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研究方法入门》论文—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133141.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研究思路 168502.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文献综述 115483.变量构造 2248914.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回归结果分析 3177804.1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变量的度量结果 342694.2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16914.3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304054.4上市公司其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回归分析 6104385.结论 825123参考文献: 91.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研究思路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构造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真实交易来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它具有隐蔽性强、成本高、不易发现的特点。由于微盈和配股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更强的保盈和增发配股动机,因此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往往存在于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中。本文首先在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的基础上,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假设并选取了本文实证所需要的样本数据;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变量构造模型;最后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2.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文献综述国外已有一些实证文献来研究不同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问题(Gunny,2005;Zang,2006;Roychowdhury,2006;A.Cohen,PaulZarowin,2010)。在我国,国内学者通过研究证实,报酬契约动机、政治成本动机等在我国并不是很明显。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实证方面基本上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较少涉及,只有张俊瑞等(2009)、朱朝晖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保盈动机。事实上,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动机也是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动因,本文主要验证为了实现保盈和增发配股动机,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陆建桥(1999)、蒋义宏(2002)、陈晓(2003)、赵春光(2006)等都研究了亏损上市公司为了扭亏为盈,会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学者杨旭东、莫小鹏(2006)研究发现,随着1999年配股政策对每年ROE不低于10%的限定取消,上市公司ROE分布的10%现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ROE的6%现象。Roychowdhury(2006)指出,真实盈余管理是由于管理层试图误导一些股东,以使其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的财务目标,通过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的行为。Zang(2006)分析了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3.变量构造为了验证公司实际经营活动中是否会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模型。根据其解释,真实活动操控行为测度常用的方法是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而这三种操控行为的度量主要是分别通过对经营现金流量(CFO)估计模型、酌量性费用操控(Disexp)估计模型和生产操控(Prod)估计模型来测度的。具体来说,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计量是通过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费用支出和异常生产成本来衡量的。本文集中研究这三种操纵方法及其对以上三种代理变量的影响。通过增加销售折扣或放宽信用政策可以促进销售。这种销售折扣或宽松的信用政策可以短暂的增加销量,但一旦恢复原价,这种效应很可能就消失。额外的销售将会提高当期盈余,但会导致边际利润由于价格折扣而下降,每单位营业收入所带来的经营现金流量减少,边际收益降低。减少酌量性费用包括减少广告支出,R&D费用等,减少这些费用可以增加当期盈余,在企业以现金支付的情况下,会导致每单位营业收入对应的经营现金流量增加。生产操控会使企业过度生产,大量生产会摊薄固定资产在每单位产品上的成本,因此会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减少已售产品的报告成本,从而增加当期的报告盈余。但也使得大量存货的成本当期不能得到满足,而导致一定销售规模下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降低,企业产品总成本的增加。表(4.1)变量说明表变量类型变量名称经济含义解释因变量RM真实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分别表示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支出(ADis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及综合计量指标(RM_Proxy)表示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解释变量DA可操控应计利润(DA)代表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BY当年度样本的ROENO,1%)时,BY=1,否则BY=0。BY=1表示微盈制造业上市公司PG当年度样本的ROEE(6%,7%)时,PG=1,否则PG=0oPG=1表示配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控制变量Growth总资产增长率表示公司成长情况ROA总资产回报率表示公司盈利情况InA总资产的对数表示公司规模LEV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偿债能力4.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的回归结果分析4.1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变量的度量结果(1)真实盈余管理代理变量的度量结果。根据本文第3节真实盈余管理代理变量的实证构造设计,首先通过对模型4-1、模型4-2、模型4-3进行线性回归,求出企业的正常现金流量、正常费用水平及正常生产成本水平,再用实际值减去正常值求得异常经营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ADisexp)和异常生产成本(AProd),用这三个变量作为真实盈余管理代理变量。为了使其更加全面,本部分又将三个代理变量的指标之和作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计量指标(RM_Proxy)。三个模型回归出的结果见下表(4-1)。表(4-1)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操控模型的回归结果解释变量CFO/Ai,t-1Disexp/Ai,t-1Prod/Aist-1系数tSig.系数tSig.系数tSig.(Constant)0.04415.0400.0000.04422.3490.000-0.060-11.570.0001/Ai,t-1-0.051-3.6320.0000.0988.5100.000-0.011-3.9170.000S/Ai,t-10.2589.4750.0000.57349.6260.0000.517177.9460.000AS/Ai,t-l-0.050-1.8320.0670.806279.2170.000R20.050.3390.959调整的R20.0490.3380.959F86.842127038980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岀,除现金流量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左S/Ai,t-1,其t统计量值对应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1,在10%的显著性水平的下通过检验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对应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1%,即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从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来看,成本操控模型(Prod/Ai,t-1)的解释程度最高,模型的调整拟合优度R2达到了95.9%,F统计量的值达到了38980,说明该模型从整体上来说是非常显著的。其次,较为显著的是费用操控模型(Disexp/Ai,t-1),调整的拟合优度为33.8%。经营现金流量模型(CFO/Ai,t-1)解释程度最差,调整的拟合优度仅有4.9%,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除了销售情况的影响外,还可能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2)应计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的度量结果。对于应计盈余管理,首先通过对不同年份的数据按本文第3节的模型(4-10)进行回归,求得模型参数,然后,将求得的参数代入模型(4-11),从而求得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NDA),最后将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代入模型(4-12)即可求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如表(4-2);表(4-2)可操控应计利润模型的回归结果解释变量TA/Ai,t-1R2调整的R2F系数tSig.