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安全管理办法汇编_第1页
厂内安全管理办法汇编_第2页
厂内安全管理办法汇编_第3页
厂内安全管理办法汇编_第4页
厂内安全管理办法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管理办法

汇编

安全生产责任制

1目的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

求,使安全工作在试验中真正落到实处,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试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的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AQ/T3034-2010《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4术语和定义

5管理要求

5.1项目负责人安全职责

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试验的安全管理工作

全面负责,其职责为:

5.1.1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听取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

决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5.1.2严格执行“五落实、五到位”规定,配备适当的安全管理

人员,保证试验正常进行;

5.1.3组织制定并审核安全生产责任制;

5.1.4批准、审定、签发试验项目安全管理办法、操作规程、重

大安全技术措施;

5.1.5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接受健康、安全、

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5.1.6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5.1.7督促、检查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5.1.8组织制定、批准、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9对发生的各类事故及时、如实报告,认真组织调查处理;

5.1.10完成要求其他的安全工作。

5.2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总工程师对本试验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其职责为:

5.2.1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

产中的重大问题;

5.2.2协助项目负责人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规定,配备适当

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工作正常进行;

5.2.3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5.2.4协助项目负责人审定各项安全管理办法、操作规程、重大

安全技术措施;

5.2.5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并

接受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5.2.6协助项目负责人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2.7协助项目负责人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

隐患,对职责范围内的高风险作业现场指导指挥;

5.2.8协助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2.9协助项目负责人对发生的各类事故及时、如实报告,认真

组织调查处理;

5.2.10完成要求其他的安全工作。

5.3现场安全负责人安全职责

5.3.1负责组织制定、审核、评审、修订、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及相关要求;

5.3.2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工作;

5.3.3负责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

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跟踪、指导隐患(问题)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

5.3.4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调查

及处理;

5.3.5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5.3.6负责组织安全会议;

5.3.7完成要求的其他安全工作。

5.4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职责

5.4.1执行安全检查、隐患治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要求;

5.4.2参与实施本岗位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违章

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跟踪、指导隐患(问题)

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

5.4.3协助现场安全负责人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参与事故

应急救援、调查及处理;

5.4.4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5.4.5参与安全会议、班前会;

5.4.6开展隐患排查活动,积极消除本岗位不安全因素;

5.4.7完成要求的其他安全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保

障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对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术语和定义

4.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

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

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4.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5管理要求

5.1特种作业岗位:电工作业、金属焊接作业。

5.2日常管理

5.2.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特种作业人

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

的、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有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可上岗作业。

5.2.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5.2.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

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

加油、清扫等违章行为。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

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5.2.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

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

5.2.5安装、检修、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

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

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

追究责任人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2.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

力不支,血压上升,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

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

5.2.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作业环境,且

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5.2.8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

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

5.2.9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

和处理。

防火防爆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防火防爆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特

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水煤浆试验防火防爆部位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3《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3.4《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3.5《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3.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4术语和定义

4.1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

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4.2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

避难、逃生的产品。

5管理要求

5.1防火防爆重点部位包括:配电室、试验车间

5.2在易燃、易爆场所设“严禁吸烟”的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

的防火措施,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域严禁携带火种,禁止在作业场所

吸烟或因吸烟擅自离开作业场所。

5.3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明显、易取处,不得任意移动或遮盖,严

禁挪做他用。

5.4不得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工具、衣服等,易燃液

体、氧化剂必须指定地点存放,专人保管。

5.5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得抛掷、滚动、拖拉。

5.6严禁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措

施。

5.7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工作鞋,并装有导

静电装置。

5.8运行时如有泄漏现象,及时处理,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泄

漏严重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

5.9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临时搭建、堆放杂物等。

5.10动火作业严格执行非常规作业许可制度,做好相关安全防

范措施。

5.11如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组

织扑救,不能扑救立即撤离。

5.12定期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查,安装监测仪表、自动调

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巡检维护。

5.13氧气、乙烘的储存和使用严格按规定执行。

5.14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等

仪表装置必须定期请有资质单位进行检验,并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

确。

5.15严格易燃易爆设备检修、验收手续,确保管道阀门无泄漏,

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漏点及时消除。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防止在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发生缺氧窒息、中毒或爆炸等危害

