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参考题库(共300题)1.下列剧作家和戏曲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关汉卿——《单刀会》B.马致远——《救风尘》C.纪君祥——《赵氏孤儿》D.王实甫——《西厢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单刀会》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剧本写三国时期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B项错误,《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剧本。马致远也是元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C项正确,《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冤报冤》等,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讲述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遗孤被门客养大,后铲除屠岸贾的故事。D项正确,《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A.天气炎热B.天气渐渐变凉C.流星出现D.火灾易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知识。第二步,“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指的是天气渐渐变凉。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因此,选择B选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家事生活,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九月授衣”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3.东亚人看起来更谦虚,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和接受其他文化熏陶的人相比,他们也一样充满骄傲和自信。某研究团队招募了40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一半来自东亚国家,剩下的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向这些志愿者展示大量正面和负面的词语,并询问他们哪些形容词适合自己。结果,志愿者们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都倾向于用更多正面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认为一些较为负面的特征不适合自己。研究者认为,这表明参与测试的人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东亚人习惯负面评价自己,而西方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言过其实B.当志愿者被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时,他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C.东亚人谦逊只是一种文化惯例,他们有着和西方人一样的自尊心D.研究发现,无论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志愿者们的脑电波都很相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和接受其他文化熏陶的人相比,东亚人也一样充满骄傲和自信。论据:参与测试的人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选项陈述了东亚人习惯负面评价自己,说明东亚人并非充满骄傲和自信,削弱了论点,当选;B项:选项只针对当志愿者被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的情况,而题干没有这个限制条件,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C项:说明东亚人和西方人一样充满骄傲和自信,加强了论点,排除;

D项:脑电波相似和是否会有美化自己的动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论据:志愿者们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都倾向于用更多正面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认为一些较为负面的特征不适合自己。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东亚人习惯负面评价自己,而西方人往往言过其实,说明东亚人和西方人并不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他们的反应一样,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都具有美化自己的动机,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东亚人与西方人具有一样的自尊心,有自尊心与是否会美化自己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脑电波相似与是否具有美化自己的动机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证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一个对比实验得出最后一句话的结论,要削弱题干论证,可以从样本选取不科学的角度入手。题干通过研究中志愿者们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都倾向于用更多正面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得出参与测试的人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A项,指出了东亚人和西方人的情况,说明东亚人并没有美化自己的动机。有可能题干研究中的东亚人总体相对比较优秀,所以即使习惯负面评价自己也更多地使用了正面的词语,则题干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不充分,得出的结论不科学,质疑了题干论证。B项,说的是当志愿者被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时的情况,而题干是将正面词汇和负面词汇都展示给志愿者让其选择,并没有该项所述的限制,因此不能质疑题干论证,排除。C项,有自尊心不代表不会美化自己,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该项不能质疑题干论证,排除。D项,“脑电波都很相似”与是否有美化自己的动机无关,因此该项不能质疑题干论证,排除。故本题选A。4.春夏秋冬∶四季A.喜怒哀乐∶情绪B.赤橙黄绿∶颜色C.早中晚∶一天D.东南西北∶四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四季”就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是“四季”,二者属于全同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情绪”不仅包括“喜怒哀乐”,还包括悲恐惊等感情,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颜色”不仅包括“赤橙黄绿”,还有青蓝紫等颜色,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C项:“一天”不仅包括“早中晚”,还有下午,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四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北”就是“四方”,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是(

