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模拟考试真卷【10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考前须知: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一、选择题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青年演员蔡蝶在近期播出的两部电视剧?锁梦楼?和?雳剑?中,塑造了性格上南辕北辙的两个角色,表现出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好评。B.选择出国留学需要深思熟虑,瞻前顾后,既要考虑所选学校的国际排名,也要考虑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更要顾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C.现在的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关于改良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当作清规戒律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D.网络语言离开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受众,就可能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传统媒体和政府机关要谨慎使用网络用语,以免让人不知所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南辕北辙:比喻目的和行动相反。此处使用对象不当,不能用来形容人性格相差很大。B.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此处取第一个义项。C.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褒贬失当。D.不知所以:不知什么缘故。不合语境,此处应用“不知所云〞。2.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挟持/提携坐禅/口头禅畸形/掎角之势B.桑梓/渣滓倒闭/倒春寒粘贴/信手拈来C.箴言/甄别卷轴/压轴戏愀然/悄无声息D.贬谪/蛰居桂冠/冠心病应酬/喧宾夺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xié,chán,jī/jǐ;B.zǐ,dǎo/dào,zhān/niān;C.zhēn,zhóu/zhòu,qiǎo;D.zhé,guān,xuān。3.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过秦论?是西汉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以此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稳固统治的借鉴,论证严密,气势磅礴,雄辩有力。B.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都属于古体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C.中国剧作家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锋利的戏剧冲突,其作品戏剧气氛浓重,语言富有诗意,代表作有?雷雨??龙须沟?等。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小说之一,作品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受害者。【答案】C【解析】?龙须沟?是老舍的作品。4.〔2023重庆卷〕以下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欣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答案】A【解析】B语意重复,句式结构不一致,去掉“树上〞;C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首次〞移到“抵达〞之前。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论语?十分重视并提倡孝道,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引导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B.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周朴园,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但因周家老太爷的反对,侍萍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第三天,在大年夜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投河自尽。C.阿Q既有着农民式质朴愚蠢,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对赵太爷、钱太爷既羡慕又痛恨,他反对封建道德的男女之大防,大胆向吴妈求爱,赞同革命率先在未庄造反。D.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娜塔莎?节选自他的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其他作品有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异,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C项,阿Q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竭力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包括男女之大防。所以选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评卷人得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题3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开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标准。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拟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平安带来严重的危害。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局部。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6.以下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标准。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7.以下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假设造成视程障碍,那么必会造成交通事故。8.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拟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答案】6.A7.C8.D【解析】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中有关“雾霾〞的论述进行对照,以发现正误。题中,B项只是解释“雾霾天气〞目前的存在现状;C项对于“霾〞形成的条件列举的不够充分;D项强调“雾霾天气〞造成的危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雾霾〞这一概念。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论述进行对照,以发现正误。题中,A项“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的说法有误,与原文不符;B项说“大多是在湿度为……〞,原文的表述是“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少了“项对〞二字;D项“那么必会造成交通事故〞的说法过于武断,原文表述为“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论述进行对照,以发现正误。题中,D项中“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的说法与前面的内容不具备递进关系,“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文中并无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卷人得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趣,皆委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宣帝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9.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10.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12.1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屡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14.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5分〕〔2〕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5分〕【答案】9.C10.A11.B12.〔1〕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策,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严重〞、“善〞、“振〞、“惮〞各1分,句意1分。〕〔2〕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挞〞、“捶楚〞、“遂〞、“衔〞各1分,句意1分。〕【解析】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断句方法较多,考生平时应该多加训练,将方法熟记于心。断句的根底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此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或谓语,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5.依总分,定句读。6.对话,引文定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本句大意为,但忠臣的节义,不可损辱。更何况蒙受先帝的厚恩,常想着以死报效,怎么能因为获罪于宣帝,便去背叛先帝呢?我只能够在这里等死,决不作其他打算,希望千载之后人们能了解我的忠心。该段最大的特点是谓语动词较多,如“思〞、“背德〞、“冀〞、“知〞等,可根据动词来定句读。另外还可据虚词“况〞、“岂〞在其前断开。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对于广东考生来说这是新增考点,需要考生在平时古文言诗词的学习中尽可能多地积累文化常识。A项说冠族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这是不当的,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其次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再拿选项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局部进行比拟,特别是在人物的角度,事情的件数与行为的程度、时效、时间、因果等方面。常犯的错误有: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强加因果、颠倒因果、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B项以偏概全,“全歼敌军〞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根据全国卷对翻译文言句子的考查来看,考查的重心移到了文言实词,淡化了对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考查。考生在翻译时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那么,可采用“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字顺,调补贯〞的方法。推断实词含义时,可采用通解上下文、词性推断法、结构推断法、联想推断法等来加以确定。考查的两个句子,第一句相比照拟容易。第二句考查了“挞〞、“捶楚〞、“衔〞三个实词,“遂〞一个副词,实词“挞〞字,可从字的结构和上下文来判定,“挞〞是鞭打的意思,“捶楚〞中“捶〞亦为打,“捶楚〞是一种杖刑。“衔〞根据联想法,“衔恨〞中的“衔〞即为怀着,存在心里,根据上下文可知,宣帝对王轨是怀恨在心。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翻译】王轨,太原祁地人,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父亲王光,少小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屡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宇文泰对他很好。王轨秉性正直,初入仕时事奉辅城公。等到武帝即位,屡次升迁至内史下大夫,于是就处于心腹的地位。军务国政,他都参与决策。随从平定并州、邺城,因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位为郯国公。当南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吕梁时,徐州总管梁士彦屡次与陈军作战都失利,于是退守州城。吴明彻便堵截清水河的水用来灌城,排列船舰于城下,用来攻取城池。朝廷任用王轨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前去救援。王轨暗中派人在清水河的入淮口,竖立许多大木椿,用铁链连结车轮,横截河流,断绝陈军船只的退路,想偷偷掘开堤堰放水而将他们困毙。只有骑兵将领萧摩诃率二十名骑兵率先逃跑,才免于一死。吴明彻和三万多将士,连同器械辎重全部被俘获。陈朝的精锐部队,这次被歼灭殆尽。进位柱国,随即授徐州总管。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策,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宣帝征讨吐谷浑时,武帝命灵王轨与宇文孝伯一起跟从,军中的进止攻取,都委托给他们。当时宫尹郑译、王端都受宣帝宠幸。宣帝在军中颇有些失德的事情,郑译等人都参与其事。军队回来后,王轨等人向武帝奏报了这事。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等到宣帝继位,重新恢复郑译等人的职务,作为自己的近侍。王轨知道自己必有灾祸,对亲近的人说:“我过去在先帝在世时,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大计。今天事情的后果,很容易判断。我所管辖的徐州紧靠淮南,与敌国相邻。要想为自己打算,易如反掌。但忠臣的节义,不可损辱。更何况蒙受先帝的厚恩,常想着以死报效,怎么能因为获罪于宣帝,便去背叛先帝呢?我只能够在这里等死,决不作其他打算,希望千载之后人们能了解我的忠心。〞大象元年,宣帝派内史杜虔信到徐州将王轨杀害。御正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宣帝不采纳,仍然将他诛杀。他对朝廷忠贞,又立有大功,突然无罪被杀戮,天下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很悲伤惋惜。评卷人得

