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2023年04月辽宁朝阳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套一.参考题库(共250题)1.诗句“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描述的是我国下列哪个节日?(
)A.清明节B.中秋节C.端午节D.元宵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出自北宋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描写的是上元节的景象,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A项错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在春分后的第15天,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B项错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C项错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时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习俗常见的有挂艾草、拴五色丝线、吃粽子、赛龙舟等。D项正确,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故正确答案为D。2.某小学某班有65名同学,其中男同学有30人,少先队员有45人,有12名男同学是少先队员,有多少名女同学不是少先队员?A.2B.8C.10D.15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根据题意可得,女同学有65-30=35(名),女少先队员有45-12=33(名),则女同学不是少先队员有35-33=2(名)。因此,选择A选项。3.法律
之于
民法
相当于
(
)
之于
(
)A.物理;公理B.定律;方法C.实数;自然数D.华东;江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民法”是“法律”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物理”是一门学科,“公理”指作为推理前提、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也可以指公认的道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定律”是客观规律的统称,“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自然数”是“实数”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江苏”是“华东”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礼记》,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故表述错误。5.
任何一片水域,是否能保持生机,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气,如果倒进水中的只是少量的污物,鱼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水中的细菌仍能发挥作用,分解污物,因为该片水域能从空气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据此可知(
)。A.充足的水中植物即可使水域保持生机B.氧气在细菌分解污物过程中被消耗C.细菌在分解污物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氧气D.水中植物可以通过分解污物产生新的氧气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根据“能否保持生机取决于是否有能力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气”,以及“水域能从空气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可知,仅有水中植物是不够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细菌仍能发挥作用,分解污物,因为该片水域能……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可知,细菌在分解污物时消耗了水中的氧气,表述正确,当选;C项,根据“该片水域能从空气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可知,“细菌”并非氧气生产主体,属于概念偷换,表述错误,排除;D项,根据“水中的细菌仍能发挥作用,分解污物”可知,是细菌分解污物,“水中植物”属于概念偷换,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在研发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人员不仅需要大型仪器设备,也需要文献、数据、实验动物及其组织样本库等资源。—个调研课题的统计表明,各方对科技文献和数据的需求居于首位。目前这些重要资源大量沉淀在高校和研究院所,需要使用它们的单位(尤其是企业)无法________。这些资源都是用财政科技资金________的。使用率低意味着科技投入的低效。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共享
购置B.分担
置办C.介入
置备D.获取
添置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的意思是大量的的重要科研资源都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其他单位很难获得与使用这些资源,“介入”和“分担”搭配不当,因此排除B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购置”的意思是“购买置办”,多适用于机构等购买物品。“添置”的意思是“增添,增设”,适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等的增添。根据“用财政科技资金”可知,填“购置”更为恰当。因此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7.蛋糕店生产1000元的蛋糕,在制作过程中烤箱坏了,请维修人员修理烤箱花费200元,买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材料花费250元。利用生产法,计入GDP的产值为(
)元。A.800B.1450C.550D.7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GD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所以用生产法计算的GDP元。故正确答案为C。8.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诗句中没有描写生产者的是(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C.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A项正确,“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意思是,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苔花指的是青苔,属于藻类,属于生产者。B项正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柳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C项错误,“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意思是,几茎枯菌破土膏,立即和人一样高。菌类属于分解者。D项正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竹子作为一种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表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A项错误,B项正确,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非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C、D两项错误,生产决定消费,因此,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这两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10.下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A.将水泥路面改为柏油路面B.铺设人行道时使用透水砖C.兴建人行天桥D.拓宽城市道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铺设人行道时使用透水砖,可增加地面渗透能力,使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A、C、D项都是一般的城市建设措施,对缓解城市内涝没有显著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①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②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③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④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⑤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11.某个月有五个星期六,已知这五个日期之和为85,则这个月中最后一个星期六是多少号?A.10B.17C.24D.3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五个星期六成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根据“和为85”,可知第三个星期六为=17号。