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_第1页
2023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_第2页
2023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_第3页
2023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_第4页
2023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第一章口语传播第二章文字传播一、名词解释1、古罗马《每日纪闻》(94、99传名):2、新闻信:3、威尼斯小报:4、富格尔通讯:二、简述1、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2、古代新闻传播和近代新闻事业的不同特点。第三章印刷传播与通讯社一、名词解释1、谷登堡(00新名):2、新闻书:3、资产阶级政党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时期,重要表现为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报刊信赖政党补贴发行;这一时期报刊政治上倾向性明显,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以上层人士和政界为重要读者对象。4、上层报纸/高级报纸(01新名):5、便宜报纸(91名):6、黄色新闻(91、00新名):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和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报导,是报业追逐利润的结果。来源:表现手法:大号字煽情标题,版面夸张,滥用照片,捏造新闻,星期日增刊登载滑稽和肤浅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使报纸的作用从宣传时代进入了鼓动时代。7、报团(90、95名):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称为报团,表白新闻事业走向垄断,是二十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世界上第一个报团是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8、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9、联合公司10、“三社四边协定”(93、95、00传名):11、交流新闻社12、国际通讯社13、国内通讯社14、新闻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数据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受众广,影响大。15、埃菲社(98名)16.特稿辛迪加:辛迪加是指授权承担某项责任或进行特定的商业交易的人们或公司的联合体。特稿辛迪加一般只采访国内新闻,发稿范围也在国内,一般与一个或几个世界性通讯社签有协议以获得国际新闻。有的国内通讯社也采访国际新闻,但一般只供应国内媒体,作为本国国际新闻的补充。新闻来源渠道:除自己采写外,尚有各种新闻媒体上的材料、其他定有协议的通讯社提供的新闻。一般与本国政府关系密切。是国内通讯社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二、简述1、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2、定期报刊出现的标志性意义。3、新闻事业据以产生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4、列举世界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杂志。5、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轨迹。6、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报业和政治的依存互动关系。7、工业革命兴起对报业的重要推动和影响。8、近代无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轨迹。9、无产阶级报刊的共同特点。10、近代报业演进为现代报业的背景和标志。1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法和德、日不同的发展模式。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报业发展的新特点。13、报业垄断的成因。14、新技术对现代报业的强大推动及其发展趋势。15、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的共同特点。16、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报业发展情况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报业分布状况)17、发展中国家报业体制的三种不同类型。18、列举重要发展中国家各国最早的报刊。19、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报业发展以及电讯业的兴起同通讯社诞生的关系。20、“三社四边协议”拟定的具体划分和“三社四边协议”的消亡。21、东欧及苏联政局剧变后通讯社的变化。22、发展中国家通讯社的特点。三、论述1、试述近代报业由孕育到诞生的发展过程。2、分析19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现代报业的演变。3、分析和评价报业垄断化的影响。4、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重要发展动向。