实验用家畜

C实验用野狗

D清洁级小鼠

19.广义的实验用动物包括(B)o1.1.2

A所有动物

B用于各类实验的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其它动物。

C各类家畜

D所有人工饲养的动物

20.相对于“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这一概念只表明该类动物被用于实验这一用途属性,不表明该类动物的(D)。

1.1.2

A质量属性

B动物来源

C使用的规范性

D质量属性及其使用的规范性

21.目前国内通常所说的实验用动物特指(A)«1.1.2

A狭义实验动物

B广义实验动物

C实验动物

D所有用于的动物

22.关于实验用动物和实验动物描述正确的是(D)。1.1.2

A二者均为按标准人工培育的

B二者的遗传背景都是明确的

C二者均有适用的法规和质量技术标准

D广义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

23.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安全评价结果和所生产的制品(B)«1.1.3

A结果部分有效,制品不得使用

B结果无效,制品不得使用

C结果部分有效,制品可酌情使用

D结果无效,制品可以使用

24.我国对不合格的实验动物以及不属于实验动物的各类实验用动物的使用规定是(D)

A可以使用。1.1.3

B预实验可以使用

C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

D明确禁止使用

25.我国对不合格的实验动物以及本不属于实验动物的各类实验用动物的使用,是通过哪一项法规予以明确禁止的。

1.1.3

A《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B《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26.下列哪类动物能称为实验动物(C1.1.3

A从实验动物生产者获得的有合格证的动物

B为科学实验而购入的动物

C为教学演示而购入的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的动物

D从野外捕获经过人工干预驱除了其携带的相应微生物和寄生虫,并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27.实验动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B)„1.1.3

A其他相关领域

B其他科学实验

C其他所有领域

D其他相关学科

28.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在遗传背景上的区别是(D)。1.1.3

A实验动物遗传背景明确实验用动物遗传背景不明确

B实验动物是遗传限定动物实验用动物均没有遗传限定

C实验动物遗传基因高度均一,实验用动物不要求

D实验动物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实验用动物没有这方面要求

29.我国对实验动物定义在法规层面的规定出自(D)。1.1.3

A《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30.关于实验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1.1.3

A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是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可用于科学实验

B各个相关领域均可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可以用于各个相关领域

C各个相关领域均可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可以用于各个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D实验动物是人工饲育、遗传背景明确的,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是实验动物

31.下列对于实验动物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B)。1.1.3

A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

各个领域的动物

B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

科学实验的动物

C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D经人工饲育,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2.《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安全评价结果(D),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1.1.3

A不确定有效B视同有效C有效D无效

33.《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由以下哪个机构发布:B1.1.3

A.国务院

B.国家科委

C.全国人大

D.行业主管部门

34.实验动物是按照遗传学原理,经过人工培育,对其基因进行限制,具有的特点是(A)

A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1.1.4

B遗传基因高度均一

C动物对实验反应一致

D动物各项生理状态一致

35.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可以理解为(D),1.1.4

A清除动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B清除动物携带的可致人畜共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C保证实验动物健康

D根据实验动物的等级排除该级别实验动物不应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36.实验动物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是指(C)o1.1.4

A遗传基因高度均一

B实验动物产地清楚,母代可查

C按照遗传学原理,经过人工培育,对其基因杂合性进行限定

D必须要有谱系记录

37.下列那些表述不能作为实验动物的特征(D)。1.1.4

A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

B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控制

C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卜进行人工饲育

D应用范围广泛

38.对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控制正确的理解是(C)。1.1.4

A可以用任何方法驱除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B消灭实验动物携带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

C通过环境控制避免实验动物接触该等级实验动物禁止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D人工免疫的方法是控制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常用方法

39.实验动物人工饲育强调的是(C)。1.1.4

A纯手工饲养

B对实验动物饲育过程中的人工干预

C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的控制

D保障实验动物繁育正常

40.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存在着明显区别是由于(C)。1.1.4

A其来源不同

B其饲养方式不同

C其用途不同

D其管理模式不同

41.实验动物是广义的实验用动物中的•个特殊群体,是为满足科学研究需要而人工定向培育的(A)o1.1.4

A标准化动物

B模式化动物

C实用性动物

D专用动物

42.下列对实验动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1.1.4

A实验动物是广义实验用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B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明确,遗传基因高度均一

