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考研专业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宋庆龄基金会属于()。
A.社团法人B.财团法人C.营利法人D.中间法人
2.《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其所处的时代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
3.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4.在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否定天赋观念,提出“教育万能论”的教育家是()。
A.卢梭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拉夏洛泰
5.某事故树的结构函数为T=X1+X1X2+X1X3,则导致该事故的最基本原因是()。
A.{X1},{X1X2},{X1X3}
B.{X1},{X1X3}
C.{X1}D.{X2},{X3}
6.在调查“综合性大学的考研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中,研究者从各学院辅导员手中获取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名单(总体)1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研究者按照生源地的区域把生源分为本省、外省生源,然后按照这一学校的本省外省生源5:5的比例,抽取本省、外省学生各50人。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7.以下关于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阐述正确的是()。
A.支出乘数越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8.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项规则属于()。
A.义务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C.强制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9.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
10.在以下情形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是()。
A.极端古典情形B.极端凯恩斯情形C.凯恩斯一般情形D.以上选项均正确
11.根据合同法规定,交付动产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履行地应为()。
A.供货方所在地B.需货方所在地C.供货方或需货方所在地D.供货方和需货方之间的中间地
1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达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中一方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13.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西塞罗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调查研究的是
A.问卷B.访谈C.测验D.实验
1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C.检察机关D.上一级人民法院
16.
A.10
B.8
C.6
D.4
E.不能确定
17.希望儿童先学习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即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
18.以下阐述符合无公司税时的MM理论的是()。
A.无论公司的融资组合如何,公司的总价值必然相同
B.负债公司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公司的价值
C.公司最佳的资金战略就是尽量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9.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较为适合于现场条件或接近现实的模拟性研究是()。
A.准实验B.真实验C.前实验D.假实验
20.在研究小学生课堂生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了观察表,观察每5分钟学生的上课状态。这种观察是
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
21.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A.传递、保存B.创造、更新C.交流、融合D.选择、批判
22.造成麦考利久期的主要缺陷的原因可能是()。
A.价格-收益率曲线的凹性
B.收益率曲线变动幅度交大
C.收益率曲线非平行移动D.债券价格的波动率交大
23.在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上,研究者的理论基础有: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但论文中两个理论都没有恰当使用。这一研究违反了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
24.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过剩的商品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C.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25.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的情景条件B.观察的方式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二、多选题(10题)2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
C.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
27.法律的强制力()。
A.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B.具有直接性C.具有潜在性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2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B.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C.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D.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29.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是以相应的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种权利义务关系
D.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合法的
30.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
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B.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C.必须有共同的犯意D.必须有共同的故意
31.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有()。
A.生命权B.健康权C.隐私权D.监护权
32.行为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承担?()
A.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B.对犯罪工具性能的认识错误C.对犯罪客体的认识错误D.对法律规定的理解错误
33.甲为了鼓励乙好好学习,答应赠给乙一台电脑及一架照相机。甲先给了电脑,要求在乙期末学习成绩好时再送照相机。
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甲与乙间赠与电脑及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
B.甲无权要求返还电脑
C.甲有权不再给照相机
D.甲有权要求返还电脑
34.下列犯罪中,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的是()。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D.聚众哄抢罪
35.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是()。
A.主物权B.他物权C.从物权D.对人权
三、判断题(3题)36.在总效用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A.是B.否
37.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要小。
A.是B.否
38.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简述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种类及适用。(人大2009年研)
40.简述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北科2011年研)
41.判断: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时。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南开大学2011年研)
42.结合曹丕的《典论.论文》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北京大学2004年)
43.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被告人刘某在某住宅区行窃时,被邻居张某撞见。张某见状大声呼喊:“抓贼尸被告人刘某用木棒将张某击倒在地,携赃物逃跑。
问:
对刘某应如何定罪?理由何在?
45.个体工商户张山因购货急需,由其同乡好友马乃作一般保证人,向另一个体工商户王如林借款5万元,在借款合同上马乃以一般保证人的身份签字。后来,张山因经营不善,为逃债举家出走,下落不明。一年后债务到期,张山没有偿还债务。于是王如林直接向马乃索债。马乃以自己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享有先诉抗辩权,在王如林没有提起诉讼或仲裁并就张山的财产强制执行前,自己没有义务清偿为由,拒绝王如林的请求。王如林诉至法院,要求马乃履行保证义务,清偿张山所欠债务。
试分析:
(1)张、马、王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有何法律依据?
(2)这种关系是否变化,适用法律有否变化?