第四章电子传播(脉络图略)第五章互联网传播(脉络图略)一、简述/论述1、广播业发展的一般历程。(02传)2、简述广播电视机构体制的五种类型及其特点,分析评价各种体制、格局的利弊。3、网络传播的特点。第六章英国系统脉络:一、 英国报刊的发展1. 初期报纸萌芽《每周新闻》:162023创于伦敦,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出版商鲍尔尼与阿切尔经由国王特许出版,全称为《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的每周新闻》,“NEWS”作为新闻第一次被用于刊名,每期二十页,外观似荷兰新闻书,内容按政府规定,只报导国外新闻,无国内政治新闻。2. 英国大革命——光荣革命时期3. 资产阶级革命后至20世纪初的报业发展这一时期重要报纸:《每日新闻》:172023马利特创于伦敦,英国第一家日报《泰晤士报》(99传名、03传简):沃尔特第一创办于1785年,为推广新式印刷机而创办。此报原名为《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更名为《泰晤士报》。采用新式印刷机,比其它报纸便宜半便士,在接受政府津贴的同时批评国王、大臣,数次被罚款、监禁。沃尔特第二接管报纸后,不再接受政府津贴,《泰》成为独立报纸。重用优秀报业人才,奉告自由公正的独立政策,初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专业人员担任总编的制度,大大提高了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泰》是英国最有影响的高级报纸,历经世界重大事件和战争,美国内战、奥普战争和普法战争等,报导及时而丰富《泰》总体上持保守立场,它的成功基于沃尔特家族改善了传播技术和英国的对外扩张。192023因经济困难被迫出售给北岩报业集团,后历经阿斯特家族44年,汤姆森家族2023,目前为默多克所有,报纸通过改革较过去活泼,内容有要闻、经济新闻、评论、文化体育旅游,出版专门的副刊杂志《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泰晤士报教育副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等。工人报刊:《北极星报》(98名):1837年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在里兹创建,在宪章运动作了全面完整的报导,是宪章运动中最有威信、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马克思称赞“只有《北极星报》这一英国的报纸了解英国各党派的真正情况,只有它在实质上是民主的,只有它没有民族和宗教的偏见,只有它同情全世界的民主主义者和工人”。丹尼尔•笛福:(1659—1731)英国第一个职业记者,“英国报业之父”。172023创办评论杂志《评论》,登载政治、商业、社会问题的文章;一生编辑撰稿报刊约有二十五家,力主选择大众关心的话题,写作趣味化、通俗化;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进取精神,是世界上第一部在报纸上发表的连载小说。4. 大众报刊阶段1) 初期(1855——19世纪末)便士报是英国报刊大众化的起点,模仿美国风格,初期成功的典范是《每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英国便宜报纸的先驱,便士报。报纸注重采写第一手新闻,刊登特约作者的文章,以大众化的形式推出新闻和评论。劳森是该报的重要缔造者,接手报务后,采用美国式的编辑方式,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扩大报导面,聘请高水平的记者作家参与报纸工作,根据读者特点采写新闻;此外积级投身于社会改革和爱国运动,奉告自由主义而不激进,宣称促进社会和大英帝国的进步,使《每日电讯报》发行量达成30万份,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 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报刊阶段(19C末——20C初)英国传统风格、美国大众风格与现实英国大众爱好相结合,代表:《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哈姆斯沃斯,即北岩郧爵创于1896,报纸定位为高雅、温和又接近大众。读者对象涉及下层大众,中产阶级,“忙人的报纸,穷人的报纸”。七版“每日杂志”被认为是副刊的先河。〈每日快报〉:〈每日邮报〉的重要竞争对手,使美国风格英国化,读者对象为年轻的一代,192023为比维布鲁克报团收购,销量超过〈每日邮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大众化日报。〈每日镜报〉:192023哈姆斯沃斯创,以妇女为重要读者对象小型报纸,后改为半便士画报,获得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3) 当代英国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大众报纸富于视觉冲击,内容煸情,代表:星期日报〈世界新闻报〉〈太阳报〉《太阳报》:前身是《每日先驱报》,创于192023默多克接手后将报纸改导致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消息短小,较多报导下层民众生活,社会新闻增多,娱乐色情,读者重要为白领工人和中产阶级,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5. 报团的形成与发展(19C末——20C)大众报刊急遽发展,资本垄断趋势出现,各报刊互相兼并、重新组合,英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报业垄断的国家之一。