因此,最后一个星期六是17+7+7=31(号)。因此,选择D选项。12.内核∶硬核A.声波∶光波B.价值∶价格C.水波∶秋波D.症结∶原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内核”指的是物体中象核的部分,借指主要内容,实质。“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内核”决定事物是不是“硬核”,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声波”指发声体产生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属于机械波,“光波”是一种电磁波,二者均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价值”是自然与人类现象之中普遍存在的数量性事物、存在者、事实,“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时单位商品量需要的货币的数量多少,“价值”决定“价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水波”指的是水的波浪,“秋波”本义是秋风中的湖波涟漪,比喻女人的眼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症结”原指中医指腹中结块的病,也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原因”是对事物所以如此的解释,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3.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中属于职业倦怠的是:A.小王在连续打了两个小时羽毛球的情况下身心俱疲B.小李最近一周都在加班,感觉身体吃不消,想要休息C.老吴从事岗位工作已经10年了,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他对工作的热情下降,对前途感到无望D.老张才华横溢,工作能力强,但总是强迫其他同事以他为中心,同事们都觉得跟他共事很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打羽毛球,不符合“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是因为加班,身体吃不消,所以想要休息,并非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长期工作压力使老吴对工作的热情下降,对前途无望,符合“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也符合“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符合定义,当选;D项:同事们感到压力是由老张引发的,不符合“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②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连续打了两个小时羽毛球不属于“工作”,不符合定义;B项:最近一周都在加班,感觉身体吃不消,没有体现“心理枯竭”,不符合定义;C项: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老张对工作的热情下降,对前途感到无望,符合“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符合定义;D项:同事们觉得很累的原因是老张强迫其他同事以他为中心,而非“工作”本身,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14.最近一项针对职业病致病原因的调查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有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这种长时间密集的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罹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这表明,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A.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B.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C.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D.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论断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调查显示”后面的内容,论点为“这表明”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论断,可以说明减少工作时间确实能降低患职业病的风险。题干通过对职业病患者的调查数据得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的观点。A项,说明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在职业病患者中的比例较低,说明工作时间减少,患职业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B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C项,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小,越能说明减少工作时间可以降低劳动者患职业病的风险,就越能支持题干论断,该项的31%大于A项的26%,因此该项的支持力度不如A项。D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论据: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病患者中有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这种长时间密集地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罹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即患病概率越大的患者群体中工作时间越长。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B都涉及到26%的劳动者,而题干中的74.8%的患者是指69.2%中的74.8%,即占总体劳动者的50%左右,26%的数据为迷惑选项,排除;C说明除了剩下的31%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即患病率不高的工作时间少,加强论点;D少于12小时但不知道是不是少于9.7小时,不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论据:在职业病患者中,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工作时间越长罹患职业病风险越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26%”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与题干中“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相加之后不足100%,说明被调查的人中有一部分工作时间不明确,不能严谨地说明工作时间与患病率的关系,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包含了工作时间为9.7-12小时的那部分劳动者,且具体比例不明,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论据。“31%”说明了被调查的剩余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即工作时间短的劳动者在整个职业病患者中的比例低,具有加强作用。D项:不明确项。该项包含了工作时间为9.7-12小时的那部分劳动者,且具体比例不明,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15.某研究团队让两批测试者分别进入睡眠实验室里睡上一夜。第一批被安排睡得很晚,从而减少总睡眠时间;第二批被安排睡得很早,但在睡眠过程中多次被吵醒。第二晚过后,结果就已经显现:第二批测试者的积极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精力水平较低,同情心和友善度等积极情绪指数有所下滑。部分研究者据此认为,被吵醒导致测试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而慢波睡眠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但也有研究者质疑此项研究的可信度。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质疑者?A.第一批测试者积极情绪的指数下滑程度不太明显B.第二批测试者中大部分人长期以来情绪不够积极C.两批测试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原本就很接近D.两批测试者在参与睡眠实验前精力水平参差不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质疑者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被吵醒导致测试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而慢波睡眠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要反驳质疑者,也就要支持题干的结论,即说明慢波睡眠确实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题干中的观点:被吵醒导致测试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无法恢复精力感。