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答复后面问题。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16.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简要分析颔联用什么手法来写雨?17.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案】13.(1)描绘了夏天的黄昏,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2分〕视听结合〔绘形绘色、侧面描写〕:①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②从听觉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每点2分〕14.(2)用典,〔2分〕诗人借六朝名将李安民和汉代班超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3.试题分析:答复此题第一问,首先必须把眼光限定在“首联〞,然后在首联语句中搜寻有关时间、地点和景物的字眼,分析其是什么季节、什么时段、什么气象、哪些事物,再用一句话加以总括。题中,诗题已点明是“夏雨〞,可知季节;“风雨潇潇〞描写气象;“鸦归〞点明时段已是黄昏门;“幽〞字写出情景。至于第二问,可先用一句话总括,再分别阐述。题中,一个“见〞字说明写的是所见,一个“闻〞字说明写的是所闻,于是“视听结合〞一词便顺势得出;然后再分述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试题分析:所谓表现方法,包括修辞方法等手段。从注释不难得知用了典故。对用典作用的分析,应结合诗句内容和该典故所蕴含的意思分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卷人得

五、语言表达18.高三模拟考后,为鼓励同学们的士气,班里准备召开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运用两种修辞,100字以内。(6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答案】参考例如:梦是什么?梦是翅膀,能带着我们飞翔;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方向。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并要为这个未来而奋斗,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评分标准:主题鲜明2分;两种修辞2分;连贯得体2分,〕【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为鼓励同学们的士气〞可知,在修辞手法上,可运用排比句和比喻句,能具有强烈的号召力,生动形象。在主题内容上,可从梦的内涵,梦的方向、意义及价值等角度组织答案。其中开场白结尾处要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评卷人得

六、名著导读19.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答复以下问题。伽西莫多不但不放开马缰,还打算让那匹马掉转头往回走,他不明白那队长为什么要拒绝,只得赶紧对他说:“来吧,队长,有个女人在等您呢。〞他又添上句,“是一位爱您的女人。〞“女人〞指谁?“有个女人在等您〞指什么事?那个女人因为何事爱上队长?【答案】爱斯梅拉达.(1分)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等待伽西莫多把弗比斯带来见她。〔2分〕爱斯梅拉达遭遇伽西莫多与克洛德抢夺时,弗比斯救了她,爱斯梅拉达于是爱上了她。〔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