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页,共39页。考纲下载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神经功能第二页,共39页。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中枢神经注意区别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第三页,共39页。脑的结构1、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2、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第四页,共39页。脊髓位置:

脊柱的椎管内结构:灰质白质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神经中枢。第五页,共39页。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髓鞘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一、神经元结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第六页,共39页。一、神经调节和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应答。兴奋——动物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第七页,共39页。反射的种类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存在参与中枢引起反射的刺激物持续时间作用皮层以下低级中枢先天性后天获得永久性暂时性皮层高级中枢具体事物的直接刺激相关感受器具体事物的间接刺激或抽象刺激终生固定的是暂时、可消退的生存的根本保证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第八页,共39页。例(2006年江苏生物卷-8)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返回C第九页,共39页。思考:怎样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第十页,共39页。(三)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第十一页,共39页。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即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大多数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中还有一个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第十二页,共39页。(06重庆)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人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返回C第十三页,共39页。刺激静息电位时的状态兴奋状态兴奋区未兴奋区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第十四页,共39页。回忆1.静息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动作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静息电位电荷分布为

,产生原因主要是

外流造成的;受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为

,产生原因主要是

内流造成的。外正内负K+外负内正Na+第十五页,共39页。++++----++++++++----++++----++++--------++++----一定刺激(1)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2)兴奋状态: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兴奋的传导第十六页,共39页。++++----++++++++----++++----++++--------++++----一定刺激(3)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双向传导第十七页,共39页。兴奋传导的详细过程分析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双向第十八页,共39页。(2009年高考上海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2中曲线。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C第十九页,共39页。【易误警示】测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时,电表的一极连在膜外,一极连在膜内。(如右图)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电表的两极连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不同部位。(如右图)第二十页,共39页。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突触后膜有两种:①树突膜②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第二十一页,共39页。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信号转化方式如何?2.神经递质的效果一定引起兴奋么?也可以引起抑制3..递质释放的过程为__________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_由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胞吐流动性糖蛋白4.突触小体内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2类?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思考:神经元之间为什么只能单向传递单向传导第二十二页,共39页。比较项目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的方式刺激的方式作用时间传导的方向局部电流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刺激化学刺激快慢可以双向传导只能单向传递兴奋的传导小结第二十三页,共39页。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AD

即时应用第二十四页,共39页。(08年宁夏)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第二十五页,共39页。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①在神经纤维上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第二十六页,共39页。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②在神经元之间第二十七页,共39页。变式练习:若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长度ab=bd,则:①刺激b点,指针偏转

次,②刺激c点,指针偏转

次。21第二十八页,共39页。

五、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参与生物节律的控制)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第二十九页,共39页。六、人脑的高级功能(一)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写、读、说。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4个方面: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第三十页,共39页。W区(一)大脑皮层的言语区S区V区H区前后S区:运动性言语中枢H区:听觉性言语中枢W区:书写言语中枢V区:视觉性言语中枢第三十一页,共39页。对位训练(2008·广东生物,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第三十二页,共39页。(上海生物)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第三十三页,共39页。(广东生物)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D第三十四页,共39页。(二)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外界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瞬息记忆遗忘(信息丢失)

注意短期记忆

不重复遗忘

重复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第三十五页,共39页。右图为不同记忆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2)外界信息的输入是通过、和

等感觉进行的。(3)背书时,只看不读的效果不如既看又读,原因是

。(4)学习一个新知识后不及时巩固就会很快遗忘,可能的原因是:(5)有人听课效率高,而有人听课效率低,是因为:(6)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讲,有利于

过程的进行;课后复习有利于

过程的进行。外界信息输入遗忘②注意重复③不重复遗忘永久记忆①后者有两条信息输入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