要反驳质疑者的观点,就要支持题干的观点。A项,指出第一批测试者的积极情绪指数下滑程度不太明显,能与题干中第二批测试者的积极情绪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结果形成对比,增加了论据,支持了题干的结论,即能够反驳质疑者。B项,指出第二批测试者本身情绪不够积极,说明实验的前提条件不一致,则他们无法恢复精力感,积极情绪指数下滑可能并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而是因为本身情绪的问题,即题干结论可能另有他因,支持了质疑者的观点,排除。C项,题干实验产生的结果是与自身进行对比,不需要两批测试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接近,因此该项为无关项,无法反驳质疑者,排除。D项,指出两批测试者在实验前精力水平参差不齐,说明实验的前提条件不一致,实验结论并不可靠,支持了质疑者的观点,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被吵醒导致测试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而慢波睡眠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有研究者对上述结论的可信度提出质疑。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选项通过阐述第一批测试者的积极情绪指数下滑不太明显,再通过与题干研究结果第二批测试者积极情绪受到严重影响相对比,可以得到被吵醒确实影响测试者的积极情绪这一结论,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论据。第二批测试者中大部分人长期以来情绪不够积极,说明并不是实验中被吵醒导致的情绪不够积极,而是实验者本身的情绪影响,支持了质疑者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题干实验结果是通过对比测试者自身实验前后的情绪变化来获得的,并不需要两批测试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接近,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题干实验结果是通过对比测试者自身实验前后的情绪变化来获得的,与两批测试者参与实验前精力水平是否参差不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有研究者对“被吵醒导致了测试者无法得到足够的慢波睡眠,而慢波睡眠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提出质疑。论据:两批测试者分别进入睡眠实验室里睡上一夜。第一批被安排睡得很晚,从而减少总睡眠时间;第二批被安排睡得早,但在睡眠过程中多次被吵醒。结果显现:第二批测试者的积极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精力水平较低,同情心和友善度等积极情绪指数有所下滑。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第一批测试者积极情绪的指数下滑程度不太明显,与第二批严重影响做了比较,说明慢波睡眠确实是恢复精力感的关键,补充了实验结果,证明研究是有可信度的,可以削弱质疑者,当选;B项:第二批测试者中大部分人长期以来情绪不够积极,说明实验前提条件不一致,削弱实验结论,可以支持质疑者,排除;C项:题干的实验结果是每一个实验对象本身实验前后积极情绪指数的比较,并不是不同的实验对象的积极情绪指数的比较,
所以实验前所有实验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情况对实验的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因此该项无法反驳质疑者,排除;D项:题干的实验结果是每一个实验对象本身实验前后积极情绪指数的比较,所以两批测试者在参与睡眠实验前精力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反驳质疑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6.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________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就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这种________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也许前后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________是消遣。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慌不忙
零星
反正B.漫无目的
零散
毕竟C.随心所欲
凌乱
本来D.慢条斯理
零碎
无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看书的目的”可知,他们看书并非没有目的。B项“漫无目的”指散漫没有目标,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A项“不慌不乱”指不慌张,不忙乱;C项“随心所欲”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D项“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三者置于文中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可知,该空应体现出“随感很简短,很少”之意。A项“零星”指零碎的、少量的;D项“零碎”指零星,细碎、琐碎,二者均有“少”之意,符合文意。C项“凌乱”指不整齐、没有秩序,侧重强调乱,排除C项。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因为是随时批识……”可知,空格上填入表示结果的词语。“反正”指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体现出无论“前后矛盾”还是“说话过火”最终都只是“消遣”,符合文意。“无非”指不外乎,不能体现结果,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与前文“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对应可知,“这种随感”很少,很简短。A项“零星”意为细碎的、少量的,与文意相符,保留;B项“零散”侧重分散,分散不代表数量少,排除;C项“凌乱”侧重强调不整齐的状态,D项“零碎”侧重强调不完整,文段侧重的是少,均排除。第一空、第三空,代入验证,A项“不慌不忙”体现浏览的状态从容淡定,“反正”表达在任何情况下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最终的结果都是“消遣”,与文意相符,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写在人生边上(序)》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可判断第一空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侧重点,根据文意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第一空,文段所介绍的这种人,不以诸多功利性目的而读书,意只在消遣。因此他们不必迅速而有针对性地对某本书展开阅读。B项的“漫无目的”意指放纵散漫,没有目标,含有贬义,故排除。第二空,“零星”侧重分散。“凌乱”侧重乱。“零碎”侧重细碎。文段说的是这些随感都是随手标注,没有系统,分散在图书的各部分,所以用“零星”最恰当。第三空,填入“反正”也符合这些人读书随心所欲的态度。故本题选A。17.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元素、原子和分子三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对题干的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他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③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该项不符合“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不符合定义;B项: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构成的混合物,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可在化学反应中分割,该项不符合“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不符合定义;C项:定义关键信息“元素的原子中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即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该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只能说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元素是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原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不可能是由细小的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符合定义,当选;D项:选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一氧化碳分子(CO)应该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8.旅行:交通A.生活:工作B.吃饭:食物C.睡觉:休息D.病愈:康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交通是旅行的必要条件。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生活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食物是吃饭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睡觉是休息的一种方式,两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病愈和康复两者是近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54189,74358,94527,(