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期间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3编制依据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4术语和定义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凡进入或探入罐、槽车以及管道、下水道、

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

聚的场所作业。

5管理要求

5.1作业前

5.1.1进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许可证》。

5.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72小时。作

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

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5.1.3分析作业空间存在的危险或有毒气体,特别要对一些设

备、电源安全隔离等一定要明确安全责任。

5.1.4对分析可能存在有毒气体产生或缺氧的有限作业空间,一

定要进行检测、分析,保持良好通风,并向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

底,确定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轮换作业。

5.1.5在分析可能有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的有限空间内作

业时,保持良好的通风,作业时要使用防爆型照明用具和电动工具。

5.1.6受限空间内部有机械装置时,机械装置的动力电源开关必

须上锁,并悬挂安全警示牌。工作结束,经确认安全后,方能开锁。

5.1.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受限空间限值:受限空间内氧气浓度低于19.5%(19.5%-

23.5%);受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高于其爆炸下限的10%(爆炸下限

大于4肌浓度小于0.5%体积;爆炸下限小于4%时,浓度应小于0.2%

体积);受限空间内温度大于40摄氏度;受限空间内使用大于36V电

压的用电设备;与受限空间进入点距离超过20米;存在可燃气体受

限空间使用非防爆灯具;受限空间内氯化氢气体浓度大于4PPM。】

5.2作业过程

5.2.1进入容器等受限空间作业前,操作者必须检查容器(受限

空间)内部空气是否有有毒气体和可燃性气体以及含氧浓度情况,确

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作业,如果在容器内长时间作业,必须定期检验

空间气体的变化情况。

5.2.2作业中断达1小时,再次恢复作业时,必须再次进行有限

空间内空气检查,重新确认空间内的安全情况。

5.2.3由于在容器等受限空间作业环境条件较差,作业人员连续

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实行交替作业。

5.2.4在金属容器等内部或湿度大的环境作业,使用便携式电动

工具作业时,要接好地线。并采用不大于24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

环境作业必须用12V的安全电压。

5.2.5作业期间,外部必须设置专人监护,监护人要认真负责,

必须始终坚持在作业现场,并且随时与内部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对作

业人员的安全实行全程监护,协调安全事项,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各

种行为,直至工作终结。

5.2.6对各类容器、贮罐、槽等内部物质进行置换、清洗处理时,

必须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并设置警示牌。

5.2.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其外部的连接管道,必须切断或插

入盲板加以隔离,防止有害气体或物质窜入,在盲板处设置标志。

5.2.8所有作业人员(含工作监护人)不许单独留在危险作业区

域,如:容器内、高压室内、变电所高压设备区等。若工作需要,且

现场情况允许时,可准许作业人员中有经验的一人或几人同时进行工

作,但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事前必须详尽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5.2.9作业期间,工作监护人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指定

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作业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所有

作业人员。原工作监护人返回时应履行同样的手续。

5.2,10发现作业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

情况,应向工作监护人提出改正意见,工作监护人必须采纳,及时整

改。

5.2.11严格落实受限空间作业“八个严禁八个必须”要求;(1.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无

批准措施组织作业;2.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完善的

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严禁无流程上岗作业;3.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

到岗到位制度,严禁现场无领导干部跟班进行作业;4.必须做到“先

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5.必须配备

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隔离设施和安全警

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6.必须对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7.必须对高风险作业

场所安装安全视频监视系统和危险气体实时监测系统,严禁在无监视

监测的情况下进行作业;8.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

严禁盲目施救。)

5.3作业结束

5.3.1作业完毕后,必须确认内部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和无遗忘工

具、器具、螺栓等物品。

5.3.2确认作业结束,作业人员在拆除各种警示标志时,需向有

关人员进行交底和通告作业结束。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动火作业管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确保财产、生

命及作业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禁火区范围内的动火操作,以及装置和罐区临

时用电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3编制依据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4术语和定义

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

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

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5管理要求

5.1动火作业分级管理

5.1.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物品生

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重要部位及其他具有特殊危险场所的

动火作业,由现场总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审批。

5.1.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内的动火作业,安全负

责人审批。

5.1.3二级动火作业:指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停车检修,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火灾、

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动火作业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由现场负责人批