1) 报团的形成阶段2) 报团互相兼并P513) 二、 英国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1. BBC独家垄断192023马可尼公司联合五家电器制造商,组建私营的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文化、新闻、社会服务内容的广播,其目的是推销收音机,收取执照费;1927年英国会将其改组为公共公司的形式,授予无线广播特权,连续至60年代。1936年建立电视台,开始挺进电视业。“双头垄断”1954年BBC独占局面被打破,议会通过开办商业电视的决议,独立广播公司建立(IBA),由独立广播局管理。1955年开始彩色电视广播,制式NTSC(与美同)3. 全面竞争时期独立广播局取消,打消了成为全国电视台的障碍。取之以独立电视委员会和无线广播局;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新兴卫星电视——超级电视台,空中电视台。三、 通讯社的状况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192023改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改组为报联社体制;业务:提供经济和金融信息,在外汇交易信息和服务市场方面居于领先地位;重要收入来自金融、经济、财政信息产业,新闻稿收入仅为6%。规模:1992年买下世界最大的电视新闻通讯社之一维斯新闻社,订户遍布世界的报纸和电视台。四、 新闻政策的沿革1.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皇家特许制、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星法庭)皇家特许制:1538年英国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规定所有出版物须事先经许可方能出版。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1693年,英国国会废除了压制出版业的出版法案。皇家特许出版公司:1557年玛丽女皇时期成立,出版商的公司组合,成员是经国王特许的印刷厂老板,是最早的官方控制的出版同业公会,出版成为一种特权行业。星法院(99传名)新的限制出版政策出台——知识税(90、97、01新名):172023起征印花税,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及后来增长的报纸副刊税统称“知识税”,是英国革命后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之一。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沉重承担,反抗知识税的斗争在英国连续了百年,直到1861年知识税被完全废除,标志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后确立。严禁报导和评论政治新闻的传统被废除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批评国王无罪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津贴报刊制度1927年,授予BBC特权经营无线电广播;1972年允许开放商业广播电台;1991年建立独立电视委员会和广播管理局,开放广播电视市场。二、简述/论述1、英国革命后报业领域压制和反压制的斗争。2、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3、英国近期报业的一般情况。5、路透社的创办和现状。(93、02传)6、《泰晤士报》的创办及发展。(99名、03传简)第七章法国一、报刊的演变1.资产阶级革命前(封建统治时期)——《人民之友报》(99传名)(1)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布宾派的领袖之一、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2)《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重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该报结合革命进程有力抨击封建势力的腐朽本质,及时揭露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叛变倾向;(3)马拉一直进一步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并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但当政权转入雅各布宾派手中不久,马拉却惨遭吉伦特分子暗杀。吉拉丹《新闻报》(日拉丹)杜塔克《世纪报》《费加罗报》法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这是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杰出。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人丰厚,读者对象重要是上层人士。巴黎“四大报纸”——《费加罗报》、新创的《解放了的巴黎人报》《震旦报》和《法兰西晚报》《法兰西晚报》法国《世界报》(02新名)法国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1944年12月创办于巴黎。50年代起,该报逐步摆脱政府控制,改组为非赚钱的合作型机构。该报是一份严厉的言论性报纸。内容侧重政治时事,解释性报导多,基本上不登图片,不发黄色新闻。读者重要是中上层知识界、政界和工商界人士。《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公司在巴黎办的国际性英文日报。前身是1887年10月开始出版的《纽约先驱报》欧洲版。