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1.gif)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2.gif)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3.gif)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gif)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4684cdbd6fb1969fb33531ee08337f9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页,共四十五页。学习导航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页,共四十五页。一、西方经济的发展1、美国(1)战后稳定发展(1945—1973)A、表现:工业产值激增B、原因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大力开拓世界市场C、影响a、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b、形成两极格局知识梳理第三页,共四十五页。资料卡片:1961—1971年,美国GNP从5233亿美元上升到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达到18%。到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农产品比1950年增加了2倍,一个农民养活47.1个人。1971年,美国拥有1.11亿辆汽车,83%的家庭至少有一辆汽车。第四页,共四十五页。(2)经济危机、“滞涨”(1973—1983)A、原因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活力减弱b、欧日竞争c、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d、石油危机的冲击B、影响a、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争霸中转入守势知识梳理第五页,共四十五页。(3)复苏(1983—1991)A、表现:通膨率、失业率下降B、原因里根改革:“三砍一稳”(砍国家税收、砍财政支出、砍对企业干预、稳定货币币值)C、影响争霸中、资本主义世界地位重新增强知识梳理第六页,共四十五页。(4)繁荣(1991以后)A、表现:通膨率、失业率、财政赤字下降B、原因克林顿改革:a、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b、以信息工业为主导产业C、影响a、成为两极胜利者b、继续控制资本主义主营和推行霸权主义知识梳理第七页,共四十五页。黄金滞胀复苏繁荣衰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第八页,共四十五页。2、西欧(1)表现A、50年代初恢复,60、70年代加速→德国☆成就: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成因:a、减少国家干预b、政治民主化和非军事化c、美国援助d、高素质劳动者e、重视科教f、发展外向型经济☆影响:成为崛起的西欧的核心力量B、西欧经济出现一体化进程(2)原因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美国援助C、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影响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b、冲击两极格局知识梳理第九页,共四十五页。3、日本(1)表现A、50年代中期恢复B、6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二号经济大国C、80年代人均GNP居大国之首(2)原因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进行民主改革C、非军事化、美国援助D、重视科教E、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美“热战”军事订货(3)影响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b、冲击两极格局C、政治上谋求大国地位,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知识梳理第十页,共四十五页。“黄金时代”123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滞胀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新变化3、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和新兴产业、特别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1、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4、经济格局:美国独大发展到美欧日三足鼎立、多极化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二、西方经济的新变化1、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含义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迅速发展。二战后,英国建立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建立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2)表现A、计划化:加强计划指导B、国有化:把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兴办新兴工业企业C、福利化: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多数人D、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3)影响a、推动经济迅速发展b、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知识梳理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加强宏观调控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材料3: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生产。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材料1: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邮政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材料2:“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戴高乐根据材料概括国家干预经济有哪些主要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经济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英国婴儿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英国养老院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2.7%18.4%13.7%20.6%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发展:(1)20世纪60-70年代日渐完备;(2)1973年经济危机后继续发展;(3)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
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
自1891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为发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为基础的相对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主要有四个特点。1.全民性。2.高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补助金、工伤补贴、失业保险等。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3.均平性。福利国家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不同人群间最大限度的平等。瑞典通过一系列给予年轻家庭、低收入家庭、疾病者、领取养老金者、丧失劳动力者以及其他弱势人群以相应的补贴,以及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尽量平等提供的低费用的儿童看护服务、各层次教育、社会支持和医疗保健服务,尽可能达致全体公民平均的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社会服务。为保证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同样的福利,瑞典还采取“罗宾汉式”抽肥补缺的福利政策,从财政收入富庶的地区补贴福利支出存在缺口的地区。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4.政府负担。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是瑞典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和各类社会服务费用,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中存在个人缴纳一定比例费用外,均由政府承担。此类费用支出基本上是各级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最大的支出项目,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地方政府的比例更高,以斯德哥尔摩市为例,该市每年年度财政预算中,2/3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就平均达到38%。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德国人要求政府买结婚戒指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请思考欧洲的福利制度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合作探究】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1)克鲁格曼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2分)(1)法国比美国福利水平高;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2分)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2)否。(1分)数据显示,相对而言,有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国家低福利低增长。(3分)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反对的理由,例如:①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②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支持的理由,例如: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②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评价:积极: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2、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股份公司增加A、特点:股票分散化B、影响:a、缓和社会矛盾b、大量吸收资金c、决定权仍操在少数大股东手中(2)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A、特点:专职管理、科技人员经营B、影响:a、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b、“新中间阶层”出现使阶级结构复杂化知识梳理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3、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和新兴产业,特别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4、经济格局:美国独大发展到美欧日三足鼎立、多极化知识梳理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第一产业5.222313.1第二产业24.938384046.2第三产业69.960605740.7第三产业公用事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
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服务行业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第三产业兴起(1)含义: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原因: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表现:①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4)作用: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笔记本电脑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克隆羊多利美国航天飞机人造卫星日本磁悬浮列车
美国航天飞机克隆羊多利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美国的“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包括三个要素)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内容包括: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3)知识经济两大标志一是电脑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4)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5)“新经济”的实质和核心: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新经济”出现标志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基础知识经济主导信息技术内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电网设备加工与性能评估合同
- 2025年合同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维护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升级改造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会议费预算调整与控制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泥工劳务分包施工安全防护合同
- 2025年度户外广告设施清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慧交通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管子配件知识产权授权合同
- 2025年度商业秘密保护合同范本及实施细则
- 2025年度美发店员工培训与入股合作合同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 爱车讲堂 课件
- 成立商会的可行性报告5则范文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名词(含答案)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案(共三篇)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