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导入导入陆游有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是梨花的美景引起了诗人的诗兴;而作家彭荆风在哀牢山的大山深处,也看到了梨花盛开的情景,在这里,他不但看到了美景,而且深受感动。他到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小说《驿路梨花》。导入15驿路梨花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2掌握一种略读小说的方法:以人物出现的顺序,粗知故事梗概。阅读目标精读课文,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并说说其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学习目标12学习文章借物喻人、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写法。写作目标学习叙述平实、语言朴素的写作风格。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品格素养感悟以梨花姑娘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读者一致好评。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云里雾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等。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作者在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写《驿路梨花》是在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选自1977年11月27日的《光明日报》。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预习资料速查知识链接作者眼中的云南作者眼中的云南是个风光绮丽的地方,有二十多个兄弟民族,山光水色、风俗人情都极其迷人。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那里的人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人物最重要。1.寨():文中指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2.撵():驱逐;赶。3.扛():用肩膀承担物体。4.驿()路:驿道。5.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6.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7.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zhài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niǎnkángyìmángqiàosù8.竹篾():劈成薄片的竹条。9.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10.悠()闲:闲适自得。11.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12.晶莹():光亮而透明。13.折损():损失,文中指因过分尊敬而使人承受不起。miè必考字词梳理字形易错lòuyōuqìjīngyíngzhésǔn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宿营()半宿()星宿sùxiǔ宿xiù宿:词性记忆法。“宿”作量词时读“xiǔ”;作名词时通常读“xiù”;作动词、形容词时读“sù”。···()劳累()果实累累()日积月累lèiléi累lěi()吓唬()恐吓xiàhè吓吓:语境记忆法。敌人的恐吓(hè)是吓(xià)唬不了我们的。··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峭()陡峭俏()俏丽qiàoqiào口诀记忆法:有“山”为“峭”,山上有悬崖峭壁;有“人”为“俏”,女孩长得俏丽。··莹()晶莹萤()萤火虫荧()荧光yíngyíngyíng瑶()瑶族谣()歌谣摇()摇晃yáoyáoyáo塘()火塘溏()溏心tángtáng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作者在行文构思上是如何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的?有什么作用?内容结构人物这篇小说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预习思考问题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都为小茅屋做了哪些事?2导思1导思3导思4关键词:助人为乐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略读是与精读相对而言的。略读就是快速阅读书籍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运用略读学习课文内容时,重在理解和感悟,不必开掘许多“微言大义”,注意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追求。不过对重要的语句、段落仍需以精读的方法进行体会、理解。关于略读的练习,重在掌握一些略读方法,例如:从题目猜想文章的内容、注意每一段的首句、注意结尾与开头的呼应等。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9):写“我”和老余在焦急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焦急惊喜高兴“我”和老余----→天黑----→梨树----→人家第二部分(10—12):“我们”投宿小茅屋,猜测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小茅屋生活必需品齐全→消除疲惫→猜测主人课文初读感知第三部分(13—27):写瑶族老人诉说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瑶族老人梨花“我”和老余猜测茅屋主人第四部分(28—37):写梨花的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引用诗句点题。解放军建造梨花照料梨花的妹妹接管小茅屋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小说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一课一法借物喻人,就是指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都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本文借“梨花”来比喻人的精神品质:“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姑娘,也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还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一法一课一法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要借物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一课一法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看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在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要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一例本段借“老杏树”来比喻人的精神品质。“老杏树”既指自然界的杏树,同时也是坚定、坦荡、无私的象征。一课一法一练课文写人物,却多次写到自然界的梨花,用自然界的梨花衬托了人物的品质。请你学习课文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要求表现雷锋精神的某一个方面。板书设计15驿路梨花
第二课时课文细读品味1.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作铺垫。课文细读品味2.写“我”的梦境有什么作用?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表现出了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课文细读品味3.说说“闪出”这一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闪出”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活跃,与她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体现了她们活泼、快乐的特点。[重点]“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1)“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课文全篇探究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③“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课文全篇探究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课文全篇探究⑤“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旨。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2)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课文全篇探究“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纯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处处盛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融为一体;另外,“驿路梨花”一语出自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课文全篇探究1.巧设悬念。作者在行文构思上巧设悬念——“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推进情节的发展,引人入胜。2.结构巧妙。小说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采用顺叙方式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诉说把十几年的事情浓缩在一晚一晨之间,也就是顺叙中有插叙,这样就显得全文结构紧凑。归纳总结特色总结卜算子·咏梅[宋]陆游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课文拓展积累国学经典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孑然一身,愁苦无依,又遭到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春斗艳,任凭百花妒忌。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埃,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课文拓展积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传统文化课文拓展积累教材习题讲解1.[重点]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我”和老余: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得到了食宿帮助;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修葺小茅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排水沟挖深一些。教材习题讲解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很感激;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路人;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排水沟挖深一些。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教材习题讲解2.[难点]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本文设置了三个悬念和两次误会。第一个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人没灯,由此产生“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第二个悬念(第一次误会):“我们”误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然而他却不是,那么主人到底是谁?教材习题讲解第三个悬念(第二次误会):“我们”和瑶族老人误以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她告诉“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建造的,那么解放军为什么要建造这房子呢?文中设置层层悬念和误会,不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紧紧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不断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这些悬念和误会使全文情节迂回曲折、跌宕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味道十足。教材习题讲解3.“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1)“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教材习题讲解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③“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教材习题讲解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自考视觉传播设计全面掌握试题及答案
- 女性作家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地位试题及答案
- 了解2024年税务师输出内容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视觉传播设计市场营销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PBA备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语言理解与文学批评的关联自考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组织冲突的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营销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复习教材精读试题及答案
- 食品传感器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初中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限公司招聘3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中专药品gsp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T-CSO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 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光阻车间光刻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
-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6章 人体的营养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体育单招英语备考100个高频名词精讲(精校打印版)
-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精神科叙事护理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