准。

5.1.4本办法规定的动火作业包括:电焊、气焊、气割、砂轮机、

磨光机、电钻、打磨钻孔作业、喷灯、火炉、电炉、明火等可能产生

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其他作业。

5.2作业前准备

5..1风险评估

5..1.1申请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

环境、作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

相应安全措施。

5..1.2风险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过程中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2)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资质及能力;

3)安全设备设施完整性;

4)受影响的区域,包括临近的其它作业和人员、周围环境、设

备材料等;

5)室外动火应注意风速、风向,施工场地周围是否有可燃物,

作业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劳动保护用品穿着的要求等。

5..1.3动火分析

1)凡在易燃易爆区域内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当班负责人提出;

3)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

到动火结束;

4)取样与动火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

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5..2系统隔离

5..2.1动火前应采取以下隔离措施:

1)动火区域设置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动

火区域,动火现场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及医疗救护器材;

2)动火区域内的电气开关应关闭并上锁挂牌,标明状态,管道

阀门应关闭挂牌(谁挂谁取);

3)应清除动火现场及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采取可靠的安全防

火措施,如使用沙土有效覆盖或隔离。

6.3作业许可

6.3.1动火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6.3.2高处动火作业还应遵循《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要求。高处动火应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高处动火监护人必须在动

火部位监护,同时与高处动火点相对应的地面也必须有监护人。

6.3.3动火作业同时存在挖掘、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应同

时遵循其相关制度要求。

6.4实施动火作业

6.4.1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措施或安全工作方案的

要求进行作业。

6.4.2动火现场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摆放在

动火安全措施确定的安全区域内。

6.4.3动火作业过程中,动火申请人、监护人应全程、实地参与

动火作业所涵盖的所有工作。动火监护人发生变化需经批准。

6.4.4《动火作业许可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

作业管理。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超

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

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的

《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6.4.5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采取措施,防

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6.4.6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试

验需要必须动火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6.4.7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6.4.8动火结束后,清除现场火源及火种,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动火监护人确认现场安全无任何火源和隐患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

场。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试验过程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避免或减少高处坠落伤

害,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3编制依据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4术语和定义

4.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

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4.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

基准面。

4.3最低坠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

位置的最低坠落点。

4.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5管理要求

5.1高处作业的级别

5.1.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5.1.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5.1.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5.1.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5.2高处作业与架空电线应保持不小于2.5米的安全距离。

5.3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标记,一般高处作业

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

5.4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5.4.1身体必须健康,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

等禁忌症及不满十八岁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

员要定期进行体检。

5.4.2应熟悉高处作业应知应会的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5.4.3熟悉作业内容,懂得如何使用各种防护用具,了解安全防

护措施。

5.4.4高处作业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安全带、安全帽

以及其它防护具)

5.4.5高处作业应设立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警示牌、

安全护栏等)

5.4.6距地面2米以上的作业处,要设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小于1.2米。

5.4.7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

堆放平稳,作业点下方要设安全警戒区,要有明显警戒标志,并设专

人监护。各种工具要有防掉绳,工具放入工具袋(套)内。

5.4.8不准站在小推车上或不稳的物体上操作,不得在高处休

息。

5.4.9高处作业应使用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梯子、脚手板、防护

围栏和挡脚板等。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仔细检查作业平台是否坚固、牢

靠,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5.4.10严禁上下垂直进行高处交叉作业,如须分层进行作业,

中间应有隔离措施。

5.4.11高处作业人员应沿着通道、梯子上下,严禁沿着绳索、

立杆或栏杆攀登。

5.5高处作业许可证审批

5.5.1高处作业负责人按照要求办理《高处作业安全许可证》。

5.5.2一级高处作业由现场负责人审批,二、三级高处作业由安

全管理人员审批,特级高处作业总工程师审批。

5.5.3高处作业要有监护人进行全程监护。

5.5.4根据作业要求做好相应的高处作业准备和安全防护工作。

5.5.5高处作业监护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禁止脱岗,以防止高处

作业事故的发生。

5.5.6高处作业时间变更或延长,作业项目或地点变更或现场情

况发生变化时,《高处作业许可证》自动作废,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

5.6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辨识,列出危险因素清单,危险

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坠物危害;

2)人员跌落;

3)其他伤害,如触电、异常温度、辐射、噪音等。

5.7高处作业应采取的危险预防措施:

1)评估高处作业期间潜在的危险程度;

2)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高处作业潜在的危害;

3)保持安全作业条件;

4)预测高处作业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5)预测周边作业对高处作业的潜在影响及危害。

5.8按照以下次序和控制手段进行危害处理:

1)消除危害;

2)控制危害(使风险减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3)隔离危险区域或做出相应可行的防护圈围;

4)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履行对从事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职责,为作业人

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职

工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11月)

3.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3号)

3.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

3.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5.1)

3.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4术语和定义

4.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

4.2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

设单位施工场所。

4.3职业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

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

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具体按照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和《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接触限制》等确定。

4.4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

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

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

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

态。

5管理要求

5.1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

将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

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5.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5.2.1必要时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在进行危险源

再辨识时进行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并制定管控措施。

5.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5.2.2.1根据工艺流程和原材料(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

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危害因素。

5.2.2.2根据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5.2.2.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进行检测。

5.2.3识别后的处理

5.2.3.1检查识别出的危害因素,构成职业病危害的项目,项目

组织审核,制定项目整改方案,

5.2.3.2发现有利于削减职业危害因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时,及时更新。

5.2.3.3通过改善工艺流程、加强防护设施、减少接触时间和加

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5.2.4检测项目的确定

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5.2.5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5.2.6检测周期的确定

5.2.5.1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

5.2.5.在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的情况下,按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5.2.7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5.2.7.1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存档。

5.2.7.2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

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5.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项目每年申报一次。

粉尘危害及排放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确保试验过程粉尘排放满足国家相关要求,保证作业人员的

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所有粉尘危害及排放的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229.1-2012)

4术语和定义

5管理要求

5.1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方可进行作业

5.1.1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5.1.2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有无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

开启除尘系统。

5.1.3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除尘设

施的正常运转。

5.1.4墙体、梁、支架、地面和设备等表面积聚的粉尘应及时清

扫,从设备和管道中溢出或堵塞的物料应及时清扫,防止粉尘积聚。

清扫时,应避免二次扬尘,不能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粉尘。

5.2粉尘浓度超标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以确保浓度达

标。

5.3对进入试验区域内的车辆,进行相应的告知、培训,避免因

车辆行驶造成粉尘的浓度超标,影响人员的健康。

噪声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试验过程对噪声的管理,确保噪声排放符合有关

标准,防治噪声污染,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区域内噪声对作业人员所在作业环境影响的

控制。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3.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3.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

3.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3.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229.4-2012)

4术语和定义

4.1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

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4.2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5管理要求

5.1严格执行工业噪声设计卫生标准,搞好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

计,控制和减少高噪声设备。

5.2采取吸声、消声、隔声等技术措施,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产生强烈振动的设备应有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对振幅较大的设备应

设计减振基础。

5.3制定设备运行作业指导书(设备运行规程),并按作业指导

书的要求,严格进行操作,所有设备应在无异常噪声的状态下工作。

5.4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和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

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处理。

5.5配戴防噪声耳塞和耳罩,加强个体防护。

5.6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

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

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

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见下表)。但最高限值不得

超过115dB(A)o

5.7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见下表

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Ls,[dB(A)]

885

488

291

194

1/297

1/4100

1/8103

最高不得超过115

5.8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见下表

工作地点卫生限值[dB(A)]工效限值[dB(A)]

噪声车间办公室75W55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60

会议室60

计算机、精密加工室70

5.9周界噪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各类周界噪声标准值列于下表:

类别昼间夜间

I5545

II6050

III6555

IV7055

5.10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的划定

1)I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n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3)III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W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隐患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防止、减少新隐患和隐患重复出现,对隐患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对“隐患制造者”进行追究和问责,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中新产生的隐患、重复出现的隐患分析和

责任追究,重点追究隐患产生的人为原因。

3编制依据

3.1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

标准(试行)

3.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年2月1日,

安总局16号令)

4术语和定义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

事故隐患。

5管理要求

5.1隐患责任分类

隐患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领导责任。

5.1.1直接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因其“不安全行为”造成

事故隐患,与隐患产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承担直接责任,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内容:

1)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或管理人作

业人员作安排;

2)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安全意识差或者工作不认真导致作业不合规,产生安全隐患;

4)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工器具;

5)未经培训合格取得作业证或未经作业许可进行作业;