C实验动物的应用范围明确

D实验动物必须是人工条件下饲育的

43.根据对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我国将实验动物划分为四个等级: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无菌级

动物和(B),

A悉生动物1.1.4

B普通级动物

C近交系动物

D封闭群动物

44.自然环境中不存在(C)«1.1.4

A可用于实验研究的动物

B实验用动物

C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D健康动物

45.不同遗传背景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实验处理的反应性可能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结果的相对均一性和可比性,

必须限定动物的(B)„1.1.4

A基因纯合性

B基因杂合性

C基因稳定性

D基因均一性

46.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部门是(C)。1.1.4

A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畜牧养殖业行政主管部门

C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D所有与实验动物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

47.实验动物扮演着人类不可替代的替身角色,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B)。1.1.4

A研究手段

B活的精密仪器

C研究方法

D研究工具

48.我国政府对实验动物实行许可证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实验动物实行统一的法制化管理和(C)。1.1.4

A标准化管理

B规范化管理

C质量标准控制

D质量认证控制

49.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标准由哪一部门统一颁布,并强制执行。(B)1.1.4

A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技术监督主管部门

C实验动物管理部门

D实验动物质量监督部门

50.对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不仅可起到预防人畜共患病的目的,也可保证(A)。1.1.4

A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B得到预期实验结果

C实验结果的可控性

D实验顺利进行

51.在实验动物繁育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施监控因为(A)。1.1.4

A自然状态下,动物会受到不同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由于所感染的病原体的种类与致病性不同,动物的健康

状况也会不同,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

B自然状态下,动物会受到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影响动物健康,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

C自然状态下,动物会受到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增强了动物免疫力,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

D自然状态下,动物会受到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减弱了动物免疫力,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

52.活体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特点在本质上是由什么决定的(B)。1.1.4

A动物个体差异

B动物的基因

C动物健康状况

D动物所处的环境

53.非实验动物转化为实验动物必须经过(D)。1.1.4

A手工培育

B人工选择

C定向选择

D人工培育

54.标准化的人工环境条件,是实验动物生产繁育和实验使用的(C)»1.1.4

A一类人工环境条件

B良好的人工环境条件

C必要前提条件

D选择性前提条件

55.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以及其它用途的动物在什么层面有着木质上的区别(C)。1.1.4

A饲养方式

B遗传背景

C法规和技术

D繁育方式

56.我国近年来实验动物工作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制和技术上的保障是(D)o1.1.4

A实验动物实行许可证制度

B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制度

C实验动物法制化建设和国标的建立

D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特有的管理模式

57.实验动物是广义的实验用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为满足科学研究需要而人工定向培育的(C)o1.1.4

A模式化动物

B高质量动物

C标准化动物

D健康动物

58.活体动物,除了遗传基因对其有本质性的影响外,对其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是(C)。1.1.4

A种间差异

B个体差异

C生存环境

D动物的社会地位

59.实验动物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人工饲育的特定的环境是指(C)。1.1.4

A人工环境

B普通环境

C标准化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

60.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不包括(D):1.2

A.比较医学、

B.动物实验伦理学、

C.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

D.药理学

61.现代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B)。L2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62.实验动物生物学是研究(D)品系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实验动物学的最基本的内容。1.2.1

A.杂交系

B.近交系

C.突变系

D.不同种属、不同品种

63.对实验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是现代实验动物科学至关重要的(D)。1.2.1

A.应用性研究

B.开发性工作

C.推理性研究

D.基础性工作

64.实验动物的生物学不同种动物或同一种动物不同(A)之间对同一实验处理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1.2.1

A.品系

B.个体

C.性别

D.实验室

65.由于不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种动物或同种动物不同品系之间对同一实验处理可能产生不同的