)。A.绿色植物B.微生物C.食肉动物D.食草动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项错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可以生产有机物,而且也能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B项正确,分解者由微生物和异养生物组成。分解者亦称还原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C、D项错误,食肉食草动物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故正确答案为B。6.宁夏平罗县三农土地股份制农场在土地流转形式上大胆创新。该村农民用土地入股农场,一亩地算一股,每亩地保底股金420元,年初年终各付一半。农场利润的30%用于员工福利,其余70%按照6:4的比例分配给经营者和股东。这里农民土地入股后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技术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经营管理要素分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按资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润、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三是将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四是将自有房产、车辆等出租获取租金收入。该村农民用土地出租入股农场,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故正确答案为A。7.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第二步,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危害性三大特征。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因此,本题正确。8.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B.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C.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D.将某些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表明一些人要求将一些网络词汇收入词典,接着以转折词“但”提出问题,即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随后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通过说明网络词汇火一阵就被遗忘;与传统汉语新词对比,网络语言无需“加冕”,而是自发式生长。因此概括整个文段的重点就是“网络词汇没大有必要纳入词典”。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要抓住能提示文段行文脉络的一些连接词,如“但”“毕竟”“比如”。“但”之前为铺垫表述,可忽略,重点关注转折词“但”后内容。“但”之后提出问题,后文以“毕竟”“比如”对问题给予分析解答,故文段主旨应与所提问题相关,且与解答内容的倾向一致。文段首先介绍了一种建议将某些网络词汇收入词典的观点,由此引出“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的质疑,后文通过对网络词汇时效性、自发式生长特点的介绍,说明网络词汇不一定要纳入词典。D项的“无关紧要”与作者观点相符,正确。A、B两项与网络词汇是否要纳入词典的话题无关,且“开放的态度”“没有生命力”无法得出;C项的“确有必要”与作者观点相悖。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后文提出问题——是否非得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对它的肯定与重视,后文通过两个例子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即考虑到网络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是否将网络词汇纳入词典并没有那么重要,对应D项。A项,文段讨论的是网络词汇是否需要纳入词典,而不是我们对网络词汇的态度,排除;B项为“比如”之后的内容,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C项与文意表述相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真没那么重要》9.我们在对待跟反面人物有关的历史文物时,应尽量(

)价值评判和感情色彩,积极保留和修护,借助它们将历史的(

)和情境存留下去,让人们能在真实的场景中阅读并(

)那段历史。A.摒弃陈迹体会B.忽略印记见证C.降低记忆重温D.淡化印迹感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文中强调的是“尽量”,说明语义程度不能选择过重的,而A项“摒弃”指屏除、抛弃,语义程度过重,应排除。文段提及的话题是在评价历史文物时是主动去掉感情色彩等,而B项“忽略”是疏忽的意思,强调主观上没有注意,不符合语境,应排除。第二空,所填词语要和“情境”构成并列关系,“情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主观的想法,而C项“记忆”侧重主观想法,应排除。验证第三空,“感悟历史”符合搭配。故正确答案为D。【出处】光明日报《保护文物与价值评判》10.2021年5月27日,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当日审议通过《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标志着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涉及的本地立法工作全面完成,这是依法治港拨乱反正的又一重大制度成果,将开启香港(

)新篇章。A.全面法治B.富强文明C.良政善治D.和谐安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21年5月27日,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当日审议通过《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标志着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涉及的本地立法工作全面完成。这是依法治港、拨乱反正的又一重大制度成果,将开启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故正确答案为C。11.3,5,7,11,19,(

),307A.23B.57C.51D.37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起伏较大,考虑幂次或乘积后无规律,选择做差。做差后得到新数列:2、2、4、8、()、(),前两项的乘积等于第三项,故新数列括号内分别应为:4×8=32、8×32=256。代入原数列验证:19+32=51,51+256=307,满足题干规律。故正确答案为C。12.

-2,7,6,19,22,()A.33B.42C.39D.5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变化不大且整体呈递增趋势,优先考虑做差,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的新数列为9,-1,13,3。新数列无规律,两两加和后得到,,,,8,12,16,形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0,新数列下一项,故所求项。故正确答案为C。1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到问号处使之成一定的规律: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段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段。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都有5条相同长度的线段,呈常数规律;第二段,图1和图2都有4条相同长度的线段,遵循此规律,问号处也应是4条相同长度的线段。A项4条线段但长度不同;B项4条线段且长度相同;C项4条线段但有一条长度不同;D项也是4条线段但有一条长度不同。因此,选择B选项。14.(

