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1页
《1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2页
《1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3页
《1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4页
《1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第2课时备课人:重庆市綦江中学陈亚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教学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课时】第二课时课间伴乐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导入大家刚才欣赏的就是“飘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天下第一行书”,只可惜这已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真迹被唐太宗带入坟墓后,世人再无人看到其真貌。但从这些摩品中我们也可见一斑。我们来看看他的真迹《平安帖》。王羲之的作品可谓是书中神品。他的作品也可谓是文中上品。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他的散文《兰亭集序》。二、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历来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评价很多,如:清·浦起龙——“笔情绝俗,高出选体”清·余诚——“至其文情之高旷,文致之轻松”清·金圣叹——“真古今第一情种也”他们无一另外的认为此文情意厚。《古文观止》说“(此文)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1.齐读课文,思考文中显示作者情感从“无穷逸趣”转为“苍凉感叹”的关键字。乐——痛——悲2.王实甫《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南朝·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请同学自读1、2自然段,找出这四大美事。良辰:“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梁·邱迟《与陈伯之书》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唐·顾恺之乐事:“修禊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唐·杜牧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犹难为怀。”——王献之“不有佳咏,何申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小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真是逸趣无穷。所以作者说“信可乐也”。3.文中所说之“痛”,由何而来?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追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补充时代背景】王羲之所生活的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然后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崇尚老庄,大谈玄理就成了东晋时人避世的盾牌。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意志消沉,寄情山水,笑傲山野,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又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且人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是长还是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尽,而且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晋书·桓温传》就这样写道“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小结:这种“痛”是痛什么?——对生命短暂、生死有命的痛惜。所以作者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4.读第4段,思考:哪些人与王羲之有相同的感受?昔人、时人、后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四、合作探究再读第4段,思考:作者对生命短暂、生死有命的痛惜是否是消极的呢?请说明理由。并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在作者看来,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所以作者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这是对当时在士大夫阶层盛行的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对老庄“一死生”、“齐彭觞”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所以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虽然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同时他也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苏轼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同时他也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虽然毛泽东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惠特曼说“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五、拓展延伸改动(增删、调换)下面这首小诗的文字,让它的情感从“苍凉感叹”变得具有“无穷逸趣”。今天还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我们愿留贮的一切,诱一诱人就飞。什么是这世上的欢乐?它是嘲笑黑夜的闪电,虽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