(B),1.2.1

A.环境效应

B.生物学效应

C.反馈效应

D.累积效应

66.实验动物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生物学特性、解剖学特点、生理学特点、(D)等。1.2.1

A微生物B病理变化规律C疾病D正常生理生化指标

67.由于不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种动物或同一种动物不同品系之间对同一实验处理可能产生(),

因此,对实验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B1.2.1

A.不同的免疫应答

B.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C.相同的生物学效应

D.相反的免疫应答

68.实验动物的生态环境是泛指生物机体外的一切客观条件的总和,包括非生物性与(D)性因素。1.2.2

A遗传B物理C非环境D生物

69.生态环境,泛指(C)的一切客观条件的总和。1.2.2

A.地球

B.生物机体内

C.生物机体外

D.微小环境

70.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实验动物赖以生存的(A)及其相互关系规律的科学。1.2.2

A.--切外在的客观条件

B.营养物质条件

C.温度环境条件

D.生理条件

71.实验动物的培育过程•般都是在(C)中进行的。1.2.2

A.未经控制的天然环境

B.完全的自然环境

C.人工控制下的最适环境

D.普通的周围环境

72.实验动物不断从人工环境中进行(A)交换,构成与环境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1.2.2

A.能量与物质

B.信息与能量

C.信息与物质

D.信息与技术

73.实验动物的生态环境包括非生物性因素与(D)«1.2.2

A.偶然性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性因素

D.生物性因素

74.实验动物的培育过程一般都是在(A)的最适环境中进行的。1.2.2

A.人工控制下

B.保持原有品系

C.治疗和预防

D.培育新品种

75.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A)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和

规范的动物品系和各类模型动物的科学。1.2.3

A.遗传调控

B.遗传变异

C.遗传物质

D.遗传细胞

76.实验动物(D)学是利用遗传调控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

和规范的动物品系和各类模型动物的科学。1.2.3

A微生物

B营养

C生物

D遗传育种

77.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遗传调控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

的和规范的动物品系和各类(D)的科学。1.2.3

A.杂交动物

B.纯种动物

C.模式生物

D.模型动物

78.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遗传调控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C)

动物品系和各类模型动物的科学。1.2.3

A.近交的

B.封闭群的

C.新的和规范的

D.丰富的

79.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遗传调控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D),培育新的和

规范的动物品系和各类模型动物的科学。1.2.3

A.生理特性

B.环境条件

C.繁殖周期

D.遗传特性

80.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A)原理,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和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和

规范的动物品系和各类模型动物的科学。1.2.3

A.遗传调控

B.遗传变异

C.遗传突变

D.遗传丢失

81.实验动物的(D)是实验动物最本质和内在的属性。1.2.3

A.环境控制特性

B.药物敏感特性

C.微生物学

D.遗传特性

82.实验动物(A)学是研究实验动物不同种类、不同等级、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生理状态的营养需求、营养摄入、营

养物质利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1.2.4

A营养

B生物

C育种

D生态

83.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验动物需求,制定全价的营养配方,生产各种标准化的饲料,同时进行(C)。1.2.4

A.体重监测

B.生化指标监测

C.营养学监测

D.遗传学监测

84.实验动物(C)被满足的水平,直接影响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抗病力、实验结果。1.2.4

A.群体数量

B.雌雄比例

C.营养需求

D.活动空间

85.由于不同品种、不同品系、不同等级、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实

验动物需求,制定(A)营养配方,生产各种标准化的饲料,同时进行营养学监测。1.2.4

A.全价的

B.富含维生素的

C富含矿物质的

D.全脂的

86.由于不同品种、不同品系、不同等级、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实

验动物需求,制定全价的营养配方,生产各种()的饲料,同时进行营养学监测。A1.2.4

A.标准化

B.富含维生素的

C.富含矿物质的

D.全脂的

87.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的特性以及对(B)的影响和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

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2.5

A.环境条件

B.实验动物

C.实验结果

D.繁殖力

88.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的特性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对(B)的危害性,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1.2.5

A.环境条件

B.实验动物从业人员

C.实验结果

D.物种进化

89.探讨预防、检测、净化和治疗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疾病的方法与措施,是(B)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2.5

