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详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优选)食品营养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全长8~10m左右。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如胃腺和小肠腺,分散在于消化道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图2-1消化系统概况

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1.口腔口腔对食物的作用是接受食物并咀嚼,咀嚼过程包括物理的研磨、撕碎和唾液的掺和。唾液对食物起润滑作用,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降解淀粉。唾液中大量的碳酸氢盐起一定的缓冲剂的作用,唾液溶解了食物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从而舌头上的味蕾能够辨认出食物的滋味。口腔中最后一个简单动作是吞咽。2.食道

食道又称食管,是一条又长又直的肌肉管,食物借助重力作用和食道肌肉的收缩作用从咽部输送到胃中,食道长约25cm,有三个狭窄处,食物经过食道约需7s。目前四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3.胃胃的作用有贮存食物、使食物与胃液相混合、以适当的速度向小肠排出食糜。这三个作用都是胃蠕动的结果,胃的蠕动从胃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进行收缩活动。一方面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的消化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搅拌和粉碎食物,并推动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动。食物通过胃的速度取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通过胃的速度要比蛋白质和脂肪快些,水可以直接通过胃到达小肠。正常人胃排空的时间为4~6h。目前五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4.小肠小肠长约5~7m,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小肠上端起于胃的幽门,下端经回盲瓣连接大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在腹腔与盆腔内形成许多环状纡曲,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最重要场所。小肠黏膜上具有环状皱褶并有大量绒毛及微绒毛,构成了巨大的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可达200~550m2),小肠的不断蠕动使食物和分泌物混在一起,再加上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约3~8h,使大量营养物质在小肠里消化吸收。目前六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图2-2小肠的皱褶、绒毛及微绒毛模式图图2-3小肠中各营养素吸收位置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5.胰脏胰脏是一个大的小叶状腺体。胰脏分泌的消化液及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可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直接进入小肠。6.肝肝区包括肝、胆囊和胆管。(1)参与物质代谢肝几乎参与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人们称它为物质代谢的“中枢”。(2)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胆汁,帮助肠道内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成人的肝每日可分泌胆汁500~1000mL。(3)排泄吞噬功能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对非营养性物质(包括有毒物质)进行排泄;对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异物进行吞噬。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7.大肠大肠长约1.5m。根据大肠分为盲肠和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食物从胃到小肠末端移动大约需要30~90min,而通过大肠则需1~7天。在结肠中有三种类型运动。(1)收缩为食物提供一个混合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2)蠕动通过慢而强的蠕动推进食物从结肠中通过。(3)排便当蠕动移动粪便进入直肠时,产生排便作用。大肠中含有以大肠杆菌为主的大量细菌,影响粪便的颜色和气味。在消化道中没有被充分消化吸收的成分可通过细菌作用进一步发生改变,细菌还可以合成维生素K、生物素和叶酸等营养素。目前九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二、消化道活动的特点消化道的运动主要靠消化道的肌肉层的活动来完成,消化道中除了咽、食管上端和肛门的肌肉是骨骼肌外,其余均由平滑肌组成。消化道平滑肌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伸展形和收缩性等。三、食品营养学研究方法食品分析技术和生物学实验方法,尤其是运用动物代谢实验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基本方法,营养调查方法,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方法,食品毒理学方法以及医学研究方法等。目前十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1.兴奋性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所占的时间一般较长,而且变异很大。2.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而作很大的伸展。如消化道的中的胃可容纳几倍于自己初始体积的食物。3.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一定的紧张性。平滑肌的各种收缩活动也就是在紧张性基础上发生的,如胃壁平滑肌通常处于持续性缓慢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4.节律性消化道平滑肌有良好的节律性运动,但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依靠肠和胃壁肌肉有节律的运动、分泌消化液、酶和胆碱,将食物充分混合、消化。当体内缺乏钾、纤维素等营养素时肠的收缩会明显地减慢。5.敏感性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则特别敏感。机械性的刺激可以增加消化道黏膜伤害,破坏黏膜屏障。化学性的刺激会增加胃酸的分泌,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都有侵蚀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第二节营养的消化吸收(1)被动扩散物质透过细胞膜时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顺浓度梯度),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协助。(2)主动运输物质透过细胞膜时逆浓度梯度,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过程。(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被动扩散的一种,顺浓度梯度透过,而且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对于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物质,如K+、Na+、氨基酸等,不能透过细胞膜的双层脂质,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蛋白质载体。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及无数散布的小唾液腺分泌唾液,内含α-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和麦芽糖,因为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淀粉的水解程度不大。食物进入胃后因胃酸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很快失去活性,淀粉的消化也立即停止。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来自胰液的α-淀粉酶可将淀粉的α-1,4糖苷水解成α-糊精及麦芽糖,肠黏膜上皮细胞也有同样的酶,将α-糊精中的α-1,6糖苷键及α-1,4糖苷键水解,最后将糊精和麦芽糖等水解为葡萄糖。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2.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成单糖后,在小肠几乎全部被吸收。以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100,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依次为:D-半乳糖(110)﹥D-葡萄糖(100)﹥D-果糖(70)﹥木糖醇(36)﹥山梨醇(29)。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是主动转运,戊糖和多元醇则以单纯扩散的方式吸收,果糖以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

