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_第1页
2015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_第2页
2015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_第3页
2015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_第4页
2015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本报告依据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两化融合领域基础数据及8000多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数据,利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以及各省份2015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一、综合分析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68,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工业应用指数为66.04,应用效益指数为83.25,评估结果如表1、图1所示。表12015年全国及各省份两化融合指数省份基础环境指数工业应用指数应用效益指数总指数广东94.9482.40135.6298.84浙江91.6494.04112.8898.15江苏91.6780.94135.9497.37上海94.4684.25119.1995.54山东85.7785.78114.6593.00北京97.0174.68120.0291.60福建91.0376.91101.8886.68安徽70.0688.2292.0484.64湖北74.0181.5992.4482.41湖南76.9181.4189.1282.22天津79.3670.09106.8981.61四川76.7066.09104.3778.31重庆81.0865.1597.6377.25黑龙江80.1580.8164.276.49辽宁85.4960.1696.5975.60河北84.7370.2471.2774.12广西67.2576.1270.9472.61河南76.5463.983.1371.87江西63.5470.6177.6170.59贵州72.8267.1159.866.71陕西65.6956.5586.1366.23吉林71.6660.4170.5365.75内蒙古78.5345.9759.5057.49新疆68.6351.9455.3556.96海南68.1245.2758.0454.18宁夏54.8553.9850.1753.25山西64.0447.4453.8353.19甘肃71.3346.6747.8653.13青海72.8040.0045.2949.52云南47.1144.1550.8646.57西藏38.8734.3056.9441.10全国均值75.3866.0483.2572.68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图12015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一)总指数发展特点从评估结果看,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6.54。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增长了3.67;工业应用指数为66.04,增长了6.34;应用效益指数为83.25,增长了9.82。2011-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总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每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总指数增长幅度呈先降后增态势,两化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如表2、图2所示。表22011-2015年两化融合各类指数发展比较基础环境指数工业应用指数应用效益指数总指数2011年52.9350.2657.4752.732012年58.3656.1365.6559.072013年64.8757.3468.2761.952014年71.7159.773.4366.142015年75.3866.0483.2572.68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图22011-2015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及增量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各省数据来看,2015年多数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广东、湖北、云南、山东、浙江的发展总指数增长最快,天津、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安徽、河北、北京、福建的发展总指数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图4所示。图32015年与2014年相比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增长情况图42015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增长前五名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二)各项分指数发展特点在基础环境方面,重庆、内蒙古、河北、贵州、甘肃增长最快。如图4所示。图42015年两化融合基础环境类指数增长前五名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工业应用方面,广东、云南、湖北、浙江、天津增长最快。图52015年两化融合工业应用类指数增长前五名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应用效益方面,西藏、安徽、河北、广西、山东增长最快。图62015年两化融合应用效益类指数增长前五名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三)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特点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全国两化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连续五年的监测和评估,2012-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分别为59.07、61.95、66.14、72.68,2013-2015年指数增长量分别是2.88、4.19、6.54,增长率分别是4.88%、6.76%、9.89%,增长速度呈逐年加快态势。这表明我国两化融合正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二是基础环境建设效果明显。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已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和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全面实施“宽带中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狠抓网络提速降费。截止2015年底,8M以上、20M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69.9%、33.4%,比2014年分别提升了29、23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电子商务成为发展亮点。我国电子商务正加速从消费领域向工业领域延伸,已成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引领生产方式变革、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分别增长8.37和10.28,均高于2014年的5.41和4.75的增长量。四是工业互联初步形成。根据连续五年的监测和评估,2015年全国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使用互联网开展业务,大中型企业普遍使用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按需制造、众包众设、协同设计等模式不断涌现。从2015年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代表网络普及和应用水平的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比2011年增长了23.45,年均复合增长率7.33%(参见表3)。这说明,宽带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基本普及,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表32011-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基础环境类指标指数年份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固定宽带普及率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全国基础环境指数201147.9853.8449.0351.251.4858.5952.93201257.4259.7350.5755.7754.8966.8458.36201363.4266.2454.2960.4558.6993.5664.87201463.4269.4969.5563.7562.31107.7171.71201565.8272.5182.1865.5663.97108.3575.382011-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53%6.13%10.88%5.07%4.44%13.08%7.33%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五是工业信息系统大幅提高集成互通水平。