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_第1页
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_第2页
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_第3页
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_第4页
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第一页,共106页。教学内容: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任务二统计分组任务三频数分布任务四统计表与统计图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认识频数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学会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编制并能熟练运用。教学计划

第二页,共106页。教学重点:

统计分组的方法;分布数列的编制;频数分布;统计表的设计教学难点:统计分组的方法;分布数列的编制;频数(次数)分布学时:4教学计划

第三页,共106页。一、统计整理的概念与意义(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又称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收集到的大量并零星分散的数据进行科学加工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为统计分析提供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二)统计整理的意义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同时,又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是达到统计研究的目的,完成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四页,共106页。二、统计整理的原则和内容(一)数据整理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简明性原则(二)数据整理的内容和程序(1)设计和编制数据资料整理方案。(2)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审核与订正。(3)对审核过的资料进行分组、汇总,计算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算出各组的指标与综合指标。一(4)对整理好的资料再进一步审核,改正在汇总过程中发生的差错。(5)统计资料的显示,即通过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将整理出的资料简明、系统有序地显示出来。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五页,共106页。

三、统计数据的审核(一)预处理1.数据汇总前的审核(1)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就是要检查报送单位是否有不报、漏报的现象,被调查单位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规定的项目是否都有答案,应报资料的份数是否符合规定。(2)审核资料的及时性。、要检查资料和资料的送达时间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及未及时报送的原因等。(3)审核资料的准确性。这是审核的重点,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常用的审核方法有两种: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六页,共106页。1)逻辑检查A从理论上或常识上检查资料是否有悖常理、有无不切实际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例:一张调查表中,年龄是9岁,职业是教师,其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例:若在某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报表中,企业规模为大型,而职工人数却是100人,这其中也必有一错。B检查各项目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例:企业的净产值大于同期总产值就是明显的逻辑错误。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七页,共106页。2)计算检查即检查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并通过各种计算方法来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字是否相互衔接。2.资料审核后的订正根据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于可以肯定的一般错误,应及时代为更正,并通知原报单位。(2)对于可疑之数或无法代为更正的错误,应要求原单位复查更正。(3)如果所发现的差错在其他单位也可能发生时,应将错误情况通报所有单位,以免发生类似错误。(4)对于严重的错误,应发还重新填报,并查明发生错误的原因,若属于违法行为,则应依法严肃处理。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八页,共106页。(二)汇总后审核(1)复计审核:即对所有统计指标数值的复核计算。(2)表表审核:即不同统计表上重复出现的同一指标数值是否一致的审核。(3)对照审核:即对某些统计、业务、会计三种核算都进行计算的指标数值,进行对照检查,以便从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差错,及时更正。(4)表实审核:即对汇总得到的指标数值,与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资料的真实性,发现的差错及时更正。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九页,共106页。四、统计资料汇总(一)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1.手工汇总

