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模拟试题精选汇编
一、课外阅读
(2022・江苏南京•一模)【古文阅读】
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明】蓝田
①即墨①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目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目巨峰。巨峰之巅,有洞
焉,白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于巨峰。
②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辨,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然地气高寒,又多烈
风,非神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缘崖攀萝,崎岖数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③北泉山人②,簿游海上,南访的山,登琅邪台,北观芝果山,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劳山者也。《齐
山》日:“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是劳山之高,高于泰岳矣。然劳山僻在海隅,名未闻于天下,
而胸山、琅邪、芝呆,以秦皇之游览也,人人知之。呜呼!山之见知与不见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晶
川且然,而况于人乎?
(节选自蓝田《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注】①即墨:地名,今山东省即墨市。文中的老山、胸(qd)ill,珊!邪台、芝景(fd)III,皆在山东。
②北泉山人:作者自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川且然,而况于人乎?
2.朗读下面这句话,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请结合加点词和上下文,说说你这样朗读的理由。
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3.阿联将选文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了比较阅读,列出了两个角度。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做
示例分析。
A.与《醉翁亭记》比较,两文开篇的写法;
B.与《岳阳楼记》比较,两文运用对比的写法。
你选(),示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江苏盐城•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侯问日:“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①对口:“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拔良才,以备不虞。
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②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
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③。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
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
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武侯问日:”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日:“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
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④吾君而非⑤邻国,则战已胜矣。”
(选自《吴子兵法》)
[注]①起: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②秦缪: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③卒: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④是:这里是“拥护”的意思。⑤非:这里是“反对”的意思。
4.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凰国之道()(2)简军良才()
(3)以眼邻敌()(4)弃城去守()
6.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霸诸侯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显基忠勇者不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军书练锐也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顺俗而教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词义小贴土:
料:①计算,统计。
②估计,料想。
③触,碰。④材料。--《古代汉语词
典》
(1)故强国之君,必科其民。
译文:
(2)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
译文:
8.吴起作为兵家代表人物,你认为他的治国主张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治国主张有哪些异
同点?联系具体语句分析。
(2022♦江苏泰州•一模)阅读袁宏道的《虎丘记》(节选)①,完成下面小题。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
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土女,下迨薪屋②,莫不靓
妆丽服,重茵累席③,置酒交衢④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⑤丘积,樽建⑥云泻,远而望
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辎电霍⑦,无得而状。
②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嫂®自别。未几
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
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睑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苻藻凌
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
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注】①作者任吴县令期间六次游览虎丘。②迨:及,至。舒(bu)屋:草席盖顶的屋子,贫家昏暗之
屋,这里指贫民。③重茵累席:指游者们席地而坐。④交衢(qd):指去到虎丘的大道。⑤檀板:用檀木
制的歌唱拍板。⑥樽蜃:指酒杯,亦指饮酒。⑦雷辑(gun)电霍:雷鸣电闪。⑧妍姥:美丑。⑨瓦釜:
用黏土烧制的锅,比喻粗俗的歌声。⑩竹肉:管乐器和人的歌喉。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虎丘寺城可七八里()②承以歌喉相斗()
③展而和者()④匕匕至夜深()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独?近城故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壮士听地下泪矣杂然W前陈者(《醉翁亭记》)
C.寂然停声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凡月2夜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io.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H.翻译下列句子。
(1)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12.结合选文第②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赛歌场景的,并说说这样安排顺序有何好
处。
(2022•江苏南京•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观渔
[清]梅曾亮
淳于池者,沉其网而左右縻①之,网之缘②,出水可寸许,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有入者,有出
者,有屡跃而不出者,皆经其缘而见之。像■知夫鱼之跃而出者不自以为得耶?又安知夫跃而不出与跃而
反人者,不自咎其跃之不善耶?而渔者视之,忽③不加得失于其心。嗟夫!人知鱼之无所逃于池也,其
鱼之跃者,可悲也。然则人之跃者,何也?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注释]①縻(mD:牵动。②缘:边,指网的边缘。③忽:不重视,不在意。
1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
皆经其缘而见之
14.解释下面加点字。
(1)理于池者()(2)出水可寸许()
(3)家知夫鱼之跃之出者•()(4)不自咎其跃之不普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而渔者观之,忽不加得失于其心。
16.同样是观渔,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梅曾亮从“鱼之跃''想
到了“人之跃”。他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022・江苏无锡•一模)王绒,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
