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_第1页
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_第2页
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_第3页
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_第4页
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语言类题的答题技巧

2021/5/91关于炼字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在用字遣词时经过反复琢磨,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一)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2021/5/92

赏析炼字

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叠词等。2021/5/93类型一: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类型二:诗中的“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类型三: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高考设问方式

2021/5/94炼字型题的答题步骤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

2021/5/95[边做边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对苏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请作具体解析。2021/5/96【参考答案】步骤一:“又”有越来越的意思。步骤二:“又”字不仅准确的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不止一次。步骤三:词人的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的流露与这“又”字之中。2021/5/97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⑴,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⑵。

【注】⑴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⑵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2021/5/98【参考答案】

“常”字解释为“常常、经常”,强调时间频度(步骤一),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步骤二);

“偏”解释为”偏偏“,突出情态(步骤一),新月总是在落叶的时候特别明亮,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步骤二)。诗人用“常”与“偏”两个具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来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悲秋的情感以及忧伤落寞的心情。(步骤三)2021/5/99

诗眼,是指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有时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关于诗眼(二)诗歌中诗眼型题的答题技巧2021/5/910诗眼的作用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使诗意更精确使诗句翻出新意2021/5/911

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所以,诗眼的锤炼,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鉴赏诗眼2021/5/912诗眼类题型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词)的基本含义;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第三步:考虑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021/5/913

题三闾大夫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简析。

本诗诗眼是“怨”。(步骤一)“怨”有“哀怨、哀愁”之意。(步骤二)“怨”紧承上句,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步骤三)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边做边悟2021/5/914归至武阳渡作刘克庄夹岸盲风扫楝②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注]①此诗写的是诗人将抵家时的情景。②楝:音liàn,落叶乔木。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归”字是诗眼。(步骤一)“归”有“归家”之意。(步骤二)开篇写诗人乘船归来,二三句写眼前所见,云遮高城,但诗人希望乌云别遮住城西塔,那可是游子归家认路的标志。诗人在选取景物:水岸、楝花、风、城池、乌云、高塔都是归人眼中所见之景。(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归“字统领全诗。2021/5/915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时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许多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步骤一)“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意为云彩散去,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步骤二)作者有意把这句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步骤三)山峰俊俏,景象明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是全诗的点睛之笔。2021/5/916

闻泉李咸用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1/5/917【参考答案】

此诗诗眼是“闻”。(步骤一)“闻”有“听到”之意。(步骤二)全诗紧扣“闻”字:首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情状。“淅淅”写初闻其声,“梦初惊”写泉声作用于梦中人的听觉过程及引起的心态反映。三四句,描绘听泉人所处的幽静环境。五六句转入正面描写,诗人凭借所闻泉声的“急、低”,想象泉水的”穿岩曲“和“过石平”。七八句是诗人闻泉后的感受,诗人想用琴声来模拟泉水声音,但又感觉泉声是自然之声,琴声无法与之相媲美。(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闻“字统领全诗。

闻泉李咸用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2021/5/918课堂小结:191、寻找并鉴赏诗中精练词语时,可首先考虑动词、形容词等。2、赏析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