6)其他直接导致隐患发生的因素。

5.1.2主要责任指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

确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的产生起到主要作用的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已发现的隐患或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隐患治理不彻底,导致隐患扩大或类似隐患重复发生;

3)在作业过程中劳动组织者未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和

机具材料,对违章者不加制止;

4)试验组织和工作安排不合理、不具体,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

5)未经批准,擅自组织人员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环

保装置和设备,或未按规定使用;

6)对有关部门所提出的消除不安全因素或加强安全防范的合理

意见、建议不采纳。

5.1.3领导责任指在其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

确履行职责,而负领导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不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有关安全

生产工作指令;

2)单位监督、检查、指导不到位,未严格履责,未能有效组织

贯彻落实好安全管理规定,影响安全;

3)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无章可

循;

4)未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

考试合格上岗操作;

5)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设备存在缺陷但未采

取有效管控措施;

6)未给作业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或条件,对存在危险因素

的作业场所,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7)由于决策、安排不合理或审批不严格造成不符合项,产生隐

患。

5.2隐患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和责任追究范围

安全隐患发生基本源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

1)人:安全意识淡薄、培训不到位,能力不足、人员组织不合

理;

2)机:设备、材料准入不合规,维护保养不到位;

3)环:作业环境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

4)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5.2.1安全意识淡薄、培训不到位,能力不足,人员组织不合理:

5.2.1.1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安全或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或培训不

到位。

改进措施:持续开展作业人员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活动、家属协

管、亲情教育、案例培训等方式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知

识、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力度,严格把关,培训不到位坚决不允许上

岗。

责任追究范围:对人员培训、教育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

人员。

5.2.1.2人员熟知各项管理规定,仍故意违章指挥或违规作业。

改进措施: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明确现场跟班领导、现场负责

人管理责任,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

责任追究范围:对作业人员日常管理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

的人员。

5.2.1.3人员虽经培训但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改进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培训学习后仍不具备所从事岗位的工

作能力,调离,从事简单工作。

责任追究范围:对人员录用、定岗、能力鉴定负有直接、主要、

领导责任的人员。

5.2.1.4人员组织不合理、违反安全规律或安全工程原理。

改进措施:根据管理工作和作业内容的特性,合理安排人员组织

及分工,充分考虑人员能力、精力,杜绝因人员组织、安排不合理造

成人员违章或隐患。

责任追究范围:对人员组织、分工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

人员。

5.2.2设备、材料准入、验收不合规,维护、保养不到位

5.2.2.1设备、设施设计、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改进措施:根据规范重新设计、加工、采购或安装,对于无法改

动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责任追究范围:对设备、设施设计、制造、加工作业及验收审查

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5.2.2.2设备、设施在施工安装阶段遗留问题。

改进措施:对同类型问题进行认真排查,立即组织整改。

责任追究范围:对设备设施在施工安装期间监督检查和完成后验

收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5.2.2.3设备、材料质量不合格。

改进措施:更换合格的设备或材料。

责任追究范围:对设备、材料采购、收获、验收负有直接、主要、

领导责任的人员。

5.2.2.4检修、维护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改进措施:加强检查,保证制度执行到位。

责任追究范围:对维护、保养等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人

员。

5.2.2.5安全设备设施使用不合理或未按规定投用。

改进措施: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投用各类安全设备设施,对于因特

殊原因无法使用的需要进行技改、变更或停用的,要及时并积极解决

存在的问题,恢复使用。

责任追究范围:对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管理负有直接、主要、领

导责任的人员。

5.2.3作业环境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作业环境客观条件不符合要求,对人员安全作业、设备设施管理

造成负面影响。

改进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方案编制、日常组织方面充分

识别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并加以改进,为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设备设施使用提供基本保障。

责任追究范围:对作业环境设计、创建、管理负有直接、主要、

领导责任的人员。

5.2.4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5.2.4.1无该事项的相关管理规定或相关管理规定中未明确该

