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技艺文化陶瓷_第1页
中国工艺技艺文化陶瓷_第2页
中国工艺技艺文化陶瓷_第3页
中国工艺技艺文化陶瓷_第4页
中国工艺技艺文化陶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宗教、民族民俗与工艺技艺文化中国工艺、技艺文化

工艺技艺文化的分类(一)陶瓷器(二)丝织刺绣品(三)漆器和金属工艺品(四)雕塑工艺品(五)书画陶瓷器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1.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2.汉砖

汉砖上的雕饰,包罗万象,繁复美观。无论是彩绘或是浮雕图像都生动活泼,线条灵活;其中表现的故事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3.兵马俑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崇尚厚葬,陶器可久藏不朽,成了最好的陪葬品,有模型房舍、乐器、鸟兽、以及人俑,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最为有名。

汉、三国时期的青色透明釉的炻器,在南北朝时期已被称为“瓷”。而且当时已记载其产地是“东瓯”即现在浙江东部一带,是唐宋时期有名的越州窑的前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北齐白瓷绿彩刻花莲瓣纹四系罐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陶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此间南方烧造青瓷的窑场迅速增多,烧造规模扩大;北方于南北朝时期烧制成功白瓷。白瓷的烧造成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大事,它为陶瓷美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公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邢窑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柴窑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五代柴窑葵口八瓣三足洗

秘色窑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宋汝窑莲花式温碗

钧窑

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钧窑创始於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宋钧窑鸡心罐官窑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宋官窑青釉盏托

哥窑哥窑创使者为浙江省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泉窑或章窑。哥窑主要特徵是釉面裂纹开片,这种裂痕是由於釉与胎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宋哥窑八方碗定窑

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後,生产白瓷最好的窑。定窑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迁之後,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

宋定窑婴儿枕龙泉窑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宋汝窑莲花式温碗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里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元景德镇窑枢府釉印龙纹盘

枢府窑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元景德镇窑枢府釉印龙纹盘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颜料的浓淡、层次,都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青花简朴而又华美,既复杂又统一,如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

元青花凤首壶

早期青花

永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感觉出他的雄浑古朴。

明永乐青花双狮纹瓷罐

中期青花

成化、正德为青花瓷的中期,此时苏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

明成化青花婴戏图纹碗

晚期青花

嘉靖、万历年间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给嘉靖诸窑带来盛况,色彩浓艳而强烈。此时产量较大,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明万历青花人物葫芦形瓶

斗彩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後世彩瓷发展的基础,“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成化瓷采用斗彩,先用青花料描出轮廓,釉烧之後,再加上釉上彩,填入五色,增加艳丽,极为有名,成为後世争相仿制的对象。正德年间采用回青,淡而暗,胎质也欠洁白较不如成化碗盘之类较多,渣斗是其独特的地方。

明成化斗彩高士杯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粉彩

雍正时期则以粉彩最有成就,粉彩主要特徵是用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采用白粉扑底成立体状再加色彩,并染成浓淡明暗层次,清新透彻,温润平实,深具工笔花鸟之意味及浓厚的装饰性。

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

珐琅彩

乾隆时期在彩绘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珐琅彩,最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珐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之感。景德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