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的历史变迁_第1页
北庭的历史变迁_第2页
北庭的历史变迁_第3页
北庭的历史变迁_第4页
北庭的历史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庭的历史变迁杨期杰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吉木萨尔县,曾因汉代就有驻兵屯田,唐代在此设庭州和北庭大都护府,元代设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和行尚书省,是西域之重镇,古“丝绸之路”的要塞,久负盛名,几度辉煌。享有一千多年的北庭,以其特有的古韵,给人们留下神秘和沉思、联想和向往;北庭古城以其辉煌的象征,引来众多迁客骚人和学者的评说、流连……北庭,以其显要的战略地位和悠久的历史而显赫、辉煌.早在汉代郑吉领护西域都护时,吉木萨尔属车师后部地,其侯城金满城(今吉木萨尔北庭古城)隶属西域都护,为西域北部之重镇.戊校尉耿恭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领兵数百屯金满城,统领、镇守、安抚车师后部,抗击匈奴,保卫疆土;屯田积谷,供给军需;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其间与北单于所遣左鹿蠡王鏖战于金满城、疏勒城达一年之久。金满城,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变,发展到后来的可汗浮图城、北庭城,城池也不断地扩大。从它建立的那天起,就已成为西域重镇,雄踞天山之北,揭开了北庭历史。唐贞观十四年(640),西突厥可汗西逃,叶护献可汗浮图城投降。唐朝在此置庭州,辖金满、蒲类、轮台三县。后又增西海县.本境金满县,州县同治金满城,共有民2226户、人口9964人。庭州之北庭,与西州之高昌相距500里,雄踞天山南北,遥相呼应,成为唐王朝治理西域的两大重镇,南北互相影响,以断突厥之骚扰。龙朔二年(662),唐王朝为扩大庭州刺史的权限,使之直接控制、监督西突厥和山北各族,在庭州置金山都护府,以阻止吐蕃与突厥的联合.长安二年(702),在金山都护的基础上改庭州为北庭都护府,管辖池、昆陵二都护府和庭州之地。统领天山、伊吾、烛龙(后改为瀚海)三军,两万余兵力,五千余马匹.北庭城内驻烛龙军,兵12000,马4000.景云二年(711),北庭都护府升为北庭大都护府,辖伊、西、庭三州,成为唐王朝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节制军队十万余众,管理天山以北东起蒲类海(巴里坤湖),西至咸海广大地区的军政事务。下设两个都护府,23个都督府。阿史那献、解琬、汤嘉惠、盖嘉运、封常清、扬袭古等历任北庭都护,为边疆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扬鞭催马,驰骋疆场.为保卫庭州,刺史来济曾冲入敌阵,英勇捐躯;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任北庭节度使判官,驰骋沙场之余,饱览北庭风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篇.唐朝灭亡后,西部各部互相火拼,相继建立起三个并立的地方政权,县境成为西辽政权的领地。元朝政权建立后,相继在别失八里(北庭城)设置军事机构驻以重兵。1251年设别失八里都行尚书省,统辖天山南北地区的军政事务,开创了西域与中原统一建制的先河。1280年,又命綦公直率兵进驻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任綦公直为辅国上将军,领兵万余,统领天山南北乃至漠北的广大疆城。都元帅府是元朝中央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机关,对元太祖西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朝别失八里为察合台后裔黑的儿火者建立的汗国,国都别失八里,国境东连哈密,西至撒马尔罕,西北至忽脱麻,北接瓦刺,南至于阗。1418年,歪思杀死纳黑失只罕后,自立为王,并举国西迁至别失把(八)里.至此,北庭成为瓦刺游牧地而一蹶不振。留下一座被毁的空城,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吉木萨尔县历史上的金满城马建金满城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当地人叫破城子.这里也是唐北庭大都护府,宋高昌回鹘陪都,元别失八里都元帅府所在地.历史上曾为东西方交通枢纽,国际大都市,其辖区远至东欧巴尔喀什湖。金满城之名始于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奉车都尉窦固平西域,戊校尉耿恭在此屯田抗击匈奴而名垂史册。唐在此设庭州时,金满城为庭州所辖。明永乐年间此城毁于战火,从此不见史册。直至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30年)史地学家徐松来此考察时,发现金满残碑,才证实金满城就是今天吉木萨尔县北庭镇的后堡子破城,即北庭故城。这个破城当初为什么叫金满城?自古以来民间留下不少美丽传说,例如:城内西海子金库、东海子金马驹、金钥匙、金子搬家等等.民国年间当地农民蒲德法在破城挖出一块重达48斤的金砖,农民尹辉珍在破城还拾到一缺尊腿金马驹……上述种种传说及实物足以证实金满城确是一处诱人向往的宝地。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它吸引了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和考察团来此观光考察。如:英国的斯坦因、瑞典的斯文赫定、日本的大谷光瑞,以及法、俄等国的考察团等等.1957年中国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冯家升,1928年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也先后在此留下足迹。特别是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在破城西大墩出土的高昌回鹘皇家寺院-—北庭西寺进一步轰动中处。目前这座古城和北庭西寺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相信,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这座古老的文化遗址必将进一步引人注目,它将像金满城发出熠熠的金光,召唤着更多的中处游客来此考察观光旅游.李靖与庭州戴良佐李靖(578-649),唐朝名将,开国功臣之一,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北)人,文武双全,尤精通兵法,为其舅韩擒虎所称道曰:“可与论孙(膑)吴(起)之术者,唯斯人也.①隋末,曾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李渊入长安后,归唐,历任代州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尚书检校行军长使、右仆射等职.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李靖统兵10万击灭东突厥于西域(今吉木萨尔)。贞观十四年(640),令吏部尚书候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平高昌。”“九月以其他为西州,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各置属县。”庭州下辖金满、蒲类、轮台、西海四县,据刘雨沛记述,由李靖筑蒲类城。②此城迄今遗址尚存。位于北纬44°01′46″,东经89°35′27″,奇台县城东北约1公里,水磨河畔。东西宽315米,南北长49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其北城墙尚残存,高约4米,人称唐朝墩。奇台又名古城子,便由此而得名。贞观八年(634)又统兵击灭吐谷浑,封卫国公。还朝后长期养病。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曾亲临其宅第问疾,赐绢五百匹.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家乡,享年七十九。朝廷“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景武”.③李靖善于用兵,与李劲齐名。著《李卫公兵法》,可惜已佚。仅在杜祜《通典》中辑存部分内容.为表彰其开国之卓著功勋,当他在世时,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亲自写赞语,命国画师闫立本绘功臣24人像悬宫内凌烟阁.除李靖外,还有李劲、候君集、魏征、王玮等人。均为全身立像。其画像已成为国画中的艺术珍品,后都已散失。现中央美术学院尚收藏有两幅拓片,弥足珍贵。注释:①《旧唐书·李靖传》(八)传二,第2475—2482页,中华书局,1975年.②刘雨沛《西戍途中日记》称:“古城,汉为蒲类国,其城唐李靖所筑”.《新游记汇刊续集》卷三十七第42页,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1930年。③《新唐书·李靖传》卷九十三,传十八,第3815页,中华书局,1975年。