)对于处分相当于死刑对于(

)A.撤职刑法B.开除刑罚C.严厉严重D.警告抢劫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撤职是一种处分,但死刑不是刑法,前后关系不对应。B项,开除是一种处分,死刑是一种刑罚,前后关系相同。C项,严厉的处分,死刑严重,前后关系不对应。D项,警告是一种处分,死刑和抢劫关系不同,前后不对应。故本题选B。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妇女戴的头饰和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巾帼不让须眉。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和D项:为干扰项,均不当选。常用借代:桑梓-家乡;桃李-学生;膝下-幼年;华盖-运气;同窗-同学;烽烟-战争;巾帼-妇女;丝竹-音乐;须眉-男子;南冠-囚犯;手足-兄弟;汗青-史册;白丁-百姓;伉俪-夫妻;伛偻、黄发-老人;桑麻-农事;提携、垂鬢-小孩;三尺-法律;婵娟、嫦娥-月亮;庙堂-朝廷;社稷、轩辕:国家;函、简、笺、鸿雁、札-书信。16.乡风:民俗:乡村文化A.德治:法治:治理能力B.小学:中学:基础教育C.习惯:民约:社会规则D.通讯:网络:通信网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乡风是指乡里的风俗,民俗是指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有的乡风是民俗,有的乡风不是民俗,有的民俗是乡风,有的民俗不是乡风,二者为交叉关系;民俗是乡村文化,二者为种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德治和法治都是治理方式,与治理能力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小学和中学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民约是指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习惯和民约为交叉关系;民约是社会规则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通信网络是网络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但与题干后两个词的顺序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7.下列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的是:A.拘留B.管制C.刑事逮捕D.罚款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根据《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因此,选择B选项。18.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互动现象的是(

)。A.在2008年的元旦晚会上,北大校长许智宏为学生们演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歌声响起,北大学子们掌声相和,歌声相和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张三和他的邻居经常互相赠送自己做的小点心D.在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中外学者互相交流学术观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元旦晚会上校长通过歌声带动学子们掌声相和,歌声相和,符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符合定义,排除;

B项:榜样的力量是通过单方面的行为举止来影响社会群体,并没有体现相互影响,不符合“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邻居之间经常互相赠送小点心,通过互赠信息载体小点心有利于邻里和谐,相互影响,符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符合定义,排除;D项:中外学者互相交流学术观点,通过信息的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符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9.某化工厂因污染物排放问题与附近农民发生纠纷。农民:“化工厂建成后,我们的庄稼逐年减产。化工厂应对此负责。”化工厂代表:“庄稼减产是受到害虫破坏,与我厂无关。”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够反驳化工厂代表的言论?A.化工厂周围存在茂盛的植被,近两年受污染后变得十分稀疏B.某专业部门宣称,经检测,在庄稼地里发现大量害虫C.化工厂废弃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得害虫大量繁殖D.化工厂的个别工人有践踏农田,破坏庄稼的行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庄稼减产是受到害虫破坏,与我厂无关。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选项提到的“工厂周边的植被受损“,与题干论点中论述的的”庄稼减产“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论据。选项论述在庄稼地里发生了害虫,加强了化工厂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化工厂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大量繁殖,说明害虫与化工厂有关,间接说明化工厂与庄家减产有关,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选项论述个别工人有践踏农田,破坏庄稼的行为,而题干论题是某化工厂因污染物排放问题与附近农民发生纠纷,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0.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A.金文B.大篆C.隶书D.草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正确答案为C。21.根据材料,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地热能B.汽油C.电能D.蒸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A项,地热能属于一次能源。BCD项,均属于二次能源。因此,选择A选项。(1)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2)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如水、风、太阳能等)。22.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减量化原则B.高利用原则C.再使用原则D.再循环原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可能性推理法解答。从循环经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注重的是废物再利用和再循环,废物是不可能高利用的。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循环经济要遵守的原则主要有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故本题选B。23.商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视觉符号,一定要具有特定含义,并且需要以简洁的形象,鲜明地传达出它所具有的特定信息。所以,只具有形象美而不具有丰富内涵的商标是不能称为“标志”的,充其量只是一种图案或图形。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每个企业都必然具有多方面的特性,试图用一种形象涵盖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试图在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也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分析和筛选,提炼出对象所具有的独特属性,使其与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具有鲜明指示性的符号标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商标怎样才能呈现企业的独特属性B.商标的创造过程是对设计师的考验C.商标应该是形象与内涵的完美统一D.丰富的内涵是对商标的最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中前两句强调“商标内涵美”的重要性;第三、四两句强调“形象美”的重要性。文段是“分—分”结构,主要强调商标既要有“丰富内涵”又要“形象完美”。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选择与主旨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先指出商标不仅要有特定含义,还要具备简洁的形象,两者缺一不可,后文接着对此展开了具体论述。因此,文段意在说明商标应该是内涵和形象的完美统一。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A、C两项为部分内容,不是论述重点。D项“最基本要求”无法从文段中得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文段先讲述商标不仅要有特定含义,还要具备简洁的形象,并通过结论词“所以”引出观点,即商标应该具有内涵美且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不可取,文段最后通过对策关联词“需要”提出要将商品的内涵和形象融合。第四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C项是文段主旨概括,当选。A项企业的独特属性并非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商标的内涵与形象融合统一,排除;B项所述亦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根据文段首句可以得知商标一定要有内涵,即内涵是商标的最基本要求,但“并且”表并列,说明商标不应只有内涵,还需要形象,故D项属于片面表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4.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题目要求将题干图形进行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结合选项进行匹配,各图经过适当旋转寻找等长边,如下图所示:因此,选择A选项。25.钢笔∶墨水A.血管∶血液B.煤炉∶煤灰C.电钻∶钻头D.手枪∶子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钢笔”需要“墨水”才能使用,且“墨水”是消耗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血管”是“血液”的载体,且“血液”不是消耗品,排除;B项:“煤灰”是“煤炉”消耗煤炭的产物,排除;C项:“电钻”需要“钻头”才能使用,但“钻头”不是消耗品,排除;D项:“手枪”需要“子弹”才能使用,且“子弹”是消耗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6.在珠峰,常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五六千米的山体,为茫茫雪山捡拾垃圾,________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加入他们的行列,________可以对相关保护措施予以理解和执行,不去做和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事,不越禁区,不碰红线,也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