事项的具体要求。

改进措施:组织修订、完善管理制度。

责任追究范围:对制定、完善该管理规定负有直接、主要、领导

责任的人员。

5.2.4.2管理事项责任划分不明确,未明确责任人。

改进措施:明确管理责任。

责任追究范围:对管理责任划分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人

员。

5.2,4.3制度、规程等管理要求的文件未传达给作业人员及相关

人员。

改进措施:各项管理要求及传达学习,并严格执行。

责任追究范围:对制度、规程等管理要求的文件下发和贯彻培训、

落实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5.2,4.4未组织内部检查工作,或检查不力。

改进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制度,做到隐患闭环管理。

责任追究范围:对组织开展内部检查工作负有直接、主要、领导

责任的人员。

5.2.4.5日常管理工作安排后未落实完成情况。

改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安排工作后指定专人进行落实,建立

追究机制。

责任追究范围:对工作安排或任务布置负有直接、主要、领导责

任的人员。

5.3隐患分析和责任追究控制要求

5.3.1隐患原因分析应着重分析隐患背后隐藏的管理漏洞,采取

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从根本上避免隐患的重复发生。

5.3.2对发生的隐患收集后首先按照隐患出现的四种原因进行

分类,统计分析隐患出现的频次、类别,确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重点。

5.3.3查出的隐患或“三违”应现场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录入

隐患台账。

5.3.4检查单位或检查者要深入分析原因,对隐患“制造者”追

究问责,不断完善防止隐患重复出现的纠正与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

控制和减少隐患产生。

5.3.5每月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重大隐患,进行分析和责任追

究。

事故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过程中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的管理,预防

事故、事件的重复发生,减少事故、事件损失和影响,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中所有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术语和定义

4.1事故: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

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

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

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4.2责任事故:是指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但由于人的不安全

因素或没有采取措施预防而造成的事故。

4.3非责任事故:是指现有科学技术和经验不能预防,不可抵御

的自然灾害事故以及受科学技术限制,安全防范知识、条件未能达到

应有的水平和能力而无法避免的事故。

4.4伤亡事故:是指作业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

伤害、急性中毒。

4.5非伤亡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人、机、料、法、

环等因素,造成生产中断、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毒害、物质渗

漏、火灾、爆炸、水害等事故。

4.6未遂事故:因各种原因引起不安全状态,已发生但没有引起

后果的或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未造成后果的事件。

4.7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5管理要求

5.1事故分类

事故分为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等。

5.1.1伤亡事故:火灾爆炸、交通事故以外,由于单位的设备和

设施不安全、介质泄漏、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及从事

与本单位有关的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事故。

5.1.2火灾爆炸事故:在试验过程中,失去控制的燃烧或爆炸并

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1.3生产事故:由于违反劳动纪律、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规

范、标准,在试验过程中造成停产和财产损失的,但没有人员伤亡的

事故。

5.1.4设备事故:各类设备、安全设施、管道、仪器(表)、电

讯、动力、运输等设备或设施及建筑物、构筑物因非正常损坏造成损

失或影响生产,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5.1.5工程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质量缺陷

或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而引发或造成

一定的经济损失、工期延误或危及人身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的事故。

5.1.6质量事故:凡因违章作业、误操作、分析差错、变更参数、

原材料不合格导致半成品、成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不符合工艺参

数)要求或设备、设施、备品、备件、施工没有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

等原因,造成一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事故;

5.1.7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岗位操作规程、

规范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

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经济与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的突发性事件。

5.1.8泄漏事故:试验过程中、设备运行过程中、危险物质存储

中发生泄漏,造成一定影响的事故。

5.2事故分级

5.2.1按照国务院493号令《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条例》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

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5.2.1.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

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5.2,1.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

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5.2.1.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5.2.L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2将非伤亡一般事故分为:非伤亡一般A类事故、非伤亡一

般B类事故、非伤亡一般C类事故、非伤亡一般D类事故。

5.2.2.1事故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列为非伤亡一般A类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2)造成停工24小时以上的;供水、供电和供暖停供36小时以

上的;

3)造成通讯、网络中断8小时以上的。

5.2.2.2事故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列为非伤亡一般B类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2)造成停工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的;供水、供电和供暖停

供24小时以上36小时以下的;

3)通讯、网络中断6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

5.2.2.3事故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列为非伤亡一般C类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2)造成停工6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供水、供电和供暖停供

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的;

3)通讯、网络中断4小时以上6小时以下的。

5.2.2.4事故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列为非伤亡一般D类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的;