诗人眼中的北庭杨期杰北庭自古以来,不仅以其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同时也以其独特的物产和边塞风光,令迁客骚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身为北庭节度使判官的岑参,在这首短短的边塞诗中,以节度使院中新栽的柏树子为题,勾画出院内柏树、梅花与柳树互相对比映衬的自然景观。天宝年间,岑参作为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节度副使。他利用闲暇,在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在西域边境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但他又并不满足于此,对生长于天山深处的雪莲(岑参称其为优钵罗花)宠幸有加。见“其状异于众草,势如冠弁,巍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拆,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日:“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进而感而歌日:“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无人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雪莲花虽为西域所有,不为北庭独占,但赞自一千多年前北庭节度副使岑参之口,给北庭的物华天宝增添了浓墨重彩。“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边看.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江锺闻己暮,归棹缘川长。”诗人怀着对北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以清新和谐的格调描绘出一幅塞外春天的幽美景色.也正是这样的景色把诗人迷入醉乡,忘不知归。如今,在北庭古城东面和北面仍留有宽阔的古河道至下游汇聚成一座明镜般的湖泊,湖水滢滢、芦苇丛生、水草丰茂,不减当年景色。清代的诸多封疆大吏和迁客骚人,无不对北庭的风土人情、物产和神奇的自然环境倍多赞赏。“雪地冰天水自流,溶溶直泄苇湖头。残冬雪到唐时垒,两派青波绿似油。”雪地、冰天、河水和芦苇,勾画出西域北庭一幅如诗如画的残冬景色.诗中看出,北庭城虽废,但两边的护城河仍蜿蜓曲折,日夜守护着曾显赫一时的北庭城堡,竟然在西北这样的高寒地带和残冬之时也不结冰,日夜流淌,碧波荡漾。难怪古人要选此地作为庭州、都护府、行尚书省和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治所,难怪历朝历代兵家必争此地.纪大学士不仅感叹北庭故城,同时对北庭之物产也情有独钟。“旋绕黄芽叶叶齐,登盘春莱脆玻璃.北人只自夸安肃,不见三台绿满畦。”“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锈错,何劳转粟上青天.黄牙莱、青菜不只你安肃有,在当年雄镇西域的北庭处处可见;玉米、高梁、春麦等农作物陇陇相连,绿油油、金灿灿,从北庭到晶河(精河)几千里,一路绿、一路金黄,锦绣山河,何不喜哉。北庭之地,牛羊肥壮,树木参天。优美的环境倍受诗人的青睐。清代洪吉亮《夜宿三台》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上好的山村图,“峰峦南北途千曲,天半乱霞烘马足。山程九十到未迟,筑得山村最西屋.纱莎窗开波影摇,酒唱我尚餐山桃。夜澜残月近一线,紫燕白鸽争归。"重峦迭嶂的山峰,烘烤马足的晚霞,山村小屋、绿莎窗、波影、美酒、山桃、残月、紫燕、白鸽,动静、远近相结合,情景交触,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山村风光图,美不胜收.清·晋昌的《由济木萨至三台》与洪吉亮的《夜宿三台》相辅相承,把北庭之地的优美环境描画得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土屋藏深树,春流漱小屋。闲闲看十亩,呼犊共扶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用土坯垒起的山村小屋,被高大的榆树掩荫,屋前屋后小溪环流;勤劳的主人与顽皮的小孩扶犁共耕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辛勤耕作而又悠闲自得,辛哉,乐哉?清·史善长的《三台道上》,对北庭之地的田园风光和优美环境作了高度的概括:“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鸡豚过社少,牛马入秋肥。漠漠田千顷,阴阴木四周。此乡见景异,不见塞尘飞。”作者从济木萨到三台一路见到的景物,其他地方无与伦比。这样好的地方,真让人流连往返,舍不得离开。清·方希康在《三台道中》一语道破:“五月轮台路,花香蝶满衣。树深山鹊喜,沙暖雪鸡肥。霞鸟连红落,岗虹爽翠飞。结庐好烟景,漠外欲忘归。”绿树成荫是北庭的另一特色,它与山村、土屋、耕农及各种植物、农作物、牛羊、鸟禽融为一体,构成北庭之地无限美好的胜景.清·黄睿在《吉木森阴》一诗中写道:“古城(今奇台古城子)虽有丛阴,而苦不甚高,及檐而止。至吉木萨,则万株挺绿,车行其间,须眉亦隐映焉。”故歌日“古城丛树覆檐阴,路更西来欲出林。绕蝶陵高林翳马,参天风劲怯巢禽。缓看蹄平莎过,时觉须眉浅黛侵。不愧芳名称吉木,万家闾舍碧云深。”丝路驿道走北庭罗学军两汉时期,西域正式归入我国版图,从此以后西域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西去东来的使者商人伴随驼铃奔忙于西域各古道。1980年9月17日《人民日报》第8版《丝路今昔》绘制的一张丝路图,只绘制了南北两条大道,而对丝绸之路北道的分支,我们称“新北道”未加绘制。东汉后,丝绸之路分成三道,原汉代的北道改称为中道,在天山北麓新辟一道,就是新北道。新北道从敦煌出发,经哈密、巴里坤、北庭(现吉木萨尔),沿伊犁河谷、楚河流域西行,到达东罗马帝国等地.到了唐代,在原先三道的基础上又出现的许多支线。如唐朝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刘敬同北讨“铁勒"走沙漠经居延海到达西域的古道,此道还在新北道以北。在“商胡客贩,日奔塞下”的大道上,往来的有商队、朝圣者、僧侣、使节、工匠、奴隶、学者、流浪汉、冒险家,他们行程、运送各种货物所经过的这几条大道,在19世纪末被德国人李希霍芬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首次命名为“丝绸之路”。骆驼便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一、丝路驼道的地理位置北庭是丝路驼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是货物云集处,又是客商歇脚站.特别是在唐代,经济繁荣,盛况空前,后虽多有战争,但贸易往来始终不断。从北庭向东经七角井过猩猩峡入甘肃玉门关至武威,全程3570华里,猩猩峡以西为沙漠盆地,以东荒漠地势缓慢降低。进入河西走廊。南北均为大山,海拔1500米左右,驼道穿地槽而过.这段路程除有五段无水戈壁外,均生长荒漠植物达十五种之多.驼运歇脚站都有井和泉,多数有开窝铺的住户.水含有不同的矿化物,喝起来咸苦但可供人畜饮用。驼道大段处为新蒙甘干旱沙漠性气候。二、骆驼为什么走此道骆驼古称囊驼。《史记·匈奴列传》:“其奇畜则囊驼”,亦称“囊它"。《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多囊它”。西汉设张掖郡前,政府已将骆驼用于中原交通这条大道上。在我国北方内地,骆驼的驯化使役要比马晚.《逸周书》记载:大夏,莎车等地以骆驼、(野马)、(骡)输向内地。随着苍海桑田,绿洲沙漠的变化,骆驼越来越适应北方荒漠环境的生活,逐渐繁殖下来.唐朝以前往来内地的骆驼主要是西域各地的。《唐书·黠戛斯使》记:“阿热牙至回鹘牙所,囊驼四十日行”,说明在唐代不仅用骆驼大量运输,而且还有固定的站口,并以驼行站衡量道里。骆驼生性耐粗。由于它的口腔结构和消化机能的特殊,对食物不苛求,远胜其它家畜。骆驼耐饥饿的能力也很强,虽几天缺草缺料,仍可照常使役。即使五日喝不到水,也不致有生命危险,在夏季中午的高温下(摄氏47—48度)还是照常生活。骆驼的耐寒性也很好.即使在酷寒的冬季,气温下降到零下45—50度,它也能适应。骆驼又喜干厌湿,性嗜盐,喜食盐碱植物,适于沙漠环境。骆驼安静,代谢水平较低,在沙漠中驮重100公斤,所耗热能只等于马的三分之一。它是一种团体动物,适合在沙漠行走.它的嗅觉特灵,对一、二十里外的盐池和碱滩,只要顺风它也能嗅到气味,长途奔跑就食。因此,骆驼往往把迷路的客人带到有人烟的地方。此外,骆驼在运输道路上因小病或乏弱,仍可坚持到站,很少把垛子放在半道上。故骆驼有“忠实的沙漠之舟”美称。从长安到北庭8千余里的古道上,大部分是沙漠或浅滩。尤其是猩猩峡以东的河西走廊,干旱少水,道路难行。要完成运输和行程,只有借助骆驼走此道。三、丝绸古道驼运类型和歇脚站驼运分为三种类型:(一)全运输。骆驼运送商品,客人要求按时到达目的地,这就必须是骆驼体壮、料多、及时赶站.一旦到达,要给骆驼一个很长时间的饲养恢复阶段才能再次使役。(二)半运输。只驮运部分货物,不带客商,不带料,哪里乏哪里歇,哪里草好,就在哪里放牧。这样运价低廉,消耗较轻,适合那些无钱的穷苦人;(三)游牧待役。骆驼在完成一次繁重使役后,选择时机,游牧回家,不驮运,赶草场,待等到家时,骆驼膘肥体壮,再行运输。从北庭到甘肃武威,骆驼以平均每天60里的速度,须经54站,加中途劳站(休息准备),需60天到达。若中途行走,歇站70次,需80天,如果慢行,则三个月才能到武威。