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政治_第1页
当代国际政治_第2页
当代国际政治_第3页
当代国际政治_第4页
当代国际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当代国际政治》教学大纲外交学系牛仲君目录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3第三章国家与民族┄┄┄┄┄┄┄┄┄┄┄┄┄┄┄┄┄┄┄┄┄┄┄┄┄┄┄┄6第四章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9第五章国际政治中的安全问题——国际冲突与合作┄┄┄┄┄┄┄┄┄┄┄┄11第六章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问题┄┄┄┄┄┄┄┄┄┄┄┄┄┄┄┄┄┄┄14第七章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15第八章全球化下的国际政治┄┄┄┄┄┄┄┄┄┄┄┄┄┄┄┄┄┄┄┄┄┄┄18第九章当代国际政治面临的课题┄┄┄┄┄┄┄┄┄┄┄┄┄┄┄┄┄┄┄┄┄19课时分配简表教学内容授课时数第一章导论4第二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6第三章国家与民族4第四章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4第一次作业不占课时第五章国际政治中的安全问题——国际冲突与合作4第六章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问题2第七章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4第二次作业不占课时第八章全球化下的国际政治4第九章当代国际政治面临的课题4合计362005年9月当代国际政治教学大纲(36课时)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得一门新兴学科。它不同与国际关系学,侧重于研究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本课程作为外交学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明确国际政治基本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掌握认识国际社会诸现象的专业方法。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合作与冲突并存的特点,充分认识我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将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方式。鉴于当代国际政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通过划分不同的专题,讲授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研究视角和热点问题。并且在主要讲授我国国际政治学界理论和特点的同时,适当的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分析,以便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另外,还将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表示重点;**表示难点导论(4课时)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要学派;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重点掌握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国际政治新理论。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五点:一、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国际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既是一个很抽象、又是一个很具体的范畴。具体包括:1.国际政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国际政治社会的一般特征,国际政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国际政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2.国家行为主体,即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即国际组织、跨国政党、跨国公司等,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最主要对象3.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等。我们研究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必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全面分析国际政治主体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分析各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揭示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二、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条件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较为专门和系统的国际政治教科书和理论著作。国际政治学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帝国主义时代的同际风云变幻和激烈斗争紧密相连的,战争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科:1、哲学。2、政治学。3、世界史学。4、国际法学。5、地理学。6、政治经济学。(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与演变国际政治学自形成至今,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3、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80年代)。4、冷战结束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主要流派:一、理想主义学派;二、现实主义学派;三、新现实主义学派;四、新自由主义学派;五、建构主义学派主要理论:一、均势理论;二、霸权理论;三、相互依赖理论;四、世界体系理论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学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2、坚持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3、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重要理论1、时代观。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体系理论。3、民族殖民地理论。4、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五、中国的国际政治学(一)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立与发展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外交系,1955年扩大为外交学院。60年代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设立了国际政治系。一些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专业刊物出现,编辑和翻译的国内外学术及政治著作和教科书出版。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际问题研究受到严重损害。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问题的研究出现新的高潮。(二)中国国际政治学的现状目前正处在探索和创建阶段,方向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正确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国际政治学理论中的科学成分,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在坚持与发展、借鉴与扬弃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三)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框架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依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建立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科体系做出了奠定了基础。主要的理论贡献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三个世界战略划分;(3)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4)国际政治新秩序等。本章思考题1;国际政治学产生的条件与动力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与西方国际政治学的异同点是什么?3;国际政治学应当不应当有中国特色?4;怎样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理论?参考书目1、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宋新宁、陈岳主编:《国际政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年4、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6课时)教学目的:本章是学习国际政治的最基础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理解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上掌握认识国际社会的视角,进而学习如何探索国际政治的规律问题。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四点:一、**系统论在国际政治学中的应用广义的系统科学指的是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在内的一个相互有关的科学群,它们揭示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普遍联系和共同规律,促进了科学向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科学转向人体、思维、社会这些复杂领域的更深入的研究。