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教2020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51_第1页
鲁科教2020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51_第2页
鲁科教2020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51_第3页
鲁科教2020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51_第4页
鲁科教2020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5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测评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王盘庚在对臣民训话时说:“你们必须专心地听从商王的意见,不能为其他人的意见所蒙蔽。我为你们向上天祈求,使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不是要用我的威势去压迫你们,我是为了养育你们。”这说明商朝后期()A.形成了较系统的政治理论B.已经形成了民本思想C.具有浓厚的民主平等色彩D.已出现王权至上观念【解析】选D。材料强调臣民对商王的服从和宣扬君权神授错误;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关心百姓生计,故B错误;商王强调臣民对其服从体现了等级思想,故C错误;臣民对商王的绝对服从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观念,故D正确。【加固训练】,不能说明政治理论形成系统,故A《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权神高于王权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C.宗法制成为主导D.权神与王权紧密结合【解析】选D。材料无法体现出权神与王权的比较,故A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国王的集权与否,故B错误;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C错误;商王占卜问政体现了权神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D正确。2.(2020·绵阳模拟)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1-

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解析】选A。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的人作为辅助,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其目的在于说明武王伐纣是顺天应民,阐明新政权的合法性,故选A;商人尚鬼并不等同于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排除B;“从未”说法绝对,排除C;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违背史实,商亡于暴政,排除D。3.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C.冲击了封建统治B.确立了贵族特权D.强化了统治秩序【解析】选D。商朝和西周时期还没有中央集权制度,故A排除;贵族特权并不是开始于西周,故B排除;商朝和西周时期还没有进入封建统治时期,故C排除;材料反映原来只属于地方方国的臣民也成为周天子的臣民,由此可知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正确。4.(2020·武汉模拟)《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天子B.诸侯王C.卿大夫D.士【解析】选A。西周以时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距离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根据“邦内甸服”可知“甸服”是王畿,王畿归周天子管土地,故C错误;士管【加固训练】辖,故A正确;诸侯王管辖周天子分封的土地,故B错误;卿大夫管辖诸侯分封的辖卿大夫分封的土地,故D错误。“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A.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B.封邦建国制D.礼乐制【解析】选B。王位世袭制是针对国王的王位继承,与贵族世袭无关,故A错误;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贵族世袭,符合材料内容,故B正确;郡县制长官是任免,不是世袭,故C错误;材料与礼乐制无关,故D错误。-2-

5.西周,从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由此可知分封()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解析】选C。西周时期,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故A错误;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B错误;材料中提及姬姓与姜姓封国由河南(中原地区)移往远方,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并开发边远地区,故C正确;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最先进行分封,其后周公进一步进行分封,故D错误。6.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解析】选B。西周的分封制层层分封,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分封的是土地和人民,被分封者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故A错误;题目中提到在辽宁、北京、江苏都发现了铜器,铜器是西周时期中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故B正确;冶铜业发达需要借助分封制才得以推广,C说法不足以表达题意,故C错误;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错误。7.(2020·宁德模拟)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表(部分)出嫁者申姜姜氏所在国申国齐国娶入者周厉王番改番国齐国陈国齐姜陈妫周宣王-3-丰妊单苏改丰国苏国齐国孟姜周幽王褒姒褒国据上表可知,西周晚期()A.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B.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C.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解析】选B。从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表中可以看出周王的对象出身于不同的诸侯国,这说明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故选B;“开始”的说法错误,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始于黄帝尧舜,排除A;材料强调周王的政治联姻而不是周文化的传播,排除C;西周晚期周王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说明其天下共主地位削弱,排除D。8.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为展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解析】选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的展反映,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A错误;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错误;题目中“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正确。9.(2020·安庆模拟)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内容。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4-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解析】选B。“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体现的是血缘关系,而青铜器是国之重器,B正确。皇权是在秦以后出现的,A错;C、D和材料没有关系。10.《资治通鉴》记载:“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这说明春秋时期()A.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的依据B.宗法制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C.世官制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D.嫡长子继承制已经难以稳定政治秩序,所以立贤不立长【解析】选B。材料中赵简子认为幼子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可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故选B;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法制受到挑战,但不等于不再作为权力分配的依据,排除A;材料中不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还在实施,故嫡长子继承制仍发挥作用,排除D。11.(2020·南昌模拟)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B.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D.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解析】选B。题干中“不断地动进……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体现出中央控制地方,故选B;分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排除A;题干体现的是分封制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没有涉及对外关系,排除C;奠定中国版图的是秦朝,排除D。1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5-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夏、商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而且在水平线上,王宫全部建于地面之上,民居有的处于地面之下,这反映了王的地位明显上升,体现早期国家形态中的等级观念和意识影响城市建设,故A正确。当时没有皇权,只有王权,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的都城建筑模式,并不能代表后来的中国都城建筑模式,故C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都城的工程建筑所体现的等级特点,反映不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故D错误。【拓展延伸】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国将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6-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6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5分)【解析】本题比较新颖,以“家谱”这种形式来考查宗法制度,要求比较高,注意语言表述也要得当。第(1)题分析原因时,注意从政治、道德观念、经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作用时注意多角度分析,抓住道德、人际关系、政治几方面展开理解。第(2)题注意紧扣材料,面全分析,综合归纳;第(3)题注意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展开。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6分)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8分)(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6分)(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5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归纳材料中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可以归纳出答案。答案:观点:宗法制给封建社会带来消极影响。评述:围绕材料中的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进行回答。-7-

