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 试院煎茶》_第1页
苏轼 《 试院煎茶》_第2页
苏轼 《 试院煎茶》_第3页
苏轼 《 试院煎茶》_第4页
苏轼 《 试院煎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文化经典茶诗词赏析宋代茶诗词赏析《试院煎茶》【宋】苏轼《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情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4这首诗道出了茶与火、火与水的关系:无水无茶,茶离不开水;同样,无火也无茶,茶更离不开火。试院:士子们科举考试的场所。首联写煎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这句是说试院中煎茶,听银瓶中沸腾的水声。6宋·庞元英《谈薮》中:“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者为蟹眼,渐大者曰鱼眼。”7“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细珠:磨茶时茶叶的粉末纷纷落下;飞雪:碗里的茶汤旋转着,上面飘着白色的饽沫。从碾茶写到点茶,凝视茶瓯中如雪般的沫饽,浮想联翩。8“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为什么说“银瓶”点茶为第二呢?古人认为汤瓶以金者为上,银者次。9“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想到往昔李生(李约)好客亲自煎茶,讲究活火发新泉。李生是李约,温庭筠《采茶录》说“李约性能辨茶,常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10“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潞公:即文彦博,北宋大臣,封潞国公。又想到如今潞公煎茶学西蜀,用的茶器是珍藏的定州花瓷名窑烧造佳品茶具。所谓西蜀煎茶法,是茶汤中佐以姜盐,它在宋代原是作为古法而常常用于煎茶。11“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情相随。”苦饥:饥饿磨难。分无:即无缘。玉碗捧蛾眉:即“蛾眉捧玉碗。”蛾眉,代指美女。意为美女奉茶。公家:指官长。12“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借用卢仝的诗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不需有满腹的学问,只想在“睡足日高时”,有清茶一瓯,自得其乐。13茶应该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人也应该恰如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