2015年重点行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提高到51.3%,ERP、MES等信息系统普及率分别达到62.71%、69.67%,跨企业跨平台的SCM、PLM等以综合集成、互联互通为特征的信息系统普及率均接近60%。这说明,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已从单项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向多业务多技术综合集成转变,从内部信息系统集成向跨企业互联互通转变,从单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并正在拓展出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等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在工业信息系统大型化、集成化和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出现了网络化、虚拟化和协同化新特点,融合信息网络和生产设施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开始形成,发展智能制造的条件趋于成熟。表42011-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工业应用类指标指数年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全国工业应用指数201148.7548.649.6549.4451.757.1545.2852.0850.26201257.0555.855.5756.0859.8962.9747.9755.2556.13201358.1057.3349.5055.6363.0569.6147.2059.5857.34201459.5762.9253.8356.2068.4674.3648.3656.3659.70201562.7169.6759.6358.8176.8384.6451.367.0266.042011-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17%7.45%3.73%3.53%8.25%8.17%2.53%5.17%5.61%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六是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表5中可以看出,2015年东部两化融合平均指数是86.06,中部是73.40,西部是59.93,东中、中西、东西部差值分别扩大为12.66、13.47和26.13,这表明我国东中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加大。表52011-2015年我国东中部、中西部、东西部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差值年份东中部差值中西部差值东西部差值2011年10.1410.7320.872012年10.559.4119.962013年11.4410.8322.272014年11.269.1620.422015年12.6613.4726.13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东部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省份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省份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二、基础环境分析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础环境类指标情况如表6所示。表6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础环境类指标情况表省份城(省)域网出口带宽指数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数互联网普及率指数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指数基础环境指数北京77.495.3497.6999.9785.27100134.0977.4897.01广东141.0590.3782.3183.5380.6110015078.3694.94上海81.4195.34117.7482.0782.43100112.477.5194.46江苏129.9987.7499.4668.3769.3610015070.6791.67浙江99.2897.7179.9681.2876.53100131.2285.3991.64福建62.8310075.3573.2978.4510015084.8591.03山东116.5479.2580.6262.6764.0310015077.1885.77辽宁67.4785.0279.5669.1173.3810015063.8485.49河北95.8976.1881.8260.7765.3610015078.6684.73重庆64.8479.2576.3261.8262.3210015064.4781.08黑龙江53.2769.6278.8463.2458.5710015073.1780.15天津55.6172.9794.0363.9875.39100104.3763.2579.36内蒙古49.0269.6283.3870.0562.3210015040.9178.53湖南63.9762.486.3253.4555.52100135.9473.4276.91四川98.4462.4111.1659.0654.2110093.7263.576.7河南94.2766.179.5659.2553.810015044.8576.54湖北6276.1871.2958.0161.9510095.3477.4874.01贵州46.7354.3778.3259.551.7110015049.3972.82青海13.462.469.4965.0366.1410015034.7572.8吉林46.5776.1869.6165.461.8610086.8564.0671.66甘肃45.545087.1658.1653.6910015030.5771.33安徽68.3754.3786.3253.0753.810081.2283.0270.06新疆26.4569.62106.0563.9366.40112.442.7268.63海南23.3169.6265.8868.2863.4910092.0744.7768.12广西67.2166.172.8255.9256.1210061.1275.6267.25陕西82.3276.1883.4365.862.9510016.152.765.69山西67.3879.2564.4563.9866.6610036.8541.8764.04江西70.0558.583.9650.3950.8610070.7543.8263.54宁夏1566.184.1169.9261.77033.1543.1254.85云南45.9854.3769.3158.3151.92011.1254.2447.11西藏8.7545.3451.364.7656.320030.738.87全国均值65.8272.5182.1865.5663.97—108.3560.8575.38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图SEQ图\*ARABIC12011-2015年基础环境指数及增量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评估结果看,各地区两化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健全,宽带网络依然是建设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27个省份设立了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全国两化融合基础环境指数由2014年的71.71提高到2015年的75.38,增长量为3.67,增幅为历年最低。具体来看,除了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有较大改善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增幅有限,均不高于4个点。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的基础环境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固定宽带普及率、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均处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宽带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山西、江西、宁夏、云南、西藏的基础环境较差,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对两化融合的财政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小。(一)城(省)域网出口带宽2015年全国城(省)域网出口带宽指数为65.82,各省情况如图8所示。