(Constant)0.02510.1560.0000.1660.165329.22-0.043-3.3010.001(AREV-AREC)/Ai,t-10.0483.6450.000PPE/Ai,t-1-0.403-30.9000.000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调整的拟合优度为16.5%,说明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为16.5%,F统计量值为329.22,说明模型整体的显著性较高。4.2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格(4-3)描述的是微盈和配股样本与其他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两者之间相关变量的t检验对比分析,第一栏和第二栏分别描述微盈和配股样本和其他样本的样本量、均值及标准差情况。第三栏和第四栏描述的是两者之间的均值差异及t统计值,最后一栏是t统计值对应的概率p值。表格(4-3)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均值t检验解释变量微盈和配股样本其他3E微盈非配股样木均值差异t值Sig.(2-tailed)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样本量均值标准差ACFO672-0.2300.4304295-0.1880.148-0.0422.4910.013ADisexp672-0.4991.0714295-0.4330.292-0.066-1.5870.113AProd6720.3430.45042950.2910.2270.0522.9400.003RMProxy6721.0711.79542950.9120.6160.1602.2850.023DA6720.1260.33742950.1240.1260.0020.1170.860Growth6720.0780.33842950.1390.302-0.0614.4000.000ROA672-0.0210.30042950.0280.093-0.049-4.1830.000LEV6720.7832.59242950.4920.1860.2912.9120.004InA67221.2781.147429521.4421.106-0.164-3.4550.001从微盈和配股样本与其他样本之间的相关变量t检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四个真实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中,微盈、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会有更低的异常现金流量,均值差异为-0.042,更低的异常费用,均值差异为-0.066,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均值差异为0.052。其中两者之间的异常现金流量均值差异的t统计量值为2.491,对应p值为0.013,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两者之间的异常生产成本均值差异t统计量值为2.940,对应p值为0.003,故在1%的水平下显著,尽管微盈和配股样本与其他样本之间的异常费用均值差异并不显著,但微盈和配股样本的异常费用均值仍明显低于其他样本,差异为-0.066。而且微盈、配股样本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指标要显著高于其他样本,均值差异为0.160,t统计量值为2.285,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23,故在5%的水平下显著。上述可以简单反映出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会存在较明显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可以看出,微盈和配股样本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均值为0.126,而其他样本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为0.124,两者之间的均值差异为0.002,差异并不显著。由此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另外,从公司成长情况及盈利情况来看,微盈和配股这部分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及总资产净利率的均值要显著低于其他样本,并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这部分公司总体成长情况及盈利情况不如其他公司。从资产负债水平来看,这部分公司在1%的水平下显著高于其他样本,说明这部分样本整体负债水平较高。从公司的规模来看,微盈和配股样本,资产的自然对数均值在1%水平下显著低于其他样本,说明这部分样本相对来说规模较小。4.3微盈和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表(4-3)所示:表(4-3)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ACF0ADisexpAProdRMProxyDAGrowthROALEVInAACF01.874**-.674**-.925**-.469**-.106**-.034*.006-.166**ADisexp1-.656**-.958**-.464**-.185**-.154**.016-.218**AProd1.828**.070**.187**.016..014.240**RMProxy1.388**.184**.184**-.006.233**DA1.180**.266**-.080**.124**Growth1.260**-.095**.233**ROA1-.365**.179**LEV1-.070**InA1注:相关性检验的全样本(4976个)检验的结果,*.**分别表示在5%,1%的水平下显著。(双尾检验).根据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可以发现,RM_Proxy与ACF0>ADisexp,AProd之间相关程度较高,是由于前文所定义的RM_Proxy作为三者的代数和所造成的。应计盈余管理代理变量DA与异常现金流量ACF0及异常费用ADisexp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RM_Proxy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同时也会应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从而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可能存在互补关系,这与假设H1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替代关系矛盾。下文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主要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不超过0.25,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4.4上市公司其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回归分析4.4.1微盈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回归分析模型(4-13)RM„=PX+fl2DA„+月时,+AGrowth*+厲ROA*+#61nA,t+岛LEV«+e„是用来研究微盈制造业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的,其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异常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ADis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及真实盈余管理综合计量指标(RM_Proxy)。该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4)所示。表(4-4)微盈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解释变量异常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ADis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合计量指标<MProxy)BetatSig.BetatSig.BetatSig.tSig.(Constant)0.3877.5270,0001.1279.6380.000-0.848-11.6960.000-10.6840.000DA-0.590-37.1280.000-1.210-33.4650,0000.0492.1950.02827,0460.000BY-0.058-5.7960.000-0.132-5.7770.0000.0845.9480.0006.3540.000ROA0.1688.0000.000-0.054-1.1330.257-0.096-3.2510.001-2.3260.020LEV0.0020.6310.528-0.016-2.4310.0150.0041.0820.2791.4940.135InA-0.024-9.7920.000-0.065-11.7730.0000,05215.3160.00013.5270.000Growth-0.018-2.0320.042-0.124-6.0890.0000.13510.6800.0007.1970.000R20.2500.2530.0870.200调整的R20.2490.2520.0860.201F275.254280.11779.121208.027从微盈制造业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检验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模型(4-13)中解释变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其在异常现金流量(ACFO)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590,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现金流量(ACFO)呈显著负相关;在异常费用(ADisexp)模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1.210,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费用(Adisexp)呈显著负相关;在异常生产成本(AProd)模型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0.049,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28,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独立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很可能同时应用两种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这与本文第1节提出的假设H1是相互矛盾的。