方法虽然比较落后,但使用方便。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有:点线法、凭证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等。手工汇总速度慢、易出差错。2.电子计算机汇总.、由于电子计算机汇总具有计算容量大、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而且还可进行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现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汇总过程大致可分为下面5个步骤: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十页,共106页。(1)编写程序:即根据统计资料汇总方案,编制包括统计分组、汇总、编制表格等程序设计;、(2)编写代码:即根据编制计算机程序的规定,把汉字信息数字化;(3)数据录入:即把经过编码后的数据和实际数字通过录入设备记载到存储介质上(U盘、硬盘、磁带、纸带、穿孔卡片等),以备计算机调用。、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十一页,共106页。(4)逻辑检查:即按照事先规定的一套逻辑检查规则,对输入计算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和整理,将允许误差范围内的个别错误由计算机按编辑规则自行更正,对允许误差范围外的数据退回审改。(5)制表打印:当所有数据经过逻辑检查之后,由计算机按事先规定的汇总表式和汇总层次进行统计制表,并通过打印机等设备输出。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十二页,共106页。(二)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1)逐级汇总:按统计整理方案的统一要求,在一定的管理系统中,自下而上地将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并逐级上报。优点:统计资料在满足上级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地方各部门的需要,而且便于就地审核和订正原始资料。缺点:汇总的中间环节多,耗费时间长,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2)集中汇总:把所有的原始资料集中到组织调查的最高机关或它指定的若干机关同时进行汇总。优点:可以省去中间环节,大大缩短整理汇总的时间,便于按整理方案的要求统一部署,有利于计算机汇总技术的采用。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十三页,共106页。缺点:汇总工作量大,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与订正难度较大。这种汇总形式,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快速普查和对汇总要求较高的一些重要的调查(如海关进行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比较适合。(3)综合汇总:把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结合起来所构成的一种汇总形式。例:把各地区需要的资料进行逐级汇总,而对全国的总数据和其他一些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工的资料则集中到国家统计部门汇总。这种汇总形式既可满足各级、各地对统计资料的需要,又有利于节省时间。任务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十四页,共106页。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意义(一)统计分组概念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2从分组的性质来:兼有分和合双重含义。(二)统计分组的意义1划分现象的类型(见表3-1)2揭示总体内部结构和特征(见表3-2)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任务二统计分组第十五页,共106页。1划分现象的类型(见表3-1)

第十六页,共106页。2揭示总体内部结构和特征(见表3-2)

第十七页,共106页。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第十八页,共106页。二、分组标志的选择(一)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二)要选择最重要的标志(三)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第十九页,共106页。三、统计分组的种类(一)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简单分组:将被研究对象按照一个标志分组;2、复合分组:将总体按照二个或二个以上标志进行重叠分组;如图3-1第二十页,共106页。例:简单分组例:复合分组(见下一页)第二十一页,共106页。例:复合分组第二十二页,共106页。(二)按照分组标志性质:分为品质分组与数量分组方法1、品质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2、数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三)按照分组的作用和任务:分为类型分组与结构分组1、类型分组:对复杂现象总体,分为若干性质不同部分;例:按照企业所有制来分;2、结构分组:在对总体分组基础上计算各组对总体的比重;

类型分组与结构分组有密切联系。

第二十三页,共106页。四、统计分组的方法(一)品质分组(按照品质标志分组),表3-4第二十四页,共106页。(二)数量分组(按照数量标志分组)1、单项式分组:(1)定义: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2)适用范围: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范围不大。例:第二十五页,共106页。2、组距式分组:(1)定义:以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叫组距式变量数列,简称组距数列。(2)适用范围:连续型变量或者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例:组距式分组第二十六页,共106页。可放在后面作补充讲解:(3)关于组距式分组的重要说明:A进行组距式分组需要确定以下概念:全距,组限,上限和下限,开口组及闭口组,(闭口组的)组距,组数,组中值等,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1)全距R=最大数-最小数2)组限:分组的界限3)下限和上限:组距式分组的每一组变量值中的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4)开口组和闭口组:闭口组有上限和下限;开口组没有上限或者没有下限第二十七页,共106页。5)(闭口组的)组距=上限-下限6)组数=(全距R/组距)说明:有时还要加17)组中值:是各组上下限之间的中点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说明:A对于闭口组:组中值=(上限+下限)÷2

B对于开口组(组限重合时):无上限时: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的组距/2无下限时: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第二十八页,共106页。B按相邻组组限是否相等分为:1)间断组距式分组:组限不相连的组距式分组2)连续组距式分组:组限相连(或称重合),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的组距式分组。3)对于离散型变量,可间断组距式分组,也可连续组距式分组。对于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连续组距式分组。C按组距是否都相等,组距分组分为:1)等距分组:标志值在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适用于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场合。2)异距分组:各组的组距不等;用于标志值变动大的场合。第二十九页,共106页。刚才的例子,是连续等距组距式分组第三十页,共106页。D分组的原则:1)穷尽原则