),90909A.85230B.15096C.95168D.9270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无规律,考虑特殊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对各项进行拆分,如图所示:各项中间的数字为:1,3,5,(7),9,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而且每项的前两个数字以及后两个数字的差均为中间的数字,故所求项中间的数字为7,仅D项符合,验证92707中,9-2=7,7-0=7,符合规律。因此,选择D选项。20.抢跑焦虑症:指家庭或学校由于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等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现象。下列不属于抢跑焦虑症的是A.暑假刚开始,小明的家长便为他买好了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外语教材及教辅材料,要求他严格按计划完成全部的预习任务B.某教育培训机构要求授课教师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加大学习难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前来参加各门各类课程的补习C.王女士儿子成绩一直很优秀,虽然才读小学三年级,家里就为他请了家教,每周两次一对一辅导法语学习D.在全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前夕,某校多次聘请大学教授占用其他课程的时间为参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家庭或学校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明家长为他买好了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外语教材,符合“家庭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急于进行超前教育”,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教育培训机构要求教师增加教学内容,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参加培训,不符合“家庭或学校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王女士为三年级的儿子请家教学习法语,符合“家庭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符合定义,排除;
D项:某校多次聘请大学教授为参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符合“学校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急于加深教学内容”、并且占用其他课程时间符合“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抢跑焦虑症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原因、方式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抢跑焦虑症的定义要点:①家庭或学校;②由于担心孩子缺乏竞争力;③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A项,暑假刚开始,小明的家长就为他买好下学期的教材和辅导资料,要求他完成全部的预习任务,属于家庭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符合定义。B项,某教育机构要求授课教师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加大学习难度,并不属于家庭或学校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C项,王女士的儿子才读小学三年级,就被家里安排学习法语,属于家庭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符合定义。D项,某校多次聘请大学教授占用其他课程的时间为参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属于学校急于进行超前教育、加深教学内容,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21.1924年第8届现代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将参加者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里,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各国参赛人员提供奥运村成了一个传统。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到20世纪末,美国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包括4届夏季奥运会和3届冬季奥运会。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和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按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运动史上排下序列。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A.奥运村B.奥运点滴C.被迫取消的奥运会D.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依次讲了奥运村的出现、奥运会提供奥运村成为传统、现代奥运会举办最多的国家、奥运会因战争被取消、被取消的奥运会也要排序等话题。文段结构为“分—分”,整个文段围绕“奥运会”展开叙述,主要讲的是关于“奥运会”的一些事情。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22.斯特鲁普效应,在心理学中指干扰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当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斯特鲁普效应的是:A.把“红色”两个字涂上黄色,“黄色”两个字涂上绿色,“绿色”两个字涂上红色,然后读这几个字,读字的速度会立刻变慢B.当听到“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问一共几个猴”的问题时,回答者通常会脱口而出“俩猴”C.如果试图记忆“EZOL6TPMB”这个字符串,人们比较容易记住此字符串中的6,因为6是这个序列中唯一的数字D.考试之前明明已经将考试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考场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当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②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读汉字属于“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将汉字上涂上其他颜色,属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读字的速度会立刻变慢,属于“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符合定义;B项:听到“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问一共几个猴”的脑筋急转弯时,脱口而出“俩猴”,是因为“七”与“骑”是谐音字,故而人们在听题时容易理解错误,给出“俩猴”的答案,不属于“某种因素的干扰”,不符合定义;C项:记忆“EZOL6TPMB”这个字符串时,比较容易记住数字6,是因为人的记忆特点导致的,人们对于独特或特殊事物记住的可能性更大,不属于“某种因素的干扰”,不符合定义;D项:考试之前明明已经将考试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考场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并未涉及刺激,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3.研究显示,一些睡眠不足的儿童容易发胖。专家认为,学龄前儿童一天的睡眠以11至12小时为佳。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1008名5岁大的儿童参与了调查,这些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11个半小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11个小时的儿童与睡眠能达到11个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胖。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在研究肥胖儿童的过程中发现,肥胖儿童通常多吃自己喜欢的的食物B.针对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让其大脑发出指令,多吃点食物进行补偿C.某市关于学龄前儿童超重情况的调查显示,多数超重儿童每天的睡眠在12小时左右D.美味而高能量的食物唾手可得,是导致睡眠不足儿童发胖的重要外在因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一些睡眠不足的儿童容易发胖。论据:睡眠不足11个小时的儿童与睡眠能达到11个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胖,睡眠不足的儿童容易发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论点是讨论睡眠不足的儿童是否容易发胖,即使多吃自己喜欢的的食物导致发胖,也不能知道睡眠不足是否导致儿童容易发胖,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题干说的主体是儿童,而该项的主体是成年人,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多数超重儿童每天的睡眠在12小时左右说明发胖的不是睡眠不足的,无法得知睡眠不足是否导致儿童容易发胖,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睡眠不足儿童发胖还有一个原因是美味而高能量的食物唾手可得,那么就未必是睡眠不足导致儿童发胖了,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2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一组的是:A.妨碍