骆驼的行走不固定在一条道上.为了选择水草,可分队行走,但一般到站是一致的。全程除五处无水戈壁,随歇于半滩外,离开了固定站就无水可饮。客商饮水主要靠骆驼驮的皮囊里的水。驼道多数站住有人家开窝铺(店).他们有客接客,无客放牧,捞盐搞副业。店钱以付给一定的口粮为主,省得他们去远地购买粮食。有些驮运重要商品和危险品的商队,为避关卡和贼盗。摘除驼铃,绕道偷行。古驼道行走的驼户、客商没有指南针,白天看路标,夜间看星星,以免迷失方向。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在半道上因疾病、缺水、缺粮或迷朱方向将白骨抛在路野。丝路新北道兴旺于清康熙、同治年间,南道因沙漠和城镇人口迁徙等原因,一时变得萧条。北道沿途水草丰美,便于骆驼的饲养。内地与新疆的物资交流往往走新北道。与此同时,内地的人口大量自动迁移新疆,都依赖于骆驼运输,有钱的骑驼,无钱的跟随,长途跋涉,艰难困苦.驼道之艰辛,清代有名的史学家张澍曾写过《囊驼曲》:“西香异畜说囊驼,不读班书费揣摹。怪状奇形君莫笑,麒麟哪肯把人驮”.丝路驼道从古到今历史悠久,骆驼载运延续到民国三十年代,建国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汽车、火车取代了驼运,北庭到嘉峪关的这条驼道,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班勇在西域罗学军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驻防西域达30年之久的班超,因年老体弱奉召回到了洛阳,东汉政府另派任尚为西域都护。在新旧政权交接时,任尚向班超讨教治理西域的经验,班超回答说:“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班超的话本来很中肯,任尚却不以为然,私下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任尚不听班超叮嘱,到任后行事峻刻,引起西域诸国的不满,东汉在河西一带征兵准备前去弹压,又引发羌人起义,朝中大臣说:“西域路太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费用太大,得不偿失.”东汉政府遂于公元107年(永初元年)派班超之子班雄和班勇率兵迎接西域都护和吏卒回朝,西域又陷入了匈奴的统治。匈奴控制西域后,向各小国摊派高额赋税,欺压人民,“鄯善、车师皆怀愤怨,思乐事汉,其路无从。”匈奴又不断入侵河西,敦煌张太守向朝廷上书:“臣在京师,亦以为西域宣弃,今亲践其土地,乃知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保.”建议派兵驻防西域。东汉安帝采纳张太守建议,派班勇出屯西域。班勇,字宣傣,班超之子。“少有父风”,安帝初,匈奴势力重新侵入西域,西域与汉隔绝十余年,班勇极力主张恢复西域。公元124年(延兴三年)班勇率领汉朝的军队出现在西域.西域各国不甘受匈奴的残酷统治,鄯善、故墨、温宿等国很快归向了汉朝。班勇召集龟兹等国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降服了前部5000余人。公元125年(延兴4年),班勇又发敦煌、张掖、酒泉6000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众兵进击车师后部(今吉木萨尔县境内),大获全胜,活捉车师后王军统及其部属8000余人,并将后王军统及匈奴持节使者赶往前长史索班屯田迁房处伊吾暂首示众。班勇破车师后部的功绩名震朝野。公元126年(永建六年)班勇发兵平定车师后部以后,拥立车师后部已故前王农奇子加特奴为车师后王,派出校尉诛杀了参与作乱的东且弥王,并重新立了新王,车师六国皆平。为巩固西域军事政权,班勇又召集西域各国兵攻击匈奴,呼衍王败走,其部下2000余人投降。大战中捕获呼衍王从兄,班勇指令由车师后王加特奴亲手斩之,以结车师和匈奴宿怨。北单于复仇心切,亲自率兵万余人进犯车师后部,兵至全且谷(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龙口一带),班勇令其假司马曹俊带兵前往迎战,双方经过拼杀,匈奴不敌溃败,曹俊率兵乘势追击,斩杀匈奴贵人骨都候.呼衍王遭重创后带领残部徒居梧桐河上,从此车师得以安定。公元127年(永建2年)6月,西域诸国大都归服于汉朝,唯有焉耆国王元孟不降,班勇奏请朝廷发兵攻之,准奏敦煌太守张郎拨河西四郡3000兵员归班勇指挥。战前议定把西域诸国40000兵卒分成两路进击,班勇走南道,张郎走北道,约定期限在焉耆会师。而张郎先前免罪在身,这次便急功近利,“遂先期至爵离关,遣司马将兵前战,获首虏2000余人。"焉耆王元孟害怕被杀,派出使者乞求投降。张郎入城受降后班师回营.班勇以负期晚到的罪名被征还下狱。朝臣奏请皇上免职回乡,不久屈死家中。班勇自幼随其父生活在西域,一直到班超暮年,才随父回到京师,十几年后又被派往西域.他秉父志舍身处地守西域建功立业,大部分时间是在西域度过的,对于西域的政治、经济、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是熟知的。后来他把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书,名为《西域记》.南京史学家宣城太守范晔著《后汉书》时把它收集在《西域传》内,使之流传下来,成为研究古代西域的珍贵史料.主要参考资料:(1)《后汉书·西域传》;(2)《后汉书·班勇传》;(3)《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二—-四十五;(4)《新疆历史人物》。悟空印度取经记戴良佐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悟空,一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虚构塑造的孙悟空,另一个却是唐代去印度取经翻译经文真人真事的悟空和尚,本文所写的是后者。悟空,俗姓车,名朝奉。旧名法界,悟空是法号。唐代京兆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其祖上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贵族.他本人从小天资聪明,喜欢汉藉典章,在家乡颇有名气,他的出家经历,还颇具传奇色彩。当初,他本是唐朝政府中一名下级军官,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奉旨随中使张韫光等一行40余人出使宾(今克什米尔)他们是沿着“丝绸之路”中道,经安西(今库车)逾帕米尔高原,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宾东都健陀罗,不幸卧病不起,无法与使团东归。于是发愿,如得病愈,愿落发为僧。不久病愈,为实践诺言,遂在健陀罗寺拜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剃度为僧,取法名达摩驮都(意为法界),在那烂陀寺学经三年,时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方二十七岁。悟空出家后即遍游北天竺、中天竺(古印度)各国,访佛遗迹,学习梵文,曾到可敦寺。此寺为突厥皇后所建,有伽蓝三百余所,灵塔瑞像颇多,或系阿育王及五百阿罗汉所建立。如此巡礼、游历四年有余,“思恋圣朝,本生父母,内外戚属,焚灼其心",发愿归国,三藏初闻,执意不许。法界再三恳请,师父舍利越摩见他归心诚恳,方遂所请.并亲手将珍贵的《十地经》、《十力经》和《回向经论》梵文本三部放入一夹,和佛牙舍利一枚,请他带回中国,奉献唐朝。据《入竺纪》所记,悟空取北道原路而归,当经过骨咄国(今塔吉克斯坦西南)时,城东不远,有一小海,其水极深。时龙神知有舍利,忽“地云摇动,玄云掩兴,霹雳震雷,雹雨骤坠”.海边有一大树,悟空与众商都避于树下,忽“枝叶摧落,空心火燃”。时商人首领当众宣告:“谁持有舍利异宝,龙神为何如此大怒?有即持出,投入海中.众人不必受此惧恐”.悟空是时,恳心祈愿,放达本国,利济邦家,所获福因,全仗龙力.从日出后至中时,祈祝至诚,果然感动了龙神,云收雨霁。大家平安渡过.悟空经阿富汗兴都库什山、瓦谷函地进入新疆。先到疏勒(今喀什),国王裴冷冷、镇守使鲁阳,挽留住五月.次至于阗,当时梵名瞿萨怛那(唐言地乳国),国王尉迟曜,镇守使郑据,延住六月。又至龟兹(今库车),国王白环,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兼御史大夫郭昕,热情接待,应莲花寺沙门勿提提犀鱼至诚祈请,用一年时间译出《十力经》一部.又抵焉耆,受到焉耆王龙如林、镇守使杨日杠的款待,延留三月。时因战乱,河西道不通,悟空约于大历九年(774)转赴北道,至北庭都护府时,北庭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杨袭古,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热情地欢迎这位两游归来的法师,倡议在龙兴寺组织众僧,以悟空为主,与刁、阗二藏沙门尸罗达摩(唐言戒法),共同译出《十地经》与《回向经论》因归路不通,悟空只得正北庭暂店了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悟空还会见了四镇北庭宣慰中使段秀明等人。悟空的停留北庭,为北庭的佛教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贞元五年(789)九月十二日,北庭节度衙押奏事官牛昕和安西道事官程鄂等随中使段秀明取道回鹘路归国.又因回鹘可汗不信佛教,所带的梵文经书只得留在北庭龙兴寺收藏、将佛经汉文译本带走,经约五个月,于贞元六年(790)二月,安全抵达京都长安。唐德宗敕令于跃龙门使院安置。