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2)互斥原则

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第三十一页,共106页。任务三频数分布(数列)一、频数分布的概念(一)频数分布(数列)1、频数分布又叫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零乱的、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有次序的整理,形成一系列反映总体各组之间单位分布状况的数列。2、频数分布是统计整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三十二页,共106页。3、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频数分布可分为两类:(1)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即品质频数分布,简称品质数列。(2)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叫变量频数分布,简称变量数列;4、频数分布可分为单项式频数分布与组距式频数分布,组距式频数分布又可分为等距式分布和异距式分布。第三十三页,共106页。(二)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1、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1)组别x: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别;(2)频数f(次数、权数):各组出现的总体单位数;2、频率定义:各组的单位数f与总体单位总数∑f之比叫频率,频率=f/∑f

3、频率具有如下两个性质。(1)各组频率都是界于0和1之间的一个分数。即:0≤(f/∑f)≤1。(2)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即∑(f/∑f)=1。第三十四页,共106页。4、对于异距分组,由于各组次数的多少还受到组距不同的影响,各组的频数可能会随着组距的扩大而增加,随着组距的缩小而减少。为消除异距分组所造成的这种影响,须计算频数密度(或称次数密度):

频数密度=频数/组距频率密度=频率/组距第三十五页,共106页。二、变量数列的编制1、数列的编制首先应弄清变量的性质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2、对于离散型变量(只表现为整数),可以一一列举,如果变量值的项数不多,可以采用单项式变量数列的形式编制;如果变量值的项数很多,可以采用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形式编制3、对于连续型变量,其变量值可表现为任何小数,无法一一列举,只能采用组距式的方法来编制。第三十六页,共106页。(一)单项式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变量值升序(从小到大)排列。(2)按变量值分组。(3)整理各组出现的次数和计算频率。(4)绘制图表,反映变量值的分布特征。例3-1对某城市20户居民家庭人口数进行调查,得出每户的人口数如下:32542232345了23243324第三十七页,共106页。解:本题单项式数列的编制步骤如下:一(1)将原始资料按变量值的大小升序排列,得:22222223333333444455(2)按变量值分为若干组(一个变量值为一组,重复只选一个)(3)设计整理表,算出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即得出如表3-8、图3-2所示的变量数列,它可以比较明显地反映出该城市居民家庭人口数的分布次数和分布特征。第三十八页,共106页。第三十九页,共106页。(二)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变量值从小到大升序排列。(2)计算全距:R=IXmax–Xminl。(3)确定组距h和组数n:n=R/n。(4)确定组限和组中值:组限:上限一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组限的确定原则:包容所有变量;上下组限为组距的倍数;采用开口组;连续型组限要重叠;离散型要间断。(5)设计表头、整理(等于上限的数据不放在本组)、汇总。(6)变量数列的表示:绘制统计图表。第四十页,共106页。例3-2:对某种电子元件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抽取50个电子元件调查其耐用时数。具体资料如下表3-9所示。第四十一页,共106页。解:对上述资料采用等距分组,分为8组,组距为100,以800为第一组下限。经过整理,得出计算结果如表3-10所示。