A.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

B.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

C.实验动物生物学

D.动物实验伦理学

90.研究实验动物(A)的特性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L2.5

A.微生物、寄生虫

B.解剖学

C.组织学

D.遗传与变异

91.23.实行对实验动物(B)的质量监控,对实验动物质量做出规范性的评价是实验动物科学一项最重要的任务。1.2.5

A.实验替代方法

B.微生物与寄生虫

C.实验动物福利

D.正常生理生化指标

92.实验动物(B)是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的特性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探讨

预防、检测、净化和治疗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疾病的方法与措施的一门科学。1.2.5

A饲养和繁育学

B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

C畜牧学

D生物医药科学

93.实验动物疾病包括(C)性疾病、营养性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环境和饲养管理不当所导致的疾病。1.2.6

A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感染

D非感染

94.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D)、症状、病理性特征、危害范围和程度、诊断和防治措施,对动物实验的

干扰、人员的安全和防护等。1.2.6

A预防接种

B药物

C治疗

D病因

95.实验动物医学是研究实验动物(A)和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建立有效防控和治疗体系的一门科学。1.2.6

A.健康标准

B.遗传稳定性

C.全价营养

D.环境控制特性

96.研究实验动物(A)和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是实验动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2.6

A.体重标准

B.体长标准

C.遗传标准

D.健康标准

97.研究建立实验动物疾病有效防控和治疗体系,是(C)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2.6

A.实验动物生物学

B.比较医学

C.实验动物医学

D.动物实验伦理学

98.()是对不同物种的健康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研究,以探讨和阐明人类疾病本质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

B1.2.7

A.实验动物生物学。

B.比较医学

C.实验动物医学

D.动物实验伦理学

99.(B)的核心是以实验动物作为替身来研究人类、造福人类,为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服务。1.2.7

A.实验动物生物学。

B.比较医学

C.实验动物医学

D.动物实验伦理学

100.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物种的(C)现象进行类比研究,以探讨和阐明人类疾病本质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1.2.7

A.营养与发育

B.环境与增重

C.健康与疾病

D.遗传与进化

101.比较医学的核心是以(B)作为替身来研究人类、造福人类,为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服务。1.2.7

A.普通动物

B.实验动物

C.细菌

D.机械模型

102.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物种的健康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研究,以探讨和阐明(A)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1.2.7

A.实验动物繁殖规律

B.人类疾病本质

C.环境与健康关系

D.生长与发育规律

103.比较医学的特征是以“()”的方法为手段,以“医学”为研究目的的广义医学,其研究内容较为广泛。D1.2.7

A.普通动物

B.实验动物

C.细菌

D.比较

104.比较医学以“比较”的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为研究目的的广义医学,其研究内容较为广泛。B1.2.7

A.“兽医学”

B.“医学”

C.“推理”

D.“假设”

105.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物种的健康与疾病现象进行(B),以探讨和阐明人类疾病本质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1.2.7

A.统计研究

B.类比研究

C.相互影响研究

D.分类研究

106.动物实验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学地选用(D)和实施各种实验操作,以达到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得到可匏的实验

结果。1.2.8

A.性别比例

B.统计方法

C.干扰物

D.实验动物

107.动物实验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学地选用实验动物和实施各种实验操作,以达到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得到(C)。1.2.8

A.稳定的遗传品系

B.突变体

C.可靠的实验结果

D.近交系

108.动物实验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学地选用实验动物和实施各种实验操作,以达到排除一切(A),得到可靠的实验

结果。1.2.8

A.干扰因素

B.理化因素

C.生物因素

D.遗传因素

109.(B)技术是在实验室内人为地改变动物或环境条件,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反应与变化,以探讨生命科学中的规律,

获得新的认识,探索新的规律。1.2.8

A实验动物

B动物实验

C环境

D饲养

110.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实验手段、实验条件设备和标准化操作程序等。C1.2.8

A.实验效果

B.动物利益

C.实验方案

D.药物安全

111.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条件设备和标准化操作程序等。C1.2.8

A.实验效果

B.动物利益

C.实验手段

D.药物安全

112.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实验效果、实验手段、()和标准化操作程序等。C1.2.8

