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 新6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 新6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 新6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 新6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 新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基础巩固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第1~2题。1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下列事物属于人工环境的是()A.高山草甸B。极地苔原C。因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流沙D。大漠盐湖解析:第1题,环境就是与中心事物相对并相关的周围事物;人类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事物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故A、B两项错。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地理环境,包括生物界和无机界.第2题,按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A、B、D三项中的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故属于天然环境。答案:1。D2.C3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总和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解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周围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的总和。既包括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天然环境,也包括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创造的或受人类影响较大,其生态特点发生变化的人工环境。答案:C4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解析: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是自然原因形成的,B、D两项属于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修建的工程.水土流失是人类活动不合理而使环境遭到破坏形成的环境。答案:C5下列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是()A。原始森林 B.城市聚落 C。极地苔原 D.荒漠流沙解析:原始森林、极地苔原、荒漠流沙都是天然环境;而城市聚落是人类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社会劳动创造的,其存在离不开人类。答案:B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解析:人类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发展.环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假如人们遵循环境发展规律,就能顺应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答案:A7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解析: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而A、B、D三项都是人类不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环境的例子,势必造成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答案:C8实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要依靠()A。增加粮食产量 B。发展社会生产力C。提高产品质量 D。增加能源消费解析:人类与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活动的主观性和地理环境的客观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但是,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类与环境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随着人类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答案:B9读右侧“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代表,①②③④代表。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为中心事物。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解析:本题重在考查环境的概念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的环境.答案:(1)中心事物周围事物(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3)人或人类(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也越大。能力提升1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解析:沙尘暴可以中和酸雨,抑制气候变暖,增加土壤中的养分。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据此完成第2~4题。2这里所说的环境的主体是()A.地球 B.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C。人类 D.生物圈3环境包括下列因素中的()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③人工环境④生物环境⑤太阳系⑥银河系A.①②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⑥4下列不是人工环境的是()A.城市或乡村 B。卧龙自然保护区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贵州梯田解析:本组题考查环境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第2题,地球的环境是宇宙中地球之外并与地球相关的事物,如太阳系、银河系等;生物的环境是由各种无机物质、能量组成的非生物环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了人类环境,本法所指的“环境"即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故这里所说的“环境主体"是人类。第3题,人类环境不同于生物环境,但包括生物环境。银河系、太阳系属于宇宙环境,它不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第4题,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环境,不属于人工环境,保护区保护的是天然环境,使之不受或很少受人类破坏。梯田是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不属于天然环境。答案:2.C3。B4。B5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解析: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答案:A6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B.饲养家禽家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C。农田扩展使生态系统变得日益复杂D.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解析:农业文明时期表现为农民把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开垦为耕地,同时使生态系统变得更为简单,生物多样性也日益减少.D项属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答案:A7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可以相同D.天然环境就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这个“周围事物”要与中心事物相关,而不是指所有事物。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在当今的地球表面上,纯天然环境几乎不存在了,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都可以称为天然环境。答案:A8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①大漠盐湖②农田③工厂④极地苔原⑤高山草甸⑥畜群牧场A.①②④⑤ B.①④⑤C.②③⑥ D。④⑤⑥解析:天然环境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要素组成,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有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因此,选B项。答案:B9下列现象或过程,哪些能体现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A。因破坏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B。科技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到多国部队打击D.发展草原风光旅游业,内蒙古畜牧业从业人员减少解析: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答案:A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十四届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与社区”全球决赛上,北京市东城区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与社区"三项全球金奖。北京市成为全球国际花园城市与社区决赛史上第一个在同届比赛中获得3个金奖的城市.据此完成第10~11题。10在生态建设方面,北京市东城区经常开展“关爱生态环境,建设宜居东城”活动.下列做法不属于这一活动内容的是()A.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B.划定生态功能区并加以保护C。加强园林建设及公园管理D。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11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②优化道路设计,保障车辆通畅③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④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声⑤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力车⑥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⑦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⑧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①⑥⑦⑧ 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⑦ D.①②⑤⑧解析:第10题,D项不属于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属于人文环境建设。第11题,垃圾分类,控制噪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污水排放,不属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相应措施。答案:10。D11。D1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几条思路,你认为最佳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应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C.环境效益突出,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解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等重要,我们应该并且可以边发展边治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答案:A读下面“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14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第13题,由图中各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可知,甲表示环境,乙表示资源,丙表示人口,丁表示经济系统。第14题,P过程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答案:13。D14.B下图中四组箭头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几个过程。据此完成第15~16题。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15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A.① B.② C。③ D。④16下列现象哪些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结果?()①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种田,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③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育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5题,赤潮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排放大量含磷、氮的废水导致的。第16题,环境的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虽能影响环境,但不属于环境的反馈作用。答案:15。D16。B★17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模式解析:要仔细读图析图,注意人口增加、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要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方面思考。答案: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持续增长;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18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海岸线的变化可判断该区域陆地变化的特点,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第(2)题,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影响该区域陆地面积的变化,而黄河的含沙量与暴雨、洪涝等气候灾害有关.第(3)题,要实现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和综合利用.如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水资源合理利用;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等.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