脉搏
颤栗
同仇敌忾B.精粹
凑合
果腹
风驰电掣C.寒暄
驰骋
赝品
一崛不振D.频率
蛰伏
篡改
矫枉过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的“一崛不振”正确写法是“一蹶不振”,故C项有错别字。A项、B项、D项均书写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作起来。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25.下列哪一成语的典故不是来自真实历史事件:
A.暗度陈仓
B.草木皆兵
C.逼上梁山
D.乐不思蜀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
A项正确,暗度陈仓,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指刘邦出兵攻项羽时,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B项正确,草木皆兵,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记载的是东晋淝水之战。
C项错误,逼上梁山,不是来自真实历史故事,而是来自虚构的小说,出自《水浒传》,讲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太尉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途中又险被杀害,终于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的故事。
D项正确,乐不思蜀,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6.三大宗教的创始人是: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马丁·路德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第二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亚、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佛教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7世纪。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因此,选择ABC选项。27.在中亚五国中,同中国接壤的国家有(
)。A.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C.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D.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C项正确,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其中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故正确答案为C。28.移位不同于易位。只要当本来应该出现在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其他位置上去了,就是移位,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而易位则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易位后的成分不能再分析为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移位的是:A.一只羊跑了→跑了一只羊B.大伙笑得肚子都疼了→肚子都疼了,大伙笑得C.他大概到家了吧→到家了吧,他大概D.这地方太美了→太美了,这地方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题干涉及移位和易位两个定义,但只考查移位一个,可重点关注这个定义。分析发现,移位的关键点为“本应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成分跑到结构中的其他位置上去了”“移位后的成分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移位定义的关键信息: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A项,“一只羊”发生了移位,从主语的位置跑到了宾语的位置,仍能充当句法成分,符合移位的定义。B项,“大伙笑得”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C项,“他大概”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D项,“这地方”位置发生变化后,变成了临时追加的内容,不能再分析为原句子结构的句法成分,不属于移位,而是易位。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移位”,其关键信息如下:①本来应该出现在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其他位置;②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一只羊跑了,是主谓结构。羊是主语,跑了是谓语。跑了一只羊,是动宾结构。羊从主语变成了宾语,发生了原位置到新位置上的变化,移位后的成分充当了句法成分,符合定义。B项:大伙笑得,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当前结构中无法分析句法成分,只有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结构,即左边的句子,才能进行分析,属于易位,不符合定义。C项:到家了吧,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当前结构中无法分析为句法成分,只有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结构,即左边的句子,才能进行分析,属于易位,不符合定义。D项:这地方,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当前结构中无法分析为句法成分,只有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结构,即左边的句子,才能进行分析,属于易位,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定义关键词:“应该出现在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其他位置上去了”“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一只羊跑了”,其中羊为主语,跑了为谓语。“跑了一只羊”,羊变成了宾语,出现了结构位置的变化,而移位后依然充当句法成分,与题干定义完全吻合,当选。B、C、D三项类似,均为易位,三者都是对话语的临时追加或补正,同时主语还是主语,没有出现变化,不能再分析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故正确答案为A。29.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献血对自身的益处有:A.可以预防血液粘稠度过高,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B.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C.献血可以大幅度促进大脑发育,提升智力水平D.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科学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提高,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A项符合题意。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B项符合题意。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献血与智力提升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30.大学四年级某班共有50名同学,其中奥运会志愿者10人,全运会志愿者17人,30人两志愿都不是,则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而非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数是多少?A.3B.9C.10D.17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第二步,设既是奥运会志愿者又是全运会志愿者的有x人,根据两集合容斥公式列方程50-30=10+17-x,解得x=7,则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而非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数是17-7=10人。因此,选择C选项。31.捕鱼业继承(A)了陆上狩猎行业的惯例,对鱼的尺寸有着严格的规定,小于一定规格的都必须放回去。但捕鱼业对于年龄大,因此体形也大的鱼类缺乏保护措施,甚至为了(B)满足消费者的偏好而专门捕捞大鱼,近年来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C)。反对者认为,鱼类等水生生物和陆地动物完全不同(D),越老价值越高,应该和幼鱼一样加以保护。