A.实验条件设备

B.动物利益

C.实验方案

D.药物安全

113.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应坚持以当代社会公认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兼顾动物和人类利益,进行(C)性的科学评价。

1.2.9

A实验效果

B动物利益

C综合

D药物安全

114.(B)是研究动物实验领域,在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科学、可靠的前提下,如何体现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门

科学。1.2.9

A.比较医学

B.动物实验伦理学

C.微生物学

D.环境生态学

115.动物实验伦理学是研究(A)领域,在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科学、可靠的前提下,如何体现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

的一门科学。1.2.9

A.动物实验

B.解剖学

C.微生物学

D.环境生态学

116.动物实验伦理学是研究动物实验领域,在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科学、可靠的前提下,如何体现(A)的一门科学。1.2.9

A.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

B.实验动物的有效利用

C.微生物学控制

D.环境生态学的原理

117.动物实验伦理学是研究动物实验领域,在保证动物实验结果(D)的前提下,如何体现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

一门科学。1.2.9

A.快速、灵敏

B.直观、快速

C.全面、深刻

D.科学、可靠

118.动物实验伦理学是以当代社会公认的(A),兼顾动物和人类利益,进行综合性科学评价的实验动物伦理体系。1.2.9

A.道德伦理价值观

B.实验动物生物学原理

C.野生动物保护

D.环境生态学原理

119.动物实验伦理学是以当代社会公认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兼顾(A),进行综合性科学评价的实验动物伦理体系。1.2.9

A.动物和人类利益

B.发展与变化

C.经济与效率

D.法律与道德

120.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D),使实验动物在饲育和实验中享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标准化的生活环境和符

合规范的技术操作。1.2.10

A.宽待实验动物

B.放生实验动物

C.驯养实验动物

D.善待实验动物

121.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使实验动物在饲育和实验中享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标准化的生活

环境和符合规范的(A),而不是那种完全禁止宰杀、禁止使用实验动物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1.2.10

A.技术操作

B.放养

C.驯化

D.调教

122.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使实验动物在饲育和实验中享有良好的(A)、标准化的生活环境

和符合规范的技术操作。1.2.10

A.饲养管理

B.驯化

C.调教

D.野生环境

123.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是对各种不良因素(C),而不是那种完全禁止宰杀、禁止使用实

验动物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1.2.10

A.科学有效的控制

B.完全的消除

C.完全的忽略

D.同等看重

124.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使实验动物在饲育和实验中享有良好的饲养管理、(D)和符合规

范的技术操作。1.2.10

A.普通的天然环境

B.自然的生活环境

C.天然的生活环境

D.标准化的生活环境

125.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使实验动物在饲育和实验中享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标准化的生活

环境和(A).1.2.10

A.符合规范的技术操作

B.一般的技术操作

C.个性化的技术操作

D.不断改进的技术操作

126.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不是那种(C)、禁止使用实验动物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1.2.10

A.完全禁止繁殖

B.完全禁止培养

C.完全禁止宰杀

D.完全禁止出售

127.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不是那种完全禁止宰杀、(A)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1.2.10

A.禁止使用实验动物

B.禁止食用动物

C.禁止捕捉动物

D.放生实验动物

128.我们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善待实验动物,不是那种完全禁止宰杀、禁止使用实验动物的极端(B)。1.2.10

A.“怜悯”

B.“动物保护主义”

C.“平等”

D.“和平”