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认为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是系统。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研究方法在西方国际政治分析中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把国际社会视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和结构功能的完整体系,进而简历各种国际系统模型。2.探讨一国在特定国际环境下的外交决策过程。3.把一国国内的各个阶层和政治集团划分为各级子政治系统,对这些子系统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决策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行研究,以便说明一国内部外交决策的程序和影响因素。二、*国际政治体系(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内涵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区分为全球体系和区域体系,包括有政党体系、国际组织体系和各类国家体系,如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体系,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体系,如反法西斯战争同盟体系。这些体系就是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其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即总系统。在历史长河中,国际政治体系先后曾具体表现为:(1)帝国体系,如罗马帝国、英殖民帝国,具有集权式的统治机构;(2)势力范围体系,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集团,具有健全的组织指挥机构;(3)和平共处体系,如不结盟运动,具有平等协商,共同决策和轮流主持的会议机构;(4)无世界政府无国际组织的无政府主义体系;(5)无世界政府而有国际组织的无序与有序并存的国际体系。国际政治体系不是国际社会,它不完全由主权国家组成,也无密切的经济联系,缺少公认的行为准则。(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体系由基本政治单元组成,体系的特点既取决基本政治单元,也取决于基本单元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体系自身的结构状态。因此,应该从国际政治研究的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即主权国家层次与国际体系层次,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客观的发现国际政治体系的一般特点。(1)国际政治体系的相对稳定由一般国际行为规则维护。(2)基本单元的共同行为与相互作用构成体系的基本特点(3)基本单元的多样性决定国际政治体系的表现形态的复杂性。(4)基本单元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存在形式。(三)历史上的四次国际体系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维也纳体系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雅尔塔体系三、*国际政治格局(一)国际政治基本格局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构状态。换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国际政治格局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系统,与一般国际政治系统或广义国际政治系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并不是所有的国际行为角色,而是国际政治力量。所谓国际政治力量,是指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单位。一个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当它的行为能力达到~定的程度,即能对国际政治的发展,对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影响时.才构成为一种国际政治力量,即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二)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格局作为国际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其居于各种类型,均具有一些共同性的特征。(1)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2)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4)国际政治格局在其演进、变化的过程中,总是相互交错、呈现过渡性的特征。(三)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模式

国际政治格局是一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政治力量与权力是完全不同的。区分格局的不同类型,主要应当依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所谓内部结构,是指构成一定格局的政治力量的特征以及各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容与结构。所谓外在形态,是指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组合形式与规模特征。据此,我们把国际政治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一元格局,或称单极格局。即某一个主要的大国或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够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一国独霸世界。(2)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3)多极格局,即多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各种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相互之间不存在两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两极多元格局,这是一种由两极向多极、或由多极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四、*国际政治秩序(一)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则指的是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运行的机制,它是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实力和对外政策相互作用的统一产简言之,国际秩序就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定的国际秩序总是同特定的国际格局相对应,国际秩序总是受着国际格局的影响和制约。国际秩序也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它表现出国家、国家集团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和顺序,稳定而有序。二是具有一定时效性,它的机制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有效。三是具有协调作用性,它体现为对国际主要战略力量相互关系和相和相互利益的协调作用,对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排序有很大影响。(二)国际秩序理论的演进

近代国际政治理论中,有关国际秩序的论述往往与均势论、国际法与世界政府等观念相关联。现代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均势学说、国际法与世界政府学说被人们视为国际秩序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手段。(1)均势理论意味着均衡和平衡,从古典均势理论发展为现代均势理论,为的是克服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2)维持国际秩序的另一种范式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准则。20世纪以来,国际法主体增多,国际法作用增大,成为约束国家间行为的一种力量。(3)世界政府。为了消除战争,缓解重提,求得国际和平与维持世界秩序,除了采用均势政策建立国际法律体系之外,另一个理想途径是建立世界政府。这一思想起源于中世纪,后不断发展演进。国际新秩序的创立,与这三种因素密切相关。(三)各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9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型与演进,各国都想设计某种方案,为自己在未来世界格局中谋求一个有利的位置,并且展开了一场争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斗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新秩序的理论有(1)美国。雅尔塔体系瓦解以后,美日就有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的打算。海湾战争为美国提出其主张提供了极好时机。布什利用海湾战争的胜利来证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全能冠军”,以此构筑“单极世界”。(2)西欧。西欧主张未来新秩序应是“美欧日三极体系”,不赞成美国的“单极世界”。欧洲多数国家不接受美国领导的新秩序,但在政治目标上与美国保持一致。(3)日本认为冷战后是建立新秩序的“难得的良机”,日本将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影响,努力参与新秩序的建立。日本主张与西欧类似,即组成美欧日“三极世界”,日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日本认为美国“是未来新秩序中最重要的因素”。主张实现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与政治多元化。(4)中国。