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1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考点:3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2、注意点: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第2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考点:3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第3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2·浙江文综)下面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第4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天津文综)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5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江苏单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第6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课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第7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第8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考点:3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性质;变化发展引起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第9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10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浙江文综)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第11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山东文综)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第12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江苏单科)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第13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考点:4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及解决(1)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2)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①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地位: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第14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第15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1·江苏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注: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2)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分)1992年2011年国内生产总指(万亿元)恩格尔系数(%)2.755.347.238.8(200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7.1(2002年)<1(90年代初)2860(2010年)市场化程度(%)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亿元)26.066.576.4(2008年)11144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比率(%)≈0.5(1990年)2.7(2008年)第16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第17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具体阐释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高考考点:4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18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012·浙江文综)40.(10分)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答案:①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②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第19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考点:4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地位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第20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第21页,共2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派别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