129.实验动物福利是要保证实验动物在生存时包括在运输中享有最基本的权利:享有免受饥饿的权利,免受痛苦、伤害

和疾病的权利,免受恐惧和不安的权利,免受身体不适的权利,表达(B)等5项基本的权利或称为5项自由。1.2.10

A动物权利

B自然行为

C安乐死

D免受折磨

130.实验动物福利是专门研究如何(A)实验动物相关问题的一门学问。1.2.10

A.科学地善待

B.快速地培育

C.怜悯地对待

D.广泛地开发

131.(A)是专门研究如何科学地善待实验动物相关问题的一门学问。1.2.10

A.实验动物福利

B.实验动物医学

C.野生动物保护

D.环境生态学

132.(A)是研究在满足人类科技活动目的的基础上,应用无知觉材料替代有知觉的动物实验,用低等级动物替代高等级

动物、用无脊椎动物替代脊椎动物进行实验。1.2.11

A.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

B.环境生态学

C.实验动物医学

D.比较医学

133.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是研究在满足人类科技活动目的的基础上,如何应用无知觉材料替代有知觉的动物实验,用(C)

动物替代高等级动物、用无脊椎动物替代有推动物进行实验的一门学问。L2.ll

A小鼠

B大鼠

C低等级

D细胞系

134.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实验动物的替代是(D)的。1.2.11

A可能

B现实

C绝对

D相对

135.实验动物技术有其固有的(C),是无法真正或全部被其他方法所取代。1.2.11

A优势

B缺点

C特点和优势

D特点

136.利用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探索新的实验技术、新实验手段,(D)替代、减少和优化动物实验

的目的。1.2.11

A实现

B不会实现

C3R

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实现

137.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和(A)是无法被其他方法所彻底替代的。1.2.11

A.最复杂的“精密仪器”

B.最简单的“精密仪器”

C.最庞大的“特殊群体”

D.最清洁的“动物群落”

138.通过(D)和探索新的实验技术、新实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的替代、减少和优化动物实验。1.2.11

A.简单的设计

B.分组的设计

C.对比的设计

D.科学的设计

139.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D)和最复杂的“精密仪器”是无法被其他方法所彻底替代的。1.2.11

A.朋友

B.邻居

C.竞争者

D.替难者

140.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和最复杂的“精密仪器”是无法被其他方法所彻底替代的。因此,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公

认的不可被其他学科()的科学。B1.2.11

A.追赶

B.替代

C.竞争

D.比较

141.(C)年以来,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实行统一的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体制。2.1.1

A1976

B1990

Cl988

D2001

142.自1988年以来,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实行(D)的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体制。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质量的管

理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2.1.1

A学会

B尚无

C地方性

D统一

143.我国实验动物工作是由以下哪个部门主管:C2.1.1

A.国务院主管部门

B.行业主管部门

C.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D.全国人大

144.我国实验动物的地方主管部门是:A2.1.1

A.地方科技厅

B.科学技术部

C.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D.科学技术部

145.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了动物实验水平的提高。A2.1.1

A促进

B阻碍

C加速

D统一

146.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存在有()联系。A2.1.1

A内在的和本质的

B外在的

C较少的

D统一的

147.实验动物管理相关法律的发布机构是:B2.1.2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科技部

D.行业主管部门

148.我国负责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国家主管部门是(B),负责统一制定我国实验动物的发展规划、相关政策规章,起

草有关法规等工作。2.1.2

A卫生部

B、科技部

C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D各省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149.我国省级地方实验动物工作主管部门为(D),主管本辖区的实验动物工作,是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管理的实施

机关。2.1.2

A省直辖市卫生部

B、科技部

C实验动物管委会

D各省直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150.科学技术部主管全国的实验动物工作,(B)主管本辖区的实验动物工作,是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管理的实施机

关。2.1.2

A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B地方科技行政部门

C地方各有关部门

D各地动管办、动管会

151.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由()批准,国家科委发布。C2.1.3

A.科技部

B.农业部

C.国务院

D.卫生部

152.各地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等标准由各地方()发布。C2.1.3

A.环境保护部门

B.兽医行政部门

C.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D.人大常委会

153.我国执行()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依次执行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检测机构实

行国家认证制度。C2.1.4

A.集中

B.分散

C.统一

D.灵活

154.我国执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依次执行()或地方标准。检测机构实行国

家认证制度。C2.1.4

A.企业标准

B.国际标准

C.行业标准

D.相似标准

155.我国执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依次执行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检测机构实行()