图SEQ图\*ARABIC22015年城(省)域网出口带宽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城(省)域网出口带宽指数为63.42,各省情况如图9所示。图SEQ图\*ARABIC32014年城(省)域网出口带宽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二)固定宽带普及率2015年全国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为72.51,各省情况如图10所示。图SEQ图\*ARABIC42015年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为69.49,各省情况如图11所示。图SEQ图\*ARABIC52014年固定宽带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三)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2015年全国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为82.18,各省情况如图12所示。图SEQ图\*ARABIC62015年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为69.55,各省情况如图13所示。图SEQ图\*ARABIC72014年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四)移动电话普及率2015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数为65.56,各省情况如图14所示。图SEQ图\*ARABIC82015年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数为63.75,各省情况如图15所示。图SEQ图\*ARABIC92014年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五)互联网普及率2015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指数为63.97,各省情况如图16所示。图SEQ图\*ARABIC102015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指数为62.31,各省情况如图17所示。图SEQ图\*ARABIC112014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2015年有27个省份设立了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其中宁夏、新疆增设了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河北、海南削减了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云南、西藏至今未设立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七)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2015年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指数为108.35,各省情况如图18所示。图SEQ图\*ARABIC122015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指数为107.71,各省情况如图19所示。图SEQ图\*ARABIC132014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八)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指数为60.85,各省情况如图20所示。图SEQ图\*ARABIC14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指数为57.18,各省情况如图21所示。图SEQ图\*ARABIC15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三、工业应用分析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业应用类评估结果如表8、图22所示。表8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业应用类指标评估结果省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指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工业应用指数浙江75.3297.6288.8469.42135.42145.9774.5372.0894.04安徽78.48101.381.9273.26127.59140.560.7652.588.22山东74.875.4284.270.63106.36108.6859.11107.8485.78上海70.9297.8480.3266.08108.19117.8361.276.6884.25广东75.1987.3377.4370116.93130.951.6758.8282.4湖北66.4996.3378.9366.1682.5106.268.7688.3481.59湖南72.782.2867.3967.39114.46121.9552.2778.2681.41江苏72.5281.3960.6367.06113.01114.0865.0777.0580.94黑龙江68.237671.4765.65119.17125.9655.6870.380.81福建76.0983.6163.9567.9385.7996.0455.8387.7176.91广西69.1289.1378.7964.9481.4396.9668.7263.2776.12北京66.4996.3378.9366.1682.5106.268.763974.68江西70.9178.151.3565.0187.55100.1550.8965.170.61河北66.4971.8757.7462.7576.1780.769.7875.5770.24天津60.6766.0548.0860.3979.3581.8351.09109.8570.09贵州68.6783.9460.6660.5178.980.1164.7243.7167.11四川66.1557.2353.9961.6467.7382.2135.55103.1766.09重庆6867.5558.4460.8376.0469.660.661.5465.15河南62.0553.9868.156.3985.6571.5543.8271.7463.9吉林67.0757.8559.4561.6774.6878.8841.8747.160.41辽宁58.3449.6552.5757.4443.552.7841.53118.8360.16陕西31.7454.6532.9725.4878.0694.9444.1887.356.55宁夏48.9748.8455.7753.1442.6240.9221.39115.4253.98新疆61.4557.3738.7554.6941.6350.6359.7550.2351.94山西48.2159.4149.3655.3539.0952.5435.8242.547.44甘肃51.9838.1950.3841.9449.7228.8847.3462.246.67内蒙古51.2752.9344.9350.3554.2544.335.8437.0445.97海南54.2665.2241.3651.1540.657.8923.0234.2345.27云南49.944.545041.526.2751.7747.441.744.15青海40.8448.8950.7738.2734.9536.1133.1838.4240西藏50.8138.7911.125031.5956.6540.16034.3全国均值62.7169.6759.6358.8176.8384.6451.367.0266.04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图SEQ图\*ARABIC162011-2015年工业应用指数及增量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评估结果看,全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有明显提高,已经从单项业务的信息技术应用向多业务多技术综合集成转变,从内部信息系统集成向跨企业互联互通转变,从单纯信息技术应用向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转变,从单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全国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由2014年的59.70提升到了2015年的66.04,增长量是6.34,增幅为历年最高。这主要得益于各省份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开展“工业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得到激发,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浙江、安徽、山东、上海、广东的工业应用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浙江、山东、上海、广东是传统的工业强省,安徽是新兴工业大省,这些省份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领先全国其他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好。内蒙古、海南、云南、青海、西藏的工业应用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工业基础薄弱,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改造提升的推进步伐较缓慢,导致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差。