中国主张多极化世界,大小国家本质上一律平等,建立具有公正合理的全新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本章思考题1;影响国际体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如何理解当今的世界格局,是单极、多极,还是其他?3;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参考书目1、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宋新宁、陈岳主编:《国际政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年3、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时殷弘:《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法律出版社,2000年3月5、张蕴岭主编:《21世纪: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三章*国家与民族(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种类及特征。并通过对国家行为体的重点学习掌握国家主权、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利益、国家权力、综合国力、对外政策、对外战略等基本概念。并且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同时,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概念内涵的变化,以更好的理解变化中的国际政治。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五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一)国际行为主体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成国际行为实体的主体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或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展过程,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二)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主权国家虽然不是国际舞台上唯一的行为主体,却是国际政治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与国家在国内政治学意义上的本质特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在规模、范围和行为准则等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国家在国内社会中的本质无疑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则更多地是强调它的行为能力和职能作用。(三)非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中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家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非国家行为主体大致可以区分为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两种基本类型。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其政府、政党、民众和团体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它主要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或民间组织)两大类。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的国际垄断组织。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一直被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实体而不包括在国际政治的视野范围之内,但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迅速发展,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国家行为主体的重要特征是参与国家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和职能作用的协调性。二、*主权与国家(一)国家的构成要素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具有一定的政权机构;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国家作为阶级社会中最一般的政治形态,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又是组织社会的管理机构;它在本质上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同时又必须调整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作为国际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我们研究的不是作为一般政治形态的国家,而主要是研究国家的对外行为,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二)主权英文中的“sovereignty”、法文中的“soveraítté”,其基本意义都是“supremepower”——最高权力。这个概念可以推至亚里斯多德,他在区分国家政体时就是以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人数来区分的。但是最早明确提出“主权”概念的是法国人博丹及其所著的《论主权》一书。主权国家是现代国际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始终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主权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起着重大制约作用(三)国家学说1.西方的国家学说:国家是超阶级、非阶级的东西。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列宁: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国家也是如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三、民族与国家(一)近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nation)与国家是(state)不同:民族是历史概念,指一类人拥有共同的文化。国家是政治单位,拥有一定的人口、领土及自治政府和主权,国家给予公民身份,从而奠定了政治上效忠的基础。民族促进感情上的联系,个人通过这种联系产生同一感。最早的民族国家大约是17世纪在欧洲大陆孕育产生的,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从基督教社会到民族国家的转变,是欧洲进入一个以国家主权为特征的新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l)近代欧洲最早的主权国家形态是专制王权国家。(2)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的主要方式是战争和暴力革命。(3)近代欧洲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王权与民族的重叠。因此,民族冲突呈现出向外的性质,表现为国家间的冲突和对外战争。(二)民族国家及其特征“民族国家”首先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一种理想的国家形式,是可能性意义上的国家。中世纪的欧洲,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更没有民族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驱动下,在西欧形成了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民族主义的要求。现实中的民族国家与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一致,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实的民族国家基本上都不是单一民族建立的,民族的界线与国家的界线总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一致,即使是被看作民族国家之典型的英国和法国,在民族构成上也不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因此,在确定民族国家的涵义时,不能仅仅从概念出发,而应该从现实出发,将国家的民族构成和国家的本质内涵即国家政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确定民族国家本质。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指一些共性的特点,它们是:(1)国家主权的独立性;(2)国家领土的统一性;(3)国家权力的世俗性;(4)国家民族单一性。民族国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现实的政治进程中,民族国家可以转变为多民族家,多民族国家也可以分化为多个民族国家。(三)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民族主义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如何界定,民族主义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要求的产物,诸如政治要求、文化要求、宗教要求等。在这些要求中,最根本的是政治要求。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认同感的人类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休戚与共,这些人有民族地位意识,谋求给予这种共同体一个政治实体,要么是建立独立的国家,要么则实现自治。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我们可以把民族主义的本质属性概括为三点:(1)民族成员首先应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共同体;(2)这种民族共同体希望成为独立的国家;(3)这个国家只应由一个民族组成。当代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引起了世界政治局势的激烈动荡,出现了许多热点地区。大体上包括四部分:(l)前苏联、东欧地区发生剧变后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2)非洲国家频繁出现的部族、民族冲突;(3)西方国家以新法西斯主义、白人至上主义为表现形式的种族主义浪潮;(4)继续对抗的旧的民族矛盾。四、**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一)国家利益及其特征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根据国家利益的不同组成部分的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时效性,可将其分为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适用程度,可将其分为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四个方面来界定。(1)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最核心的利益。(2)经济利益。经济是一国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3)政治利益。国家的政治利益是国家利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维护国家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力争使其影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4)文化利益。文化与利益虽然不属于同样的范畴,但是文化利益确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利益包括:意识形态的维护,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持,民族认同感的确立和维系,与安全、经济、政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等等。国家利益的基本特征有(1)客观性和抽象性;(2)客观性与主观性;(3)全民性和阶级性。