中使段秀明遂将所译佛经与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一枚进奉.五月十五日,朝廷封车奉朝法名悟空,授杜武将军守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试太常卿等职,以表彰他舍身求法,忠心爱国的高尚德行。时高僧园照对其游历天竺及往返经历,采访辑录,成《经行记》又名《悟空入竺记》收入《贞元释教录》中,今己无存。其概要可参阅慧皎的《高僧传》有关内容.该书不仅对印度佛教的分布、渊源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概括的介绍,并且由于“安史之乱”河西路中断,唐朝与西域各地己失去联系。而《悟空入竺记》,具体记述了当时唐朝在西域几个主要地区仍驻有官员,坚守捍卫边疆以及他们与朝廷进行联系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西域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填补了正史的空白。悟空这次印度取经,历时近40年,经历58国,携回《十地经》、《十力经》、《回向经论》(梵文本)三部,并在途中译成汉文本十一卷,129页,成为继法显、玄奘、义挣之后又一位翻译家和旅行家.悟空晚年时在长安章敬寺居住,已年过七旬,思乡心切。决定回归故里访问,父母、兄弟、姐妹家无一人在世,不胜悲痛,恨不奉养。约于贞元末年(805)圆寂,终年七十五岁。悟空毕生为弘扬佛法,印度取经、翻译佛经、交流中外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有史记载最后一位去印度取经的著名佛僧。北庭的历史人物杨期杰北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北庭,不仅地灵,而且人杰。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不少著名的各民族政治、军事、文史学和翻译界的风云人物。他们为北庭的辉煌而生,北庭的辉煌而叱咤风云,为北庭的辉煌而鞠躬尽瘁。阿史那献,族系突厥,是唐朝少数民族地位较高,威望较大,久拼沙场的一位知名的忠勇爱国高级将领。公元711年,唐睿宗赦诏阿史那献为“招抚十姓使”。唐玄宗即位后,阿史那献由碛西节度递补为北庭大都护,兼领伊(今哈密)、西(今吐鲁番)、庭(今吉木萨尔)三州军事。唐授其如此显爵重权,表明对其忠心的信赖。714年,阿史那献西征平叛大捷,斩叛军首领都担,光复碎叶都督府。平定都担叛乱后,又统兵西出,筹划反击大食(今阿拉伯)回师北庭抗击东突厥的侵犯,战功累累。717年,阿史那献在西征大食时,由于突厥族属部落突骑施大将苏禄与大食结盟联合,使得阿史那献孤军无援而遭惨败而归,因而被免去其碛西节度使、北庭大都护、瀚海军使等一切职务,保留其“兴昔亡可汗”、“十姓安抚使”称号。后诏入朝,迁左金吾卫大将军。名位虽高,但已是空头虚衔,从此退出西域政坛.僧古萨里,一位出生于北庭的维吾尔族伟大学者.他生活的时代是公元九、十世纪,正当唐未、五代,中原云扰之时.对他及他的作品,在我国原有的历史书籍中记载不多,但随着近代考古文物的大量出土,他翻译的《大唐大兹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玄奘传》)、《金光明最胜王经》(简称《金光明经》)、《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等五部重要佛经,僧古萨里逐渐露出伟大翻译家、文学家和杰出的爱国者的端倪。古代从梵文译成的汉文佛经为文言文,又无标点,浅学者很难正确理解。僧古萨里却能在正确理解汉文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回鹘文的表达手法,确切流畅地表达汉文内容。他不仅是散文翻译的巨匠,而且是韵文翻译的里手。为了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他不拘泥于原诗的结构和词句,巧妙地利用当时回鹘诗歌中广泛运用的七音节挽歌体,把汉文的一节诗译成回鹘文中的两节.以其高深的文学修养娴熟、生动地表达出原诗的深刻语意和感情.僧古萨里通过大量的佛经典翻译,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通过他的翻译,向维吾尔人民以及西域其他语族人民介绍了汉文化和文字,促进了当时祖国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发展了维吾尔族文学.除此之外,僧古萨里在佛经翻译中使用的语言,充分表现了语法的严谨和语法的正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表现力的丰富、文字修辞手法的娴熟,成为那个时代维吾尔族语言文学的典范,为古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里海牙,被元世祖忽必烈称为“小北庭人”。1227年出生于北庭城郊的一个维吾尔族农民家里。阿里海牙出生有一个奇特的传说,元史载:“初生胞中剖而出,其父以为不祥,将弃之,母不忍。”就这样,阿里海牙在母爱中一天天成长。阿里海牙成年后,身体强壮,膂力过人,聪慧而善言辞,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为驻守北庭的蒙古将领不怜吉带之子教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怜吉带的赏识,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先是随不怜吉带离开北庭,后在不怜吉带推荐下,担任了忽必烈的随从,随忽必烈东征西剿,转战南北。他曾执矛刺虎救忽必烈于虎口;曾身中流矢而不顾,舍命冲上鄂州城头生擒守兵;曾以特有的机智为忽必烈保存一封对争夺皇位具有关键作用的劝谏信。忽必烈嘉奖他为“久待禁庭,已著劳绩”,为其今后仕途的开拓奠定了基础。参政后,先是以参政知事衔在襄阳前线参与军机事务。常以“日驰八百里”往返于前线与汗庭之间。升为都元帅后,破樊城,攻襄阳,取江陵(今沙市),占潭州。忽必烈大喜,连宴三天,并赐给阿里海牙御服、御帽、珠衣、玉带和金杯。随之升为平章政事,增兵三万。阿里海牙手握重兵,一路南下,攻静江、占琼州;镇荆湖、湖广。元世祖封他为光禄大夫。至1286年,阿里海牙遭“侵蚀”弹劾,连病带气,情绪十分低落。于是服药自杀,是年60岁。阿里海牙从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统帅,一生转战荆湖、淮西、江西、广西、广东、海南,攻取58州,为元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不愧为古之北庭之骄子。贯云石(1286—1324)元代杰出的散曲家。号酸斋,芦花道人。本名小云石海牙。维吾尔族,祖籍北庭。祖父阿里海牙是元朝开国名将,官至湖广左丞相。父亲贯只哥世袭贵族,曾封为两淮万户侯达鲁花赤.青年贯云石继承了父亲的官位,曾弃官从学,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称病返回江南,隐居钱塘(杭州)著书立说.他精通汉语言文学,书法功底深。著有《酸斋文集》,贯云石的散曲有“小令”90首和“套曲”10套.孔才享有“骁勇巴鲁图”称号,是来自民间的一位爱国民团领袖。他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屯垦戍边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孔才于1835年出生于济木萨,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乾隆初年应征入伍,后定居本地。孔才青年时代臂力过人,武艺超群,善骑射.在清政府官办的马厂当马差时,就享有威望。1864年同治战乱,孔才发动群众组织民团,自卫防范。当年八月,回民军第一次攻打济木萨时,被孔才所率乡卒民勇击退。十二月回民军第二次进犯济木萨尔时,因寡不敌众,孔才率团退至哈密、巴里坤一带,被收编为正规军队,并被授予兰翎六品军功之职。此后,孔才为保卫祖国、打击分裂主义和外国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擢升也平步青云,从六品军功到游击、守备、副将、总兵、记名提督(一品顶戴),朝廷赐于“骁勇巴图鲁”称号。孔才自1864年组织民团到1890年病故,历经二十多年,戎马倥偬一生。率兵驻巴里坤、哈密时,正值粮道断绝,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严阵以待,坚守阵地。在收复古城、济木萨时,多次打退白彦虎的反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家乡和边疆的安宁。在攻打玛纳斯时,他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表现了坚强不屈的英勇精神。北庭故城毁灭之谜薛峰中外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唐代北庭都护府遗址——北庭故城,位于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北庭乡境内。城址南北长一公里半,东西宽一公里。城墙高二丈,宽一丈,并筑有城垛高台.故城内外三重,外城东、西、北三面有护城河,如雄健的臂膀紧紧环抱着城廓。河道里芦苇丛生,香蒲丰茂,多种水草连荫荡翠,是风景优美的天然夏牧场.内城有两重,为都护府官衙署所在地,肆市繁华,街坊通衢四通八达;北庭故城是西域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故城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出北门向东可达西京长安;向西转南,可通龟兹、安西。