武中,芈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级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取。画不苟作,
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
理也。有谏之者,绒日:“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苏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嬲耗②馈,请再写
一枝为配。缆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级不应。同列语之日:“此黔国公也。’'级日:"我非不闻之,是
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级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级始为作画。既而日:“我画
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①楮(chu):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股解(qushu):一种毯子。
17.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坐累成朔州(因犯……罪)B.动以古人自期(要求)
C.虽豪贵人勿顾也(拜访)D.我画直厚黔公不可(赠送)
18.下列句中的“其''与“明旦访基人赠之"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茶林B.基真无马邪
C.安陵君/许寡人D.恐前后受基敌
19.翻译句子
(1)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2)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级颔之而已。
20.文中的王级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2022♦江苏苏州•一模)①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
独绝者在此。
②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
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③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
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上能自树立耳。
④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⑤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
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
实家也。
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
无境界。
⑦''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21.在文中缺漏的地方填入一句陶渊明的诗。
2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簿送的是()
A.最上(上乘)
B.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有,着有)
C.必遵其关系限制之处(送给,送走)
D.故写实家中理想家也(也是)
23.翻译下面的句子,力求准确有美感。
(1)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2)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24.依文章来看,什么是“境"?造境''和"写境”的关系是什么?
25.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楼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请你分析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
26.选段阐述了词作有“境请你试着依照题目要求,看图中的景色,写一首现代诗,不少于六行。
(2022♦江苏徐州•一模)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①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日:
“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日:”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
羽,后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谓陈平日:“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
日:“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
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
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
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②,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日:“吾以为亚父使,乃
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③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闻项王疑之,乃
怒日:“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④发背而死。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
夜出去,收散兵复东。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里:古代户口管理的一级组织,居户多少,历代不一。②太牢具: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③
恶草具:指粗劣的饮食。④疽(诃):一种毒疮。
27.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眼网处)
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
2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项王为人惠忌信谗②萼暇甚
B.①然而终不得裂地而下②陈胜手
C.①个项王使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D.①愿请骸骨归②云归而岩穴暝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嗟乎,使平得率天下,亦如是肉矣!
(2)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闻其君臣,以疑其心。
30.下列分析不恰拳的一项是()
A.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非常能干。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陈平利用反间计分裂了楚国军心,
狙杀了范增,取得了逃跑的机会。
B.陈平是有远大理想抱负之人,却身世坎坷,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侍奉两主均不顺利。
C.刘邦很信任陈平,用人不疑,不介意他曾归顺项羽,和他商讨解困计谋,并给他大量黄金用于实施计
谋,又依计而行,加深了项羽疑心。
D.项羽有勇无谋,为人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无法留住正直忠诚的大臣,也轻易被对手加以利
用,贻误战机。
31.(2022•江苏南京•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
凡闻言必电论,其于人必摩与名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日:“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日:“昔者舜
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②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
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日: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
'一足,也。“
(《吕氏春秋•察传》)
。
神越③,谓山缭之尤灵异者。若大荒东经④云: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有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
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日夔。
(《说文解字》注解)
[注]①乐正:古代宫廷中负责管理音乐的官名。夔:传说上古时代音乐家。②重黎:上古传说中的人。③
嘘(XU):古书中的一种鬼•④大荒东经:《山海经》第十四卷。
(1)请根据提示,解释“孰''的含义。
提示: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解释:凡闻言必不论孰:
(2)下面更接近于"夔''的甲骨文字形的一项是()
A.税B.gC.%D.火
(3)对于“夔一足''的解说,选文(一)中孔子所说与选文(二)有何不同?