制度。A2.1.4

A.国家认证

B.企业认证

C.国际认证

D.代办认证

156.实验动物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包括()、质量监测和质量信用信息平台的建立都为我国实验动物质量的不断提高

提供了必要的保障。B2.1.4

A.人才信息

B.许可证信息

C.交易信息

D.政策信息

157.实验动物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包括许可证信息、质量监测和()信息平台的建立都为我国实验动物质量的不断

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B2.1.4

A.种质资源

B.质量信用

C.供货资源

D.人才信息

158.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国家主管部门为(C)。2.2.1

A卫生部

B农业部

C科技部

D国家检验检疫总局

159.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开始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标志是(A)。2.2.1

A《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B《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C《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D《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160.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核心是(B)。2.2.1

A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

B实验动物质量的管理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

D实验动物市场化管理

161.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目的是(A)。2.2.1

A规范实验动物的应用

B保证实验动物健康

C提高实验动物品质

D扩大实验动物市场

16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重点是(C)o2.2.1

A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实验动物的种『质量

C规范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管理

D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163.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首要问题是(D)。2.2.1

A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B规范实验动物的应用

C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D实验动物的种子质量合格

164.目前经常成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较薄弱环节是(B)。2.2.1

A实验动物营养

B实验动物运输

C实验动物遗传监测

D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

165.关于实验动物的进口与出口的质量管理,首先有一个质量标准的问题:进口与出口双方的标准不同时,按国际商品

进出口规则应(B)。2.2.1

A进口时应该尊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出口时应尊从出口国的标准要求

B进口时应该尊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出口时应尊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C进口时应该尊从出口国的标准要求,出口时应尊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D进口时应该尊从出口国的标准要求,出口时应尊从出口国的标准要求

166.《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为全国实验动物工作及其规范管理工作提供(B)。2.2.1

A理论基础

B依据和发展方向

C具体措施

D法律基础

167.《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明确了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机关是(C)。2.2.1

A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B国家技术监督主管部门

C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

D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

168.《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哪一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号令发布施行的。(C)2.2.1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169.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首要问题是(D)2.2.1

A实验动物的种子质量合格

B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C规范实验动物的应用

D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170.为了实现实验动物质量的全程控制,条例规定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要把应用哪类动物作为基本条件。(B)

2.2.1

A标准动物

B合格实验动物

C模式动物

D清洁级以上实验动物

17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首次对我国实验动物确定了规范的概念,这•规范的概念为实验动物工作管理提供了(B),

2.2.1

A理论基础

B具体的范畴

C基本方法

D法律基础

172.《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哪一规定,为后来有关种子的管理规范文件的出台提供依据。(B)2.2.1

A实验动物应用的管理规定

B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的规定。

C实验动物遗传的管理规定

D实验动物规范化的管理规定

173.不同品种、品系或者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运输时应禁止(B)。2.2.1

A分别装运

B混合装运

C手工搬运

D同车运送

174.出于对国家动物资源的保护,条例规定出口实验动物,办理出口手续前必须(B)。2.2.1

A报当地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备案

B报科技部审批

C报当地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审批

D报当地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审批

175.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要求按照(A)。2.2.1

A《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办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办理

D《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176.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从业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应当(C)。2.2.1

A立即隔离治疗

B及时治疗

C及时调换工作

D视情况立即治疗或调换工作

177.依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动物,要求立即(A),2.2.1

A视情况分别予以销毁或者隔离治疗

B予以销毁

C防止疾病蔓延

D隔离治疗

178.实验动物患病死亡后应(D)o2.2.1

A予以销毁

B对其他动物隔离治疗

C记录在案

D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在案

179.《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地方各级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应当逐步实行(C)。

2.2.1

A许可证制度

B法制化管理

C资格认可制度

D规范化管理

180.《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属于法律文件的(A)2.2.1

A行政法规B法律C部门规章D地方法规

181.申报使用实验动物的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的基本条件是(A)。2.2.1

A.使用合格实验动物

B.使用购买的动物

C.使用从其他单位引进的动物

D.使用以前作为对照试验的动物

182.《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C)年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原国家科委发布实施的。2.2.1