表中第l列是变量,第2列是各组出现的次数,即频数,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数,第3列是频率。绘制统计图,如图3-3所示。第四十二页,共106页。第四十三页,共106页。三、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1、累计频数(或频率)可以是向上累计频数(或频率),也可以是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2、向上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其方法是先列出各组的上限,然后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向上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上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3、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其方法是先列出各组的下限,然后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累计。向下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下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现仍以50个电子元件耐用时数的资料为例,进行向上和向下累计,其结果如表3-11所示。第四十四页,共106页。第四十五页,共106页。4、累计频数分布特点:(1)第一组的累计频数等于第一组本身的频数;(2)最后一组累计频数等于总体单位数。5、累计频率同样也具有两个特点:(1)第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第一组本身的频率;(2)最后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1。由表3-11可知: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下的有6个,占总数的12%;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在1200小时以下的有25个,占总数的50%;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的有44个,占总数的88%,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的有25个,占总数的50%等。第四十六页,共106页。任务四统计表和统计图一、统计表(一)统计表的定义和结构1、统计表: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上。2、广义的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中所用的一切表格。3、狭义的统计表:专指分析表和容纳各种统计资料的表格,即常说的统计表,它清楚地、有条理地显示统计资料,直观地反映统计分布特征。4、统计表的特点:条理性强,简明易懂,有利于统计的计算和分析,便于检查和改正错误。第四十七页,共106页。5、统计表的结构:(1)从表式上看,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组成的一种表格,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个部分1)总标题:是统计表的名称,它扼要地说明该表的基本内容,并指明时间和范围。它置于统计表格的正上方。2)横行标题:是横行的名称,一般放在表格的左方。3)纵栏标题:是纵栏的名称,一般放在表格的上方。4)指标数值:列在横行和纵栏的交叉处,用来说明总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数量特征,它是统计表格的核心部分。如图3-4所示。第四十八页,共106页。第四十九页,共106页。

(2)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栏和宾词栏两个部分组成。1)主词栏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组成部分;2)宾词栏是统计表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各个统计指标。如图3-4所示。主词一般列在表的左方,宾词一般列在表的右方。必要时,主宾词可以变换位置或合并排列。此外,统计表还有补充资料、注解、资料来源、填表单位、填表人等。第五十页,共106页。

(二)统计表的分类1.按统计表的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以下几类(1)调查表:用于登记、搜集原始资料的表格。(2)汇总表:用于资料整理、汇总的表格。(3)分析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的表格。第五十一页,共106页。2.按所反映的时空性质不同可分为(1)空间数列表,反映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问题分布状态的表格(静态)。(2)时间数列表,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动状态的表格(动态)。3.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不同可分为(1)简单表。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也称一览表。主词罗列各单位的名称。(2)简单分组表。主词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的统计表,如表3-4,经济结构按部门分进行简单分组形成的统计表。

第五十二页,共106页。(3)复合分组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重叠分组的统计表,如表3-12是复合分组表,表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按产业分组的基础上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在复合分组表中设计横行标题时,应在第一次分组的各组组别下退一或二字填第二次分组的组别,此时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就成为第二次分组的各组小计。若需再进行第三、四次分组,均可按此类推。

例:表3-12,对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先按产业进行第一次分组,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又进行第二次分组,按行业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五十三页,共106页。第五十四页,共106页。4.按宾词设计分类,可分为宾词简单排列、分组平行排列和分组层叠排列等三种。(1)宾词简单排列。宾词不进行任何分组,按一定顺序排列,(2)宾词分组平行排列。宾词栏中各分组标志彼此分开,平行排列。如表3-13(书上P58表3-14改为表3-13)。第五十五页,共106页。宾词平行排列第五十六页,共106页。

(3)宾词分组层叠排列。统计指标同时有层次地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各种分组层叠在一起,宾词的栏数等于各种分组的组数连乘积。例:表3-14中,各地区从业人员先按三次产业分为3组,再按性别分为2组,另加小计栏,则复合分组设计的宾词栏数共有3×3=9栏(不包括总计栏)。第五十七页,共106页。宾词分组层叠排列第五十八页,共106页。5、统计表的主词分组与宾词分组的区别:(1)主词分组的结果把总体分成许多组成部分,它们需要用统计指标(宾词)来描述。(2)宾词分组的结果并不增加统计总体的各组成部分,仅仅是比较详细地描述总体已有的各个组成部分。(3)主词分组具有独立的意义,而宾词分组从属于主词的要求,是为了更详细地描述主词的数量特征。