所以B.虽然

但C.不仅

还D.如果

那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第一空之后的“可能无法”以及第二空之后的“可以”可知,空格所填词语要体现语义的前后相反。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因为……所以”为因果关系;C项“不仅……还”为递进关系;D项“如果……那么”为充分条件。A项、C项和D项的关联词均无法体现相反之意,排除。B项“虽然……但”为转折关系,可以体现前后相反。因此,选择B选项。27.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和资金链吃紧的压力下,多数跨国公司基于实际的考虑,开始实行战略性收缩,以期回笼资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此同时,另一些跨国公司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提高了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在全球战略中的比重,抢占下一个繁荣的先机。例如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某跨国公司在全球裁员数以千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向亚太地区提供了7.4亿欧元的资金发展新业务。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跨国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不同策略B.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C.金融危机迫使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局部性的战略收缩D.发展新兴市场和行业是经济复苏的一条捷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由“与此同时”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说的是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同策略。文段中“与此同时”前后阐述了在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不同的跨国公司采取的两种不同应对策略。B项由原文不能得出,属过度推断。C项只涉及了文段中所说的一种策略,比较片面。D项也只涉及文段中一种策略,且“捷径”的表述也不十分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并列关联词“与此同时”把文段一分为二,前文强调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多数跨国公司实行战略性收缩,后文谈到另一些跨国公司提高产业比重抢占先机,并以某跨国公司进行举例论证。文段是并列结构,全面归纳概括可知,不同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B项“亚太地区”属于例子,非重点。C项对应首句,属于部分公司的做法,表述片面。D项属于另一些跨国公司的做法,表述片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根据“与此同时”的并列关系可知,其前谈论的一些跨国公司采取实行战略性收缩的方式以应对金融危机,其后谈论另一些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金融危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是文段的中心。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B项“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在原文中没有依据,且不是文段讨论的重点;C、D两项理解片面,其内容只是部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故正确答案为A。28.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下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事业单位可以与其解除聘用合同的是:A.小王连续旷工18个工作日B.小李连续旷工10个工作日C.小张1年内累计旷工20个工作日D.小刘1年内累计旷工25个工作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题干当中,小王连续旷工18个工作日已经超过15个工作日,故事业单位可以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因此,选择A选项。29.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________有人违反了规律,________不能改变规律。我们不能创造规律,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和利用规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