在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1.849,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指标(RM_Proxy)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更进一步说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H1矛盾。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时,可能会釆用多种盈余管理方式来共同实现,也就是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对于模型(4-13)中解释变量BY,在异常现金流量(ACFO)模型的实证结果中,BY的回归系数为-0.058,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微盈样本异常现金流量要显著低于其他样本。在异常费用(ADisexp)模型的实证结果中,变量BY的系数为-0.132,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微盈样本异常费用要显著低于其他样本。在异常生产成本(AProd)模型的实证结果中,变量BY的系数为0.084,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微盈样本异常生产成本要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从而验证了第4文第1节提出的假设H2。同理,在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中,变量BY的系数为0.275,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微盈制造业上市公司要比其他样本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为显著,这就进一步从综合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验证了假设H2,即微盈上市公司会基于保盈动机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4.4.2拟増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回归分析其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异常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ADis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及真实盈余管理综合计量指标(RM_Proxy)。该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5)所示。表(4-5)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解释变量异常现金流量(ACFO)异常费用(ADis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综合计量指标(RMProxy)BetatSig.BetatSig.BetatSig.BetatSig.(Constant)0.3837.4960.0001.1209.6460.000-0.843-11.6880.000-2.346-10-6900.000DA-0.585-36.9910.000-1.198-33.3130.0000.0431.9120.0561.82626.8640.000PG-0.095-9.0430.000•0.234•9.7980.0000.1379,2540.0000.46510.3300.000Growth-0.014-1.6180.106-0J15-5.7050.0000.12910.3140.0000.2596.7850.000ROA0.1848.8910.000-0.016-0.3470.728-0.120-4.1060.000-0.288-3.2350.001LEV0.0000.0650.948-0.020-3.0300.0020.0071.6780.0930.0262J390.032InA-0.023-9.7470.000-0.064-11.7610.0000.05215.3010.0000.13913.5200.000R20.2570.2620.0960.212调整的脂0.2560.2610.0950.211F285.886294.00088.235221.755从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检验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模型(4-14)中解释变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其在异常现金流量(ACFO)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585,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现金流量(ACFO)呈显著负相关;在异常费用(Adisexp)模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1.198,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费用(Adisexp)呈显著负相关;在异常生产成本(AProd)模型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0.043,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56,在10%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异常生产成本(AProd)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独立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很可能同时应用两种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这与本文第1节提出的假设H1是相互矛盾的。在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回归系数为1.826,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代理变量(RM_Proxy)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更进一步说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H1矛盾。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时,可能会釆用多种盈余管理方式来共同实现,也就是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对于模型(4-14)中解释变量PG,在异常现金流量(ACFO)模型的实证结果中,PG的回归系数为-0.095,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配股样本异常现金流量要显著低于其他样本。在异常费用(Adisexp)模型的实证结果中,变量PG的系数为-0.234,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配股样本异常费用要显著低于其他样本。在异常生产成本(AProd)模型的实证结果中,变量PG的系数为0.137,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配股样本异常生产成本要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从而验证了第4文第1节提出的假设H3。同理,在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中,变量PG的系数为0.465,t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增发配股动机的公司要比其他样本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为显著,这就进一步从综合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验证了假设H3,即拟增发配股上市公司会基于增发配股动机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5.结论本文主要是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验证了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本文先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出发,研究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假设;其次,列示了本文实证研究所需的样本及数据,本文实证研究所需的样本均来自2003-2006及2008-2010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再次,设计变量,构造模型,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本文主要是借鉴Roychowdhury(2006)的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操控模型,构造真实盈余管理的异常性经营现金流量(ACFO)、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个贷档案管理行业运行环境分析及市场投资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临床生命体征测量技术要点
-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环境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ppr管材行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orc发电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IT运维管理产业市场投资风险预测深度研究报告
- 三班团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学习法律心得体会
- 2025-2030年中国DSP芯片市场发展趋势及未来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招聘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学评一体化】第五单元 观世间万物悟人生哲思【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
- 广西中药深加工项目投资计划书
- 私家侦探合同协议
- 居间保密合同协议
- 饲料企业职业健康培训大纲
- 2025年六五环境日生态环保常识及法律知识有奖竞答题库及答案(共90题)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2
- 2025-2030中国电气火灾监控模块竞争战略规划与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