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_第1页
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_第2页
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_第3页
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_第4页
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科普知识讲座分析第一页,共45页。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如能对其发病因素加以全面认识,并注意预防,日益增高的发病率也会降低。第二页,共45页。什么叫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是脊柱中体积最小,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人出生后,随着机体的发育生长,颈椎能够采取不同的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适应其支持和活动头颅的功能。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轻微的外伤,而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第三页,共45页。第四页,共45页。第五页,共45页。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本原因: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低,韧带松弛,颈椎不稳,韧带下血肿形成,血肿机化、钙化,骨刺形成,2、急性损伤;慢性损伤3、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第六页,共45页。正常的椎间盘退变的椎间盘第七页,共45页。骨膜下血肿韧带增厚第八页,共45页。颈椎的正常曲度及异常曲度第九页,共45页。寰枢关节半脱位第十页,共45页。颈椎病的类型

神经根—神经根型脊髓—脊髓型椎动脉—椎动脉型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型压迫或刺激第十一页,共45页。神经根型—发病率第十二页,共45页。不少病人有头颈部外伤史或反复落枕史,外伤可以诱致颈椎病的急性发作,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症状也逐渐加重。颈部活动度数大,长期低头工作或高枕者发病率较高。第十三页,共45页。神经根型—临床特点发病率最高,50~60%颈肩痛,向上肢放射手指僵硬无力,动作缓慢、麻木。压头试验(+)第十四页,共45页。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第十五页,共45页。脊髓型—发病机理第十六页,共45页。简单地说,此类型是由两种作用造成的,即各种原因直接对脊髓的机械性压迫、磨擦和交感神经刺激导致的脊髓血管痉挛。第十七页,共45页。脊髓型—临床特点约占10~15%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双足有“踩棉花感”上肢软瘫或硬瘫,下肢硬瘫如果没有手术禁忌,应该认作是手术适应证。第十八页,共45页。椎动脉型—临床特点发作性眩晕:与颈部活动有关头痛:枕部、枕顶部,发作性胀痛视觉障碍:突发性弱视、复视,甚至短暂失明。短期内自动恢复猝倒: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椎动脉MRA或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受压第十九页,共45页。交感神经型—临床特点交感神经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眼部胀痛,心率加快等。第二十页,共45页。其它类型颈型:仅有颈部酸痛不适而无上肢症状,X线示颈椎曲度变直食管型:少见混合型:表现为两种以上类型,较多见第二十一页,共45页。

影像学检查—X线(增生)第二十二页,共45页。处理原则(一)、理疗熏蒸、按摩、正骨、针灸、拔罐、中频、手法牵引和器械牵引等。(二)、手术治疗第二十三页,共45页。

器械牵引第二十四页,共45页。第二十五页,共45页。颈托颈托和围领:颈部制动第二十六页,共45页。按摩和理疗推拿按摩: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手法复位适于早期颈椎病脊髓型禁忌理疗:第二十七页,共45页。颈椎病要怎样按摩按摩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刺激患者体表的经络、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加以特定的肢体活动,来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以达到保健和治病的一种外治法。第二十八页,共45页。

按摩的通用手法

按、摩、推、拿、揉、搓、掐、点、叩、滚、捏、擦1.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2.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3.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4.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提起,随后又放下。5.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6.搓:用单手或双手搓擦肢体7.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8.点: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9.叩:用掌或拳叩打肢体。10.滚:用手背近小指部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伸曲和前臂的旋转、协调运动的滚动。11.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受术部位做对称性挤压。12.擦: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第二十九页,共45页。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甲钴胺、谷维素、B1、B12肌松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第三十页,共45页。治疗—手术治疗适应症:

1、症状明显的脊髓型颈椎病

2、其它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第三十一页,共45页。颈椎病系统预防对策

第三十二页,共45页。防止颈椎病发生对策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第三十三页,共45页。关节会嗝嗝响有三个原因:1、气体逃逸:在人体关节间,有一种叫做滑液的液体,是用来润滑关节用的。这种滑液内含有一些气体,譬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在滑液中形成气泡。当我们拉伸关节时,滑液中的气体急速跑掉,就造成嗝嗝响,因为气泡破了。2、关节移位:当我们移动关节时,肌腱韧带移位。当肌腱韧带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时,就会听到嗝嗝响。这种情形以膝关节和足踝为多。3、关节炎造成的粗慥关节接触面:关节炎会破坏关节间的软骨组织,造成关节接触面不再平滑。这种状况下,关节磨擦就会产生响声。

第三十四页,共45页。乘车时谨防急刹车。乘车时不要睡觉,如困得必需睡,一定头后仰于靠背上保护颈椎。第三十五页,共45页。对可疑颈椎外伤,搬动时防止损伤颈椎。对于可疑颈椎损伤,应做详细查体,及时进行X线、CT、MRI检查,以防漏诊。长期低头伏案都应定时做适当的颈部运动。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平。头不要靠在沙发扶手上看电视和睡觉。第三十六页,共45页。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吹袭。咽部感染、扁桃体炎与颈椎病互为因果,在早期因感染炎症向后扩散造成颈椎病,当颈椎病形成后又可造成慢性咽炎,故应注意防治咽部炎症。第三十七页,共45页。颈椎病发病后防治对策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在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十八页,共45页。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伏案工作人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生活中应注意纠正不良姿势,不要将座位置于空调冷风直接吹到颈部的地方,戒烟和减少吸烟,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第三十九页,共45页。颈椎病康复体操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型颈椎病患者包括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都可以做。

自我运动:慢动作-颈前屈、后仰,左、右侧旋转。忌摇头! 5分钟/次。一星期为一疗程。

自我按摩或拍打肩颈部:从肩部至后颈部。5分钟/次,4-6次/日提倡蛙式游泳:30-40分钟/次,2次/日第四十页,共45页。颈椎病日常护理

一、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第四十一页,共45页。二、枕头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软硬适中,透气性好的。忌高枕。

第四十二页,共45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