A.如题干所示
B.如题干所示
C.如题干所示
D.如题干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存在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语义逻辑不当,本段开始说到“捕鱼业继承了陆上狩猎的惯例”,因此“水生生物和陆地动物完全不同”错误,应该改为“水生生物和陆地动物有很大不同”。
A项、B项和C项均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32.各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历史,观察他以往的行动的性质,便可以近似于猜测地预断他此后的变化,那变化的萌芽虽然尚未显露,却已经潜伏在它的胚胎之中。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
。A.观其言、察其行,方识其人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C.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D.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却”引导文段重点即根据一个人言行的苗头就可以预测判断他以后的发展变化,B项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强调见到事物刚露出一点苗头就知道其本质和发展趋势,观察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与文段重点构成同义替换,当选;A项出自《说苑卷八·尊贤》,强调考察和鉴别人才的方法是观察他的言行;C项出自《战天京》,强调简单有序的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意为沉溺过往;D项出自《论语》,强调过去的事情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提了,已经完结的事不用再去匡正,挽回,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忏悔录》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指出观察一个人以往的行动,可以猜测他今后的变化,接着以转折关联词“却”引出文段重点,即变化的萌芽尚未显露之时,已潜伏在胚胎中。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意为见到事物刚露出一点苗头就知道其本质和发展趋势,观察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项“观其言、察其行,方识其人”意为观察他的言谈,考察他的行为,知晓他的底细,才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C项“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意为简单有序的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一味沉溺过往;D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为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三者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首先浏览文段,明确文意为观察已有的信息可推测今后发展变化,然后逐一分析选项,选择与此意相符的一项。文意为观察各人过往的行为性质,可以大致推测出其此后的变化,变化虽然还没有出现,但已经潜藏在以前的种种行迹中了。A项意为审视他的言谈,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强调的是识人的方法。B项意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C项强调简单有序地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不去一味沉溺过往。D项的意思是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分析可知,只有B项与文意相符。A、C、D三项均与文段无关。故本题选B。33.豺狼∶凶残A.喜鹊∶报喜B.小鸟∶依人C.蜜蜂∶勤劳D.梅花∶坚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凶残”与“豺狼”属于偏正关系,且“豺狼”是动物。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喜鹊”与“报喜”属于主谓关系,排除;B项:“小鸟”“依人”指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女孩子娇小可爱的样子,“小鸟”与“依人”属于主谓宾关系,排除;C项:“勤劳”与“蜜蜂”属于偏正关系,且“蜜蜂”是动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坚强”与“梅花”属于偏正关系,但“梅花”是植物,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4.饥饿营销是指企业有意调低产品产量,或者制定销货额度,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用来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售价的策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饥饿营销的是:A.某奢侈品包每次推出新品时都会限定发售数量B.国庆假期某些旅游景区实行游客总量限制C.双十一某品牌的女装打五折出售,引来大量顾客购买D.某品牌手机刚发售时故意抬高标价,过段时间再通过打折来吸引顾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有意调低产品产量,或者制定销货额度;②用来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售价。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限定发售数量属于“有意调低产品产量,或者制定销货额度”,目的是“用来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售价”,符合定义;B项:旅游景区实行游客总量限制目的不是“用来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售价”,不符合定义;C项:女装打五折出售是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而不是为了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的售价,不符合定义;D项:故意抬高标价过段时间再打折其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不是为了维护产品形象或制定较高售价,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5.甲、乙两个班各有40多名学生,甲班男女比例为5∶6,乙班男女生比为7∶5,问甲乙两班男生比女生总数:A.多三人B.少三人C.多四人D.少四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根据甲乙两班男女比例,可知甲班人数是11的倍数,乙班人数是12的倍数,又因两班都是40多名学生,故甲班有44名学生,男女生人数分别4×5=20(名)、4×6=24(名);乙班有48名学生,男女生人数分别4×7=28(名),4×5=20(名)。两班男生总人数为20+28=48(名),两班女生总人数为24+20=44(名),故甲乙两班男生总数比女生总数多48-44=4(名)。因此,选择C选项。36.房子∶窗户A.汽车∶轮胎B.厨房∶厕所C.动物∶东北虎D.鞋∶袜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窗户”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厨房”和“厕所”是功能不同的房间,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东北虎”是“动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D项:“鞋”和“袜子”均为人类穿着的物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7.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张明和李军的朋友打算周末去参加野外露营活动B.北京图书馆收藏着国外学者所著的书C.小王的心情十分沮丧,他在下班路上丢了一个包D.大门口一边站着一名武警,对出入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B项,表述正确,没有歧义。A项,“朋友”是张明和李军共同的朋友,还是李军的朋友,指代不明,排除。C项,下班路上丢了一个包是小王沮丧的原因还是结果,存在歧义,排除。D项,“大门口一边”是单指一边,还是各一边,存在歧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8.某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15个车站。有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有一位乘客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问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多少个座位?
