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_第1页
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_第2页
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_第3页
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_第4页
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育人彰内涵和谐发展创特色——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第一小学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概况松岗第一小学,始创于1928年(民国十八年)秋季,迄今已有87年历史。学校原名为松岗乡国文学校,1979年更名为松岗中心小学。2004年9月,整合原红星小学,更名为宝安区松岗第一小学,实行一校两部(高年部和低年部)综合管理。学校占地面积30205.8平方米,建筑面积18538平方米。2011年9月,因高年部“拆除扩建”,学校整体搬迁至低年部,近半师生分流至松岗第二小学。为了学校的平稳过渡,作为过渡校区的低年部尽最大容量保留了24个教学班。目前,学校有学生1248人,教职工69名。高年部的拆除扩建工程被纳入了宝安区十二五规划,也写进了宝安区民生工程白皮书,经过四年多努力,预计今年十月份将破土动工,2017年春季可交付学校使用。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先,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尚德、致知、崇美、践行”为校训,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特色强校,和谐发展的策略,坚持“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的“生命”三部曲教育。在学校进入过渡时期后,我们加大了内涵发展的力度,重点着力培养现有教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综合素养的提升工程。因此,学校的发展并未受规模缩小、环境变差的影响,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深圳市学校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书香校园、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宝安区教师家长培训双优学校、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宝安区民族精神代代传先进单位、宝安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宝安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执行力建设先进单位、宝安区公民办结对帮扶先进单位、松岗街道优秀义工集体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了深圳市无烟学校、宝安区平安校园、宝安区德育绩效、宝安区优质化学校的评估。松岗第一小学办学特色鲜明,特色项目丰富多彩。学校的“艺术教育”、“家庭教育”、“健美操”被评为宝安区特色项目。2015年,健美操被深圳市教育局、文体旅游局授予市传统体育项目。多年来,学校成功打造了以健美操为龙头,家庭教育、管乐、粤剧同步发展的学校特色。2015年,学校正式提出了体验课程的概念,并开设了橡皮章制作、客家擂茶、珠算等近20门体验课程,在体验课程中引入非遗项目(粤剧、棉塑、剪偶、面塑),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并被《深圳商报》、宝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体验”一词也正悄悄地深入教师的思想,相信不久,“体验”将成为松岗第一小学的办学特色。第二部分:自评自诊过程综述学校高度重视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工作,接到相关通知后,于2015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由校长亲自做了动员。5月再次动员,并依照《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5个维度,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采取实地调研,开展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全面的自评自诊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快速组织动员,努力提高认识1.建立相应组织,分解迎评任务。成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合理安排部署自评工作。向小军校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张艳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全体行政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分成文献组、资料组、教学组、“三风”建设组、校本课程开发组、文化建设组、校园及后勤管理组等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2.广泛宣传动员,反复学习培训。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意见》及《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1)校领导和行政班子参加市局组织的培训,制定迎评计划。(2)行政会议全体成员进行“实施意见”专题学习,研究并决定分工。(3)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正式动员,学习《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意见》,多次在例会上分别由校长及副校长解读“实施意见”,要求全体教师对照“意见”进行自我检查与分析,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整改与提高。(4)邀请区督导室曾昭曙督学及区兼职督学卢火青分别做专题辅导,深入领会办学水平评估的意义及迎评注意事项。二、对照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诊1.召开教职工例会,由担任市级督学的龚汉宗副校长(已调离)细致解读指标,进一步学习指标体系的内容。2.各组负责人通过资料收集、意见听取、现场察看等方式,获取信息,心中有数,做到边查边评。3.组织进行新课堂文化建设下的课堂研讨活动,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分阶段进行,让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落实在每一学科、每一教师身上,在此基础上邀请兄弟学校教师上同题异构课,共同推进课堂文化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邀请区教研室专家到校指导课堂教学,继续转换观念,深化课堂研究。5.系统整理资料,建立电子文档,方便查阅。三、按照评估要求,认真进行测评1.发放问卷,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公示调查、测评结果,师生对照学习,发现问题。进行集体评议,剖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3.总结测评情况,撰写自评自诊报告。学校的办学水平自诊自评工作历时3个多月,发动了教职工、家长、学生及社区人士参加。自评工作不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思路清晰,过程细致扎实,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采用了多种方法收集数据,所有问卷都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以求获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观察、座谈更是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因此,此次自评结果客观、真实、可信度较高。第三部分自评情况说明一、领导与管理学校现任领导班子为一正一副,下设办公室、教学处、德育处、工会,工会主席1名,中层正职3名,副职4名,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校以建立学习型、专业化领导团队为目标,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决策、管理、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学校管理团队注重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科学规划、人文管理。(一)主要做法及成效1.领导团队民主,注重精神引领。向小军校长2011年1月调入我校主持工作,是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圳市优秀班主任、宝安区学科带头人、宝安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宝安区课改先进个人,在各级各类教学论文评选中有十几篇论文获奖,两篇刊登在国家级刊物上,并且多次在区、校做观摩课,多次为宝安区小学语文教师做培训,是宝安区教师继续教育优秀兼职教师。有1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辅导的班级曾经被评为深圳市优秀中队,辅导学生习作有百余篇在正规报刊中刊登发表。