就B.假设

或许C.一旦

也D.即使

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该句要表达“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即便是有人违反了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的意思。划横线的虚词要表达让步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假设关系,不合句意,排除A项。B项是假设关系,不合句意,排除B项。C项也是假设关系,不合句意,排除C项。D项是让步关系,符合句意。因此,选择D选项。30.对本文第三段所表达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是:A.乐他人之乐,忧天下之忧,为民担当,奉献才是幸福之道。B.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值得弘扬。C.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普遍源泉。D.对物质和欲望少一些追求,才能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对幸福的渴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后文通过“《礼记·大学》”“孟子”“荀子”“老子”“墨子”的观点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提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句和尾句都为文段主旨句,强调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的意义。第二步,对应选项。B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奉献”仅为老子的观点,片面表述,且为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非重点。C项:话题不一致,文段强调的是“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的关系,并非“人生价值”“社会价值”。D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且“对物质与欲望少一些追求”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31.我国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同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存在缺陷的矛盾;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滞后的矛盾。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正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B.我国存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C.我国存在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D.我国社会“生存性”压力已不复存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材料讲述了我国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存在的矛盾。文中所述“‘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但并未体现压力已不复存在,选项D过于绝对,是错误的。选项A是文中的第一句话,正确;选项B是文中的第二句话,正确;选项C是文中的第三句话,也正确。A、B、C三项在文段中均可以直接体现和找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我国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符合文意。B项对应“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符合文意。C项对应“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符合文意。D项对应“‘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将原文的“减弱”偷换为“已不复存在”,属于偷换语气,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32.超市采购两种不同口味的散装巧克力共x斤,售价分别为30元/斤和50元/斤,预计总收入为y元。如将其混合后以40元/斤的价格销售,总收入将为1.25y元。问采购了30元/斤的巧克力多少斤?A.0.9xB.0.95xC.0.75xD.0.8x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超市采购了30元/斤的巧克力n斤,则50元/斤的为(x-n)斤。根据题意,有30n+50(x-n)=y①;40x=1.25y②,得①②得:[30n+50(x-n)]×1.25=40x,解得n=0.9x。因此,选择A选项。收入=价格×销量33.(

)∶刺激消费∶发消费券

相当于

增加体重∶鼓励进食∶(

)A.消除贫困;多吃肉类B.金融安全;餐费打折C.消除危机;调换品味D.扩大内需;用餐免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发消费券”是为了“刺激消费”,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但“多吃肉类”不是为了“鼓励进食”,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金融安全”与“刺激消费”、“发消费券”无明显逻辑关系,“餐费打折”是为了“鼓励进食”,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发消费券”是为了“刺激消费”,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但“调换品味”和“鼓励进食”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发消费券”是为了“刺激消费”,从而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用餐免费”是为了“鼓励进食”,从而实现“增加体重”的目的,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4.(

)对于世味年来薄似纱相当于达观对于(

)A.忧郁;前度刘郎今又来B.感伤;莫道谗言如浪深C.讽刺;道是无晴却有晴D.斥责;金陵王气黯然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世味年来薄似纱”出自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体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与“忧郁”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度刘郎今又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描写的是曾经被排挤的人又回来了,暗寓自己不屈之志,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世味年来薄似纱”出自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莫道谗言如浪深”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描写的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体现了诗人拼搏、乐观的心境,表达了“达观”之情,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讽刺”无明显逻辑关系,“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表面是说无晴但还有晴,实际上想表达说是没有感情但其实有情,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斥责”无明显逻辑关系,“金陵王气黯然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写的是东吴的王气黯然消逝,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作者借此句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与“忧郁”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度刘郎今又来”,作者借此句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世味年来薄似纱”表达了“感伤”之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莫道谗言如浪深”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表现了作者“达观”的心理,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讽刺”无明显逻辑关系;“道是无晴却有晴”描述青年男女的感情,暗指对对方感情不确定的感觉,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斥责”无明显逻辑关系;“金陵王气黯然收”意思是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黯然失色,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5.768,199,827,69,904,(

)A.92B.77C.53D.39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拆分后发现7+6+8=21,1+9+9=19,8+2+7=17,6+9=15,9+0+4=13,规律为各个位数上数字之和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3+(-2)=11,选项中只有A选项(92)满足9+2=11。因此,选择A选项。36.面对共享单车炙手可热的投资风口,投资者、商家

