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霸笔记I2022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共其乏困通,
⑵秦伯说通,
⑶失其所与,不知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且贰于楚也
⑵夜缱而出
⑶朝济而夕设版焉
⑷何厌之有
⑸唯君图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妻子。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主人。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鄙
①越国以鄙远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封
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既东封郑____________
⑶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
②失其所与,不知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夜缱而出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⑶越国以鄙远
⑷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因人之力而敝之
⑺既东封郑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___-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
③行李之往来
④子犯请击之_
⑵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缱而出________________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3洪
①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_
②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
⑷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
③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
⑸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⑶夫晋,何厌之有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
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
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寡人,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寡、不谷等。
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
称还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答案与解析
1.⑴"供"供给。⑵"悦"高兴。⑶"智"明智。
2.⑴有二心,从属二主。⑵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⑶渡河。⑷满足。⑸
考虑。
3.(1)出使的人。(2)那人,指秦穆公。(3)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1)①把……当作边邑。②目光短浅。
⑵①疆界。②以……为疆界。
⑶①和。②结交,亲附。
5.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⑵使动用法,使......灭亡。
⑶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
⑸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伤害。
⑺名词作状语,在东面。
6.⑴①助词,取独不译。②助词,取独不译。③助词,取独不译。④代词,秦军。
(2)①表承接。②表修饰。③表转折,去I】。
⑶①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②代词,那。
⑷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拿,用。③连词,表顺承。④介词,把。
⑸①何,哪里•②语气词。③兼词,从哪里。
7.⑴判断句,"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⑶宾语前置句,应为"有
何厌"。
8.⑴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
增加土地呢?
【解析】"鄙",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焉",表反问,译为"哪里"。"陪"
译为"增加"。
⑵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敝"译为"损害"。"与"译为"结交,亲附"。"武"译为"符合武德"其",表商量或
希望语气,还是。三个并列分句均为否定判断句。
9.A【解析】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二)《荆轲刺秦王》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秦王必说见臣通,
⑵今日往而不反者通,
⑶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
⑷卒起不意通,
⑸秦王还柱而走通,
⑹图穷而匕首见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⑵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⑶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⑷唯大王命之
⑸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⑹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⑺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⑵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鼻涕。
⑶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货币。
⑷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见
①见陵之耻____________
②图穷而匕首见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顾笑武阳____________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樊於期乃前日
⑵使使以闻大王
⑶皆白衣冠以送之
⑷乃朝服
(5)函封之
⑹太子迟之
⑺群臣怪之
⑻则秦未可亲也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为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之奈何
③乃为装遣荆轲
④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为变徵之声
⑥又前而为歌日
⑦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⑧愿举国为内臣
⑵而
①荆轲和而歌
②又前而为歌
③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④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⑶乃
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
②乃今得闻教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⑷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④使工以药淬之
⑤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⑥以次进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常痛于骨髓
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⑶群臣侍殿上者
⑷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
⑵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
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后人常
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B.变徵、羽:古代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七音,"变徵"是微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陛下:陛下的"陛"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
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施礼,并
延引上殿。
答案与解析
1.⑴"悦"喜欢,高兴。(2)"返"返回。⑶"震"惧怕。⑷"猝"突然。⑸"环"环
绕。⑹"现"出现。
2.⑴对待。⑵赠送。⑶并,歹h⑷希望。⑸宽容、原谅。⑹身子向上起。⑺
遭受。
3.⑴走投无路。⑵眼泪。⑶礼品。⑷袒露一只臂膀。
4.(1)①被。②通"现",出现。③接见。
⑵①不过、只是。②回头看。③拜访。
5.⑴名词作动词,上前。
⑵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⑶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⑷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⑸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⑹意动用法,以......为迟。
⑺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⑻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6.⑴①介词,被,表被动。②介词,拿。③动词,整理。④动词,做,担任。⑤
动词,发出。⑥动词,唱。⑦介词,替。⑧动词,做。
(2)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承接关系。③连词,表修饰关系。④连词,
表并列关系。
⑶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③代词,你的。
⑷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为了。③介词,用来。④介词,用。⑤连词,表目
的,来。⑥介词,按照。
7.⑴状语后置句,应为“常于骨髓痛"。(2)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宾客”。(3)定语后置
句,应为"侍殿上群臣”。⑷被动句,"为"表被动。
8.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解析】"微"译为"没有","谒"译为"拜访","亲"译为"亲近”。
⑵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解析】"见"表被动,译为"被"。"陵"译为"欺侮"。