出南门,边车师古道(金岭古道)、翻琼达坂可抵高昌。北庭都护府古城规模宏伟,坚固泰然,固若金汤,在我国西域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庭故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两汉时期,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国,王城设在金满城。后来西域逐渐强盛,统一了西域。但北匈奴不甘心失败,多次发动战争。汉与匈奴五争车师,终得胜利。汉政权为筹定长治之策,设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管理西域军政及屯田事务.这对开拓边疆,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当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繁荣边疆经济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唐统一中原后,设“庭州”于此.后来阿史那贺鲁为争夺王位率众叛乱,高宗三次派兵讨伐,俘获了阿史那贺鲁,并由来济任刺史。期间将北庭城垣修茸完竣。长安三年(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辖区包括了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北至咸海纵横数千里的广大地区。首任都护突厥人阿史那献在唐朝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推行政令。都护府所在地金满城是丝绸之路上较大而繁荣的国际贸易交流点之一,同时又是守护这条路线的军事重镇。成吉思汗统一中原后,在别失八里(即北庭)设立达鲁花赤进行管理,又驻扎重兵并把这里作为他们的陪都。忽必烈先后在这里设行尚书省,建立牙帐,设北庭都护府、元帅府。在经济上设有染织提举司和染织局,经营手工业生产。后来又“以钞万绽为市于别失八里”(《元史》),设立了交钞提举,国钞库等类似银行的金融机构。明朝统一中原后不久,大部分蒙古人退入中国北部和西部一带,别失八里便成了蒙古察哈台后裔活动的中心。其王马哈麻每年向明朝纳贡,明成祖封他为顺义王。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马哈麻袭杀元主,建立“别失八里国”.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马哈麻死,明政权派人来吊祭,并封其侄儿纳黑失只罕为主。从公元1370年到1418年四十八年中,别失八里的可汗交替四次,每次都引起战争.北庭故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一直是个谜。据史载: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别失八里王纳黑失只罕与堂弟歪思(马哈麻子)在争夺王位中被杀死。歪思为争夺王位在不到六年中就把阿克苏到别失八里之间的地区两次变为战场。北庭故城(别失八里城)的毁灭,历史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史料仍可发现端倪,元史载,歪思杀死堂兄纳黑失只罕后,便自立为主,便“迁都亦力八里”(今伊犁),这就说明,当时的北庭故城已经在这次内部火并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了.可见,当时明朝派来吊祭马哈麻时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如果当时封歪思(遮出)为别失入里王,封纳黑失只罕为相(旁出)的话,北庭故城可免此一劫,也不会发生为此的战乱了.北庭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如果古城未曾毁灭,歪思为何要将王城迁至伊犁河?纪昀在《槐西杂志》中载:“济木萨有唐北庭都护府故城……周四十里,皆以墼土垒成。……城中一寺已圮尽,石佛自腰以下,陷入土……城中皆暗煤,掘一二尺乃见土。”从“城中皆暗煤”,可以看出,古城是被焚毁的。古之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木料焚烧后坍塌,便埋入土中。显而易见,“暗煤”不是煤,是木料焚烧后的残骸或木灰遗迹。因为在地表一二尺处不会有煤存在,暗煤乃黑灰也。笔者自幼在北庭故城南面的后堡子小镇长大,对北庭故城的怎样变成废虚的,自然听到一些民间传说。传说之一:攻城时为敌方所焚毁。据说当时城内粮草很多,敌兵(歪思或歪思的援后)兵临城下,围攻数月不克,十分焦急。城东南清末可见有十五个敌楼,为当时攻城时所筑。一将突然灵感暴发,献计用火攻,但苦于城墙高大无法施展。于是遂于民间买扑鼠猫作为攻城用具,一时猫的身价可抵一匹马。敌人在猫身上放硫磺火硝和食用油等易燃物,又准备了五十架云梯.半夜时分,他们将猫点燃,置于云梯上,或放于水洞口或抛入城内,猫被烧痛,在士兵们的喊杀声中便上天入地在城内乱跑乱窜,点燃了棚圈,烧着了民房、官衙,一时熊熊烈火遍及城中……城内一片混乱,喊天叫地,呼爹叫娘,只恨娘少生两条腿。敌军进入城中,烧、杀、横行,无所不至……北庭故城便在这次失陷后的大火中焚毁了。城内的官兵百姓,在城破后的一场大屠中大都丧生。自此,故城便被焦木、瓦砾、灰土湮没了。传说之二:因宗教信仰的争端、分歧而引发了战争,使故城焚毁。朱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北庭归西辽统治,这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西域。公元1208年北庭回鹘降金。回鹘原信奉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秃黑鲁帖木尔为别失八里(即北庭)汗王,开始改奉伊斯兰教。公元1383年(明浩武十六年)其子黑的儿火者继任别失八里察合台汗时,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他们也信奉伊斯兰教.北庭故城(包括西大寺)被宗教徒毁灭了.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北庭故城毁于明朝初时,即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公元1368—1403年),距今约600余左右。二、北庭故城是被焚毁的。城内遗存的“暗煤”便是明证。三、王室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是北庭故城毁灭的直接原因。四、宗教信仰的冲突而引发战乱,北庭故城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中一寺已圯尽"便是明证。北庭故城虽然被毁了,但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取代的。今天,在维护祖国统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北庭西大寺遗址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赵开福李功仁北庭故城遗址及其附属建筑西寺遗址(系唐、宋时期回鹘人佛教文化、艺术之建筑),于1988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北庭故庭的历史渊源.北庭故城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内.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这里是北方石器文化时期的人类生活繁衍地。现今县境内石器文化遗迹在山区丘陵、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分布较广.据史籍记载,在汉、魏时期,这里即是车师后国王治所在地,受两汉和曹魏戊已校尉的管理,曾是两汉与匈奴争夺西域的重要战场之一。南北朝至隋,这一带成为突厥系诸族在东天山北麓地区活动的中心。入唐以后,贞观14年(公元640年)在该地设庭州和金满县,长安2年(公元702年)置北庭都护府。公元840年,回鹘人从漠北迁北庭,至北宋时期,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陪都,仍为北庭,亦称别失八里。公元1209年高昌回鹘臣服于蒙古,1269年海都叛元事件后,回鹘势力退出北庭,元朝遂设置北庭都护府、元帅府等重要机构进行统治。元亡,北庭的历史地位逐渐衰落,至清代设济木萨。二、西寺遗址的发现及历史价值。北庭为历史名城,其故城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11公里处,俗名为“破城子”。197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到北庭故城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在古城外之西700米处发现一座高昌回鹘时期的佛教寺庙遗址.在调查的基础上,先后于1979年7月中旬至10月底和1980年7月中旬至9月底两次对该佛寺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发掘清理了遗址北部正殿东侧上、下两级洞龛和正殿南面的五座配殿,南部配殿建筑群中的庭院、平台、库房、僧房和小型配殿.