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寻病终

其他重点实词(14分)(1)缘溪行缘:

⁠(2)落英缤纷缤纷:

⁠(3)屋舍俨然俨然:

⁠(4)咸来问讯咸:

⁠(5)遂与外人间隔间隔: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7)诣太守诣:

⁠6.词语勾连(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仿佛若有光(好像) B.便要还家(同“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着、顺着)D.欣然规往(打算,计划)⁠(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欲穷其林/蝉则千转不穷B.初极狭,才通人/非学无以广才C.具答之/则第二板已具D.处处志之/得志,与民由之三、翻译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9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分)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分)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分)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分)四、文意理解(9分)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2.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3分)3.文章已经说了渔人“不复得路”,结尾再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多余?为什么?五、比较阅读(12分)选文依据:落英缤纷,良田美竹;朗月当空,竹声窸窣。追随渔人的脚步,拨开桃花源的重重迷雾;沿着晁补之的道路,欣赏新城山的美丽脱俗。读下面两篇选文,体会和谐美好的人文图景,领略清新绝美的自然风光。【甲】桃花源记(原文略)【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有删改)【注释】①介然:界限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去新城之北三十里()(2)且暮()(3)声切切不已()(4)二三子不得寐()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3.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乙】文中写“二三子”有什么作用?(2分)(2)【乙】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甲】文刘子骥“欣然规往”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