着重报导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是美国资产阶级观测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二、 广播电视的发展三、通讯社状况哈瓦斯社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为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善传递新闻的方式。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23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它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贴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崩溃。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总部在巴黎。1944年9月成立,作为官方通讯社;以后法国议会重新拟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公司。这使得法新社摆脱了官方机构的形象。法新社的财政情况长期不佳,所以政府机构订费事实上是政府的变相津贴。、在业务上注意提高稿件质量,力求准确迅速,重视采制独家新闻,注意运用系列报导。这些年又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四、新闻理论和新闻政策的变化塞尔新闻法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也是法国第一部新闻法。182023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期间颁布了该法。该法暂时废除了出版预审制、保证金制和印花税制。1881年“法国新闻自由法”——剥夺了政府对新闻的监督,以报刊公司较多的活动权力,是较为彻底的新闻出版自由,标志着法国新闻业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新闻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了《出版自由法》。这是发达国家中较早出现的正式的新闻法律。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这部沿用至今的法律明确规定:印刷和出版享有自由权;日报或定期出版物出版,无需事先批准,无需交纳保证金;法律对新闻和其它出版物煽动犯罪、妨害公共事物、侵犯个人权利等行为,规定了某些界线、处罚办法和诉讼程序。4.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此后的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状况及公社新闻政策的教训。(一)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状况1870年巴黎公社起义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当时巴黎约有近四十种支持公社的报纸,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版的第一批革命报纸,是公社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这些报纸反映群众规定,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捍卫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作出了巨大奉献。在这些报纸中,最重要的有:(1)《法兰西共和国公报》,(2)《杜歇老爹报》,(3)《社会革命报》,(二)巴黎公社新闻政策的经验教训(1)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积极宣传巴黎公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为捍卫公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它们的经验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2)但由于斗争形势复杂,加之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有的还发表过一些为敌人张目的错误言论,导致很坏影响。(3)从全局来看,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这更是一个深刻教训。反动报刊的造谣污蔑,使公社失去了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这是公社失败的因素之一。3、法国报业近期的一般情况。(1)90年代中期法国共出版日报118种,期发总数约为1368万份,每千人拥有日报237份。(2)法国报纸按习惯分为巴黎报纸和外省报纸两大类。前者在巴黎出版,有全国性影响;后者在巴黎以外出版。(3)巴黎报纸以往有言论性和消息性之分。言论报重视国内外政治时事,有较多的评论分析,一般代表某一政党或政治派别;消息报侧重于新闻报导,特别是地方新闻、社会新闻。90年代后期,巴黎重要报纸为《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人道报》、《巴黎日报》。(4)外省报纸一般都是消息性的,不注重政治评论,侧重于地方新闻。(5)法国杂志出版远比报纸兴旺5、工业革命后,法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便宜报纸?试分析这些报纸的性质、特点以及对报业发展的影响?(一)19世纪30年代起,工业革命逐步兴起,广告需求在增长,人口向城市集中,文化教育有所普及,国民识字率普遍提高,这些都为便宜报纸的出现准备了条件。1836年7月1日法国出现了两份著名的便宜商业报纸《新闻报》和《世纪报》,它们都是日报,创办于巴黎。《新闻报》由资产阶级报人、亲政府的议员吉拉丹创办。售价低廉,每份1苏钱,很受读者欢迎,发行量直线上升;《世纪报》的创办人为杜塔克。