同时并清理了六号配殿门址,找出了正殿及其西南和北外侧洞窟的轮廓,弄清了寺庙遗址的基本布局和结构。实物资料的出土显示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是一座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大大开阔了人们观察认识高昌回鹘文化艺术的眼界。这座佛寺遗址的建设遗迹保存比较完整,弥补了吐鲁番地区回鹘佛寺遗址建筑体系基本残毁的缺憾,为研究高昌回鹘佛寺的形成及回鹘式建筑的特点提供了实证。佛寺遗址中保存了大量塑像、壁画、回鹘文、汉文题记等等,与新疆吐鲁番地区同类遗址相辅相成,丰富了高昌回鹘文化的内涵,对全面研究高昌回鹘佛教艺术和信仰,对深入研究高昌回鹘的文化以及回鹘的文字、书法、服饰和风俗,对探讨高昌回鹘文化与外界的关系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塑像,回鹘时期的雕塑作品现在国内已经基本无存,所以这批资料尤显珍贵。在整座寺庙遗址的全部塑像壁画中,最具时代佛教文化特征的是佛寺正殿南门道口侧墙绘有“回鹘王供养像及诸菩萨行列像”,回鹘王像右侧白地墙面上墨书回鹘文题名,译作汉文意为“此为像‘日月神’一样的……持国家的……阿斯兰(狮子)毗伽(睿智的)神圣亦都护之像。”并有绘于第五号(S105)殿西壁“诸王分舍利行进图"左下方的回鹘文题长史公主两身供养人像。该两身供养人像回鹘文题名为:男供养人像题名的汉文释为“这是合XXX长兄巴尔楚克、托呼邻之像”;女供养人像的题名汉文释为“这是依盖赤公主之像”.该两身回鹘男、女供养人像与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寺中所绘回鹘男女供养人像服饰着装及面容肖像基本一致.这是回鹘人佛教文化艺术中的特征之一.三、寺庙塑像的文化艺术价值.该座寺庙的塑像制作主要以土坯砌筑,穿木芯,苇束绑扎为骨架,表以粗、细草泥堆塑,采用捏、贴、削、刻等技法塑雕所需形体,最末一道工序是在泥胎表面施刷白粉面层,用点、染、涂、刷、白(贴金)等绘画技法赋彩妆銮,“塑容光焕发绘质”合为一体。其雕塑技艺细腻精湛,赋彩色调浑厚富丽,随类赋彩,明快悦目。充分表现了虚幻的宗教境界和佛教艺术美学的艺术意境——动人心志。就其绘制技法和艺术特点而论,是我国新疆当时历史时期绘画艺术中的难得佳作,弥足珍贵。它与新疆吐鲁番回鹘时期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比较接近,与甘肃敦煌千佛洞唐、五代、宋时期的壁画也有相似之外.该座寺庙塑像、壁画的题材内容比较复杂,其中说法像、涅、像、罗汉群像均为新疆古代佛教塑像中较流行题材,但交趺菩萨像,无论在新疆或甘肃敦煌等地,于唐代时期已不甚流行,此处发现较多,值得研究。这座佛寺的始建与废弃时间,史无明载。但在佛寺内发现有大量的各种回鹘文题名、题记和回鹘供养人像。依回鹘文题名和回鹘供养人像相结合,可辨认出其中有高昌回鹘亦都护(王)、长史和公主等人的肖像,表明该佛寺的规格之高.结合当时北庭的陪都地位,寺院遗址的位置和规模,以及塑像壁画的精美程度等方面判断,该座寺庙的性质当属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故该座佛寺的兴建,与高昌回鹘佛教的发展史密切相关。据史籍记载,回鹘人原在漠北时信奉摩尼教.公元840年自漠北迁到北庭城,约于公元9世纪中叶又以北庭为基地进据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建立高昌回鹘王国,遂以摩尼教为国教。约于公元10世纪初方改奉佛教。高昌回鹘皈依佛教之初,主要利用旧唐寺和摩尼教寺院作为宗教场所。根据这座佛寺的规模和文化内涵及建造时代的上限,不排除将唐代寺院改建的可能,这将有待于该座佛寺遗址全面发掘清理后的出土实物资料验证。四、佛寺废弃的原委推测。关于该座佛寺的废弃时间,遗址本身提供了部分重要迹象。如正殿顶部的堆积,南部配殿库房和庭院中普遍发现大片的火烧痕迹。东部上层洞窟正殿和南部配殿建筑群的顶部全塌圮.上述迹象表明,该佛寺的废弃与社会动乱或变革有关。1209年高昌回鹘臣服于蒙古1251年,高昌回鹘萨伦的斤为北庭的伊斯兰教徒诬陷被蒙哥下令处死。1269年爆发海都叛变事件,高昌回鹘的政治势力退出北庭,北庭遂成为元朝直接控制的领地。1280年置北庭都护府,1283年在北庭置宣慰司,同年高昌回鹘王室被迫东迁甘肃永昌.元末北庭地为察合台汗国。1346年,秃黑鲁贴木儿继汗位,成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并强制推行伊斯兰教。1383年秃黑鲁贴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为别失八里的察合台汗.他在位期间曾对高昌地区(今新疆吐鲁番)进行“圣战”,强迫高昌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同时,大规模捣毁佛寺,杀害佛教僧侣。由此,该佛寺的被毁应在此次大规模“圣战”期间。五、告慰世人的价值延续该座寺庙现存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高14.3米,是现今北疆地区所存唯一一处我国历史上唐、宋、元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有许多干部工人、中小学师生和部队官兵前来参观,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它是研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并携手胝足,共同发展以及民族、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实证,对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对北庭西寺遗址的保护非常重视。除派专人管理外,近年来,先后投资修建了西寺遗址围墙和北庭故城围栏,经过实地勘测,研究制定了保护方案。目前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已将投资对西寺遗址进行整体保护维修和逐步开发,西寺遗址将重放光彩。北庭故城的废弃与攻城地道赵开福高玉胜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境内的唐代“北庭都护府故城"遗址,当地人称破城子,虽经千年沧桑,但至今仍为世人所瞩目。据史料记载,此城从公元702年唐代设北庭都护府到明代的别失八里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数百年来历经战乱,明成祖永乐15年(公元1417年),堂叔弟兄为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前别失八里国王黑的儿火者之孙,失儿阿里之子歪思在权相朵豁拉惕家族的支持下,谋杀其堂兄纳黑失只罕,自立为汗。次年迎战蒙古瓦刺军兵败,西迁亦力巴里(今伊宁),别失八里城废弃为游牧之地。北庭故城遗址为不规则长方形,有外城和内城之分,外城墙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城墙周长约4596米,城墙残高1—6米,墙厚7-10米,每面城墙都有城门、马面,四隅都有角楼台基。北门还有瓮城,外城西面和南面有护城河,东、北面河坝环绕。故城东接奇台县,西连三台镇,南通护堡子街和吉木萨尔县城,北通兵团红旗农场。历史上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天山以北的军政中心、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63年秋天,吉木萨尔县城通红旗农场的新公路基本完工,但国庆公社建国大队和红旗农场四分场中间相隔一道280多米宽的河坝,中间修了一座引路桥,公路需要加高加宽。按照公社的安排,建国大队抽调了几十名青年社员去修公路,我当时在建国大队一队三组劳动,也被派去修公路.我们在北庭故城的西北角,原建国大队办公室的东边劳动,主要任务是在河坝沿上挖土方,用推车把土运到引路桥附近修公路,当时我和高玉胜、马学彦在公路东边挖土方,有一天突然发现了一个拱形洞口,宽约1米,高约1.4米,用青砖堵着,我们把砖头取开,惊喜地看到里面有一个元形黑色陶瓷坛子,揭开看了一下,什么东西也没有,看来像盛水的。第二天,公路西边挖土方的葛成明、孙俊武、高玉堂、葛启胜等社员也发现了一个同样的拱形洞口,里面放着一个大坛子,素面灰陶,高约65厘米,口径约40厘米,腹径55厘米,上面有拱形盖子,盖子上有狮子头和花纹图案,打开盖子一看里面装着黄色人骨,是个瓮棺。社员们把坛子放在了建国大队办公室门口,后来发现这两个洞口是地道口。这两条地道从河坝沿一直通到了北庭故城西北角的角楼,角楼下面不远处有一个洞口,内城西北角城墙下面也有一个洞口,而且沿内城北城墙有一条像地道一样的长沟,据自治区文物部门的专家分析考证,北庭故城是北疆地区的军政中心,数百年来,历经战乱,因城池地形险要,城墙坚固,马面密集,易守难攻。引路桥附近河坝宽阔,有芦苇荡遮蔽,离城较近,地道很有可能是围城军队攻城时挖的。国内展出的吉木萨尔珍贵文物赵开福早在西汉时期,吉木萨尔小西沟就是西域山北六国车师国故地,特别是唐朝庭州和北庭都护府的建立,北庭成为新疆天山以北的军政中枢,威震西域。北庭古城历数经百年苍桑,遗存和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珍贵文物。1998年4月,我随团赴北京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国防大学召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会后我用多半天时间仔细参观了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馆藏文物很丰富,其中展出的有吉木萨尔一件珍贵文物。