9.C【解析】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三)《鸿门宴》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皆为龙虎,成五采通,
⑵距关,毋内诸侯通,通
⑶张良出,要项伯通,
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
⑸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
⑹令将军与臣有郤通,
⑺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卮酒安足辞
⑶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⑷旦日飨士卒
⑸鳏生说我曰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⑵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⑶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现代的人;当代的人。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军
①沛公军霸上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⑵谢
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⑶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素善留侯张良
⑵籍吏民,封府库
⑶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⑷此亡秦之续耳
⑸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⑹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⑺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
①客何为者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③我为鱼肉
④为击破沛公军
⑤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何辞为
⑵因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④蒙故业,因遗策
⑤我欲因之梦吴越
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欲呼张良与俱去
(2)大王来何操
⑶沛公安在
⑷吾属今为之虏矣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嵋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
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泰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
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
勤王等。
C.座次: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
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文中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D.都尉: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
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东汉以后,都尉的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答案与解析
1.⑴"彩”彩色。(2)"拒"把守"纳"接纳。⑶"邀"邀请。⑷"背"违背。
⑸"早"早早地。缶)"隙"隔阂,嫌怨。⑺"座"座位。
2.⑴责备。(2)推辞。(3)估计、揣测。⑷用酒肉招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5)
劝说.
3.⑴儿女亲家。(2)意外的变故。(3)现在别人(指沛公)。
4.⑴①驻扎,驻军。②军队。③军营。
⑵①辞别。②请罪,道歉。③感谢。
(3)①意图。②料想。③神情。
5.⑴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⑵名词作动词,登记。
⑶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⑷动词作名词,后继者。
⑸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⑹名词作动词,取道。
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
6.⑴①动词,做、干。②动词,认为。③动词,是。④介词,替。⑤介词,替。
⑥介词,替。⑦介词,被。⑧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⑵①副词,于是。②副词,趁机。③副词,依靠。④动词,沿袭。⑤介词,依
据。⑥介词,通过,经由。
7.(1)省略句,应为"与(之)俱去”。
⑵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⑶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⑷被动句,"为"表被动。
8.⑴(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
【解析】注意"具告以事”为状语后置,翻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项伯"。
⑵(我)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
【解析】"所以"译为"……的原因"。"出入"是偏义复词,译为"进来"。"非常"译为"意外的变
故"。
9.A【解析】文中指靖山以东。
必修2
(四)《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终老不复取通,
⑵箱帘六七十通,
⑶蒲苇纫如丝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汝岂得自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2)可怜体无比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怜悯。
⑶生人作死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生;陌生的人。
⑷奄奄黄昏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气息微弱。
⑸叶叶相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⑹蹑履相逢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⑺共事二三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一起工作。
⑻妾不堪驱使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⑼便利此月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
(10)本自无教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11)处分适兄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12)自可断来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13)勿复重纷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言论或事情等)多而杂乱。
(14)千万不复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务必(表示恳切叮咛)。
3.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取
①终老不复取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必相迎取__________________
(2)施
①徒留无所施__________________
②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__
⑶会
①会不相从许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今无会因__________________
⑷相
①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②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⑸适
①始适还家门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分适兄意__________________
③适得府君书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黄泉共为友-----------------------
⑶昼夜勤作息--------------------—
(4)中道还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手巾掩口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朝成绣夹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卿当日胜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名秦罗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谢家事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何敢助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万不复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又非君所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逆以煎我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足以荣汝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便利此月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为仲卿母所遣__________________
⑵亦自缢于庭树__________________
⑶相见常日稀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6.⑴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
刺绣缝纫的技巧。
B.下九:农历每月的二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
九;在汉代,每月二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黄昏、人定: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跌、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D.六合: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