(4)能印证选文(一)中“验之以理''的一项是()
A.鲁迅幼时向寿镜吾先生请教“怪哉”是怎么回事。
B.斯诺询问林伯渠如何克服苏区货币交易的困难。
C.孙悟空与如来佛祖赌赛一筋斗打出佛祖的右手掌。
D.王子猷雪夜访问友人戴奎问他《招引诗》的内涵。
(2022•江苏扬州•一模)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
①,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
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②,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③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
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
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自述》)
[注释]①寝陋:丑陋。②屈曲委蛇(y。:这里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③迩(劭):近处。
3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幼时多无异人之处(2)人咸易之
(3)吸当食忘匕箸(4)乃善诵耳
33.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34.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
(2)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35.结合短文,请简要概括你所学到的有效读书方法。
(2022•江苏无锡•一模)高恭之,字道穆。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不,事兄如父。每谓人
日:“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佩珠玉。若时不我知,便须退迹江海,自求其
志。”
正光中,出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即尚书令李崇之子,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鸥尾气
道穆缠纠,悉毁去之,并表②发其赃货。
孝庄即位,赐爵⑥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及元颖逼④武牢,或劝帝赴关西者,帝以问道
穆,道穆言关中残荒,请车驾北度,循河东下,帝君之。其夜到河内郡北,帝命道穆烛下作诏书,布告
率近,于是四方知乘舆⑤所在。寻除御史中尉,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李希宗、宋世良等三十人。仆射
余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
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帝日:“高中尉清直人,彼所行者公事,岂可私恨责之
也?”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注】①鹏尾:即鸣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性的物件设计。②表:上表。③爵:
爵位。④逼:逼近。⑤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代指皇帝。
3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幼孤(幼年丧父)B.道穆缈纠(用绳)
C.帝然之(认为……对的)D.布告年近(远近的人)
37.下列句中的“之'’与“执赤棒卒呵之不止"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戒之日C.往送之门D.何陋之有
38.翻译下列句子。
(1)寻除御史中尉,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
(2)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
39.高恭之为官尽职,不畏权势豪门。概括说说文段中哪些事表现了这一点。
(2022・江苏无锡•一模)①(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Q愿亲帷幄②,帝不计。后
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②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涉日:“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
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③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④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
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⑥。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
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零,巍巍不测乎?诚摹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
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故敢因缘自陈。”诏报日:“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
疑,而有惧意?”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
君奏言多用。⑤“性与”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4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第送的一项是()
A.帝不存许:答应
B.上书谢日谢:感谢
C.而臣爵位所孽蒙:敬辞,承蒙
D.诚翼以谨敕冀:希望
41.下列句中的“于”和“将军之于国家”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皆以美于徐公
C.还于旧都D.于我如浮云
42.翻译句子。
(1)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2)伏念明主知臣愚性,故敢因缘自陈。
43.选文第②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2.江苏扬州•一模)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茏琶。世庙①时,李东坦善琵琶,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
藩②有女乐数十部,成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
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后
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每猎及阅土,令弹塞上之曲。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密篥③,忽思母痛哭,
遂别将军去。值寇乱,负母鬻食④兵间。耳目聋瞽⑤,人不可迩⑥。召之者,隔以屏障,听其声而已。
所弹古调百十余曲,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怒终而涕泪之无从也。戊子秋.予乞
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曩者衣宫锦之盛矣。复访曾,曾坐士铿⑦中作食,奉母。人争贱之,于肃然加
敬焉。曾仰天呼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
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指明世宗朱厚熄(c6ng),世宗为其庙号。②周藩: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楠(su),封为
周王,这里是指他的后代。③蹙篥(bill):古乐器名,状如胡笳,由龟兹传入。④鬻(yi.)食:谓卖技
为生。⑤瞽(gU):眼瞎。⑥迩:接近。⑦土铿:土锅。
44.解释下列加点字。
(I)感习其技()(2)王以为很()
(3)己不复见曩者今宫锦之盛()(④)世弊知音()
45.用“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怒终而涕泪之无从也
4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
(2)王深赏,岁给米百斛,以养其母。
47.作者为汤琵琶做传的目的是什么?