(3)马乃应否清偿张山所欠债务,理由和根据何在?
参考答案
1.B解析:私法人依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社团法人是以人的存在为成立基础的法人,是人的组合。社团法人又包括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财团法人是以捐助的财产为成立基础的法人,是财产的组合。宋庆龄基金会是以捐献的财产为成立基础的法人,不属于社团法人,应为财团法人。
2.C《礼记.内则》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的家庭教育,奴隶主阶级认为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思想道德的统治者,需要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能进行学校教育。
3.D
4.B爱尔维修表达了人人智力天生平等和教育的民主化主张,直接抨击了以人的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的贵族理论。在此基础上,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A项卢梭、C项狄德罗以及D项拉夏洛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CT=X1+X1X2+X1X3=X1(1+X2+X3)=X1,割集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X1}最小割集,是导致该事故的最基本原因。
6.C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本题运用的是分层抽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7.B解析:“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从而“挤出效应”就越多。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则一定量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8.B解析: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可为模式”的规则。
9.A按照考证的目的,学者们一般将史料的考证和评价过程分为以下两种:①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②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内容特性)。题干所述为外部评论。
10.B[参考答案]B
[分析]
如图3-15所示,在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下,LM曲线为水平线,而IS曲线为垂线,此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下跌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将认为利率已跌至谷底,只会上涨不会下跌,不会再购买债券,而将全部货币保留在手中。这时,中央银行通过各类货币政策手段所增加的货币供给将全部被公众吸收,不会再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11.A解析:履行地点是指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接受履行的地点。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履行合同。合同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依《合同法》第62条规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权人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务人所在地履行。
12.B在等级特权社会中,法律以义务为本位;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更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权利是更重要的,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所以选项A、D都是正确的。
从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此,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所以选项C表述正确。
选项B认为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这样就把义务放到第一位,颠倒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违反了现代法治精神,表述不正确。
13.C昆体良认为,教学要“适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量与深度要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而不能使他们的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和休息应该交替进行。A项苏格拉底、B项柏拉图及D项西塞罗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4.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调查研究的定义。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15.B[答案]B
[评析]考丧要点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独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B项是正确
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
16.B
17.B昆体良十分重视学前教育。昆体良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因此,答案为B。
18.A[参考答案]A
[分析]
无公司税时MM理论指出,一个公司所有证券持有者的总风险不会因为资本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动。因此,无论公司的融资组合如何,公司的总价值必然相同。选项B、C的内容为有公司税时MM理论的基本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9.A根据实验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的程度和水平的不同,可以把教育实验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A项准实验是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实验者的情况,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B项真实验使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C项前实验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指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0.A本题考查的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是观察法中最严格的一种。一般来说,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结构观察的形式主要有行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等。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21.CA项传递、保存是指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主要体现在使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B项创造、更新即教育的创造、更新功能,就是在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D项选择、批判,即教育的选择、批判功能,就是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C项交流、融合即教育的交流、融合功能,一种是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本身需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使文化不断丰富与发展。一种是外在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对外交流、合作等,促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影响及融合。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2.B
23.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该研究之所以会出现理论基础的悬置,是因为研究者没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24.C[参考答案]C
[分析]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他实际支付的总数量的差额。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不同,所以,他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不同。在不考虑价格歧视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可能出现差额,这一差额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因此,本题的选项C为正确选项。
25.C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观察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A项观察的情景条件、B项观察的方式及D项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均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观察的程序和方法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6.ACD解析: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三种不同情况:其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其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其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归个人使用的目的。因此,选项B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不属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27.A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强制力的理解。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但法律的强制力的实现不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而是通过其本身的潜在力量来实现的,故B选项不正确。法律的强制力当然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是通过多方面因素来保证进行的,故D选项也不正确。
28.BC解析:《宪法》第101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省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29.AB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的了解。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与一般的社会关系相比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而出现的一种状态,故凡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内的社会关系都可称之为法律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法律化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本题应选A、B、C。D项不正确,合法性并非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所在。
30.B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两个以上的单位、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三种情况。(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就选项A而言,它只是共同犯罪在主体方面的一个体现,并不全面;就选项C而言,共同的犯意并不是成立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31.ABC解析:本题考查人格权的类型。生命权、健康权和隐私权均为人格权,而监护权是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的,属于身份权。选项D不正确。
32.AD解析: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包括两大类:一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二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的承担,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则可能对其刑事责任的承担发生影响。从本题来看,选项B和C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而选项A和D则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33.ABC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所以本题中,甲、乙之间赠与电脑、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甲在交付电脑后,电脑所有权已转移给乙,因而甲无权要求乙返还电脑,选项D不正确。