(二)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权力即强力是西方政治现实主义的传统概念。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追求利益,主要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具体表现为运用权力关系来实现相互影响。施加影响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和平的。接受影响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被迫的,也可以是主动的或自愿的。权力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和政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主要是指,在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一个国家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这一定义包含四层含义:(1)由于权力主要是一个政治的或政治学的概念,因而我们强调这是一种影响国际政治关系,或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因素。(2)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或互动范畴,权力只有在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对权力的双方或各方均形成一定的制约。(3)权力体现的是一种能力,即我能够对你施加影响。要具备这种能力,一定的物质实力是必须的。(4)权力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表面上体现的是一种单向的施行过程,即一方影响或改变另一方的行为。但是实际上,这种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综合国力及其判定国家的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包括有形的构成,如地理条件、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也包含无形的构成,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局势等,它是两者的结合。在估价一个国家的实力时,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即“综合国力”。国家的实力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国家实力的不同构成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国家的实力构成中,物质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物质力越强大的国家,实力地位就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就大。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小国、弱国同样可以取得较强的实力地位,发挥较大的作用。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的国力估价方程试图从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角度来对一个国家的实力进行综合评估,其基本方法是可取的,但是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一些中国学者运用系统论等方法,提出了综合国力动态方程,即把综合国力看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个个开放的系统和一个非线性的系统,无疑弥补了西方学者的理论和方法论缺陷。五、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一)国家对外战略国家对外战略,也称国际战略或全球战略。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国际战略指的是一国对较长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的认识和谋划。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指导着外交政策的制定,指导着各种对外具体策略的制定,它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国家对外战略,是主观的东西,受国家对外目标的支配,客观存在的国际环境是制定和检验国际对外战略的客观依据。(二)国家目标国家目标是国家战略的中心内容。国家目标(nationalgoal)即是国家利益的显现,是根据国家利益所确定的国家在一个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计划、愿望和要求,国家目标比国家利益客观,且容易理解。国家目标有3个层次:1.核心目标(coregoals)--国家的生存、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本价值的维护、政治经济体系的持续。2.中程目标(middle-rangegoals)--侨民利益的保护、国际贸易的增加、国家声望的提升、国际事务的参与。3.远程目标(long-rangegoals)--国家理念的发扬、同类型国家的增多、世界秩序的改变、国际政治的改造等。(三)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国家对外战略的基本结构的一部分。国家对外战略的实现,依赖于外交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外战略本身又对外交政策作了总的方向性的规定,要求后者必须为实现战略所规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设定外交目标,应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结合、科学分析与综合的结果。任何一类外交目标的设定都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客观因素有清醒认识,才可能产生较合理的外交目标。影响外交目标设定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国际舆论状况;重大关系国的态度与反应等。(2)国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军事力量与自然资源因素;国内政局、国内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因素等。本章思考题1;在非国家行为体影响力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国家还是不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体?2;如何理解主权弱化和“人道主义干涉”?3;什么是国家利益,如何才能最大化的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4;我国应当实行什么样的国家战略?参考书目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3、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美)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5、(美)康威·汉得森:《国际关系》,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四章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组织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结构、表决方式、会员等基本内容。并通过对联合国的重点学习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发展以及改革的问题,明确联合国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三点:一、国际组织(一)国际组织的定义来自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的成员(含政府和非政府)为实现共同的利益,根据某种协定建立的常设性组织。主要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inter-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IGOs)和国际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INGOs)。(二)两类国际组织国际政府间组织(IGOs):国家政府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达成的国际条约而成立的常设性机构。由国家派出代表组成的组织,讨论相互间利益和共同更新的问题(如: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s):针对特定问题或事件的私人、次国家以及全球行为体(如:绿色和平Greenpeace)二、*政府间国际组织(一)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1.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者是国家而非自然人。2.