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复习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复习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复习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复习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复习课件【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与法制第七课练习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为什么?(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怎么样?(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政治保证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产党自身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立法不平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区别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区别地位主体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联系①依据相同:都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②目的相同:都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关系: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依法行政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①为什么?(原因)②怎么样?(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主体(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组织与个人角度)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国家角度)①为什么?(原因)②怎么样?(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价值追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视。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有正当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注意:(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②怎么样?(要求)①为什么?(原因)精神支撑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法治与德治有怎样的关系?法治德治规范作用教化作用体现、促进滋养、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①为什么?(原因)②怎么样?(要求)必须从我国出发,同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P77)基本国情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法治理论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为什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总目标具体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系构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实施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2022·山东·模拟预测)某班同学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为议题开展讨论。对同学们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甲的观点具有合理性,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当得到关切②乙的观点也有道理,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法律的功能③丙的观点是正确的,法律规范道德,道德才有力量④丁的观点具有合理性,真正的“孝”是内心的自觉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B2.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①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②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③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④《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而是指适用法律、实施法律上的平等,因此,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错误。D3.为贯彻实施民法典,2020年6月至12月,最高人民法院完成了对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139个指导性案例的清理工作,废止116件,修改111件,决定对2个指导性案例不再参照适用,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①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②确保了我国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③主导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④保障了民法典施行后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②:确保了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③: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推动了法治建设的进程,但主导的说法不妥。B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属于思想特点,不是法系特点,D与题意不符。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是西方英美法系的特点,A与题意不符。

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是印度法系的特点,C与题意不符。B5.(2022·广西·阶段练习)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依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关于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的规定,判决粮油公司全额向农户支付购粮款。在这一案例中①法主要执行了政治职能

②反映了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手段③法主要执行了社会职能

④体现了法能调节社会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包括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犯罪活动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两个方面。材料中法院依法解决合同纠纷,体现法主要执行了社会职能,不是政治职能,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法院依法解决合同纠纷,未体现依法惩治犯罪行为,②不符合题意。D第三单元

知识结构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七课)法治中国建设(第八课)(为什么)(是什么)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九课)(怎么做)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历程中华法系影响法治建设的原因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法的产生、本质、决定因素、分类、基本特征、职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为什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总目标具体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实施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我国《刑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表明①法具有政治职能②法维护阶级统治③法具有社会职能④法管理公共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3.中华法系空间范围主要是以中国法为母法,最初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此后,经过西汉和东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八百多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体系。下列关于中华法系发展的历程,传导正确的是(

)①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②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③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④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并为历代所传承和发展⑤中华法系是各国立法都应遵循的基本法律A.③→⑤→①→②

B.①→②→④→⑤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答案】C4.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反映并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以下事项说明法在执行政治职能的是(

)A.小李是国家某机密部门职工,一天他收到“某老乡”的请求,希望小李能够带自己去小李单位参观以便能够在乡亲们面前显摆,并给小李送上价值30万的礼品,小李察觉问题后果断拒绝B.自“醉驾入刑”后,“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酒后驾车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有不同程度下降C.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坚决取缔无证生产食品的黑窝点和黑作坊D.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该国军事保密资料的重大间谍案,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答案】D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该法(

)①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民主立法的重要追求②表明反电信诈骗法是由政府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③使国家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有法可依④反映了中华法系的传统和国家治理模式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

)A.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B.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C.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D.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C7.2022年2月1日至27日,人民网开展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经过网友投票,“依法治国”、“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等入选了十大热词。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②依法治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③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④人民群众的期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8.2019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使张某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有(

)①我国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②民法体现道德理念,有利于弘扬公序良俗③我国民法强调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地位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9.镇江市普法办联合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出村规民约,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征求收集村民意见,经过两委联席会议初审后交村民会议或村(居)民小组会议讨论表决通过。市司法局重点加强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合法合规性审核,确保内容没有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符合村民实际,镇江市相关都门的做法能够(

)①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②鼓励村民自觉遵法守法,推动基层行政权力规范建设③增强村规民约法治含量,发挥乡村公序良俗正向引导④强化村民自我约束意识,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的设计和战略部署,开启法治中国新时代。

近年来,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到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依法治国实线不断丰富,法治建设新红利不断释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治建设,推进核心价值观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各地各部门以创新手段开展普法工作,人们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思维。截至2022年4月20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292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9件、民法商法23件、行政法97件、经济法8件社会法27件、刑法2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概括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③人权的法治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