"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⑵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
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文U、孙三足鼎
立时的著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B.黄泉:在汉字文化圈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井至深时地下水呈黄色,又因人死
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
路,指人死时通往黄泉地府的路。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
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C.青庐:青布搭成的帐篷,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
庐”中举行的。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
庐。
D.床:在古代,床是供人睡卧的家具,一般用于卧室。《说文》:"床,安身之坐者。"安身,
指使身体安稳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底座。所以有琴床、
机床、车床、笔床。
答案与解析
1.⑴"娶"娶妻。⑵"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⑶"韧"坚韧。
2.⑴自作主张。(2)可爱。(3)活着的人。(4)暗沉沉的。⑸交错相通。⑹迎接。(7)
一起过日子。(8)使唤。(9)吉利。(10)教养。(11)处理。(12)使者,文中指媒人。
(13)麻烦。(14)无论如何。
3.⑴①娶妻。②迎接。(2)①用。②赠送,赠予。(3)①当,决。②相会,聚
会。⑷①互相。②相貌。⑸①出嫁。②适合、按照。③刚才。
4.⑴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⑶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4)名词作状语,半中间。
⑸名词作状语,用手巾。(6)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⑺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8)名词作动词,取名。
⑼名词作动词,侍奉。(10)名词作动词,说话。(11)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2)形容词
作动词,详知。(13)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4)使动用法,使......受荣耀。(15)
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5.(1)被动句,"为......所"表被动。(2)状语后置句,应为"亦于庭树自缢"。(3)省略句,应
为"吾与汝相见常日稀"。
6.(1)B【解析】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
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2)D【解析】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与今天只用作睡卧不同。
(五)《兰亭集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列坐其次
(2)足以极视听之娱
⑶信可乐也
⑷向之所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是日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⑵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引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将军夜引弓
(2)一
①一觞_咏____________
②俯仰一世____________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⑶临
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③居高临下____________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⑴群贤毕至
⑵少长咸集
⑶映带左
(4)一觞一咏
⑸引以为流觞曲水
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殊为妄作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所以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⑤以之兴怀
⑥暮春之初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⑶当其欣于所遇
⑷不能喻之于怀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⑴癸丑: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干支纪年中有
天干:;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
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
⑵禊事:古代习俗,月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的一种禊
祭活动。
答案与解析
1.“晤”面对面。
2.(1)旁边。(2)乐趣。(3)实在。⑷以前,过去。
3.⑴代词,这。⑵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4.⑴①引导。②拉。
⑵①副词,一边......一边。②数词,—»③作动词用,把......看作一样。
(3)①动词,面对、迎。②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③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④
副词,将要。
5.⑴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⑵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名词用作动词,围绕。
⑷名词用作动词,饮酒。
⑸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⑹都作动词用,"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6.⑴①表原因。②以此,用来。
(2)①助词,表定语后置。②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动词,往,到
达。④助词,的。⑤代词,代指上文中的事。⑥音节助词,补足四个音节。
7.(1)定语后置句,"盛"用于修饰"丝竹管弦"。
⑵定语后置句,"大"和"盛"分别用于修饰"宇宙"和"品类"。
⑶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所遇欣"
⑷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怀喻之"。
8.(1)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
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解析】"相与"译为"相交往","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于","因"译为"就着"。
⑵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
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解析】“一契"译为"符契相合为一","临"译为"面对","喻"译为"说明"。
9.(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六十干支纪法⑵三三祈福消灾
(六)《赤壁赋》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举酒属客通,
⑵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凌万顷之茫然
⑵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⑶山川相缪
⑷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⑸苟非吾之所有
⑹纵一苇之所如
⑺知不可乎骤得
⑻而卒莫消长也
(9)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七月既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向远处看。
⑵冯虚御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空虚。
⑶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适合;依照。
⑷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危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②危言耸听____________
⑵属
①举酒属客____________
②序属三秋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歌窈窕之章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⑶下江陵
⑷顺流而东也
⑸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⑹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之
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顷之,烟炎张天
③耳得之而为声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于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而又何羡乎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箫者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⑨寄蜉蟒于天地⑩渺渺兮予怀
⑴判断句:
⑵宾语前置句:
⑶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被动句:
⑹主谓倒装句: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⑴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十五
日为"________",十六日为"",最后一天为“
⑵斗牛:斗宿和牛宿。中国有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
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就是,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牛宿,有
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答案与解析
1.⑴"嘱"劝人饮酒。(2)"凭"乘。
2.⑴越过。⑵驾。⑶缭、盘绕。⑷享有。⑸如果。⑹任。⑺屡次。⑻到底。
(9)"曾"和"不"连用译为"连......都......