最后总结:这些无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具有落后性。(12分)高中物理第一章单元高考过关[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满分:100分]2017年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祭扫、踏青、赏花、观光……全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据此完成1、2题。1.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的特点的()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2.下列内容中,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完成的是()A.发展教育C.回笼货币答案1.C2.CB.发展农业D.提高科技力量解析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回笼货币。“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据此完成3、4题。3.完成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A.交通B.食宿C.游览D.娱乐4.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A.补偿性B.娱乐性C.发展性D.游览性答案3.A4.B解析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性、消遣性。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据此回答5、6题。-8-

5.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A.黔、渝、陇B.川、鄂、秦D.渝、皖、豫C.湘、桂、赣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③抑制经济的发展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A.①②B.②③D.①④C.③④答案5.D6.D解析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是渝、皖、豫、赣、湘、陕;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2016年5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围绕“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邀广大公民共享各地旅游建设成果,深入体会全域旅游新内涵,提升旅游休闲意识,携手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据此完成7、8题。7.文化韵味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项目,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下列关于旅游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B.淡化了民族认同感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D.推进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8.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9-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D.旅游业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答案7.B8.C解析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故合理的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2016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国中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倡导“绿色旅游”。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对旅游促进环境改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西漓江地区的环境治理,最大的动力是旅游业的发展B.环境污染罚款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C.旅游设施建设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D.旅游规划开发,中必须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10.下列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是()①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②自驾车旅游,不乘坐旅游大巴③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④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②④C.①③④答案9.A10.C解析漓江属著名旅游胜地,旅游业发达,可促进环境治理;旅游业收入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旅游设施建设不属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且若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会使环境恶化;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规划开发应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自驾车旅游更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绿色旅游。二、综合题(共50分)11.读下面报载旅游广告,完成下列问题。(10分)-10-

(1)旅行社出现于________旅游时期。(2)这家旅行社从经营业务上看应属于________(填“国际”或“国内”)旅行社;按产业类型划分应属于第________产业。(3)红色旅游体现现代旅游业特点的是()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B.旅游主题的大众化D.旅游内容的多样化(4)20世纪50年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近代(2)国内三(3)C(4)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旅游业的特点。1841年,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从此,旅游活动的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20世纪5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这一切都促使现代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包括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等,近几年出现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体现了现代旅游形式的多样化。12.分析下表,表中A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B表示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C表示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读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国家A(%)4.2B(%)29.8C(%)10.0西班牙-11-意大利2.012.69.8希腊瑞士4.92.940.022.05.67.2奥地利6.729.48.9英国法国泰国1.41.93.67.410.916.32.42.98.0(1)表中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最高的是________。(2)表中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百分比最高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3)表中各项数据说明了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上表的各个国家中,英国的各项数据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其中与英国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奥地利(2)西班牙意大利(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等。(4)其主要原因:英国是产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旅游业不是该国的支柱产业。自然原因:地处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条件单一,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都不丰富。解析该题前几问考查读表及综合分析能力,最后一问是联系自然地理知识,主要是气候对诸地理要素的影响。英国地处纬度较高地区,属单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比起其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资源不够丰富。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市区东北角,原为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工厂逐渐衰落。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的艺术家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现已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和新三大景点(长城、故宫、798)之一。下图为798艺术区一角。-12-材料二京广高铁及沿线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1)简述京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798创意产业园也是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景观群,改善了旅游资源的集群和组合状况,“集聚”使游览价值更突出;改善了交通条件,使人们出行更方便快捷;使旅游区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拓展;对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2)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提升北京城市文形化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在北京的停留时间,使游客有更多附带消费,增加旅游收入。解析第(1)题,便捷的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