(一)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指数为62.71,各省情况如图23所示。图SEQ图\*ARABIC17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指数为59.57,各省情况如图24所示。图SEQ图\*ARABIC18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指数各省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二)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指数为69.67,各省情况如图25所示。图SEQ图\*ARABIC19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指数为62.92,各省情况如图26所示。图SEQ图\*ARABIC20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三)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指数为59.63,各省情况如图27所示。图SEQ图\*ARABIC21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指数为53.87,各省情况如图28所示。图SEQ图\*ARABIC22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四)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指数为58.81,各省情况如图29所示。图SEQ图\*ARABIC23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指数为56.20,各省情况如图30所示。图SEQ图\*ARABIC24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五)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为76.83,各省情况如图31所示。图SEQ图\*ARABIC25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为68.46,各省情况如图32所示。图SEQ图\*ARABIC26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六)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为84.64,各省情况如图33所示。图SEQ图\*ARABIC27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为74.36,各省情况如图34所示。图SEQ图\*ARABIC28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七)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2015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指数为51.3,各省情况如图35所示。图SEQ图\*ARABIC292015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指数为48.36,各省情况如图36所示。图SEQ图\*ARABIC302014年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2015年全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67.02,各省情况如图37所示。图SEQ图\*ARABIC312015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6.36,各省情况如图38所示。图SEQ图\*ARABIC322014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四、应用效益分析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应用效益类评估结果如表9、图39所示。表9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应用效益类指标评估结果省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数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指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指数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数软件业务收入指数应用效益指数江苏47.9198.5942.28156.8892.34297.57282.05135.94广东49.694.6240.88151.392.21309.16280.27135.62北京24.9998.9248.05170.79123.66155.23264.27120.02上海38.83106.9847.83146.64107.58202.83229.16119.19山东49.6119.8441.46103.2196.57206.49233.54114.65浙江48.7697.3738.86161.3585.94175.72217.21112.88天津51.25128.7249.87120.67115.51156.25151.65106.89四川48.7611340.1100.3396.92169.86200.08104.37福建49.6102.5742.42113.9792.25160.32185.06101.88重庆43.51104.0443.51123.33105.04153.26136.0797.63辽宁50.43125.63172.8596.46102.37232.9296.59湖北47.05111.2439.5195.95105.31125.7147.6592.44安徽51.25121.3536.78156.4393.01131.0355.2692.04湖南47.05127.136.11100.65112.84127.2288.0789.12陕西51.25121.4760.0670.9297.9164.72150.286.13河南51.25100.5347.4376.5888.14161.2875.6383.13江西50.43107.145.3674.74101.53141.0334.0377.61河北51.25134.8537.6561.4973.6483.4856.4771.27广西46.18127.139.3164.7788.299.2633.8970.94吉林52.86130.4941.4637.1111820.12100.3870.53黑龙江39.79113.8649.6669.43108.4910.835264.2贵州41.67106.8248.3187.1168.3413.138.3659.8内蒙古50.43166.8744.4430.5565.2425.7615.1559.5海南21.38123.3843.4690.1895.917.449.1158.04西藏10.77155.0260.6228.81134.130.13056.94新疆41.67123.4251.0263.1549.1315.7723.9955.35山西49.6100.5411.3967.9163.1667.5511.9353.83云南37.85104.6535.2264.77716.6622.8350.86宁夏42.6126.8224.6583.0836.067.285.1850.17甘肃40.7496.0220.2680.5558.449.5814.0847.86青海47.91130.5432.5439.4235.557.260.6845.29全国均值44.39116.7641.0292.4289.31103.69107.9783.25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图SEQ图\*ARABIC332011-2015年应用效益指数及增量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评估结果看,各地两化深度融合的成效开始显现,全国两化融合应用效益指数由2014年的73.43提高到了2015年的83.25,增幅为历年最高,全部省份的工业应用效应指数的增长量均超过了4。工业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产品、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工业各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的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上游,信息技术支撑本地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山西、云南、宁夏、甘肃、青海的应用效益较差,其中,由于山西省面临严峻的转型升级困境,工业应用效益落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云南等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较慢,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小,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偏少,是导致其工业应用效益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5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为44.39,各省情况如图40所示。图SEQ图\*ARABIC34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