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非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3.与国际会议不同,政府间国际组织设有常设机构,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4.依据国家间的正式协定。5.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单独意志。6.合作职能。(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结构1.议事与决策机构(联合国大会、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2.执行与主管机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3.行政与管理机构(秘书处)4.辅助与工作机构(联合国安理会下属的反恐委员会、制裁委员会)5.司法机构(联合国国际法院、国联常设国际法院)(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1.全体一致同意制(principleofunanimityrule)2.多数表决制(principleofmajorityrule),如欧盟理事会的有效多数为成员的55%以上,总人口的65以上。3.加权表决制(weightedvotingsystem,按照国家的人口、财富、实力或其它标准相应地给予各个成员不同的投票权。常见于国际经济类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票权分两部分:一是每个成员都拥有250张基本投票权;二是根据各国交纳的份额,每10万个单位的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的一种用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手段)增加一票。美国拥有20%的投票权。4.协商一致(consensus)5.反向协商一致(四)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会员1.完全会员:出席会议权、评论、建议权、表决权、选举和被选举权。2.准会员:主要针对非独立国家的非自治领土,无投票权。3.部分会员:成为某些政府间国际组织下属机构的正式成员的非成员国,如汤加和瑙鲁在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之前已成为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成员。在联合国,部分会员不能出席联合国大会。有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则规定部分会员不能参加该组织的选举。4.观察员:可以出席有关会议,但无表决权。(五)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分类以组织成员的构成范围划分:普遍性(universal)政府间国际组织&封闭性(closed)政府间国际组织。封闭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可细分为三种:1.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以一定区域为界,如美洲国家组织;2.有共同背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伊斯兰会议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3.封闭性职能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组织的宗旨与职能范围划分:1.一般性(general)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2.专门性(specialized)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六)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政府间国际组织具有国际人格,即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因此,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行为体之一。政府间国际组织拥有以下主要权利:缔约权;对外交往权;承认与被承认的权利;国际索赔和国际责任;继承权(职能、法律行为、职员、财产);召开国际会议的权利;其他权利,如颁发旅行证件等。三、*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一)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硝烟中酝酿并诞生的。二战的空前惨烈使国际社会对和平格外期盼,直接推动了联合国的建立。(二)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4大宗旨7大原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台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并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为实现上述宗旨,宪章第二条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该遵循的主权平等、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非法使用武力、集体协助、确使非会员国遵行宪章原则、不干涉内政等七项原则。(三)联合国的职权1、大会的职权2、安理会的职权3、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职权4、托管理事会的职权5、国际法院的职权6、秘书长的职权(赖伊、哈马舍尔德、吴丹、瓦尔德海姆、德奎利亚尔、加利、安南)(四)联合国的活动程序1、大会活动程序2、安理会活动程序3、否决权(大国一致原则)4、双重否决权(五)联合国的工作1、联合国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与维和行动(peace-keepingoperation)维和行动的定义及法律和理论依据:经冲突各方同意,运用联合国指挥的部队,从事非武力的行动,以维持世界许多紧张地区的稳定(加利);由联合国建立的、在冲突地区帮助维持或恢复和平的、包括军事人员在内的、没有强制权力的一种行动(联合国新闻部)法律依据:是联合国的一项创新,第6.5章;宪章第40条有关临时办法的规定。理论依据:联合国在现场的公正存在有助于减缓紧张局势,让当事各方可通过谈判达成解决冲突局势的方法。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2;国际组织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力来源有哪些?4;如何理解联合国的作用,应如何认识联合国的改革?参考书目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3、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4、(美)罗伯特·基欧汉等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五章国际政治中的安全问题——国际冲突与合作(4课时)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懂得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都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理解国际冲突,国际危机,国际战争的相关的概念及内在联系;弄清当代国际冲突国际危机,国际战争的根源,形式和特点,以及它们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了解实现世界全面持久和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五点:一、国际冲突及其处理国家间交往形式多种多样,一旦国家利益与目标不尽一致,矛盾发展到相当程度,国家间争端逐步升级,无法缓和时,就可能上升为国际冲突。冲突是一种矛盾对立的态势。当冲突双方形成对立的目标或情绪,并交互作用时,冲突的态势便出现了。冲突作为一种态势,既可加剧而演变为激烈对抗或武装冲突,也可缓和而达成妥协,消除冲突。冲突根据空间领域分类,可以包括:国际冲突、地区冲突、国内冲突、个人冲突;根据性质划分,有政治冲突、经济冲突、文化与意识形态冲突等。从冲突的一般意义出发,国际冲突也可界定为主权国家或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矛盾对立态势,也可以说是以利益、价值观、权力

地位、资源、意识形态等因素为目标,展开的竞争,它以国际社会为背景。当代国际冲突具有的特点有:(1)全球性、广泛性和联动性。(2)国际冲突主要形式的转移与兼容性。(3)国际冲突的频率与时间性发生变化。(4)国际冲突潜在的危险性与可控性。二、国际合作及其特点所谓国家间合作,一般指国家间为满足共同利益需要和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协调和联合。国家间合作一般以正式文件为基础,通过协议、条约或合作组织来实现。国际合作种类繁多,既有全球范围的合作,也有区域性合作;既有双边合作,也有多边合作;既有平等自愿合作,也有不平等的强制性合作;既有结盟的战略性合作,也有不结盟的一般性合作。国际合作现象尽管早已有之,但作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则在20世纪获得充分发展。“二战”前的国际合作,大多与欧美列强间的争夺霸权与势力范围相关,合作的基础以维持列强的力量均势为条件,合作的领域主要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战后几十年的冷战阶段,国家间合作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东西方集团的内部政治、军事、经济合作为主。冷战后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国际合作,尤其是区域性经济合作比重提高,全球合作呈现出超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广泛性、稳定性