2010年,受市教育局委托参与了深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读本的编写工作。向小军校长作风民主,为人宽厚,朴实低调,努力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成长平台,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张艳副校长是宝安区党代表,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善于学习,执行力强,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教育科研专业能力强。从教二十四载,来深圳后一直在松岗第一小学工作,先后被授予深圳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宝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宝安区十佳青年教师、宝安区十佳外来青工、宝安区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逐渐地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副校长、区党代表。学校注重领导团队的表率作用和精神引领。领导干部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做到“定位、到位、补位、不越位”,形成“团结、廉洁、务实、高效”工作作风,从而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通过领导的以身作则、文化引导、机制保证、严明奖罚、实时沟通等方式培育学校良好的守法和道德行为环境;通过学校学期工作计划编制与执行、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运用、教师专业成长、以发展性评价提高工作绩效等方式持续完善学校管理,以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对教师实行纵向管理,通过年级、班级对学生实行横向管理,纵横交错,互为补充。各部门围绕学校全局开展工作,政令畅通,行政规范,运行有效,较好地发挥了整体功能。2.办学理念鲜明,发展规划科学。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先,师生共同成长”,校训是“尚德、致知、崇美、践行”,其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和认可。2011年6月,学校制定了《松岗第一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实施“内涵提升”与“特色建设”两大战略,立足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知能扎实的现代公民;让教师成为教书育人、踏实工作、快乐生活的现代教师的“人文”发展目标。“人文”与“制度”并重的管理策略及“学习反思、科研兴校、激励评价”三大机制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健美操”项目为龙头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德育形式的创新,理念的提升,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校园改造”工程,主要针对目前学校校舍破旧,场地不足,功能室建设不全面的现状,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条件为目标,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3.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科学管理。(1)推校长议事制,践行民主管理。学校实行校长议事制。制定了校长议事规则,规定了工会主席代表教师列席校长会议,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前沟通、会议决定”的程序来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都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决议内容通过校园网、QQ群、公告栏向全体师生公示,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学校设有办公室(内设财务室)、德育处(内设安全办)、教学处等3个内设机构,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执行有力。学校在严格执行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学校管理制度,并出版了《松岗第一小学管理操作手册》,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流程清晰,做到了事与人捆绑,权与责对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2)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为主要责任人、安全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全体教职工是具体责任人的问责机制,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学校制定了安全预防应急机制、安全联防制度,加强了与街道教育办、应急中心、松岗派出所的联系。从今年起,学校按要求学习并落实了“主体责任”精神,强化了学校领导的主体意识。学校每学期第二周为安全教育周,举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开展一次逃生、救护演习;每年邀请法制副校长讲两次课等,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效果显著。(3)规范后勤保障,严格财务管理。学校严格按宝安区、松岗街道的相关制度推进后勤的规范化管理,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校产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教师宿舍管理及后勤服务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年度经费预决算规定和学校财务内审制度,合理使用各项经费,按规定程序做好用品采购、设备维护、小额工程等事务。学校后勤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化。从今年9月1日起,按区政府、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学校设立了出纳与会计岗位,正在建立更加适合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4)探索校园开放,多方参与管理。学校通过成立家委会,发放家校安全联系单,举行家长会,举办教学开放活动,吸纳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邀请家长评教评学,与社区联合开展活动,与结对帮扶单位互动等各种形式,让学校与家庭、社区成为一个共同体,合力育人,让开放办学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必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构建交流与分享的平台,积极吸纳多方经验与智慧,在合作与互助中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发展。开放有三方面内容,即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开放有三种形式,即展示、互访、网上交流等,如在学校“读绘本”、“体验课程”两个校本课程的系列活动中,就有多位家长成为了“老师”。(5)丰富教学资源,细化室场管理。近年来,为弥补硬件的不足,学校致力于力所能及的资源库的建设、信息化管理,建立校园网页,建立校内电子资源库(语、数、英、品、科)和校内交流系统,建立QQ读书群,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帮助教师同步发展。学校具有较强的资料整理、归档意识,档案收存既有纸质文档,也有电子文档,便于查阅。学校功能场室、体育场地虽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但经过精心策划,规范管理,每年都能顺利完成国家课时计划,即便阳光体育,也没有因场地问题减少一个班,没有减少一个小时。(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章程尚在酝酿中。“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树立不够,有些问题处理显得简单、僵硬而没有弹性,缺乏周到和体贴的考量。2.课程改革的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学生体验课程活动和特色项目打造等方面有创新性举动,但在核心课程创新教学方式上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学校特色品牌的价值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3.校区硬件设施陈旧,楼房漏水及地板、墙面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安全隐患。遇到大雨天气,学生根本无法去功能室开展活动。(三)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1.