第五十九页,共106页。(三)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表设计要求:简练、明确、实用、美观,便于比较。*统计表的设计注意事项:(1)线条的绘制:表的上下端应以粗线绘制,表内纵横线以细线绘制。表格的左右两端一般不封口,采用“开口式”;第六十页,共106页。

(2)合计栏的设置:统计表各纵列若需合计时,一般应将合计列在最后一行,各横行若需要合计时,可将合计列在最前一栏或最后二栏。(3)标题设计:统计表的总标题,横栏、纵栏标题应简明扼要,以简练而又准确的文字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资料所属的空间和时间范围。第六十一页,共106页。(4)指标数值:表中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当数字小可略而不计时,可写上“0”;当缺某项数字资料时,可用符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一”表示。(5)计量单位:统计表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当全表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以把它写在表头的右上方。如果表中各格的指标数值计量单位不同,可在横行标题后添一列计量单位。(6)注解或资料来源:在统计表下应加注解或说明以便查考。第六十二页,共106页。二、统计图统计图则能够将统计资料展示得更为生动具体,便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事物的特征。计算机作图十分方便,常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统计图:(一)条形图1、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2、条形图可以横置也可以纵置,纵置时又称为柱形图。第六十三页,共106页。第六十四页,共106页。(二)圆形图1、圆形图又称为饼图,是用圆形和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2、圆形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3、在绘制圆形图时,总体中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用圆内的各个扇形面积表示,这些扇形的中心角度是按各部分百分比占360度的相应比例确定的。如图3-6所示。第六十五页,共106页。第六十六页,共106页。

(三)环形图1、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体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2、圆形图只能显示每一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而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总体的数据系列为一个环。因此环形图可以显示多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有利于进行比较研究。例:在一项有关住房问题的研究中,调查人员在甲乙两个城市各抽样调查300户家庭,其中一个问题是:“您对您家庭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备选答案有:(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硐E常满意。调杏结果如图3-7所示。第六十七页,共106页。第六十八页,共106页。(四)直方图1、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的乘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横轴表示数据分组,即各组组限,纵轴表示频数(一般标在左方)或频率(一般标在右方),若没有频率的直方图只保留左侧的频次数。这样各组组距的宽度与相应的频数的高度就绘制成一个个矩形,即直方图。如下页的图书上P61改错:将如图3-7改成如图3-8左边的图所示。第六十九页,共106页。第七十页,共106页。2、直方图与条形图区别:(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用宽度(表示类别)是固定的;(2)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密度,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3)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第七十一页,共106页。(五)折线图和曲线图1、折线图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用直线连接而成,也可以用组中值与频数求坐标连接而成。2、注意,折线图的两个终点要与横轴相交,具体的做法是将第一个矩形的顶部中点通过竖边中点(即该组频数一半的位置)连接到横轴,最后一个矩形顶部中点与其竖边中点连接到横轴(如图3-8中左边的图)。这样才会使折线图下所围成的面积与直方图的面积相等,从而使二者所表示的频数分布一致。第七十二页,共106页。

3、曲线图:当对数据所分的组数很多时,组距会越来越小,这时所绘制的折线图就会越来越光滑,逐渐形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这就是频数分布曲线(如图3-8右边的图)。

第七十三页,共106页。(六)描述时间序列的线图1、线图是在平面坐标上用折线表现数量变化特征和规律的统计图。2、线图主要用于显示时间序列数据,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如图3-9所示。第七十四页,共106页。(七)累计曲线图1、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分为向上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2、向上累计或向下累计,均以分组变量为横轴,以累计频数(频率)为纵轴。(1)向上累计分布图:在直角坐标系上将各组组距的上限与其相应的累计频数(频率)构成坐标点,依次用折线(或光滑曲线)相连。(2)向下累计分布图:在直角坐标系上将各组组距下限与其相应累计频数(频率)构成坐标点,依次用折线(或光滑曲线)相连。如图3-10所示。第七十五页,共106页。第七十六页,共106页。第3章小结:

1.统计资料的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对所收集到的大量、零星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与综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为统计分析提供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资料的工作过程。数据整理的原则:目的性原则、联系性原则、简明性原则。统计整理的全过程包括对统计资料的预审核、分组、汇总、复审和编制统计图表五个环节。第七十七页,共106页。2.统计分组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或类型。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中心。统计分组应遵循穷尽与互斥两个原则。统计分组的方法:按所选分组标志性质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大类。数量标志又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又分为间断组距与连续组距、等距与异距分组。

第七十八页,共106页。3.频数分布或次数分布是反映总体各组之间单位分布状况的数列。它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另一个是各组所出现的单位数,即频数。频率的性质:频率是界于0和1之间的一个分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数密度与频率密度:为消除异距分组所造成的影响须计算频数密度。频数密度:频数/组距,频率密度=频率/组距。主要掌握单项式的变量数列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第七十九页,共106页。4.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上,就形成了统计表。统计表的特点:条理性强、简明易懂、有利于统计的计算和分析、便于检查和改正错误。。统计表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按所反映的时空性质不同可分为空间数列表、时间数列表;第八十页,共106页。

按主词的结构分类,根据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书上改错)5.统计图则能够将统计资料展示得更为生动具体,便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事物的特征。作业:第5次作业,第6次作业第八十一页,共106页。

第八十二页,共106页。

第八十三页,共106页。(一)品质数列的编制(二)变量数列的编制1、单项数列的编制2、组距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列,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

2)确定组数和组距斯特杰斯经验公式:第八十四页,共106页。步骤3)确定组限注意:重合与不重合,闭口组与开口组;最低组的下限要小于最小变量值,最高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步骤4)汇总注意:“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原则:在连续组距式分组中,以同一个数值作为相邻两组共同的界限,统计上规定,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第八十五页,共106页。1、向上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组的上限,然后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向上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上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2、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组的下限,然后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累计。向下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下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第八十六页,共106页。任务四统计表与统计图一、统计表的概念、作用和结构(一)统计表的概念广义统计表:从广义上来说,任何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包括前面谈到的调查表格,都叫做统计表。狭义的统计表:专指统计资料整理的工具和整理结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第八十七页,共106页。统计表的作用(二)统计表的作用利用统计表反映统计资料具有以下作用:1.一目了然,概念明确,直观地反映出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2.便于对照比较,比文字叙述更有说服力;3.便于检查核对;4.便于进一步统计分析。第八十八页,共106页。统计表的结构(三)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的结构可从表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认识。从表式结构上看,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一种表格,它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个部分。从内容结构上看,统计表由主词栏和宾词栏两个部分组成。

第八十九页,共106页。统计表统计表的结构举例三峡工程投资情况与秭归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份年度投资额位(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687290113125131151

1149.581342.561496.911625.001647.001678.791705.12

资料来源:《中国三峡建设年鉴》,《秭归县社会经济发展50年》(1949-1999),《秭归县统计摘要》(历年)。

总标题纵览标题数字资料横行标题附加第九十页,共106页。统计表的种类二、统计表的种类根据主词的分组情况不同,统计表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一)简单表简单表是指表的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它的特点是反映的内容只按顺序或按逻辑排列。(二)简单分组表简单分组表是指主词只按某一个标志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第九十一页,共106页。复合分组表(三)复合分组表复合分组表是指主词同时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例如,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统计表(见教材表3―13),同时采用按地域标志和按对象标志层叠分组,就属于复合分组表。复合分组表的作用:其作用在于可以多角度地对总体进行观察分析,能比较深入细致地说明问题。第九十二页,共106页。三、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表设计的总要求是:简单明了,便于比较。

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总标题内容应满足3W要求(who、when、where)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不同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表中的最上下端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第九十三页,共106页。统计表的设计5、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5、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7、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8、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第九十四页,共106页。任务四统计图一、统计图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