这件文物是唐代北庭都护府的一页公文。白色萱纸,毛笔草书,上面盖有北庭都护府的方形篆字红色印章,看似公文最后一页,残破不全,是当时的原件。据文物部门的同志说:现在吐鲁番博物馆保存有北庭都护府的公文牌卷,可能是北庭都护府开给安西都护府的通行牒或粮草牒,因是唐代公文原件,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2005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自治区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开展,我先后去参观了两次,并当场做了详细记录。馆内展有吉木萨尔的8件文物,都是北庭故城和西大寺出土的.一、唐代的地方官印“蒲类州印”。(有香烟盒大,铜质方印,篆字,属国家一级文物)二、唐代钱币“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三、唐代的建筑材料“莲花纹方砖"和下水道陶管。四、唐代的“铜镇纸、墨锭、毛笔、砚台”。五、唐代的工艺品锱金铜狮、刻花石球.六、北宋时期的装饰品“玉饰”。还有北庭都护府故城和西大寺遗址以及亦都护、回鹘供养人像等6幅大型彩色照片,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驻足观看.2006年6月上旬,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宣传周”期间,我采访了昌吉州历史物馆博,看到展出的吉木萨尔文物有以下7件。北庭故城出土的唐代陶狮、鸡首陶罐、灰陶罐、陶水管、莲花纹方砖、手印砖;西大寺壁画残片和小西沟出土的西周战国石磨盘。还有18幅照片、地图和画图。主要内容有渭户沟冶炼遗址、松树沟岩画,《前汉书》有关车师山北六国的记载;《新唐书》有关北庭都护府和守捉城的记载,唐代北庭故城、明代别矢八里、西大寺佛寺遗址、王子出行图、千佛像、泥塑佛像、方位航测图等。国家、区、州博物博展出我县众多珍贵文物,宣传了吉木萨尔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扩大了我县的社会影响,同时大量出土文物也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居住、繁衍生息的地方,各民族人民都为边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吾塘沟古代石刻岩画群李克俭2005年春夏之交,笔者与影友去吉木萨尔县东部山区拍摄,途中我与当地村民闲聊中了解到,在吾塘沟,他们放羊的时候曾经看到一块刻有动物的大石头,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听到这一消息,我心里不觉一震,便想到那块大石头很可能是远古人类留下的石刻岩画.猜测之余又一阵兴奋。于是我让村民带路驱车直奔目的地而去。经过一路颠簸,绕过蜿蜒的山路。进入一条狭窄的山沟,这条山沟呈南北走向。东西山梁上植被茂密,长满了乔木灌木和各种野花杂草,一片生机盎然.中间地带是高低不平的旱地,种满了豌豆和小麦,此时正值豌豆开花的时节,淡紫色的花儿宛若散落在山间的云霞。小麦长势旺盛,绿油油一片.就在这条山沟的中间地带,有一处凸起的土梁。也是南北走向。在我们走过此处的时候,发现有石块围起来的圆圈,呈现不规则的圆形或方形,其面积约3-4平米,顺土梁走势排列,整齐而有序.根据判断,这应该是一处石堆墓。总数在二十余座.站在土梁放眼望去,这条山沟的西边山梁上,大小形状不同的岩石密布山坡,植被也远不及东面的山坡,仅长有一些芨芨草和蒿草之类,极尽荒凉之态.按村民指点的大概方向,我在徒峭的山坡上,在乱石堆中寻觅。经过一番查找,终于发现在一块巨大的石块上刻有房屋的形象,仔细辩认,是一些大角羊,密密麻麻地刻在石块的表面。石块呈现不规则圆形,散放在地,呈灰绿色,加之风吹日晒,石块的表面乌黑锃亮,使得岩画更加清晰。这些大角羊和马鹿个个膘肥体壮,形象生动饱满,夸张,非常逼真。之后,经过查找,在不远处又发现五六处刻有相同内容和一块马上骑人的石刻岩画。这使我们兴奋不已。休息时我在想,这里众多的岩画的石堆墓是何时的墓葬,这墓里所埋葬的又是何年何月的人,为什么在附近又刻有岩画,这中间有何关系,这一切,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考证.这处石堆墓和石刻岩画均为首次发现。并且尚处于自然状态下,并没有遭遇任何破坏,对于研究吉木萨尔县的文化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史料。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及相关问题之探讨王秉诚2005年元月中旬笔者因编辑“新疆北庭古钱币专辑"一书,前去北庭古城收集补充古钱币实物样品时,在古钱收藏者刘志强家中征集到一枚奇特而又罕见的汉、粟两文合壁的“开元通宝"。该币正面铭文为“开元通宝"四字,背面为粟特文。钱径为2。3厘米,孔径为0.6厘米,外廓边宽0.5厘米,重量为3。0克。质地为铜,略显紫红色。正面铭文书法为隶体,与以前北庭出土的“开元通宝"字迹无大差别。背面粟特文经请新疆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薛宗正先生翻译试读为:“唐(?大)摄都护(伊里克)主政印"(原文及图片附后),据悉该币是在北庭故城遗址周围农民兴修庄园时挖土而得的。关于汉粟双体“开元通宝”方面刊布的信息:据原苏联学者斯米尔诺娃《Svodn“katalog.Sogd“skikhmone(BRONZT)》粟特钱币目录汇编《青铜》43、44、46号莫斯科Nauk出版社198l版,译者在本文注⑨称“所有A型汉粟双体“开元通宝”可能铸造于619年安西都护府成立之前。但无附照片和文字的涵义,也未披露该币的形体、规格、大小等详情。而且,在中国出版的古钱币专著中更没有提到此类钱币的样品.这是在中亚地区发现的汉粟双体“开元通宝”方面刊布的最早信息。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为何在北庭相继发现,它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价值、意义作用等问题笔者就此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作一初步探讨,特求教于专家学者们指正.粟特(sogd)是中亚细亚古国,即粟戈。其地理位置系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居民属伊朗族语,主要经营农牧业。约公元五到六世纪形成阶级社会国家,首都为拉坎达(今撒马尔罕).其后相继附属于塞琉西、大夏、贵霜诸国。粟特与中国(自汉朝以后)有密切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其地即隋唐中的康国一带、曾经是唐朝的藩属,其国君曾授朝廷的册封。根据诸多文献资料证明,粟特人是唐朝时庭州城内最古老的居民、曾与汉人通婚,多已汉化。其形貌特征——深目高鼻,多鬃髯精通农业和果园种植,尤擅长商业.其经商技能闻名于世。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唐开元十六年庭州金满县牒)265中所反映与庭州同治金满县境内“合县当管百姓、行客、兴胡总一千七百六十人”,266所谓行客、突胡绝大多数是指粟特人。因其有雄厚的资财奠定了粟特人社会地位.如唐初伊吾七城主石万千,武周时期的石城镇主康艳典,安史之乱首领安禄山,史思明都是粟特人,或具有粟特血统。安史之乱后率领唐军坚守孤城的北庭都护曹令忠大约也是粟特人,后被唐朝赐姓李元忠。(一般被朝廷赐姓的人都不是汉人)粟特人本来只有父名本名没有姓氏,但发源于河中地区史称为中亚“昭武九姓”二—即康、安、史、曹、米、何诸国.该族多以其祖籍为其姓氏。据知这个改名李元忠的曹令忠,就是出身于曹国的粟特人。粟特文化水平很高。早已创立了拼写自身语言文学,根专家研究其文字,导源于阿拉美字母。由前缀、词根、后缀三部份组成。存在若旁行和竖写两种变体。粟特人的碑刻和文献在吐鲁番、甘肃、敦煌、蒙古高原中部、中亚塔吉克斯坦都曾有发现.流传新疆境内的粟特文汉佛经体最多。据专家们研究古代回鹘文、蒙文、满文实质上都是由粟特文脱胎而来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形势起了巨大的变化。安史之乱的战鼓破灭了辉煌的大唐盛世:两京沦陷、玄宗逃蜀。肃宗称帝灵武,为了镇压由粟特胡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怀义两姓父子发动的武装叛乱,唐庭几乎完全抽空了西北边防军队,吐蕃乘势东侵,将北庭、安西两道,切割成了两支孤军.在吐蕃的围攻下,奋力抵抗、苦守保境。吐蕃是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地方政权。公元7-9世纪是其强盛时期,与唐争夺“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控制权。早在太宗时期就在河西和西域地区,多次和唐朝发生冲突。当时唐朝强盛,曾有效地遏制了吐蕃的进攻。但在天宝十四年及安禄山造反,边兵精锐力量多征发边关救援。西北边防较前削弱,吐蕃乘势向西侵犯,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陷。至德(公元756-758年)后,河西、陇右戌兵皆征集收复两京。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河西军府为吐蕃所陷.