与形式多样性等特点,并且与和平及发展的世界主题相关联。国际合作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全球性社会问题。(2)消除日益扩大的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3)促进一些国内问题的彻底解决,如人口增长、失业率高、资金不足等。国际合作的主要特点有:全球性、普遍性、主动性、机制性、超意识形态性等。三、*战争与和平(一)西方关于战争起源的理论战争的根源问题,是人类长期以来加以探讨的问题。当代国际战争所潜伏的巨大灾难性,使人们更专注于其根源与原因的研究。西方研究战争起源问题有两大流派。持微观战争起源理论的学者认为,国家仅仅是个人的扩大,因此,国家间战争的根源应当从个人因素中去寻找。他们从生物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角度出发,试图按照人的本性、心理活动或行为规律来解释战争的根源,主要是研究生物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基于人类本性和心理机能的非意识性攻击本能和驱动力,强调个人对战争的责任,认为战争主要是由领袖人物追求个人的名望、野心等“权力欲望”所引起的。这种理论把战争视为人类生活中的自然规律。持宏观战争起源理论的学者则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组织学、政治学、系统论等学科的角度,力图从国家的内部社会及经济结构、国家间的经济及政治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变化来说明战争的起因。(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产生战争的根源,战争只能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列宁认为,“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而这种政策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列宁把帝国主义与现代战争作为因果关系加以考察,是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今天,它仍然是考察当代国际战争根源的重要依据。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一度是世界动乱、世界战争危险的主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挑起与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这些类型的战争很容易从私有制以及有关国家的经济制度及其政治表现中找到根源。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国际关系的巨大发展及其带来的复杂化、多样化,当代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已经不能完全用现成的结论来解释,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理论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结论出发。(三)核战争时代的基本理论武器的演进,给战争和国际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核武器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最为复杂。核武器的出现是武器的质的飞跃,它的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远,命中率高,作用时间长,后果特别严重。它对战争的传统观念和某些规律提出了重大挑战:(l)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改变了传统的战争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改变了传统战争的程序。(2)对传统的战争目的提出了挑战。战争的一般目的无非是克敌制胜,“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在一场倾全力的核大战之后,没有胜利者。(3)对传统的战争性质,即正义或非正义的判断,也提出了挑战,因为没有任何目的能证明发动核战争是正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对于因核战争而毁灭人类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4)核武器因其具有的毁灭性而难以作为纯武器使用。四、**国际安全(一)国际安全的概念国际关系范畴的“安全”概念,是一个产生于西方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提法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常用的标准概念,成为取代诸如军事事务、对外政策、外交事务等较陈旧词汇的新提法。卡尔·多伊奇指出,安全意味着和平及和平的维护,但是,由于安全作为一种价值,同时是享受其他许多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所以它的含义往往是不明确的。也有许多人认为国家安全是可以做一般界定的。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二)国际安全战略选择国家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就要有适当的安全战略。国家的安全观包括两个范式:实力政治与合作安全。实力政治的理论基础,就是权力政治。按照实力政治的观点,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只有处于较强状态才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因此,追求实力地位的国家,大体可作两种选择,要么谋求支配那些反对它们或是可能威胁它们的国家,要么谋求力量的平衡。进行这样两种战略选择,其实质都是想通过减损他国的实力来增大自身的安全。1982年,以帕尔梅为首的“裁军与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率先提出了“共同安全”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核战争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战争的双方只能同归于尽,因此,对抗的双方必须谋求共同的生存。持久的安全只有在全体国家能够共享安全的时候才能实现,而这一点的实现只能通过建立在平等、正义和互惠原则之上的合作。但是,国际安全体系中的任何合作都不可能是牢不可破的,因此安全合作具有脆弱性。几种安全观:集体安全;共同安全;综合安全;普遍安全;合作安全(三)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

从理论上探讨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可以看到,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是存在着某种两难关系的。这种两难关系表现为:国家是按照理想主义的模式创建国际组织的,但不得不按照现实主义的方式在其中行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国际组织的形式解决冲突与争端,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每一个参与的国家都存在如何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问题。这种以契约为体现的关系既反映个别国家的利益与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的关系,亦反映个别国家的权力与国际组织的权力的关系。事实上,每个国家在面对这样的关系时,都不得不进行功利的、道德的和力量对比的判断。(1)进行功利的判断,国家要解决的是对自身得失的分析,即只有得大于失,国家才会参与国际组织的合作。(2)进行道德判断,国家要解决的是如何承担对于国际组织的义务,或者说国家将如何为集体利益作贡献。(3)进行力量对比的判断,国家需解决的是把多大的权力授予国际组织,或者说准备使国际组织强大到何种地步。在这三个问题上,国家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国际组织的功效。五、*国际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一)冷战结束后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1)恐怖主义。(2)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又称“ABC”武器(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国际和平维持机制,就是在军事、政治、经济范围内对战争危险的直接抑制,对战争能力与手段的直接管制。并在其他广泛领域里积极调节和控制冲突,在广义上也可以视为消除和减少战争危险,间接地维护了和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军备控制与裁军机制。2、国际法作用。3、联合国维持和平机制与行动。4、核威慑。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冲突与合作的关系问题?2;在核时代,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是不是已经不存在了?3;如何理解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等新的安全观?4;当今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参考书目1、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王逸舟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六章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问题(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通过了解当今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南北问题,认识到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南南合作的学习探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三点:一、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一)国际贸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1、促进国际政治关系的稳定:2、以贸易政策推动政治关系的改善:3、推动各国政治地位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4、对外贸易会导致国内利益集团的冲突:5、贸易是文化意识传播的载体:(二)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作用1、社会制度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凭借政治、军事力量推动国际贸易:3、以国际贸易作为政治工具:4、以政治目标为依据制定对外贸易政策:5、政治——军事集团和联盟内部的经济贸易合作:(三)国际贸易组织和集团的政治功能1、推动政治联盟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随着贸易集团内部经济关系的加深,政治联盟关系也会不断加强。欧共体就是这一趋势的代表:关税同盟——经济同盟——政治同盟。2、以集体方式干预国家贸易政策及其他事务:各国为获得贸易利益加入国际贸易组织时,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成为国际贸易组织以集体方式干预个别国家有关事务的一种途径。二、南北问题与南南合作(一)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占联合国185个成员国的80%以上,140多个。战后争取确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民族独立运动:60年代达到高潮独立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挑战:摆脱旧有的依附性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本国经济2.