A1978B1982C1988D1998

183.《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核心内容是(D2.2.1

A实验动物从业人员

B实验动物工作单位

C实验动物疫病

D实验动物质量

184.《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范的相对人是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这是实验动物(A)的重点。2.2.1

A质量管理

B学科

C学会

D科技管理

185.《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C)”。2.2.1

A伤害B虐待C戏弄或虐待D戏弄

186.基于实验动物的防疫的特殊性和国内外实验动物因防疫问题发生的惨痛教训,(A)对此进行了特殊和详细的规定:

(1)对引入的实验动物,要求必须进行隔离检疫;

(2)对补充种源或开发新品种而捕捉的野生动物,要求必须在当地进行隔离检疫,方可进入实验动物饲育室;

(3)对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的实验动物,可根据实验要求或者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

但用作生物制品原料的实验动物除外;

(4)对实验动物患病死亡的,要求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在案;

(5)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动物,要求立即视情况分别予以销毁或者隔离治疗。

(6)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7)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和当地动物检疫、卫生防疫

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2.2.1

A《实验动物管理条例》B《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C《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章程》D《动物防疫法》

187.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管理是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首要问题。《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要求地方各级实验动物工作的主

管部门,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应当逐步实行(C)制度。2.2.1

A学历认可B职称准入C资格认证D年资审核

188.《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的要求是(A)。2.2.1

A(1)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2)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

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应当及时调换工作.(3)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B(1)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2)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也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

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应当及时调换工作.(3)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C(1)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2)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

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可以调换工作.(3)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D(1)了解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2)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

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应当及时调换工作.(3)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机构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189.()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C2.2.1

A.规范实验动物运输

B.规范实验动物购买

C.规范实验动物的应用

D.规范实验动物尸体处理

190.按国际商品进出口规则,进口与出口双方的标准不同时,进口时应该遵从()的标准要求,出口时应尊从进口国

的标准要求。D2.2.1

A.任何一方

B.双方

C.出口国

D.进口国

191.按国际商品进出口规则,进口与出口双方的标准不同时,出口时应尊从()的标准要求。D2.2.1

A.任何一方

B.双方

C.出口国

D,进口国

192.目前全国性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法律地位最高的“法规性”文件是:C2.2.1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D.《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193.明确了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确立了我国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

量合格认证的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文件是:D2.2.1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4.以下哪项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B2.2.2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5.以下哪项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国实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制度()。B2.2.2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6.以下哪项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B2.2.2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7.以下哪项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建立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B2.2.2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我国主管部门第一个有关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是()。B2.2.2

A.《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B.《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C.《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D.《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199.1997年,(C)联合下发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国科发财字[1997]593号)。这是我国主管部门第一个有关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的规范性文件。2.2.2

A卫生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

B科技部与国家药监局

C国家科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

D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与国家技术监督局

200.明确提出了“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的法规是(D)o2.2.2

A《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B《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C《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D《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201.我国主管部门第一个有关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是(D)。2.2.2

A《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B《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引种、供种实施细则》

C《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D《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202.国家科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的时间(B)o2.2.2

A1994年

B1997年

C1998年

D2000年

203.《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D)。2.2.2

A合格证

B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认证

C当地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领导认可

D许可证

204.《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是(A)。2.2.2

A《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B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D《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205.为了科学地保护和管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实现种质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要建立(B)。2.2.2

A“各地区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B”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C实验动物种质保障体系

D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206.我国主管部门第一个有关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是(D)。2.2.2

A《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B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C《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D《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207.《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国实行统一的(A)。2.2.2

A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制度

B实验动物生产管理制度

C实验动物繁育管理制度

D实验动物使用管理制度

208.对单位实验动物质量工作的奖励与处罚由哪一部门负责。(C)2.2.2

A该单位负责考核的部门

B实验动物质量监督部门

C管理实验动物工作的部门

D本单位科技主管部门

209.1997年,国家科委与哪一部门联合下发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C)2.2.2

A卫生部

B国家质检总局

C国家技术监督局

D农业部

210.《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国执行统•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B)。

2.2.2

A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