学校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切合学生需求出发,研制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推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定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时,有计划地要求专家参与。2.全体行政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能仅停留在想改上,更要付诸行动,在改革实践中加强研究反思,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逐步完善学校校本体验课程。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动学校高年部重建及低年部改造,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二、课程与教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学科课程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实现用课程育人的目标要求。(一)主要做法及成效1.推进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发展。(1)课程设置丰富,学生选择多元。学校严格遵循国家、省、市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等差异,充分挖掘、有效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开设了健美操特色课程、“非遗”进课堂等体验课程,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要求老师教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用活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在活动课程方面,学校开设了丰富的社团,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不同的发展。主要社团有健美操、管乐、粤剧、合唱、舞蹈、美术、电脑、田径、篮球等。正是因为开设了丰富的社团,学校活动异彩纷呈。学校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组织学生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如组织到社区进行亲子活动,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健美操队和管乐队经常到社区参加公益演出等等。另外,每学年,学校都会举办一次运动会、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月活动,这些常态化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学校课程,而且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活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2)实施课程整合,改变学习方式。学校的德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按国家审定的教材授课,并且将法制教育、环保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心理健康、廉政修身教育等以专题形式包融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将公共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班队会课融进思想品德课中安排,公共安全教育每学期安排10课时,民族团结教育每学期2课时,班队会每周1课时。在学科课程实施中,学校提倡学科育人,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通过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和团队意识。加强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挖掘并发挥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外请专家指导课程改革工作。广大教师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教学工作,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放在首位,让学生好学、乐学、会学。(3)创新课程观念,体验课程乐趣。2014年,学校提出了“体验”一词。2015年上半年,我们开始了“体验课程”的实践。学校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优势特长,充分考虑学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由教师自发进行课外活动实践和引进民间艺术家相结合,逐步推动课外活动课程化,不断提炼学校课程文化和特色,最终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开设了近20门体验课程,其中“非遗”项目体验课程有粤剧、棉塑、剪偶、面塑,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深受学生喜爱。2.重视过程管理,教学减负增效。(1)制定管理制度,扎实常规管理。学校倡导实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中要求教师三个“带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打造智慧课堂,师生共同成长。每学期,学校能按照课程标准、上级教育部门工作部署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并通过科组、备课组、级组等团队来加以实施和落实。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制定了《松岗第一小学教育教学规范管理细则》,在备课、作业、辅导、听课、教育科研、校本培训、质量监控、学籍管理、招生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教学处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定期、随机或展评等形式进行检查。(2)追求健康发展,实施减负增效。学校围绕“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出台了《松岗第一小学作业要求》,建立了有效的作业监控机制。(3)落实教育公平,教学环境和谐。学校教学环境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把立足点转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上来,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公平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保障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和权利。鼓励学生不怕犯错,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充满自信。针对学困生,教师认真分析其学困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更多给予鼓励和关注,不断提高其学习兴趣、自信心并获得成功感。(4)完善监控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大力倡导创设开放、自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把教学权、评价权还给老师。在教学监控方面,主要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有效备课。要求教师“用教材来教”,鼓励教师进行文本再构。二是有效教学,关注学力的培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有效作业,倡导设计差异性、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作业,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减负与增效相结合。我校的质量监控由四个层面组成,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第一层,教学处为第二层,科组长为第三层,各科任教师为第四层。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主要采取单元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跟踪,及时诊断与改进教学,其它课程采取行政巡查和期末综合评价的办法实现有效监控。学校质量监控中心设在教学处,具体落实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健康发展。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评价制度完善。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着力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一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先”的理念为指南,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为一体的多元评价制度;二是在评价方式上,建立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学校要求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展示课、科组人人一节优质课,通过开展听课、辩课、比赛、一小讲堂和举办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评价效能。