(二)便宜报纸的出现推动了其它报纸的商业化,它们纷纷仿效便宜报纸的某些做法,以利于竞争。第八章德国一、各时期重要报刊1.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政经不发达,报刊众多,长期处在小型化、分散和停滞状态,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全国性媒介,理论思辩性强2.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莱茵报》:《新莱茵报》:《社会民主党人报》(98名):3、 两战时期的报业状况4.战后报业现状二、广播电视的发展西德:社会公营的广播电视体制,德国广播联合会,成立两个全国性广播电台私营系统:80年代后开放电视系统,开始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双轨制。东德——电子传播媒介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实行。两德统一后,东德全盘采纳了西德的广播电视制度,即双轨制,现德国广播电视业相称发达。三、通讯社沃尔夫社:德国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世界最早、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创于1849年;初期重要运用电报收集、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上台扣将它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二.简述/论述1、德国近代报业发展缓慢的状况和因素。2、《新莱茵报》的创办通过及内容特色。(99传名、01传论、02新论)3、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报刊思想。第九章意大利一、 新闻出版政策二、 报刊的发展状况1.统一之前国家四分五裂,社会对新闻需求不大,各邦国实行新闻检查制度3.纳粹时期安莎社(99传名):1945年,斯蒂法尼通讯社解体后,十二家日报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简称安莎社,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49年后,政府提供补贴,有权任命重要领导人,成为半官方的通讯社。70年代起,安莎社开始大规模技术革新,实现电子计算机化,国际新闻常被欧洲国家采用。第十章俄国一、新闻政策与体制的更迭1990年,苏联颁布新闻法,取消新闻审查制度,社会团队和公民有权办报,严禁垄断,新闻工作者获得更多权利;由于改革过急,法治管理跟不上,社会出现不稳定。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1991年《俄罗斯新闻出版法》,规定所有报刊只要登记,不经批准即可出版,说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开始实行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二、报刊的发展状况《火星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192023创于德国莱比锡,列宁担任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宣传内容:同经济派论战、宣传党的大纲、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组织基础。作用:完毕了统一全党思想、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筹备召开党代会的任务。宣传了列宁的新闻思想,涉及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报纸的功能、对出版自由的论述和群众性等问题。《真理报》:192023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列宁是重要领导人。内容广泛,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工农运动,分析俄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评论俄政党活动等。特点:大量刊登工人通讯,经济上靠工人捐款出版,为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五、 通讯社塔斯社:1925年成立,是苏联的中央新闻机构。重要职责:向全苏联和国外发布一切有关苏联和外国的政经贸易及引起共同注意的消息。受苏联人民委员会领导,重要领导成员由其任命,社长负责制。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长为世界性通讯社,在卫国战争和宣传苏联成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被提高为政府部一级机构,苏解体后,与苏联新闻社合并为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通社俄罗斯消息社:国家通讯社,向国内外提供各类消息、图片及应客户规定的不同种类服务。1992年并入塔斯社,94年重新独立出来,侧重图片和特稿,98年改名为俄罗斯通讯社,作为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所属的通讯社。“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00传名)二、简述/论述1、沙俄时期无产阶级报刊发展的一般过程。2、《火星报》创办的背景和通过、宣传内容和历史功绩。3、《真理报》在为准备和实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奉献。