图2-4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示意(人体生理学基础-正常功能与疾病机理,1980)目前十五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二、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脂肪酶的最适pH值为6.3~7,胃是酸性环境,pH值为1~2,不利于脂肪酶作用。脂肪到小肠后,脂肪必须先乳化才能进行消化。来自胆囊的胆盐在脂肪消化中起乳化作用,首先是净化脂肪,减少其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非常细小的乳化微粒。然后在小肠中依靠胰液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进行分解,分解的产物是甘油二酸酯、甘油一酸酯、脂肪酸和甘油。目前十六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脂类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的上部。低于12个碳原子的中、短链脂肪酸和甘油分子直接被小肠黏膜内壁吸收,直接通过血液循环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而长链脂肪酸的吸收是通过小肠黏膜进入到肠黏膜的末端淋巴管,与淋巴管中的甘油再进行酯化,重新合成具有机体自身特性的甘油三酯,并与胆固醇、蛋白质、磷脂等结合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血中的乳糜微粒是一种颗粒最大、密度最低的脂蛋白,是食物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乳糜微粒随血液流便全身,满足机体对脂肪和能量的需要,最终被肝脏吸收。脂肪在肝脏中进一步裂解和再合成,积存于脂肪组织中,作为能量和合成材料的储蓄。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脂肪的消化吸收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常温下为液态的植物性油脂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利用率也高,而且不易产生饱腹感;而动物性油脂由于熔点较高,消化率较低。另外,当脂肪乳化剂不足时,可降低其吸收率。食物中过量钙的摄入量会影响高熔点脂肪的吸收,但不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部分油脂都可完全被吸收与利用,但是当油脂来不及消化,吸收也会减慢,并有部分从粪便中排出。一般脂肪的消化率为95%,豆油、玉米油、奶油及猪油等油脂均可在6~8h内完全被人体消化,消化吸收率随时间的延长情况为:2h吸收约24%~41%、4h为53%~71%、6h为68%~85%、8h为85%~96%。

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三、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1.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食物主要是在胃和小肠中进行消化。图2-5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在胃内,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原被转化为胃蛋白酶,能分别催化水解芳香族氨基酸、蛋氨酸和亮氨酸的羧基侧肽键,使食物蛋白质水解为眎、胨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小肠里,由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能水解蛋白质的酶原,这些酶原分别被转化成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肽酶。前三者催化断裂肽链内部肽键,称为内肽酶,而羧肽酶以及氨肽酶分别催化断裂羧基末端和氨基末端肽键,称为外肽酶,它们特异地作用于不同的肽键。胰蛋白酶催化断裂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残基羧基侧肽键。糜蛋白酶催化断裂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色氨酸残基羧基侧肽键。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弹性蛋白酶特异性较差,作用于各种脂肪族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残基参与组成的肽键。羧肽酶A,B分别作用于带有游离羧基的中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肽键。胰蛋白酶作用后产生的肽可被羧肽酶B进一步水解,而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水解产生的肽可被羧肽酶A进一步水解。含有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的物质,通称为蛋白酶抑制剂,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可以通过加热被除去,常压蒸汽加热半小时,即可被破坏。胰液水解蛋白质所得的产物仅1/3为氨基酸,其余为寡肽。在肠黏膜细胞中含寡肽酶,寡肽酶从肽链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逐步水解得到二肽化合物,再经二肽酶催化水解,最后完全水解成为氨基酸。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2.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食物蛋白质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立即被小肠黏膜吸收,氨基酸的吸收也是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转运载体以及消耗能量。正常情况下,只有氨基酸及少量二肽、三肽能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四肽以上的氨基酸需要进一步水解才能被吸收。各种氨基酸的吸收速度取决于主动转运过程的不同转运系统。中性转运系统可转运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以及组氨酸、谷氨酰氨等,转运速度最快;碱性转运系统主要转运赖氨酸、精氨酸,转运速度较慢,仅为中性氨基酸载体转运速率的10%;酸性转运系统转运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转运速度最慢。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十三页\编于二十一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四、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

人体消化道没有分解维生素的酶,胃液的酸性、肠液的碱性以及氧气的存在都会影响维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