本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理念,学校切实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着力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采取“自评、他评、师评和家长评”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和兴趣爱好等进行整合性评价,使学生评价不再只局限于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而是着眼于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培养。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二)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1.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只侧重自身的学科教学,对新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动力不足。对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意识不强,还需继续以“新课标”学习活动为载体,开展“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素养,以及课程开发或整合能力。2.“体验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体验课程”是我校落实“八大素养”培育行动的重要抓手,课程项目的开发、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家课程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逐步建立并完善体验课程的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活动实效。3.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整合和完善,加强《品德与生活(社会)》科任教师的培训和专题教学研讨,力求他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看得出问题,说得出道理,想得出办法,做得出样子,做到明理、激情、导行的统一,不断提高德育谭程的实效性。(三)解决办法与改进措施1.学校切实加强对课程开发和设置的研究与管理,引导全校教师充分认识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丰富作用,积极探索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与方法。2.教师要加强个人学习和集体研讨,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将高效课堂的理念落到实处,并从评价和激励的角度去加强教学管理,从整体教学规划的角度去追求学生的发展,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三、教师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有市骨干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学科导师和技术名师培养对象4人,区明师工作坊主持人5人,街道名师3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走“研、训、教一体化”的模式,分学科建立学习共同体,完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学术沙龙和青蓝工程等研修形式,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创建和谐、开放的内部环境,多渠道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主要做法及成效1.建立师德档案,加强师风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建立师德档案,榜样激励,机制监督,纪律约束等一系列措施,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档案管理规定》,教师节前后,则组织“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宣誓仪式,让老师们远离师德“黑名单”和“灰名单”。根据市区要求,学校出台了师德考核方案,每年6月上旬对全校教师进行师德考核,考核结果放入师德档案,并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岗位续聘挂钩。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将班主任培训独立出来,定期进行专项培训,比如心理辅导培训,所有班主任都要持证上岗(C证以上)。坚持班主任专业发展行动研讨培训制度,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剖析社会重大校园案例,诊断自身教育行为,分享学校德育成果。坚持每周一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积极举行“在我生命的每一天”班主任教育叙事演讲比赛,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不断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表彰考核机制。学校成立了教师年度考核小组,有规范的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每学年都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在此基础上,推荐教师参加市、区、街道“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评比。学校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具有良好的教育修养,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深受学生尊重和喜爱。学校无违法犯罪、有效投诉,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校外兼职等现象。2.营造成长氛围,健全发展机制。学校积极创设有利于名师成长的环境,通过全员主动参与,形成名师建设梯队。着力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促进年青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为争取成为好教师、名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并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学校重视级组、科组、班主任管理,实施全员育人,构建起了纵向、横向相结合的育人网络。纵向管理是:教学处、德育处实行一至六年级的纵向管理。横向管理是:年级组主要协调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科组主要负责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班级育人功能主要由班主任承担,通过班会、组织班级活动实现育人目标,同时紧密联系科任教师,通过发掘本学科的育人因素,实现学科育人。通过综合管理、班级管理,达到全员育人的目标。3.践行办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先”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学习共同体,努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建立多元、多层次的学习组织结构,将教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优化、教育理念的提升,促进了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成了教师与学校的共同提升。(1)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摒弃高耗低效的教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一直以来对全体科任教师的要求。聚焦课堂,开展青年教师赛课和科组共上一堂课的展示活动,是我校检阅和推进教师教学真功的有力举措。每学年,学校都会以科组为单位,认真开展人人一节优质课、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或“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比赛。通过优质课或比赛,助力提高教师把握新课程的教学,自觉落实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的能力,切实规范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近些年来,在宝安区的语文五段互动式培训和对外展示中,向小军校长先后两次做过专题讲座,张艳副校长多次担任过主持人、作过专题讲座、进行过总结点评,张琳娜老师担任过授课教师;在宝安区的数学五段互动式培训中,王学农老师担任过总结点评;在宝安区的片区英语新课程新理念教学展示中,林俏男老师担任过授课;在区的美术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活动中,危亚璇老师作过展示课。