48.(202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文言文阅读。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①,为哥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
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日:“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
全,因以全弑隶帐下。
及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同光末,国有内难,兵入宫城,近臣宿将皆弃甲遁去,惟全弑与符彦卿等
十数人居中拒战。庄宗中流矢,扶掖至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明宗即位,补禁军列校。后数立战功,
屡迁官职。
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大军进讨,以功拜安国军节度。诏令完葺西山堡
若,不逾时而就。建隆四年,与洛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数千人以归,进克乐平。
乾德四年,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军旅。会有诉全斌及彦进破蜀日,夺民家
子女玉帛等不法事,与诸将同时召还。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
全斌等具伏。
(选自《宋史•王全斌传》,有删改)
【注】①指后唐庄宗李存勖。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胆战拒:抵抗。
B.后教立战功数:多次,屡次。
C.不逾时而旗就:赴任。
D.含有诉全斌及彦进破蜀日会:适逢。
⑵下列句中的“以”和“因以全斌隶帐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功拜安国军节度B.俘数千人以归
C.可以为师矣D.故临崩寄臣场大事也
(3)翻译句子。
①其父事庄宗,为奇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
②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4)王全斌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曾任“忠武军节度使”,请简要概括体现其“忠武”的情节。
(2022・江苏连云港•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
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日:“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
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
贯,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筒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拜偏将军,领寻阳令。鲁
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日:“临时施
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
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49.解释加点词语
(1)数讨山越(2)蒙阳赊贵(3)更说肃日(4)遂往承蒙
50.用“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5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2)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52.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吕蒙的人物形象。
(2022♦江苏苏州•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践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举③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
者,有狱讼而失职④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人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摄而进之,日:“朕之
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
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日:“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
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践: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举:外出考
察。④失职:流离失所。⑤君:诸侯国君。
5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B.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C.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D.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5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于其君之朝也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其君归也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何居之深远何陋之有(《陋室铭》)
D.是以近者亲之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56.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了周公的哪三条治国之道?其中与《曹刿论战》所评价的“忠之属也”相一致
的是哪一条?
(2022•江苏盐城,一模)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时君臣播越①海滨,庶事②疏略,杨太妃垂
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③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
泪,衣尽泡,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④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日:“度宗⑤皇帝一子尚
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
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厘山,秀夫外筹军旅,内
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厘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
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播越:流亡不定。②庶事:各种政务政事。③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上面可记事。
④井澳:港名,又名仙女澳,在广东省中山县南岸横琴山下。⑤度宗:赵福,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
57.用标出文中画线句的文言句读(限2处)。
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
58.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百官有司皆月;()(2)天若未欲组宋()
(3)秀夫度不可脱()(4)即叁王赴海死()
5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朝衣拭泪/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将帚置之/且厚置土石(《愚公移山》)
C.乃与众共立卫王/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池世杰、刘义各断维去/时时顶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6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岂不可为国邪?
(2)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
61.在“百度百科”中,陆秀夫被称为“南宋民族英雄请结合选段内容,谈谈这样说的原因。
(2022.江苏宿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祁彪佳赴池水
[清]计六奇®
①祁公讳彪佳,字幼文,号世培,绍兴山阴人。
②巡抚苏、松诸府,吴中无赖,凌皴②小民。官治?法,则摊赃无辜,人益畏之。公至,捕其尤者四
人,立碟③于市,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③十五年,清兵深入逼淮,道路阻丝。起④公掌河南道,微服冒险,间⑤行达京师。明年,佐大计。
十七年甲申五月,公与史可法等决计定策。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首
募技勇、设标营五营,各五百人,孳江要害,增置屯堡。又上疏,请除诏狱、廷杖诸弊政,为朝廷所
忌O
④乙酉夏,清兵入浙,檄⑥诸绅投谒⑦。公闻,语夫人商氏日:“此非辞命所能却。若身至杭,辞以疾,
或得归耳。”家人信之,不为意。闰六月六日夜分,潜出寓园外放生碣下,自投池中。其从容就义如
此。
⑤公生二子:长理孙,次班孙,皆有文誉。女德臣,年十三四,即韶慧绝人。其哭父诗有云:“国
耻臣心在,亲恩子难报。"时盛抄之。
(选自《明季南略》,有刚节、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注】①计六奇:清初史学家,著《明季南略》。②株(11):欺压。③磔(zh6):处死。④起:任命。⑤间
Gian):暗中。⑥檄(x。:用公文晓谕。⑦投谒(y6):投递名帖求见。
62.用给下面的这句话断句。(断三处)
以公I日有威德于吴命奉救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6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官治"法(2)道路阻绝
⑶缪江要害(4)时盛称之
6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65.古人常常根据死者生平事迹赠谥号以表褒扬。下列哪一个谥号最适合给祁彪佳?结合上文,说说你
的理由。
温良好乐日''良"道德博闻日“文”应事有功日"敏”虑国忘家日“忠”
A.忠敏B.忠良C.文敏D.文忠
选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江苏无锡•一模)①李想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或以军政不肃为
言,想日:“吾非不知也。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冬以不肃。彼必以
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贼果轻想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②李想谋袭蔡州,遣马少良曾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檎之。士良,元济®骁将,常为东边
患,众请剂其心,意许之。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想日:“真丈夫也!”命释其缚。士良乃自言:
“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檎,亦分死矣,今公牛之,请尽死以报德!”想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③李懑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④李超将攻吴房,诸将日:“今日往亡。”想日:“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遂往,克其
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忽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众惊,将本,外
下马据胡床②,令日:“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②胡床:坐具。
6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贼身之易:交换B.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将:带领
C.今公生之生:使……活D.众惊,将串走:逃跑
67.下列句中的“之”与“吾故示之以不肃'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公将鼓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属予作文以记本
68.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召诘之,土良无惧色。
(2)想下马据胡床,令日:“敢退者斩!”