,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不少城市都已

,居民生活都受到影响。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哄而上捉襟见肘B.跃跃欲试束手无策C.蜂拥而至不堪重负D.争先恐后应接不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共享单车炙手可热”,“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可知,投资者和商家纷纷采取行动涌入共享单车领域,A项“一哄而上”强调一下子都行动起来,C项“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D项“争先恐后”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三项均符合文意。而B项“跃跃欲试”强调的是想去试一试,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与后文“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的语境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居民生活都受到影响”可知,由于投放的共享单车太多,导致城市无法承受,感情色彩消极,C项“不堪重负”强调受不了繁重的负荷,无法承受,符合文意,当选。A项“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强调的是“不足”、“不够”,与文段表意相悖,排除;D项“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无法体现文段的消极感情色彩,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共享之墓:从6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看共享经济该何去何从?》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句意。第二步,由第一空前后的内容判断出投资者、商家已采取行动,从而排除B。第三步,辨析A、B、D三项第二个词语的意思,根据第二空前后文句意做出正确选择。第一空,A项“一哄而上”指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C项“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D项“争先恐后”形容抢着向前、唯恐落后。这三项都可以形容投资者和商家纷纷涌入共享单车领域的情形。而“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由“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可知,投资者、商家已经付诸行动,而不仅是心情急切想要试试,排除B。第二空,句意为共享单车的大肆无序投放已经成为城市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居民生活。“捉襟见肘”侧重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二者均体现不出共享单车泛滥给城市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排除A、D。“不堪重负”指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该空表达的意思是“面对共享单车炙手可热的投资风口,投资者、商家纷纷进入该领域进行投资”。A项“一哄而上”比喻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C项“蜂拥而至”指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D项“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三者均符合语境。B项“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文段的意思是“已经投放”,也就代表各商家已经进入市场,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居民生活都受到影响”可知,不少城市已经不能承受这么多的单车,语境色彩偏消极。C项“不堪重负”指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符合语境。A项“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强调的是难以应付,不是不能承受的意思;D项“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中性色彩。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D项。因此,选择C选项。37.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先说城墙的防御功能。之后以蒙古人征战世界为例,说明蒙古人运用攻城的战术以及火器,使得城墙的作用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最后一句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文段主要在讨论城墙的防御功能怎样逐渐消失的,主体词是“城墙”。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城墙的发展历史,此类论述逻辑,重点落在最后,即最终结果。文段首先肯定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然后介绍了蒙古人通过战术、火器等的综合运用,突破了城墙的防御,最终使得城墙失去作用从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文段围绕“城墙”展开,选项中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句引出城墙的防御功能。第二、三句描述蒙古人的攻城历史,通过运用攻城战术和火器摧毁了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从而使城墙的作用逐渐消失。第四句即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第四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的是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城墙是如何逐渐消失的。A项蒙古兵团征服欧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城墙作用的消失,所以城墙这个主体对象必须抓准,排除;同理可知,C项与D项亦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8.庆丰包子:简朴A.太阳:黑暗B.藏羚羊:保护动物C.鸽子:和平D.黄连:中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的是象征义,“庆丰包子”象征“简朴”,二者是象征义的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中“太阳”象征“光明”,选项中为“黑暗”,与题干关系不符,排除;B项中“藏羚羊”属于“保护动物”,两者属于种属关系,排除;C项中“鸽子”象征“和平”,二者为象征关系,与题干一致,当选;D项中“黄连”属于“中药”,两者属于种属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9.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刚出锅的汤,温度很高,油浮在表面,阻挡了热量的散失,所以汤面没有热气,好象并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故表述正确。40.国际通行的交通法则中,交通工具(如飞机,船舶等)标明方向是遵循左红右绿的灯光布局()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

飞机灯光的分布其实是从航运界上继承而来。航运界规定船舶左舷装红灯,右舷装绿灯,桅杆和船尾装白灯;非机动船只装舷灯;木帆船只装一盏白灯。故此飞机的航行灯也被规定为左红右绿尾白,不可以使用其他颜色。41.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是数据。(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即数据就是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对象统称。题干中“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是数据”表述无误。因此,本题正确。42.属于遗产的是:A.股票B.先进称号C.重要物品D.著作权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由此可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属于遗产的范围,但是著作权中和人身有关的权利不属于遗产的范围。股票、重要物品是公民的合法财产,也属于遗产的范围;而先进称号属于人身权中的荣誉权,不是遗产范围。因此,选择AC选项。43.2,5,8,11,(

)。A.12B.13C.14D.1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发现该数列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故正确答案为C。44.五一劳动节将至,某单位为表彰劳模,特准备了6种奖品用于表彰先进个人,已知每种奖品都足够多,劳模们可以选择任意三种奖品,问两位劳模拿到的奖品种类完全一样的概率是多少?A.5%B.2.5%C.0.5%D.0.25%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第二步,6种奖品中任选3种,共有

