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回顾中世纪时期的西欧:黑暗中孕育着光明(P17)政治:王权的加强;统一民
族国家逐渐形成;经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
自治的兴起;思想:大学的兴起,思想自由;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权衰落;政治分裂;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极一时;思想:基督教会统治一切,
强调禁欲苦行;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温故知新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思想: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先导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如何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如何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如何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步入近代的欧洲开始思考这样四个问题:
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宗教改革(16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130014001500160017001800近代科学兴起(16-17世纪)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1517
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对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帝和国王进行审判(即权废立国王、凌驾各国君主之上任意干涉各国内政)。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教会占用大量土地和资产,还征收什一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教会控制西欧的思想文化,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整个西欧中古社会占统治地位。这样教会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精神力量在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教皇的权利:至高无上独裁黑暗统治——权势——财势——威势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呢?首先看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复习第三课:天主教教会:地位显赫;独裁黑暗统治中世纪七艺【所有的智慧源于上帝】
神权垄断思想
“哲学”应当像婢女服侍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务。——达米安(1007-1072)中世纪七艺,即: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是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中的七种主要学科。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
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一“革命”链条,是如何将“‘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呢?科学革命、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Renaissance1.定义:
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意为“再生”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史料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一、文艺复兴注意:①形式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实际上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教会神学束缚。②反对教会神学束缚,并不代表反对宗教信仰。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借古喻今”指什么?文艺复兴为什么采取这种措施?(1)天主教会垄断文化,势力强大;(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原因:材料二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背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材料一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材料三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材料四
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材料五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材料六从1347—1353年,“黑死病”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相矛盾。
——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阶级支持: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扶持,促成了具有新思想学者文人的聚集。
(阶级支持、中坚力量)社会原因:黑死病的爆发,使人们对宗教信仰和旧有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怀疑与反思。(社会心理)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根源)文化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基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政治因素)一、文艺复兴“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神曲·地狱篇》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文学三杰”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抨击教会神学,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宣扬人性自由,体现人的本能的呼喊(1)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一、文艺复兴2、主要成就(2)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大卫》精心刻画了大卫临战前的一刹那头部微微转向左方,双目紧紧地凝视着敌人,左手握着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头,外表的平静,使塑像更具内在的紧张和运动感,更加显示出大卫的沉着、勇敢和必胜的信念。米开朗琪罗《大卫》眉头紧皱目光坚毅
人的意志《大卫》既不是趾高气扬的胜利者,也不是耀武扬威、冷酷好斗的黩武主义者。而是不得不为生存而战的普通人。
---《米开朗基罗艺术中的英雄主义》英雄?普通人?
人的力量青筋暴起躯体完美
人的美感
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广场,争取先睹为快,他看到雕像上被人贴了许多纸条……这位坚强的年轻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见纸条上写着:
“你给我们带来了自尊心!”“作为佛罗伦萨人,我们感到自豪。”“人类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美的人们》人文主义者是如何表达他们的思想诉求的?武器精巧
人的智慧
拉斐尔《圣母》
中世纪《圣母子》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一、文艺复兴2、主要成就(3)扩展: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体现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突出人的理性思考,体现作者对理性的向往时间国别、领域人物代表作14世纪兴起“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意大利彼特拉克《歌集》15世纪“美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全盛意大利米开朗其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6世纪扩展戏剧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主要代表及成就人的本能的呼喊彰显人性光辉理性的向往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3、精神内核及内涵: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生—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涵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即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文艺复兴1.6文艺复兴的影响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精神动力。。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推动宗教改革的开展。思想:解放了思想,冲破封建神学对人们束缚,为启蒙运动打下思想基础。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科学: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教育: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未形成扫荡封建势力的群众性社会运动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未与社会彻底决裂,对教会态度既批判又和解积极:消极: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一国文艺领域多国宗教领域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宗教改革是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也是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一方面,王权希望依靠基督教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会也希望依靠强大的蛮族国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最高权力的拥有问题上,教皇与封建君主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明争暗斗。二元社会: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二、宗教改革材料一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不满。……中产阶层和国家君主的利益,导致他们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和豪华家具等巨额的可移动财富。同样让人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的税收、出售教会财产获得的资金、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买卖圣职的现象在教会中始终存在,16世纪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据统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枢机主教当选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现代史编》材料三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各国封建君主、新兴资产阶级、下层民众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教会日益腐朽堕落也引起了一些传教士的不满,改革基督教的呼声越发激烈。2.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天主教会的腐朽专制、贪婪与腐败,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的阻碍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教皇公布﹕杀人犯—7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9个盾﹐谋杀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会得到上帝的赦免。
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过程(1)德国:马丁、路德改革①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上帝的公义,乃是凭信心而获得的,因“义人必因信得生”,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路德:《路德文集》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对话。——朱汉国:《历史》必修三
不管哪国君主,只要他奉新教,路德就愿意承认他是本国的宗教首脑。——罗素:《西方哲学史》