69.从选文看,身为将领的李想有哪些优秀品格?
(2022•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一模)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
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土,恒
思立效。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
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日:
“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日:“魏人远来,皆已疲倦,
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
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
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日:“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
乃从之。魏人持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微(注:割下的敌人的左耳),鼓
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
慰勉之。
(选自《南史》,有删节)
70.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总削军事(主管)B.装其前军(打败)
C.仲宗等恐腹背受敢(敌人)D.与摩下五百骑奔击(部下)
71.下列句中的“其''与"仲宗壮其计”中的"其'’意义和用法加回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B.欲穷其林
C.安陵君其许寡人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2.翻译下列句子。
(1)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2)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
73.请简攀松还陈庆之为了取得涡阳之战的胜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江苏无锡,一模)张咏,字复之,濮州邦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
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性其能让。会李沆、宋足、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
北路转运使。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筝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
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乌一部校故,推辱主师,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
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
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
而遣之。官属请日:“不痛根之,恐无以禁。“咏日:”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
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遭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日:“得卿在蜀,
朕无西顾之忧矣。’’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
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日:“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注】阍吏:门吏。
74.下列句中的“以”与“若以一部校故,中的“以”的用法祖回的一项是()
A.祭以尉首B.以中有足乐者
C.可以为师矣D.多塞忠谏之路也
7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专送的一项是()
A.众存其能让:允许,同意。
B.笞之至死:鞭打,用竹杖打。
C.不痛缠之:约束,制裁。
D.俟秋成,当仍旧法:等到
76.翻译下列句子
(1)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2)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77.从文章中找出并概括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事例。
(2022・江苏无锡•一模)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
为《筝赋》成,谓人日:“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惇自尾至本。或隹之,云:“渐入佳境。”义熙初,为敬骑常侍,与谢瞻连省①,
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答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又为谢跳象,在石岩
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阚辞。恺之日:“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
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
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④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
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无怪色。
注:①连省:官署相连。②妍蚩:美好和丑陋。③阿堵:这个。④绐:欺骗,哄骗
7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怛自尾至本(经常)B.人或怪之(对……感到奇怪)
C.仲堪有目病,屈辞(本来)D.I无怪色(完全)
79.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分人B.以中有足乐者C.皆以美于徐公D.固以怪之矣
80.翻译下列句子。
(1)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2)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
81.请简要概括顾恺之画人物画的讲究之处。
(2022•江苏•宜兴市树人中学一模)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防得为首,
辞不起。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⑦将旨诏之,执手相勉劳。肪得日:“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林得
名姓不祥,不敢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二十五年,福建行省参政管如德将旨型江南求人才,尚书
留梦炎以防得荐,肪得遗书梦炎日:”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终不行。郭少
师从瀛国公②入朝,既而南归,与杨得道时事,因相与痛哭。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标得为功,使其友赵孟^来言,彷得骂日:“天祐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示牌安装合同协议书
- 陈列活动方案协议书
- 拔出指甲治疗
- 邮政挂号寄递协议书
- 高空吊装免责协议书
- 儿童俱乐部安全协议书
- 交行信用卡减免协议书
- csc留学资助协议书
- 农村搬迁房转让协议书
- 饭店着火赔偿协议书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麦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科普技巧常识》课件
- 2025年中国全电脑横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大型活动场馆停车管理方案与技术措施
- 医院基建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夺冠)带答案详解
- 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11-Chinese-festivals课件
- DBJ50-T-078-201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A 1283-2015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