4、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取缔反动报刊、发展苏维埃报刊的重大举措。5、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报业的重要做法和业绩。6、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表述的重要报刊思想。7、苏联新闻体制形成的背景、基本特点、历史评价。8、苏联报业改革的过程和这场改革失败的因素。第十二章美国美国一、新闻体制的确立1.曾格案件“曾格案件”:1733年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文章涉及批评总督和地方议会的内容。一年后以诽谤罪将曾格逮捕,1735年开庭审理汉密尔顿出庭为曾格辩护。在辩护中提及两项原则: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裁决应由法庭和陪审团共同做出。最后曾格被判无罪。第一原则颠覆了英国的传统法律,批评官员越是事实越是诽谤的原则,从此美国确立了谎言构成诽谤的原则。曾格案件成为美国新闻出版自由观念的滥觞。2.抵制印花税法案3.1789年,通过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美国新闻出版自由体制二、美国报业发展的大体脉络1.殖民地时期报刊《国内外公共事件》:《波士顿新闻信》:2。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宣传家塞缪尔•亚当斯:美国独立运动中著名的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撰稿宣传抗英主张。组织自由之子社,为革命做舆论准备托马斯•潘恩: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写出了代表作政论小册子《常识》,呼吁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号角,同是为《独立宣言》的通过铺平了道路。独立战争间,应征入伍,完毕《危机》十三篇,鼓舞了士气。艾赛亚•托马斯: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大众报刊时期四大美分报——本杰明•戴《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便宜报纸,本杰明戴1833年创于纽约。特点:有明确的办报方针,低价发行,售价一美分,提供“当天所有的新闻”,刊登大量广告;注重新闻的趣味性;良好的销售方法。但是格调不高,消息低档庸俗,甚至制造假新闻。贝内特《先驱报》:1835年创于纽约。特色:确立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开创财经报道;新闻报道面宽,内容丰富;积极干预社会生活,提出“人道主义”“改革社会”“自由民主主义”等标语,是最受欢迎的美国报纸。格里利《论坛报》(96名):1841年创办于纽约。特色:确立报纸理性原则,摒弃煽情主义、不健康的医药广告和虚伪的政治中立;重视言论,鼓吹社会改革,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广招人才。《纽约时报》:1851年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创办,初名为《纽约每日时报》。较为庄重,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新闻丰富,风格与《泰晤士报》类似。1896年奥克斯接手后将其发扬光大,一方面确立了庄重严厉的新闻风格,报道重点是政府新闻,时事评论和金融地产交易;任用优秀主编范安达,首家报道泰坦尼号沉船事件,以“客观、超党派”态度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70年代“五角大楼事件”,《纽》是一份以政界、公司界、知识界为读者对象的高级报纸。94年起进军有线电视业,购买了“爆玉米花频道”,目前拥有电视网的五个小型附属台,向着媒介集团的方向发展。黄色新闻潮——黄色新闻煽情主义普利策(95论):(1847—1911),1878年购买《圣路易斯电讯报》,后合并《邮报》,改为《邮讯报》开始起家,宣称自己是非党派报纸,提倡原则和抱负。1883年买下《世界报》,开始自己事业的起飞其重要特色:注重严厉的言论和报道,发表支持穷人的言论,反对富有阶级和贪污腐败;发起有助于一般大众的社会运动;煽情主义报道,接近下层心理,采用耸动的标题和图片。4.他的重要社会奉献有:在普利策的领导下《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捐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普利策新闻奖。《世界报》:1883年普利策买下后获得了起飞重要内容特色: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作为骨干,佐以刺激性因素以增长读者爱好;发动全国性运动,提高报纸声誉;高质量的言论版;篇幅大,报价低;使用插图和大量图片,“黄孩子案”;重视报纸的推广发行。3.成功的直接因素是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的耸人听闻的手段打开了销路。赫斯特与《新闻报》:赫斯特1895年买下普利策之弟阿尔伯特的《新闻报》开始与《世界报》的竞争。特色:注重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和各各特写,大量应用照片,黄色新闻泛滥。对社会导致了破坏性的影响,煸动美西战争、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小报热——报纸小型化,同时增长页数,内容以煽情为主,文章简洁生动,以芝加哥论坛报公司的《纽约每日新闻》为代表,连续时间较短。报业现状——平均销量下降,大报看好;受电子媒介冲击严重,传统报业集团被综合性媒介集团取代现存重要报纸:奥克斯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1971年“水门事件”,注重国会新闻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群与《纽约时报》相仿。