3.⑴农历每月十五。(2)名词,太空。(3)动词,往。(4)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
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4.⑴①端正。②吓人。⑵①劝酒。②属于、为。
5.⑴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2)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⑶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⑷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⑸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6.⑴①助词,的。②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③代词,它们。④动词,至上
⑵①从。②被。③在。④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⑤对于。
7.⑴①⑤⑥⑦(2)②⑧⑶③⑨⑷④⑸⑤⑹⑩
8.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竟然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
停止.
【解析】关键在后半句的翻译,"曾"译为"竟,竟然","一瞬"译为"一眨眼的工夫”。
⑵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解析】前半句为判断句,后半句中的"适"译为"享受"。
9.(1)朔望既望晦⑵二十八北斗七星
(t)《游褒禅山记》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长乐王回深父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⑵其文漫灭
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⑷有碑仆道
⑸夫夷以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字。
⑵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⑶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⑵道
①有碑仆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披发文身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名
①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⑴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⑷火尚足以明也
⑸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⑹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⑺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其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____
⑤其孰能讥之乎
⑵以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____________
②可以无悔矣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⑶有碑仆道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阳:古人在说到地名时,多用"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用"阴"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
面。
C.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誉写时才
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答案与解析
L"甫"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2.(1)称、叫。⑵模糊、磨灭。⑶持、拿。⑷倒。⑸平坦。
3.⑴表分数,十分之一。⑵不平凡。⑶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介词,引
出后面的处所。
4.⑴①动词,观察。②名词,景观,景象。
⑵①名词,道路。②动词,说。③名词,方法。
⑶①名词,文字。②动词,刻花纹或文字。
⑷①动词,识名。②动词,出名。③动词,命名。
5.⑴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⑵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⑶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⑷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⑸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使……错。
⑹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⑺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⑻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6.(1)①代词,它(石碑)。②代词,自己。③代词,那,那些。
④代词,他们。⑤副词,难道。
⑵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而。⑤连词,表目
的。
7.⑴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⑵状语后置,应为"于其址舍"。
⑶省略句,应为"有碑仆(于)道”。
8.⑴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而这些
地方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解析】重点词语:"瑰怪"译为"珍贵奇特","非常之观"译为"不平凡的景象"。
⑵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择的缘故了。
【解析】重点词语:"所以"译为"……的缘故",此句为判断句;"慎取"译为"谨慎地采取”。
9.B【解析】"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
必修3
(八)《琵琶行并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明年秋,送客流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⑵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①因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
②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长句子。
⑶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⑷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⑸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超过一般。
⑹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朝前面。
⑺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暂时。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言
①感斯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
⑵命
①遂命酒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命日《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
⑶数
①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__________________
⑷暂
①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拨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⑵遂命酒
⑶商人重利轻别离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于
①转徙于江湖间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⑵为
①委身为贾人妇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③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④初为《霓裳》后《六幺》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送客流浦口
⑵转徙于江湖间
⑶感斯人言
⑷本长安倡女
(5)使快弹数曲
四、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
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转迁、迁官、迁调,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迁
升、迁授、迁叙,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教坊: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
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
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
C.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D.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在古代指代内容非常丰富:①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②借指学子、书生;③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④泛指官职卑微。
答案与解析
1.(1)第二年。⑵①于是创作了。②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作长句。(3)整理。(4)年纪
大了。(5)突然冲出。(6)以前。(7)忽然,一下子。
2.(1)①名词,话。②名词,字•③动词,说。(2)①动词,吩咐,命令。②动词,
命名,题名。⑶①数词,几。②名词,数量。⑷①副词,暂时。②副词,忽然,
一下子。
⑸①动词,拨动。②名词,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3.⑴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名词用作动词,命令,吩咐。⑶形容词"重""轻"均带
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4.⑴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②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③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⑵①动词,做。②动词,当作,作为。③介词,给。④动词,弹奏。