2)造成停工4小时以上6小时以下的;供水、供电和供暖停供

6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3)通讯、网络中断2小时以上4小时以下的。

5.2.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

交通事故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轻微事故。

5.2.4按照公安部2007年《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将

火灾事故分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较大火灾事故、

一般火灾事故。

5.3事故报告

5.3.1事故报告流程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

间不得超过2小时。

5.3.2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

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7)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8)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

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5.4事故救援

5.4.1做好人员疏散、现场监察和保护;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现

场救援,视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5.4.2发生人员伤害事故,迅速采取措施抢救受伤人员,防止事

故扩大。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记录、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

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进行拍照并做好现场标记。

5.5事故调查

一般事故以下事故由试验单位组织调查

5.6物证搜集: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

致害物的位置等;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5.7事实材料搜集: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如发生

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情况,出事当天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工作情况、操作动作(或位置),以往的工作态度;

搜集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如设备、设施性能等有关材料,必要时对

使用的材料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试验与分析,设计工艺、工作指

令、规章办法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工作环境状况,个人防护措施

状况,个人的健康状况,其他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5.8发生事故的现场人员和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分

析等工作,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的有关情况,并力求准确,以作为事故

分析和处理的参考。

5.9勘查现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录像,必要时绘出事故现

场图。

5.10备事故在调查过程中,必须注明设备编号、名称、型号、

设备损坏程度和财产损失情况。

5.11质量事故必须注明原材料名称、出厂日期、检验情况以及

工艺过程等。

5.12在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记录事故经过及概况。

5.13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处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5.14特大和重大事故,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5.15一般事故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5.16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

发病情况、伤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5.17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

报。

健康、安全、环境检查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及时掌握试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利措施纠正、改善

职工劳动条件、作业环境,消除设备故障和管理漏洞,确保试验顺利

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试验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监督检查管理。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

[20121103号)

4术语和定义

安全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检查、

综合检查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管理要求

每月最少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每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作业人

员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5.1常规安全检查的内容:

5.1.1场所各类安全防护设施(装置)的完好情况。定时维护、

保养、运行情况;

5.1.2现场的文明生产情况和环境条件;

5.1.3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检查;

5.1.4班前会、安全例会情况;

5.2季节性检查:

5.2.1春季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防泄漏、防建筑物

倒塌为重点;

5.2.2夏季大检查以防潮、防漏电、防暑降温、防风、防汛为重

点;

5.2.3秋季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

5.2.4冬季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5.3节日前检查:节日前加强思想教育,并对重点部位、关键装

置进行节日前检查。

5.4对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安全监测装置、特种设备等进行专

业性检查。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试验安

全,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试验过程中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3编制依据

4术语和定义

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对自己或他人以及设备、设施环境等造成

危险的人的行为,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

5管理要求

5.1不安全行为概况

5.1.1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

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

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

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

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5.1.2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

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

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

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

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

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5.1.3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

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

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

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

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

等。

5.2行为观察与行为矫正

5.2.1基本要求

5.2.1.1行为观察与矫正的重点是观察和讨论作业人员在工作地

点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观察既要识别不安全行为,也要识别安

全行为。

5.2.1.2观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都应立即采取干预行

动,否则,是对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许可和默认。

5.2.1.3行为观察与矫正不能替代传统安全检查,其结果不作为

处罚的依据。

5.2.2行为观察与行为矫正计划

5.2.2.1制定行为观察与行为矫正计划,明确行为观察区域、时

间、内容。

5.2.2.2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行为观察参与人员,观察对象;

2)行为观察频率和观察时限(每次不低于0.5小时);

5.2.3行为观察与行为矫正方法

1)观察:现场观察作业人员的行为,决定如何接近作业人员,并

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为;

2)表扬: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表扬;

3)讨论:与作业人员讨论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状态和可能产生

的后果,鼓励作业人员讨论更为安全的工作方式;

4)沟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作业人员取得一致意见,并取得作

业人员的承诺;

5)启发:引导作业人员讨论工作地点的其他安全问题;

6)感谢:对作业人员的配合表示感谢。

5.2.4行为观察与行为矫正内容

1)作业风险:作业前进行危险源辨识,作业负责人进行安全告

知,作业人员清楚安全风险,作业前办理相关票证;

2)个人防护装备: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使用状

态良好;

3)作业工具: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合适、正确,处于良好状态,

作业人员作业动作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