A.53
B.54
C.55
D.5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
第二步,由“有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有一位乘客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可知第一站上车人数至少为14,才满足2—15站中每个站下车一人,以此类推第二站至少上车13人,第三站至少上车12人……从第二站开始,依次下车人数为1、2、3……
15个车站上下车人数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从第九站开始,下车人数多于上车人数,故车上人数最多的是在第八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14+13+12+11+10+9+8+7)-(1+2+3+4+5+6+7)=56(个)座位。
因此,选择D选项。
39.101,220,312,431,(
)A.452B.502C.514D.62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数列各项均为3位数,每项各个位数上的数字加和分别为2、4、6、8,那么下一项各个数字加和应为10,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0.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凌乱,本题考查的是元素中的角数量。题目中的角的数目分别为1,2,3,4。那么接下来的图形应该包含5个角,选项角的个数依次为7,6,7,5。只有D符合这一规律。故正确答案为D。41.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根据求医的决定是由谁做出的,可以分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和强制求医。主动求医是指当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时,自觉做出决定。被动求医指的是由病人的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强制求医是指本人不愿求医,但因疾病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行要求其就医。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被动求医的是:A.老张的体检报告显示他有轻度脂肪肝,建议可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老张拿到报告后很紧张,赶紧到医院去挂号B.小张牙疼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直到牙疼引发面部肿胀,连张口吃饭都困难了,才不得不去牙科诊治C.刘阿姨最近无缘由地开始说自己没有用了,干脆死了更好,她不愿去医院看病,她的丈夫和儿女苦劝无果,只好硬带她去医院就诊D.中学生小梅放学回家,跟妈妈说今天拉肚子,上了五次厕所,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不舒服,用不用去医院?妈妈决定带她去医院挂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给出了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强制求医三个定义,但只考查被动求医一个,可只关注该定义。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他人做出求医决定,病人配合”,可据此辨析选项。被动求医定义的关键信息: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A项,老张拿到体检报告后主动去医院挂号,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B项,小张主动去医院牙科治疗,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C项,刘阿姨虽然是由家属做出的求医决定,但刘阿姨自己不愿求医,应属于强制求医,排除。D项,由小梅的妈妈做出求医的决定,且小梅配合就医,属于被动求医。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被动求医”,其关键信息为:①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②病人配合就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老张拿到报告后很紧张,赶紧去挂号,是自己主动就医,与“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不匹配,不符合定义;B项:小张去看病是因为病情严重,自己主动去求医,与“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不匹配,不符合定义;C项:刘阿姨不愿意去医院,家人替她做决定,符合“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但是她是被家人硬带去医院的,没有配合治疗,与“病人配合就医”不匹配,不符合定义;D项:小梅拉肚子,被妈妈带去医院,是妈妈替她做的决定,符合“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她配合就医,体现“病人配合就医”,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主动求医:“当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时,自觉做出决定”。被动求医:“由病人的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强制求医:“本人不愿求医,但因疾病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行要求其就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老张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自己患有轻度脂肪肝后,赶紧到医院去挂号,说明老张是自己主动做出的就医决定,符合“主动求医”定义,不符合“被动求医”定义,排除;B项:小张由于牙疼导致面部肿胀无法正常进食,最后去牙科诊治,说明小张是自己做出的就医决定,符合“主动求医”定义,不符合“被动求医”定义,排除;C项:刘阿姨的丈夫和女儿苦劝刘阿姨无果后,硬带着她去医院就诊,说明刘阿姨本人是不愿就医的,是家属强行要求她就医,符合“强制求医”定义,不符合“被动求医”定义,排除;D项:中学生小梅在告诉妈妈自己拉肚子后,妈妈决定带她去医院,说明小梅就医的决定是由她的家属做出的,符合“被动求医”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2.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法律事实。(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故表述正确。4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图形发现,相邻两图之间都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相同的元素,排除A、B、C项。故正确答案为D。4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到得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宏村以它特有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②
据说当年李安再次拍摄《卧虎藏龙》,李慕白牵着他的白马就是从这座小桥上走过的③
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④
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箭一般从村中射出,箭杆的中间,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⑤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时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A.⑤①③②④B.⑤④②①③C.⑤③①④②D.⑤①④②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四个选项的首句都一样,无法确定。第二步,分析题干。③提到了“层林尽染,草黄枫红”,虽然没有明确地点,但依据“层林”可推知,此时作者应该行走于山路,只有这样看到的才是层林之类的风景。⑤提到了“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因此⑤和③应该捆绑一起。再观察选项,四个选项只有C项符合这一捆绑特征,故排除A项、B项和D项。验证C项,⑤、③叙述作者要去宏村及山路上看到风景,①叙述的是村前的一泓碧水,④、②叙述了村里的路、桥和桥的故事,整个选项语义连贯。因此,选择C选项。45.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有人担心由于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再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之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是:A.HIV感染的人血流中并不总是拥有高水平的HIV病毒B.蚊子叮咬HIV感染的人后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C.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D.孩子容易被蚊子叮咬,但他们身上极少发生HIV感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即担心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再叮咬下一位时会将蚊子体内的HIV在人之间传播是大可不必的。