=20种不同的组合。第一名劳模随意挑选1种,那么在第二名劳模可选的20种方式中,只有1种与第一人相同,所以概率为

=5%。因此,选择A选项。45.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所以说,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以下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A.二氧化碳和干冰名称不同而且表象也不同B.不同颜色的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C.分析仪器能快速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D.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二氧化碳不是矿物质,而题干讨论的是“矿物质”,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矿物质会变色”,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能否判定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都有共同的成分二氧化硅,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不同的矿物种类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46.甲、乙和丙三人在某中学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已知:每门课程只由甲、乙、丙三人中的一人负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甲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周末,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由此可知,三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是:A.甲教物理和化学,乙教英语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B.甲教数学和化学,乙教政治和语文,丙教物理和英语C.甲教物理和英语,乙教化学和数学,丙教语文和政治D.甲教英语和化学,乙教物理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考查的是分析推理能力,可直接根据条件进行推理,用排除法能够更快的确定正确答案。根据题干中的“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可知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不是同一个人,可排除B、C;由“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起打球”可知甲既不教英语也不教政治,排除D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由“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可得丙不是语文、物理老师,排除B项和C项;由“周末,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起打球”可得甲不是英语、政治老师,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信息确定,选项信息充分,可以用排除法做题。

已知“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即丙不教语文和物理,排除B、C两项;

又知“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即甲不教英语和政治,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A。47.在不同语言中,数字的发音和写法都不一样。一些科学家认为,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会对人们大脑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相比欧洲,亚洲地区的人们在进行数量大小比较时,大脑中个别区域的活跃程度有所不同B.在同一国家,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进行数学运算时,大脑语言区的神经传递路线并不十分一致C.研究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心算时主要依赖大脑的语言区,而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主要动用了大脑的视觉信息识别区D.研究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在计算数学题时会选择不同的思考方法,但都会不同程度地依赖大脑的语言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会对人们大脑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大脑中个别区域的活跃程度有所不同,不代表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不同,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不同方言,如四川话和北京话都属于汉语,是同一种语言,不是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以英语为母语和以中文为母语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二者处理数学信息的方式不同,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不同专业背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8.某剧院有1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40个座位。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A.320B.390C.416D.44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据“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可知,各排座位数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首项+末项)×项数÷2。因首项未知,故先求出首项。合计15排座位,故首项与末项间相差15-1=14个公差,首项=末项-公差×14=40-2×14=12。第三步,代入公式可得,这个剧院的座位共有:(12+40)×15÷2=390(个)。因此,选择B选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49.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丑陋的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理想源于现实,但并不是现实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现实,因此,C项符合题干要求。理想变为现实需主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故A项、B项、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50.下列建筑最节能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D项正确,“珠江大厦”被认为是对抗环境污染的一盏“明灯”。这座大厦可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正在引领绿色建设技术的新潮流,树立起一个绿色标杆。故正确答案为D。51.某次长跑比赛中,前三名获得者张三、李四、王五是甲、乙、丙队的选手,但不知具体他们具体在哪个队,已知:①甲队选手的成绩比乙队选手的成绩好;②丙队选手的成绩比李四差;③丙队选手的成绩比王五好。根据以上条件,下列选项中,肯定为真的有(

