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_第1页
第16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_第2页
第16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_第3页
第16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_第4页
第16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6第16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程标准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原因(1)既定国策: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2)摆脱危机: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必然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3)现实原因: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4)国内因素: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国民政府尚未做好抗战准备。(5)国际因素: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导致法西斯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2.日本局部侵华与国内态度日本局部侵华国内态度(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2)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3)扶植傀儡政权: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4)华北事变:日本在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2)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3)中国军队抵抗: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4)学生:“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5)中国共产党: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3.西安事变(1)背景:蒋介石调集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在内的军队围攻陕北。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失败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3)结果: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华北事变的影响(1)促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3)加深了美英两国与日本的矛盾。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北的经济利益,美英通过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英派来抵制日本。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卢沟桥事变(1)表现: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过程①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抗战。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②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③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④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2)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正确认识日本侵华的本质及启示(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2)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之一,狂妄自大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最终目标是要称霸世界。(3)日本素有军国主义传统,因此我们应该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保持足够的警惕。正确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作用(1)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2)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上下军民一心团结御敌。(3)支援了敌后战场和抗日游击战争。(4)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到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三、日军的侵华暴行侵华方式地点(或方针)侵略罪行制造屠杀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害政治侵略实行“以华制华”方针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经济掠夺实行“以战养战”方针(1)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2)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3)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三光”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1)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2)1941-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大轰炸重庆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细菌战和毒气战(1)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成立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2)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1.正面战场的抗战(1)英勇抗战时间会战结果及影响1937年8月至11月中旬淞沪会战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1937年9月太原会战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1938年1至5月徐州会战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淞沪会战的意义和战败原因(1)意义①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战士气。②为上海和华东地区工业的内迁,物资、设备和企业机构的转移,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单位和人员向后方撤退赢得了时间,对全国持久抗战起了重要作用。③有力地推动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2)战败原因①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指挥决策在战略战术上的失误,部署不当,消极抗战。②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不能独立自主地思考中国的战略问题,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的干预调停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应该说在立足点上是根本错误的。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装备精良。(2)大后方迁移①表现: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②影响: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2.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战初期相持阶段(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影响: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2)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3)加强根据地建设: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特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到1938年,八路军、新四军共创建了十多个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敌人是日本侵略者,其任务是团结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人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二、东方主战场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参加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2.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总兵力。(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1)背景:为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2)内容:《论联合政府》①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3)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区别领导者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阶级利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根据地区别抗战路线仅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式战,兼有游击战游击战战略方式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联系两个战场是互相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被割裂与对立起来2.日本投降(1)背景: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2)表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3.抗战胜利的意义(1)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3)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结局的比较(1)从领导因素上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求和妥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2)从战略战术上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错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时期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3)从国际环境上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活动采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图解史实】全面认识抗日战争正确认识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考点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考向1|日本侵华材料(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解读:定时空1931年9月18日,南满铁路抓主题九一八事变找关键“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提素养驳斥分析日本当局的说法(唯物史观)问题: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试分析日本制造这一事件的实质目的。提示:事件: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原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实质目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考向2|全民族抗战材料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冯友兰撰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解读:材料引自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反映了中国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抗日斗争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民族抗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国方面说明取得“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的原因。提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等等。考向3|东方主战场材料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解读:材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主要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巨大牺牲及贡献,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资源。问题: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提示: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贡献: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中国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资源。理解: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一、抗日战争的特点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中国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1.政治上: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投降活动,维护了统一战线;领导沦陷区人民开展各种反抗斗争。2.军事上: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初期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在相持阶段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发动百团大战,对争取抗战形势好转起了积极作用。及时开展局部反攻,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3.思想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思想,指出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召开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胜利作了充分的准备。【真题展示】(2020·全国卷Ⅱ·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命题人揭秘】提取信息:“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涉及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地主等多个阶层。⇓转换信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边区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其团结对象是所有赞成抗日的人士。⇓联系知识:由材料并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民族矛盾加深,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材料中的议员来自社会各阶层,体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广泛性,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落实,故选D项。【阅卷人点评】[失分1]对历史概念认知模糊。容易对A项中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等历史概念认知模糊。[失分2]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特征认知模糊。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势力,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是主要任务,因此需要团结包括地主在内的一切抗日人士。[失分3]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欠缺。革命性质决定了政权的性质,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改变”不符合史实,这一政权也不是“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1.(2020·全国卷Ⅲ·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C解析:材料“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表明经济出现不正常现象。结合所学1940年代中后期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由此可知当时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出商业繁荣的信息,不能得出商业繁荣带动工业生产,故A项错误;当时许多企业难以为继,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恢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40年代中后期”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而国民党军阀混战发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2.(2020·天津高考·5)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D解析:由材料时间“1931年末”和“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整个东北,《良友》画报配文“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意在激励民众以史为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D项正确。材料“国难日亟……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表明面对日本侵华,《良友》呼吁国人共御外侮,而不是呼吁和平和鼓动变革,A、B两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惨剧已经“重现目前”,C项错误。3.(2019·天津高考·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民党对合作抗日的态度,排除B;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排除D。4.(2018·全国卷Ⅱ·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