拥有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特稿社。《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抵制黄色新闻,报格严厉正派,较早采用了解释性报道,以国际问题报道评论闻名,重视文艺科教,广告量少,内容规定严格,发行量不大,是一份高级报纸。《今日美国报》(02新名):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大量新闻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丰富的图片适应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斯克利普斯—霍华德报业公司(97名)美国最老的报团三、杂志的发展20C 出现现代新闻杂志,三大新闻周刊——《时代》:1923年创办,后渐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特点:将一周新闻加以组织分类,提供背景,分析解释,是解释性报道的先驱;“时代体”、时代风云人物。美国各大城市均派驻记者,国外设有20多个分社,出有国内和国外版,版面有数十栏,包罗万象。《新闻周刊》:《时代》的最大竞争者综合性杂志——《读者文摘》:192023华莱士夫妇创办于纽约的月刊,摘登当时政经社会、心理、医药等文章和具有“永久性趣味”的文学作品,受到中下层读者和欢迎。其稿件有三项标准:适合一般读者、持久的爱好、乐观向上的精神。现发展为拥有杂志、书籍、行销和投资营运的综合性公司。“掏粪运动”:20C初以杂志为主体发起的运动,重要是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部分文章带有煽情主义的色彩,但是其巨大的影响使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成为大声疾呼改革的时代。四、广播电视业由于美很早就确立了自由竞争体制,所以广播电视业始终以商业性经营为主,竞争始终在民营广播电视公司之间进行。美国第一家广播电台——1920匹茨堡KDKA广播电台,为西屋电器所有;商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01传名):NBC,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美国“无线电广播之父”大卫萨诺夫1926年创于纽约。建立之初有红色网和蓝色网;蓝网于1943年根据FCC条例被迫售出,后发展成ABC。NBC从28年开始涉足电视业,现已成为多元化的电子和信息传播大公司95年开始与微软合作创办有线电视频道和新闻电脑网络。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立于1927年,原为十六家广播电台联合组成的独立广播电台联营公司。以新闻为先导,电视新闻收视率一直居于首位,网罗了一大批杰出的节目主持人和电视记者,著名的有埃德华默罗,克朗凯特、丹拉瑟等。娱乐方面曾以《星球大战》的逼真引起恐慌。1995年被西屋电器公司收购,成为美国最大的电视集团美国广播公司:ABC,1943年成立于纽约,前身是NBC的蓝色广播网,在技术和内容上与NBC、CBS三足鼎立;集电视、广播、出版、娱乐、电讯于一体的人心所向娱乐帝国,制作与传播同时进行。节目定位在青少年,节目生动活泼,注重体育节目。福克斯广播公司:成立于1986年,默多克旗下六家电视台联合而成。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迅速上升为与三大老牌广播公司抗衡的地位,以新闻、娱乐、广告为重要内容。公共广播电视——第一家公共电视台是1953年休斯顿大学的KUHT。1967年美国公共广播法生效,建立公共广播公司,是全国性非赚钱性的公共广播电视管理机构,下设全国公共广播网和公共电视网。公共广播电视网:各电台电视台的会员组织,负责提供新闻节目和节目的分派互换,其宗旨是为公众提供教育和服务,节目内容比较健康,比较有名的有《芝麻街》《自然》《前线》《美妙的表演》。但随着商业化的发展,重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公共台越来越困难,节目娱乐限度加强,口碑日益下降。对外广播——美国之音(03传名):VOA,成立于1942年,当时从属战时情报局,重要从事战争宣传。二战结束后,重要进行反共宣传,后将重点放在阐明美国政府政策、宣传美社会和生活方式、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时事评论等;节目内容广泛,有新闻、时事分析、评论、音乐艺术、科学、体育等。现归美新闻署领导,经费来自政府拨款。VOA总部设在华盛顿,使用48种语言,向全球广播。电视发展新趋势——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泰德特纳1980年创办,天天二十四小时连播新闻,内容详尽有深度,改写了新闻的定义,使新闻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95年与时代—华纳公司合并。其他有影响的有线电视——HBO(时代华纳的“家庭影院”)、MTV、ESPN、HSN(家庭购物频道)管理机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美国广播电视及通信事来的管理机构,依据《美国通讯法》成立于1934年;重要任务是办理各州用国外广播电台的调节事宜,负责频道分派,促进无线电的广泛有效应用;具体职能有决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台址、呼号、功率、颁发更换吊销营业执照,进行技术检查等。其目的在于有顺序的发展的经营广播业。五、 通讯社合众国际社(02传名):1958年,由原斯克利普斯—霍华德报团的合众社和赫斯特报团的国际社合并而成。民营通讯社,总部设在华盛顿经营多种业务,兴办数据库,向机关公司学校等计算机终端提供新闻闻性数据美联社:192023正式建立,采用报联社体制重要业务是提供新闻、图片、图表、特稿、金融股票行情、经济信息服务;另有音像服务、为电视台电台提供口播新闻和电视节目。