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努力:“第三世界的概念”兴起和冷战的影响;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25个发展中国家首脑聚首南斯拉夫;1961-1995:成员国发展到113个(包括观察员)。开始是政治运动,到70年代转变成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加强南南合作南南合作的进程1;1970年,第三次首脑会议开始对经济问题日益关注,提出“集体自力更生”,区域一体化2;1973年,明确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反霸权作为运动的不结盟纲领。强调改变南北关系。3;1980年代,集体谈判,增加对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南南合作的结果比较成功的是东盟:1967年成立,开始是5国,现在扩大到10国。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洲。日本的作用。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南南合作的领域:1;贸易合作:相互贸易的比例。稳定价格的努力。2;资金合作:产油国的贷款。3;技术合作:4;区域合作:70-80年代建立了近100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阿拉伯共同市场、拉美的安第斯集团、南方共同市、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三、*国际经济新秩序(一)全球经济的现实WTO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金融秩序与发展中国家(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国际经济秩序,是指由各国在国际经济结构中形成的地位和关系所决定的国际经济制度及行为规则。由于各国的经济交往涉及国家的具体物质利益,因而其经济制度和规则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战后,尽管殖民体系瓦解了,但迄今为止,国际经济仍然保留着战前的某些特征。具体地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国际生产体系仍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的国际生产分工。(2)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不等价交换,也是旧国际经济秩序的一个特征。(3)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1944年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织的制度和规则,也表现出许多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特征。(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与内容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公正、平等、合理1;主权平等: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方式2;经济公正: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规则和运行的垄断与控制,让发展中国家参与决策;发达国家对殖民时代予以补偿,包括援助、技术转让等。3;共同发展:现有发展观存在的问题体系因素:全球经济体系的风险越来越大:80-90年代以来的100多次的危机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内在因素:体制建设、经济利益分配、政治民主的问题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2;在全球化的时代,南南合作是不是已经过时?3;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参考书目4、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宋新宁、陈岳主编:《国际政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年14、(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24、(美)梅尔·格托夫:《人类关注的全球政治》,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七章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自然、科技、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政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问题,培养学生从整体性上去观察把握国际政治,了解国际政治多角度的内涵,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全面掌握国际政治的运行规律。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四点:一、自然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自然三要素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1)地理因素。(2)人口状况。(3)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本身所包括的上述各种要素,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产生着直接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二)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关系的理论,并进而成为在国际政治中利用地理知识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决策的一门学科。其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有美国海军退役军官、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及其海权理论;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特·麦金德及其陆权理论;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拜克曼的边缘地带说;德国的极端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豪斯浩弗等。地缘政治学对一国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片面夸大其作用容易走向“地理环境决定论”。(三)自然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对

外决策与对外行为的制约作用上,而且还表现在国家之间的相互行为与相互作用方面。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自然环境对一国综合国力的影响,自然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基本状况也就影响了一定时期内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关系,从而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产生制约作用。(2)由于地理位置对国家行为能力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制约作用,大凡地处海峡、海道以及陆上战略通道等战略要地的国家与地区,因其扼守着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咽喉,往往成为国际政治争夺的热点地区。(3)对自然资源全面争夺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4)由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应用,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二、科技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科技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科学技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根本性的质的突破和飞跃。科技革命的这种推动主要作用于国际政治的总体结构并决定了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历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1)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促使资本主义在欧洲政治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而产生。(2)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和北美地区,整个世界形成了以少数欧洲国家为中心的、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的完整的全球体系。(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地。以它为冷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也促使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现象的发展。(4)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开始于70年代,它给世界政治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使得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狭小和透明,整个人类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和扩大,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和整体化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二)科技革命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科技因素对国家实力地位和对外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诸要素起制约作用,改变国家的实力地位来限制国家对外目标的选择范围和对外政策的实施手段。