焦国伟老师在区的数学同课异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近两年,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深圳市微课大赛。通过微课比赛,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水平,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首届微课大赛中,学校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李溪老师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微课大赛中,学校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好成绩,其中杨轶老师的《翠鸟》和王旭琳老师的《j、q、x》获得一等奖。同时学校也荣获深圳市2014年中小学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建设“组织奖”(全宝安区共5个)。(2)利用外培机会,拓宽教师视野。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把教师外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近三年来,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参加过国家、省、市组织的高水平培训,助力教师步入科研之路、名师之路和修炼之路。比如:人大的教学主任、德育主任高校研修,浙大的督学、名师、骨干、国学教师高校研修,宝安和加拿大合作项目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佛山的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峰会,肇庆的“成就与挑战”两岸三地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峰会,深圳的“2014年深、沪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研究与实践”活动,深圳市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高级研修班,厦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效研修班等等。(3)加强校本培训,推进一小讲堂。学校非常重视校本教研活动,把“自培、互助、共享”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自身,我们制定措施,激励教师自我成长,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计划,转变教师“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成长理念。在培训方式上,大胆打破学科界限,推出了“跨学科、大课堂”的全校性集体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倡导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科组与科组都敞开教室的门,走进你我的课堂,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一小讲堂”,是教师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名家的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的汇报讲座、骨干教师的技能展示、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组共上一堂课的五段互动式研训、主题演讲等等,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如为了更好地辅导教师参加深圳市微课制作大赛,一小讲堂安排了有微课制作经验的肖雅琴老师为大家讲解并现场演示微课的制作过程,并欣赏了焦国伟和李溪老师制作的微课。另外徐卓娜、杨轶、钟丽红和林红梅等老师前往浙江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培训回校后,都会积极思考,提炼,对学校老师进行二次培训。再如,语、数、英科组多次利用这个讲堂,进行五段互动式研训。(4)借助课题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级子课题1个、区级A类课题有3个、区级B类课题8个。在教学处的组织下,各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到了区教科培中心教科所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树立老师的科研意识,培养了老师的问题意识,也提高了老师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4、改革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成长。学校依托年度考核,建立了有效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每学年从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教育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并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自下而上,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实施民主管理。先后出台了《松岗第一小学年度考核方案》、《松岗第一小学评优评先方案》、《松岗第一小学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学校的评优评先、聘用选用、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方案科学合理,实施过程公正公开。教师对学校考评工作的满意度100%,教师年度考核合格率为100%。(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教师发展层面,我校教师平均年龄较大,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名师不多,学校缺少名师建设目标及激励机制。2.有的教师对专业化发展认识存在差异,内动力不足,教科研意识不强,有被动发展和职业倦怠现象。个别教师在把握新课程教学和落实课程理念方面还有差距,课堂出现重知识传输、轻方法指导的现象。3.学校历史悠久,但布局缺少整体规划,建筑物破损严重,环境差,硬件建设也严重不足。学校无维修校舍的自主权是重要原因。(三)解决办法与改进措施。积极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老中青三结合、学科协调的教师队伍。2.修改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发挥绩效工资的真正作用,并逐步建立完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地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渗透,激发教师教育激情。3.科学规划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尽快改善低年部环境,优化办学条件,留住人才,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四、学生发展学生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近年,学校从生本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明道践行,成就幸福人生”的德育理念,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行为规范为抓手,以争当“阳光少年”和争创“文明班”为主渠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主要做法及成效1.规范德育管理,促进和谐发展。构建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三组三线”德育网络:一是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负责,班主任实施的行政系统;二是学校、大队部、班级组成的队群系统;三是家长委员会领头的由家长、义工、社区大德育的有机组织。三线有效地协助,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德育管理,拓宽了德育管理的纵深度,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结合学校情况先后制定了《松岗第一小学学生考勤制度》、《松岗第一小学学生一日常规》、《校园小管家制度》等德育制度。学生在校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让我们的德育管理做到了精细化。2.用好活动载体,促进全面发展。学校结合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以传统教育为主题,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开展人人争做“明星队员”活动。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把关爱献给大众爱心活动。