1998年收购了ABC的环球电视网,合并在原有的美联电视新闻网,成为路透社电视新闻社唯一的竞争对手。简述/论述1、杰弗逊的新闻自由主张。2、美联社的发展和现状。第十三章加拿大境内重要报纸——英文《环球邮报》《多伦多明星报》、温哥华《省报》《太阳报》、蒙特利尔《新闻报》;法文《义务报》、蒙特利尔《新闻报》、魁北克《太阳报》《环球邮报》:全国性报纸,出版于多伦多。对华态度良好。对国内消息的报道是加拿大最充足的。读者重要是社会上层、政府官员、商界人士、知识分子和驻加外交人员。第十四章日本一、日本的新闻制度和政策“白虹贯日”事件:NHK改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营体制,通过电波法、广播法和电波管理委员会设立法,确立了公营与民营并行的广播体制。二、各时期重要报刊概况1.瓦版(93、02传名):出现于大约17世纪,江户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种单面的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称为瓦版。内容多为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战争等因贩者在街上边读边卖,又称“读卖瓦版”《横滨每日新闻》:1870年创,日本第一家日报,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定期出版,西洋纸活铅字印刷,读者不限于高级官员,扩展到普通民众中。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有商业倾向。商报时期——出现于党报与官报时期之间,以《东京假名书新闻》为最早典型报纸,煽情报纸《万朝报》《二六新报》《朝日新闻》(98名):创于1879年大阪初为小报性质,政党报纸后期,为免受停刊厄运,立场中立,奉行“公司本位”和“报道第一主义”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目前是日本的代表性报纸,在知识界和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192023起实行股分公司制,全国有四个总社,国外有四个总局,出有地方版。《读卖新闻》(99新名):1874年创刊于东京,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以市民和中小公司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作品,有“文学报”的特质。1950年起实行股分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星版。《每日新闻》:日本全国性大报之一,并于1943年起使用《每日新闻》作为报名。本来重要读者是农民,现努力争取市民读者,但发展不利。192023实行股分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设有两个总局,有早、晚刊。《日本经济新闻》:日本最大的经济类报纸,1942年由关东地区多家经济类报纸合并而成,为股分公司制,在东京和大阪设有两个分社,纽约和伦敦设有两个总局,信息数据库闻名于日本。《产经新闻》:日本最大的财经类报纸,1942年由关西地区的多家经济类报纸合并而成,全国性报纸,股分公司制。在东京和大阪设有两个分社,分早、晚刊出版。三、通讯社——重要面向国内的报刊、广播电视,同时为海外的日语媒介提供稿件共同社: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成立于1945年报联社体制,现有加盟报纸60多家另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供稿协议,有专门向银行证券提供金融信息的“KK编辑本部”。四、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共存日本广播协会(96、00传名):NHK,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创建于1926年,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最高权力机构是经营委员会,经费来源于电视机执照费,经济基本自立。二战中被纳粹运用成为其战争工具,45年盟总将其改导致真正公营性质的机构。现在,NHK涉及三套广播网,分别以新闻、文娱和教育为主,另设有国际广播电台,专门对外广播总体来看,NHK节目较严厉正统,新闻报道力求准确公正时效,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声誉。民营广播电视公司以五大报系为主形成,东京广播公司——《每日新闻》日本电视广播网公司——《读卖新闻》全国朝日广播公司——《朝日新闻》富士电视公司——《产经新闻》东京十二台——《日本经济新闻》简述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对报业的控制。第十五、十六、十七章朝鲜半岛、印度、西亚与东盟1.印度——长期分裂,语言文字和宗教繁多,导致不同人群间沟通困难,印度的统一建立在英国人入侵的基础上,所以印度的新闻传播也是由外部直接植入的一种文化。印度报业托拉斯(99新名):简称印报托,是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前身是192023建立的印度联合通讯社印独立后接管了印度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在印的业务而成立。是印度报业老板的合股企事业,总部设在孟买,国内外设有五十多个分社,订有路透社、法新社新闻。2。朝鲜半岛“日章旗”事件: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孙基桢代表日本队夺得马拉松冠军,《东亚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