根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二、宗教改革
内容①思想核心:“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信徒皆为祭司);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③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④建立廉俭教会符合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⑤否定了教权高于王权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我的信仰你做主
我的信仰我做主比喻:两人恋爱不需要第三者插足。义:灵魂得救的人被上帝称为义人。实质是否定教皇的权威。思考:马丁路德和天主教主张有什么不同?他的主张是怎样引发思想解放,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同:结果异:方式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体现了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4.宗教改革的扩展瑞士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加尔文教是基督教的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瑞士,并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宗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英国国教是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带领下脱离罗马教廷;经过玛丽一世的复辟,最终由伊丽莎白一世完成改革。大英帝国崛起之际,安立甘宗传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特点:以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进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采用的方式及原因:方式:采取神学异端的方式
(在宗教内部,借助《圣经》的原始教义进行改革)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天主教会势力强大。伊斯兰教(622)穆罕默德基督教(1世纪)耶稣佛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世界三大宗教小知识:基督教4世纪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1054年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与罗马为首的西部教会。东部教会自称东正教;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中诞生新教。注释: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
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材料三: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冲击天主教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提倡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教会的建立,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否定神学思想否定教皇绝对权威找到神权下的自我找到现世中的自我人文主义教皇权威——新文化运动上流社会
知识阶层基层社会
大众群体——社会运动新教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背景: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②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基础)2.兴起: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3.成就:①哥白尼的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③欧洲科学家的个人天赋和探索及献身精神④观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发展并非一帆分顺,而是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他的后继者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4.影响:①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条件。②近代科技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思考: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告诉人类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西方文化史》①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②确立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④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
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自然界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启蒙思想家力图发现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法则。四、启蒙运动(一)原因
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
材料三: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①17、18世纪资本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几位法国国王曾说:路易十四:“朕即国家”。路易十五:“我只是从上帝那里接受王冠,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我一人,不依附于他人,也不能让别人分享。”路易十六:“因为我想这样做,这就合法。”英王詹姆士一世宣称:“上帝直接赋予了世袭君主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权力,人民的全部义务就是无抵抗的服从。”
——吴恩裕:《西方政治思想史论集》
四、启蒙运动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亚当.斯密(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等(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英国的亚当.斯密,德国的康德2、兴起和发展3、代表及主张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对中国开明君主制,伏尔泰尽力称赞。他认为,中国的君主制度不是独裁。他给“独裁”下了一个定义:“君主可以不遵循一定形式,只凭个人意志,毫无理由地剥夺臣民的财产或生命而不触犯法律。”
抨击天主教会,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张开明的君主制本以为此次直播能够做到真正“畅所欲言”,没想到其节目主持人布伦南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对秦刚大使的观点提出质疑,更过分的是这短短9分钟的采访中,主持人23次打断了秦刚大使的发言,其中针对性意味不明而喻。更可笑的是同样当天的节目中,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和乌克兰驻美大使却没有被主持人打断过一次发言。3、代表及主张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同一个人制定的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强调法的重要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3、代表及主张卢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直接民主;社会契约,民主革命等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因为国家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在由契约结成的国家里,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
3、代表及主张康德
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主权在民;自由也要自律。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人非工具”,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3、代表及主张
例如在市场交换中,我的面包卖出去了,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同样你也有面包吃,你的权利也得到了实现。——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以亚当▪斯密为中心的考察》亚当·斯密
主张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三、反抗封建:启蒙运动4.内容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分权与制衡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亚当·斯密康德都反对君主专制劳动价值论,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①精神内核:理性。即独立思考,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②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③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三、反抗封建:启蒙运动5.影响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维新运动: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②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③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6世纪)(17、18世纪)(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文艺复兴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摧毁天主教精神独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否定专制王权和教权理性主义,思想自由,革命思想武器,民主原则,立法规范(理性王国政治蓝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科学否定天主教神学世界观解放人性,冲击封建秩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16-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根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四、总结:人文主义的复兴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的成熟──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精神的湮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神学)──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反封建)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神权)——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对比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上年工作方案
- 高三下学期《好心态、好状态》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子视力测量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阅读区自制图书教案
- 2025年玻璃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氟龙加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煤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财大北郊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体育舞蹈理论与实践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私教实践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及公司各部门年度经营计划
- 生物技术测试题+参考答案
- 大学英语(西安石油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石油大学
- 《寿险的功能与意义》课件
- DB15-T 3738-2024 家政服务机构星级划分及评定规范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周舸第6版) 各章课后习题
- 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医疗抢救设备仪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