5.⑴省略句,省略虚词"于"。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渝浦口送客”。
⑵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
⑶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
⑷判断句,意思是"本来是长安倡女
⑸省略句,应为"使(其)快弹数曲"。
6.A【解析】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
职叫迁复。
(九)《寡人之于国也》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直不百步耳通,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
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
⑷涂有饿草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河内凶
(2)不违农时
⑶数罟不入湾池
⑷涂有饿孽
⑸非我也,岁也
⑹谨庠序之教
⑺申之以孝悌之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河内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⑵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⑶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保养身体。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数罟不入湾池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___________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养生丧死无憾
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⑶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⑷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⑸谨庠序之教
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⑺填然鼓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之
①填然鼓之____________
②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
③五亩之宅____________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2)以
①请以战喻____________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⑶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
②寡人之于国也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移其民于河东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岁也
⑶申之以孝悌之义
⑷树之以桑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⑺未之有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译文:
⑵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
乡里有教,夏日校,殷曰序,周日庠。"
B.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
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
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
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答案与解析
1.⑴"只"只是、不过。⑵"毋"不要。(3广斑"头发花白。⑷"途"道路。
2.⑴荒年,谷物收成不好。(2)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⑶细密的网。⑷饿死的人。
⑸年成。⑹学校。⑺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3.⑴黄河。⑵逃跑。⑶供养活着的人。
4.⑴①shCi,几,若干•②shub,屡次。(3)cu,密。
⑵①与"曲"相对,不弯曲。②只是,不过•③价值。
5.⑴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2)名词作动词,种植。(3)读"wang",名词作动词,称王,
统一天下。(4)名词作动词,穿。(5)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6)名词作动词,归罪,
归咎。(7)名词作动词,击鼓。
6.⑴①衬字,无实在意义。②助词,的。③助词,的。④代词,百姓。(2)①介
词,用。②介词,按照。③介词,把。④介词,凭借。⑶①介词,比。②介
词,对于。③介词,在。④介词,至h⑤介词,与,和。
7.⑴判断句,"是.…也”表判断。
⑵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⑶状语后置,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⑷状语后置,应为"以桑树之"。
⑸状语后置,应为"则无望民于邻国多也"。
⑹状语后置,应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
⑺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8.⑴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何异于"译为"跟(与)……有什么不同呢?"
⑵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解析】"谨"译为"认真从事"。"庠序"指"学校"。"申"译为"反复讲明"。"孝悌"译为"尊敬父
母敬爱兄长”。
9.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十)《劝学》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⑴图片以为轮,其曲中规通,
⑵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
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
⑷君子生非异也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金就砺则利
⑶故不积桂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⑵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⑶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⑷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双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利
①金就砺则利
②非利足也____________
(2)假
①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③因求假暂归
⑶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④以为妙绝____________
⑷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⑸一
①用心_也____________
②骐骥一跃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⑴故木受绳则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⑸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而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终日而思矣
④而见者远
⑤锲而舍之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锲而不舍
⑨蟹六跪而二螯
⑵者
①假舟楫者
②不复挺者
⑶焉
①风雨兴焉
②圣心备焉
⑷之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非蛇鳗之穴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图片以为轮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图片使之然也
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重要语句翻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⑴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举足两次为"",故半步称"—
(2)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
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并被以后的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
典范。
答案与解析
1.(1)"煤"使弯曲。(2)"又"再。"曝"晒。
⑶"智"智慧。⑷"性"资质,禀赋。
2.(1)验、检查;省察。⑵磨刀石。⑶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桂”,跨两脚为"步"。
3.⑴广泛地学习。(2)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3)寄身,托身,容身。(4)蟹腿。
4.⑴①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947:2025 SER EN-FR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ALL PARTS
-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重大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年度大型储藏室购置与仓储运营管理合同3篇
- 2024设计图纸合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3篇
- 2024版基础设施施工协议
- 2024年游览的景物作文300字
- 2024版电商园区供应链合同
- 2024润滑油品牌授权合作合同样本3篇
- 教育管理学课件-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之概述
- 2025年广西事业单位联考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真需求-打开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 2025五金配件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储粮储运限公司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AS16571992固定平台走道楼梯与梯子的设计施工与安装
- 《锂离子电池用二氟草酸硼酸锂》
- 【MOOC】《形势与政策》(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税务新政策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创新模式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