34.AC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2条第2款)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第291条),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290条)和聚众哄抢罪(《刑法》第268条)既可以由首要分子构成,又可以由积极参加的人员构成。
35.BC解析:担保物权是指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定限物权。担保物权为物权,且属于绝对权即对世权,而非对人权;担保物权是他物权;担保物权从属于债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是从物权,不是主物权。
36.N在TR=TC时候,厂商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37.Y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须需要的,即使价格发生的变化,其需求量的应该维持大体上的不变,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较为陡峭,即斜率-较大。根据公式,可得到结论。
38.N答案暂无
39.(1)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概念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2)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种类①因非法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以及其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②因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③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以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法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或者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④因使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3)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③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④侵权人的获利情况;⑤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⑥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1)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概念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2)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种类①因非法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以及其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②因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③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以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法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或者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④因使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而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3)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③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④侵权人的获利情况;⑤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⑥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40.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返还原物请求权都是基于对物权的合法权利人的保护恢复不当的利益变动。但是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前提是不当得利之债属于物的债法保护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基于物权本身是物权请求权的内容。二者的具体分析如下:(1)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①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害人享有的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即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②行使a.受益人为善意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现存利益)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b.受益人为恶意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c.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2)返还原物的请求权①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物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占有物权利人可以通过行使该项请求权恢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②行使a.权利人只能请求现在占有标的物的无权占有人返还。所谓无权占有就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的财产。b.必须是针对无权占有人请求返还。如果向有权占有人请求返还该占有人可依据其合法占有权拒绝权利人的请求。c.请求返还原物必须以原物存在为前提如果原物已经灭失就只能要求赔偿损失。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返还原物请求权都是基于对物权的合法权利人的保护,恢复不当的利益变动。但是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前提是不当得利之债,属于物的债法保护,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基于物权本身,是物权请求权的内容。二者的具体分析如下:(1)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①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害人享有的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即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②行使a.受益人为善意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现存利益)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b.受益人为恶意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c.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2)返还原物的请求权①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物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占有物,权利人可以通过行使该项请求权恢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②行使a.权利人只能请求现在占有标的物的无权占有人返还。所谓无权占有,就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的财产。b.必须是针对无权占有人请求返还。如果向有权占有人请求返还,该占有人可依据其合法占有权,拒绝权利人的请求。c.请求返还原物,必须以原物存在为前提,如果原物已经灭失,就只能要求赔偿损失。
41.上述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数人共同故意或者过失构成共同侵权的情况;二是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指向一个对象但侵权人没有意思联络亦无共同过失的情况;三是数人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对于第一种情况原则上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第二种情况中应当由侵犯人按照责任大小承担责任而不承担连带责任;在第三种情况中则更为复杂若是能确定具体侵权人则由侵权人承担责任若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则由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因而题中说法不正确。侵权责任法对于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做出了不同的规定。(1)《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见这条规定的是承担连带责任的数人侵权行为即共同侵权行为。(2)《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分担责任。可见此条规定的是承担按份责任的数人侵权行为。(3)《侵权责任法》第lO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上述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数人共同故意或者过失构成共同侵权的情况;二是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指向一个对象,但侵权人没有意思联络亦无共同过失的情况;三是数人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对于第一种情况原则上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第二种情况中应当由侵犯人按照责任大小承担责任,而不承担连带责任;在第三种情况中则更为复杂,若是能确定具体侵权人则由侵权人承担责任,若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则由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因而题中说法不正确。侵权责任法对于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做出了不同的规定。(1)《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见,这条规定的是承担连带责任的数人侵权行为即共同侵权行为。(2)《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分担责任。可见,此条规定的是承担按份责任的数人侵权行为。(3)《侵权责任法》第lO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42.《典论.论文》篇制虽短,却涉及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充分肯定了文学的作用,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二是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指出文章的不同风格源于作家具有不同的“气”(作家的气质、才性等);三是提出了文体论,论及了诗、赋等八种文体的特征;四是关于文学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入股合同范例
- 中厅拆除合同范例
- 德州购房合同范例
- 装潢材料合同范例
- 汕头大学《食品添加剂线上线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水彩粉风景写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角磨齿轮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搜索合作合同范例
- 2024至2030年洁净操作台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工业伺服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 语文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 【课件】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工程计价学-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孟母三迁》课本剧剧本: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6篇)
- 《富马酸卢帕他定口崩片关键质量属性与标准研究》
- 走近非遗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课件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 2024版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