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的是HIV病毒的水平高低,但水平高低与能不能传染并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蚊子叮咬的时间,但叮咬时间与能否被感染并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说明血液被吸入蚊子体内之后,不会传播给下一个人,通过补充论据来加强论点,具有加强作用。D项:不明确项。只是说明孩子容易被蚊子叮咬,极少发生HIV感染,但无法确认证明蚊子叮咬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IV,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46.某班有50人,其中有42人会打乒乓球,40人会打篮球,38人会打排球,35人会打羽毛球,则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这四项球类都会打?A.2B.3C.4D.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反向构造。第二步,四项球类都会打的“至少”,为反向构造的类型。反向:不会打乒乓球的有50-42=8人,同理,不会打篮球、排球、羽毛球的分别有10人、12人、15人;加和:不会打任意一项的人最多有8+10+12+15=45人;做差:四项球类运动都会打的至少有50-45=5人。因此,选择D选项。47.以下选项中的工具或应用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温度计B.热气球C.热继电器D.潮汐发电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温度计是利用了水银热胀冷缩的原理。B项中热气球也是利用了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的原理。C项中热继电器是利用了双金属片受热膨胀变形达到保护元件的目的。D项潮汐发电是一种利用涨潮落潮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发电机,带动发电机发电。A、B、C三项利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D项利用的是潮位落差,因此D项不同。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8.截至2020年底,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较上一年度增长38%。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正从汽车领域逐步拓展至其他交通、建筑和工业等领域。应用在轨道交通和船舶上,氢能可降低长距离、高负荷交通运输对传统油气燃料的依赖。应用于分布式发电,氢能可为家庭住宅、商业建筑供电供暖。氢能还可直接为石化、钢铁、冶金等行业提供高效原料、还原剂和高品质热源,有效减少碳排放。这段文字着重介绍的是:A.氢能热效率高于传统能源B.氢能利用将取代传统的工业原料C.氢能有着多元的应用场景D.氢能利用将成为节能减排新举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增长,随后提出观点,氢能应用从汽车领域正拓展至其他各领域。随后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指出氢能应用到轨道交通和船舶、应用于分布式发电、作为高效原料等带来的诸多好处,论证氢能应用范围的广泛。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在论述氢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应C项。A项,文段核心话题为“氢能”,“氢能热效率”偏离核心话题,排除;B项,“取代传统的工业原料”无中生有,排除;D项,“节能减排”对应文段尾句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且无法全面概括,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氢能缘何受瞩目》49.张阿姨喜爱小动物,经常买猫粮投喂小区的流浪猫。一日,该小区五岁的小强玩耍中被流浪猫抓伤,小强父母要求张阿姨给予赔偿。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合法的是:A.张阿姨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应负全部责任B.张阿姨是流浪猫的实际管护责任人,应负有主要责任;小强的父母没能尽到监护责任,应负次要责任C.张阿姨不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但应负次要责任;小强的父母没能尽到监护责任,应负主要责任D.张阿姨不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不应负任何责任;小强的父母没能尽到监护责任,应负全部责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难度较大,考生需要判断两点内容,张阿姨是否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与张阿姨对流浪猫伤人的行为是否负责。对于张阿姨是否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可从所有或占有角度判断;对于张阿姨对流浪猫伤人的行为是否负责,可从风险的引起和风险与结果的因果关系角度判断,从而得出本题答案。流浪猫的特性是无主、长期在野外生存,张阿姨的投喂行为是基于对动物的帮助行为,即使其长期投喂,亦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或占有,亦无对流浪动物的控制力,故张阿姨不是流浪猫的管护责任人。张阿姨长期投喂流浪猫,在其生活社区的公共环境中形成了一个流浪猫获取食物的固定地点,导致了流浪猫的聚集,而流浪动物的不可控性及自然天性,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必定会给社区的公共环境带来危险。张阿姨的投喂行为既不同于对流浪猫的规范的救助行为,又未采取任何措施控制相关危险的发生,故其行为是对于公众共同利益的一种不合理的干涉及影响,此危险影响与小强受伤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张阿姨应承担相应责任。题干中小强只有五岁,小强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没有起到监护责任,需要承担主要责任。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第二步,《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民法典》明确规定对于被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而需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为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所以在确定动物致害责任过程中需要明确“饲养的动物”的含义。对此含义的认定应主要考虑动物应为特定的人所有或占有,即为特定的人所饲养或管理,并且饲养人或管理人对动物具有适当程度的控制力。可以将饲养人解释为作为所有人的保有人,管理人解释为所有人以外的保有人。在认定责任主体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如下两项标准。第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动物的形式有很多,例如,让动物来工作、从动物处获得产品、从动物处获得快乐、通过转让动物获利、从动物处获得食物等。而在题干中张阿姨出于救助的心理在其生活的小区中经常投喂食物,其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动物。第二、对动物的决定权。对于动物的指示、使用、生存等有决定性影响,并有权支配动物和动物危险的人,通常就应当被认定是动物的保有人。在此对动物的决定权的认定,并不单纯的考虑所有权,主要应考虑动物处于何人的控制力之下。而题干中所涉及的流浪动物,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人饲养或管理(如定期投放食物),但人们对它的控制力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学读码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口气清新喷雾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宝石鉴定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产品供应链分析
- 袋子用塑料封口夹项目营销计划书
- 托管计算机网站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可生物降解的盘子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2024年安康市中心医院招聘(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培训
- 数字创新:游戏动漫之路-突破竞争实现用户需求
- 民营猪肉销售合同模板
- 防性侵《学会自我保护,远离人身侵害》讲话稿
- 2024-2030年中国腐植酸行业竞争格局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
-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指南
- 篮球 原地运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新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11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专题练习(学生版+解析)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5课时 梯形的认识》教学课件
- 采购主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短视频运营及带货逻辑课件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