以“读书”为主题,开展“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节活动。以国学教育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为主题,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以特色为主题,开展二体一艺活动,落实教育部“2+1”文件精神。以社会实践为主题,开展“体验۰成长”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积极开展的各种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亲自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开展“废品回收利环保活动”,“小鬼当家”卖报活动、“爱心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树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学校还专门组织了慰问孤寡老人、做义工等社会服务活动。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后,学生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满怀忧患意识,学习成为内心的需要,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结出硕果。“文艺大舞台,才情大比拼,展我自信风采”系列活动已经坚持了16届——学校每年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举行,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最美童声合唱比赛,唱响了学生的自信。最强大脑数学活动、淘书乐、诗配画比赛、读书是快乐的作文竞赛、古诗词默写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我型我秀——班级才艺大比拼”的举行,拼出了孩子们的激情,秀出了孩子们艺术的风采。4.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依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抓好“两操”、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带好运动队是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运动会及广播体操队列比赛。为了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我们将国操和校操(健美操)连在一起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实施“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规定后,学生体质有了明显的提升,近视眼发病率也在减少。5.创设自主平台,促进持续发展。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健康成长的平台,相信学生有热爱学习的愿望、自主发展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1)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活动,学生竞聘上岗。竞聘候选人面向全校师生发表竞聘宣言,全校学生根据候选人表现进行打分投票,根据票数产生新一届大队委。通过以上方法,学校建设了一支精良的少先队干部队伍,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进步,真正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2)校园小管家、环保小卫士、一日常规值日生合力上岗,校园红袖章引领校园文明。他们充分利用晨会、午检时段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进行督导,使学生一日常规得到很好地落实——从进校门、上课到课间操、眼保健操,从卫生到礼仪,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指导与检查,实现了学生的自管自引。(3)三方联动,创建“超级幸福家庭俱乐部”平台。学校采用社区、家庭资料统计和班主任跟踪了解的方式分析学生生源现状,以“一个活动渗透多个教育点”为原则,于2013年4月成立了“超级幸福FamilyClub”(超级幸福家庭俱乐部),旨在提高家长们家庭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在探讨中寻求方法,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德育合力,实现多方面育人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超级幸福FamilyClub”的家长和孩子们大胆创意,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4)欣赏经典电影,读享快乐“绘本”。推荐电影——选择电影——欣赏电影——评说电影,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创建了欣赏经典电影的平台,发动家长、老师、学生提供资源,组织活动,坚持为学生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营养餐”,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开展“我的经典电影”主题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吸取精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完善人格、发展全面素质。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孩子、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校组织开展“走进绘本,读‘享’快乐”系列活动,从热爱绘本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中选拔“绘本老师”,定期邀请专家指导,进行绘本研读,教师、家长、学生共享读书的快乐。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促进,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向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建构转变,知、情、意、行获得了实践与锻炼的机会。6.名家走进校园,阅读提升品味。借助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的大平台,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名家走进校园,阅读提升品味”的系列读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热潮,学校经过精心策划,在读书月邀请名家走进校园,给学生近距离亲近名家的机会,走进一小校园的有六小龄童,有曹文轩,有王一梅……走进校园的还有他们的作品以及读书故事,通过名家讲课、签名售书等活动真切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7.改革评价制度,促进多元发展。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针,秉持“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健全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1)多元的评价方式。我们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个人自评、同伴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星级班级、星级学生评选,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成果比较明显。(2)综合的评价体系。学校构建了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学生人手一册“成长手册”,每学年学校评选出“阅读之星”、“学习之星”、“明星队员”、“明星队干”、“三好学生”。通过体系化的跟踪评价,更好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确立学习目标并完成发展任务,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分为思想品德水平、学科学习水平和社会服务等项目,摒弃了只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评价制度,实施激励性、多元性评价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行为规范有待加强。由于学校生源因素,非户籍学生比例大,从事低端服务的家庭多,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造成部分学生在卫生保洁、课间活动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存在差距。2.自信心及自我表现力欠缺。学生课堂发言声音不大,发言面还不够广。这与学生家庭文化滋养不足,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相关训练不够,也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有关。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表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以及个性特长发展不够。