具体表现在(1)科技因素改变了自然环境这一国力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因素,使环境对人类政治行为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化。(2)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3)科学技术对国家军事力量的作用。(4)科技因素对国力构成的精神要素的影响。(三)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科技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1)科技战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科技因素使得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复杂化。(3)科技革命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国际政治的全球化,并大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的新内容。一系列全球性的共同问题被列入国际政治议事日程,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发生了变化,国际政治本身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军事因素及其构成军事因素反映的是各国的军事实力状况和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军事关系。主要包括:(1)战争。(2)武装冲突。(3)军备与军事实力。(4)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组织。从狭义上看,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国际政治关系表现为政治权力关系、军事关系、外交关系、法律关系,甚至文化关系等许多方面,军事因素是其中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二)军事因素与国家对外决策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必然对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并对其对外决策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制约着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2)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3)军事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军事因素与当代国际政治关系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的影响,而且还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对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行产生制约作用。(1)军事因素改变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促使国家政治格局发展演变。(2)军事因素是制约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手段,直接关系到国际政治目标的实现与否,进而影响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状况。(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国际政治中出现了相互依存的趋势,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出现作用弱化的现象。四、**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文化与国际政治1、文化的定义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2)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3)文化关系是实现国际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2、塞缪尔·亨廷顿与《文明冲突论》3、宗教与国际政治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拥有如此众多的教徒和相当严密的组织机构,必然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1)宗教本身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动员和团结本国人民的作用。(2)宗教和教派争端乃至战争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内乱与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3)宗教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意识形态与国际政治

意识形态是指关于某一社会制度或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根本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因素的一部分。在国际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意识形态导致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产生于各国对自身利益的认识并与阶级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意识形态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在对外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反映了一国统治阶级对本国利益的系统认识,对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的判断和评价起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3)意识形态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手段。可以作为一种政治信念统一和团结本国人民;可以通过宣传抵制和削弱地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可以为本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等。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能源安全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2;科技、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文明冲突的实质是什么?4;如何理解宗教与恐怖主义的关系?参考书目1、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王辑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4、[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第八章全球化下的国际政治(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全球化的基础理论,即全球化的定义、特点、内涵等,了解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全球化下国际安全的新变化、一体化与区域化等现象,讨论全球化下国际政治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以下三点:一、**全球化的基本理论(一)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IMF)。现在人们谈论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追求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经济收益的全球获取,所以它不仅会冲击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活动,要求其在统一世界市场的框架中调整原有的种种行为,而且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这种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二)全球化的含义解读全球化已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在推进世界历史的全球化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基础、是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关键,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得全球化进程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了现实性。1、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2、全球化具有内在的自主性,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3、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三)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因而它也是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一次深刻变革,由于经济全球化同时必将带来人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等其他社会生活的相应发展,因而归根到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活整体发展方式,方式的一次深刻革命。其主要表现在:1、时空方式的革命:从区域时空到全球时空2、发展的本质方式的革命:从非自由的发展方式到自由的发展方式3、主体方式的革命:从民族主体到人类主体(四)全球化的特征1,它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2,它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3,它以跨国公司为主要驱动力。4,它以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为纽带。5,它由经济区域化伴随发展,又必然促进政治多极化的进程。6,它既为发展中国家所参与,又为发展中国家所抗拒。二、*全球化与国际安全(一)全球化背景下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