)。A.张三、李四、王五依次为甲队、丙队和乙队选手B.甲队选手是冠军,丙队选手是亚军,乙队选手是季军C.张三、李四、王五依次为甲队、乙队和丙队选手D.丙队选手是冠军,乙队选手是亚军,甲队选手是季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最大信息法,题干中丙队选手出现次数最多。由②③可知,丙非李四、王五,故丙为张三,且三人成绩由好到差依次为,结合①可知甲为李四,乙为王五,即三人成绩排名为。故正确答案为B。52.倭猿:长臂猿:大猩猩A.萨克斯:长号:巴乌B.猫头鹰:斑鸠:鸭嘴兽C.豆瓣酱:橘子:番茄D.送别诗:五言:七言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倭猿、长臂猿、大猩猩是三种不同的猿类动物,三者为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萨克斯、长号、巴乌为三种不同的乐器,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猫头鹰、斑鸠是两种不同的鸟类,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三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豆瓣酱是调味品,橘子是水果,番茄是蔬菜,三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送别诗是诗的内容主要抒发作者离别之情的诗歌,五言和七言是诗歌的体裁,二者为并列关系,前者与后两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3.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②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其决定出去开创新天地后对于原本去留的评价态度未明确,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B项: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描述的是事实,未体现“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C项: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是基于结果得出的评价,不是自己主观的判定,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D项: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最后他选择了甲大学,并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决断后效应是因为做出了决断而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发生改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信息。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复杂关系,这只是他的认知,并没有进行决断,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更不符合“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对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最后选择了其中一款,发现有色差,只是描述情况,并没体现“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老师对A与B的选择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赛后认为选B是正确的,是因为他夺冠了的结果证明选择正确,并没体现因为做出决策而对A、B重新评价,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对甲乙两所大学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选择了甲大学之后,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4.平分秋色之于(

)相当于(

)之于仗义疏财。A.分庭抗礼扶危济困B.并行不悖一毛不拔C.判若鸿沟挥金如土D.云泥之别见利思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平分秋色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二者为近义关系;扶危济困意思是指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仗义疏财,指人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二者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并行不悖,意思是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与平分秋色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一毛不拔意思是连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为人非常吝啬自私,与仗义疏财二者为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判若鸿沟,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与平分秋色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挥金如土意思是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与仗义疏财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云泥之别,意思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与平分秋色二者为反义关系;见利思义的原义是看见钱财利益,要想到道义,形容廉洁自守,与仗义疏财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5.世界上的一万多种鸟,其实各有各的美丽,从各种华丽的羽毛,到鸟喙的形状,到鸣唱的声音,不能不让我们

生物多样性的神奇。进化论之父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通过观察当地鸟类发现,虽然这些鸟类很明显长得很相似,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它们的鸟喙形状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惊叹大相径庭B.惊奇毫无二致C.探索云泥之别D.追寻异曲同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前出现转折关联词“却”可知前后语义相反,横线前“鸟类很明显长得很相似,有着共同的祖先”体现“相似、一样”的含义,因此横线处应体现“不一样、不同”之意。A项“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文意,保留。B项“毫无二致”形容完全一样,D项“异曲同工”比喻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均与文意相悖,排除;C项“云泥之别”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文段并非论述地位的高下,仅在论述形状的不同,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惊叹”指惊奇赞叹,表达对生物多样性的赞美,感情色彩积极,符合文段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热带雨林中的鸟类和深海中的蠕虫,我们该保护哪个?》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根据转折关联词“但是”,及前文“有着共同的祖先”可知第二个空所填成语应该表达“不同”之意。A项“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文意。B项“毫无二致”指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C项“云泥之别”指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比喻高低差别悬殊;D项“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三者均无单纯的“不同”之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后文“生物多样性的神奇”,A项“惊叹”指惊讶赞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但是”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似”语义相反,体现鸟喙的形状不一样之意。据此排除与文意相悖的B以及不合语境的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但是”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似”“共同”构成相反相对关系,应能体现不一样之意。“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句意。“毫无二致”指完全一样,与句意相悖,排除B。“云泥之别”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所填词语形容的是鸟喙形状而不是地位,不符合句意,排除C。“异曲同工”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不符合句意,排除D。验证第一空,生物多样性的神奇让我们“惊叹”,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56.高校设立家政本科专业受到舆论的质疑,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保姆似乎“低人一等”,二者难以划上等号。正是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其实,家政行业是考验从业者综合素质的行业,高校设立家政专业,符合市场需求。当然,目前来看,家政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从事家政实务,不少都是从事家政企业管理和家政教育。要想真正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就要破除职业偏见,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能够获得应有的尊严,让他们的工作能够体现应有的劳动价值,让他们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家政行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A.增强家政专业“含金量”B.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C.尊重从业人员劳动价值D.破除家政专业职业偏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高校设立家政本科专业受到舆论的质疑,分析了其背后的错误观念,并指出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一问题,随后通过转折标志词“其实”说明高校设立家政专业,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接着再次说明目前家政实务方面缺少人才这一问题。文段结尾则通过对策标志词“要”提出对策,强调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要破除职业偏见,并说明了对策带来的多重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