(三)解决办法与改进措施1.培养阳光少年。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艺术教育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阳光、自信的松岗一小学子。2.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要加强家访、校访工作,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办好家长学校,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3.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继续实施蓝青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鼓励教师走出去,转变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日行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持之以恒地做好育人工作。实施专家引领,提高教师素养。4.优化校园环境。学校高年部的拆除重建中,现有的校园环境需继续提升。在学校自主权得以加强的背景下,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逐步修缮校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五、学校发展学校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先,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实施科研兴校的策略,立足校本,追求创新,打造特色,搭建大教育平台,完善生命教育体系,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一)主要做法及成效强技,和谐繁荣文化。(1)精心磨砺队伍,加强团队建设。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打造,领导团队、科组团队、级组团队、班级团队、艺术团队、义工团队等待,通过会议、沙龙、座谈、读书活动等等方式,加强了政治学习、师德建设、业务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团结了教师,凝聚了人心,还获得了“宝安区执行力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2)树立生本思想,打造共长课堂。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的理念,实施生本课堂。生本课堂的实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健康生长,教师则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获得成长。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低耗高效”的教学目标。一是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行政人员深入到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中,坚持实实在在、平平常常地做好日常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二是通过加强研究课教学、撰写教学反思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整合多方资源,共建和谐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班班也都有家委会,不定期召开家校联合会议,了解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学生。各年级建立定期召开家长大会的机制,做到每学期两次。各班班主任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QQ群,开通校讯通,适时交流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成长情况,为孩子健康成长形成合力。家委会发起成立了家长义工队。家长义工参与校园周边交通疏导、环境整治,确保学生上学放学路途上的安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包括参观游玩、远足拉练、体艺训练、课外辅导等,学生喜欢,参与面大;家长义工还是学校专职啦啦队,凡是学生有赛事,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也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都有一群义工在服务,在呐喊助威,尤其是健美操的家长义工团队,他们随学校健美操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家长义工队。学校与社区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严格遵守政府的相关法规,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努力为社区提供高水平教育服务的同时,争取社区内公安、交通、供水、供电、城管、文化、卫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专人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优良的外部环境。学校也尽量为文明社区建设发挥自身的作用,经常组织学生社团和公益组织参加社区的各种文娱、宣传、关爱、义工等活动,密切与社区共存共荣的关系。2.坚持多元发展,特色持续发展。健美操、粤剧、管乐、“非遗”项目(体验课程)、家庭教育为学校的五大特色。(1)健美操。健美操是学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作为学校龙头项目,自2003年初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总教练王泽锋老师的带领下,队伍坚持训练至今,风雨无阻,从不间断,队伍人数和训练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已是相当成熟的特色项目,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体育局健美操总教练、副总教练都来学校视察过。目前是深圳市授牌的特色项目,学校已制定了冲击广东省特色项目学校的计划,争取在一两年内成功申请为广东省特色项目学校。多年来,为了促进健美操特色发展,除了加强核心队伍的训练外,学校实施了普及计划:编写了松岗一小健美操校本教材,在二、三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了一节健美操课;延长大课间时间,国操过后全校学生一起做健美操。为了保证健美操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组织人员以课题的形式对它加强了研究。2005年4月,《小学生健美操教学实践研究》被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确定为宝安区首批立项课题。近三年来,学校健美操队在区以上比赛中累计获奖百余项,十几名同学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批又一批优秀队员被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特招。(2)管乐团。管乐团是学校继健美操后的又一亮点,组建才三年时间,已经在区、市、省的比赛中屡获佳绩。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2014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邀请参加了中国第八届非职业管乐团队的比赛,获得一块难得的铜牌。管乐团不仅走了出去,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推进学校文化艺术建设的抓手。(3)粤剧。粤剧走进校园,走进课程。粤剧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是南粤大地的艺术奇葩,也是中国申报的第一批世界级的“非遗”项目。粤剧走进松岗一小校园两年时间里,学校重点抓好“三项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成绩保证。严格的要求、科学的训练,粤剧队员在市区两级各类展演比赛中,斩金夺银,获奖不少。更可喜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小梅花奖比赛中获银花奖一枚,粤剧特色已经暂露头脚。(4)“非遗”项目(体验课程)。“非遗”走进校园,“体验”成为课程。面塑、棉塑、剪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粤剧”同时走进课堂。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面塑”继承人王建林先生带领学生走进了传统面塑的乐园;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棉塑”,作为深圳市“非遗”项目,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多样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第四代继承人罗晓琳女士以其高超的技艺让学生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剪偶”继承人范海龙先生独创的“范氏剪偶”极富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