时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府,二镇与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①。当时为内忧外患所困扰的唐朝在河西、陇右失陷后完全失去了联系。无法了解西域的情况。直到十多年后,仍坚守西域的李元忠,郭昕,无法与朝廷取得联系。史载“北庭安西自吐蕃陷河陇,路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帅将士闭境自守,数遣使奉表,皆不达。声闻绝者十余年"②。公元781年代宗当政时期,唐蕃议和谈判开始,意欲割让西部领土,引起碛西二府留守将士严重不安。当时正当回鹘长寿天粟,可汗顿莫贺达干主政时,担心唐吐和解,遂开放回鹘路任碛西二府与朝廷间自由通使。至是“遣使间道历诸胡自回鹘中来”③。朝延才知道西域两镇(安西、北庭)仍控制在唐朝留守的手中.引起了朝廷的重视,遂使谕嘉奖,各予加官晋爵,赐曹令忠姓李改名元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以听为安西大都护以外,还授予伊西北庭节度使观察使的名号及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并二府(北庭、安西)将士,普遍提拔七级以资嘉奖。从上述所说历史背景,我们明确了解到北庭、安西将士在路绝不通,音信不达,坚守十余年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朝廷补给二府庞大的军政开支,而如何维持自身生存?所以两府在财政极端困难,军饷枯竭之际,积极采取自救,自力更生的补救办法一自行制造仿造朝廷通行的“开元通宝"也是情理中的事。“唐时铸钱炉(天宝年)全国最大的多有九十九处.各炉每年铸“开元通宝”三千二百缗……多散在产铜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官营手工业"④。这说明按唐铸钱法规是允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自铸钱币的。近年来有些古钱收藏家在北庭地区收集到的小样“开元通宝”,其铜质泛红,其锈色与“大历”、“建中"以及出土的“中"字钱、“元’钱相接近。当时在战争环境下,财政十分困难,原使用的“开元通宝"日渐少的情况,为应急需制造的“开元通宝”小钱在出土数量亦不算少。(约有50余枚).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在北庭故城十余公里的南山新地乡马茵沟内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冶炼遗址,其炉渣堆积高约一米,长约20余米。在其残渣中明显有铜质残物。这与库车一样具备自铸铜币的自然条件。故推测北庭亦有可能在当时铸造上述铜币。至于当时开元通宝钱的背面铭文为何铸以粟特文,原因可从以下几点分析:1、上面曾经介绍过粟特人在北庭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多数已汉化,其特性因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由于雄厚的资产奠定了粟特人非凡的社会地位。当时二府与中原王朝交通隔绝,中央财政又无法补给的情况下,在政治上为稳定边隆重开陲局势,加强民族团结,利用和发挥粟特人在当地与周边其他国家,尤其中亚诸国的经济交流,便于获得和充实各种军需物资,如战马、革具、药材、商品等需求,用汉粟双体文的开元通宝作为对外贸易往来是不可少,也是切实可行,适合时势的一项重要措施.2、粟特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很早已创立了自身的语言文字。据专家的分析研究古代的回鹘文、蒙文、满文实质上都由粟特文演化而来。说明粟特文在周边及中亚地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开元通宝兼用粟特文也是顺应当时社会与经济需要。3、当时在北庭留守曹令忠(后赐名为李元忠)就是出身曹国的粟特人,也是北庭城中最有威望的粟特首领。与此同时,北庭守土将士组成本来就是汉蕃合成的军旅。当时在非常艰难的恶劣环境下一方面要坚守国土,克服困难,保护军民的生命财产;另一方面要保护朝廷统一的币制威信,以表爱国忠心,以粟特文在背面铸有:“大唐”都护府造字样,这符合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局势下,以特殊的汉粟双体铭文铸造的区域性的钱币,也迎合了当时北庭多民族的社会文化与心态。4、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不论在解放前亦或解放后,在关内中原各地所有出二土的唐代古钱中均未发现或有关资料报道过。唯独新疆库车和北庭多有发现,足以证明与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除此而外,汉粟双体开元通宝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钱币文化的一支奇葩。当时中亚普遍采用粟特文,正面铭文铸“开元通宝”是一种尊重中原朝廷的币制,更是中西文化的结晶。也是唐代古钱最为罕见稀有的珍品。关于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铸造的年代,我认为应该是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以后吐蕃侵没河西二州断绝交通以后的事。这在粟特铭文“唐(大)摄都护印(造)内容很能说明问题.在前面引述以前苏联学者斯米尔诺娃在《粟特钱币目录汇编》中初步确定“所有A型汉一粟双体开元通宝都是发行于公元621年一约712年之间而且非常可能铸造659年安西都护府成立的前后”。笔者对这-…论断不敢苟同.因为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域还未纳入唐朝的政治辖区。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高昌后才正式建立庭州.而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正是唐伐贺鲁之乱,收复庭州的时期。至于所说721年是唐睿宗李旦太极六年和先天元年,也正是睿宗过度到玄宗时期,开始有北庭大都护之职,所列这些年代都是中央王朝直接统辖的军政区域,都实行统一的汉文单体开元通宝这种货币。所以在《新旧两唐书·食货志》中也根本没有提到过有汉粟双体文的开元通宝。故我认为斯米尔诺娃的论断不可信,也不敢苟同.由此可以推断,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发行或流行时间应当为公元760年—贞元四年—-公元790年,以回鹘陷北庭,节度使杨袭古败走西州,最后为回鹘,吐蕃占有北庭为止,这三十余年间。综上所述,安西北庭是唐朝在西域的重要边防重镇,其战略地位更为重要.因地理位置又与中亚诸国毗连,再者粟特文又为中亚各地普遍采用,在二镇与中原朝廷音信隔绝十余年,财政不支,军饷枯竭的情势下,为自力更生,在有条件的矿区自铸钱币,对于中亚诸地便于经济贸易交流、开辟另一条生存活路。这是一项无可置疑的积极措施。可以说,安西北庭出现的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为中国仍至世界钱币文化又增添了一支美丽花朵,而其闪烁灿烂光辉。注释:①《新唐书·德宗本纪》十二;②③《通鉴》卷237(建中二年)④《中国古钱词典》下篇385页。车师后国访古薛峰距今两千年左右,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新疆和内地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新疆有个姑师国,后称为车师国。其前部在今吐鲁番地区;后部中心在今吉木萨尔一带,中隔天山,有道路相通.车师后部的范围,相当于今之昌吉回族自治州;土地广大,人口较多;西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接壤,北面是匈奴。公元前60年,汉军经过车师北部出击匈奴,自此,车师国同汉朝和解并开始交往.是时,匈奴发生分裂,日逐王先贤单于归汉,被封归德候,天山北路进入汉朝版图。当年,建立都护府,郑吉任首任都护;统管南北两疆及整个西域事务。此为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政权的开端。丝绸之路的畅通,使西域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枷锁,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公元前59年之后,天山以北又逐渐形成了十二个小王国。当时的山北诸国有大有小,地广人稀,是处于一片和数片绿洲上的部落猷长国.其中最小的单桓国(今大有乡泉水地至韭菜园子一带),594户,4774人,1890兵,是十几个国中最强最大者。其主事官员有胡候、左将、右将、左都尉、右都尉、道民君、译长等.东汉时期,王城迁至金满城,人口增至4千多户,15000余众,有3千多兵。车师后国与山北诸国关系密切,与车师前国始终血肉相连,公元74年时,后王是父亲,前王是儿子.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山北十几个小国都与汉朝中央的政权关系紧密,都在都护直接管辖之下.国王受汉朝皇帝册封,接受朝庭印信。尤其在公元51年之后,南匈奴归降了汉朝,中原和西域、漠北政令统一;汉人、匈奴人、车师人、乌孙人等互相往来,互通有无;大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