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常考点_第1页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常考点_第2页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常考点_第3页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常考点_第4页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常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1、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据此完成1~2题。

(1)浅层地能()A.存在于地幔中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

C.仅在冬季被利用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

(2)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答案:BC【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是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深度仅数百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所以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内。浅层地能是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该能源全年可用。故选B.(2)地壳厚约17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400km,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是厚度最小的地球内部圈层,A错。大气圈指连续包围地球的最外面的空气圈,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对。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D错。故选C。2、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25日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见图)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大约持续()A.90天B.175天C.180天D.177天(2)巨镜最可能位于广场的()A.东侧B.南侧C.北侧D.西侧答案:B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据材料分析,该地整日见不到太阳是因为地处深山峡谷,正午太阳高度太小,太阳光线易被山地阻挡。尤坎镇(59°53′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偏小,如果将开始整日看不到太阳的9月25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记为a,则与该日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为次年3月的19日,这两个日期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要小于a,该地区整日看不到太阳,因此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大约从9月25日持续到3月19日,大约175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该地位于59°53′N,北半球冬半年该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太阳光线从偏南的方向射来,所以,要把太阳光线反射到该镇,需把巨镜放置在广场的偏北侧,因此巨镜最可能位于广场的北侧,C正确;ABD错误;故选C。3、浩渺宇宙,人类梦想开始的地方。2015年7月10日,飞行近十年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传回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的清晰照片,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又迈进一步。据此回答下列两题。(1)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一冥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总星系一地球—哈雷彗星(2)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下列发电方式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①燃煤发电②地热发电③水力发电④风力发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BC【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BC4、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答案:C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蓝月亮”绕行星旋转,属于行星的一颗自然卫星,故C项正确。(2)“蓝月亮”本身不发光,但其表面可以发射光照,光照来自其所在恒星系统的恒星,故D项正确。5、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n)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实际上,画中的“乌鸦”是什么,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太阳耀斑、色球层B.太阳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

(2)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干扰卫星传输服务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C.地球光热资源剧增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答案:BA【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耀斑爆发时该区域比周边区域温度高,A错;人们看到太阳表面发黑,实际上是太阳光球层局部气温较低的表现,B对;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并且日珥发出微弱的红光,平时肉眼不可见,C错;太阳风为高速带电粒子流,肉眼无法观察,D错。故选B。(2)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干扰地球电离层,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A对;大多数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只有极少数地震与太阳活动有关,B错,太阳活动使得太阳辐射在紫外线和X射线波段,有大幅度的起落,但太阳辐射总量(其中大部分是可见光)变化很小,C错;几乎所有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D错。故选A。6、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有岩石分布的地方B.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D.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答案:CD【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判断,①位于地面以上海拔12千米至50-55千米高度,为平流层;②位于地面至地下33千米之间,②应是地壳;③位于地下80千米至400千米之间,与软流层的深度吻合,③为软流层:④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即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从软流层向上至地表的空间,不仅仅指有岩石分布的地方,A错误,D正确;岩石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故选D。7、据《汉书·五行志》中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2)太阳黑子和耀斑A.均发生在甲层B.分别发生在乙层和丙层

C.都发生在乙层D.分别发生在甲层和乙层

(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出现的“磁暴”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②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没有影响

③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年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地质年代表由大到小依次为A.宙、纪、代B.代、宙、世C.代、宙、纪D.宙、代、纪答案:CDDD【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3)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使极地的高空出现美丽的极光,太阳活动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环境污染无直接关系。略8、如果宇宙购物,我们地球的收货地址是:宇宙—本星系群—银河系—本星际云—太阳系—内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据此完成1~2题。(1)在宇宙购物活动中不包括地球在内的是()A.本星系群B.银河系C.本星际云D.太阳系(2)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有行星绕其运行,与其层次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本星系群B.银河系C.本星际云D.太阳系答案:C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D9、下图示意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据此完成(1)~(3)题。

(1)若界面为地球内部圈层界面——古登堡面,则()A.甲—地壳乙—地幔B.甲—地幔乙—地核

C.界面横波速度加快D.乙层具有固态特征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波速变化B.地下温度的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组成的变化

(3)若甲为太阳外部圈层—色球层,则发生在乙层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答案:BA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AA10、下图示意水在地球各个圈层之间的迁移,甲、乙、丙、丁代表水体迁移的各个环节。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环节中()

A.甲环节中水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伴随放热过程B.丙环节中水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伴随吸热过程C.在干旱地区,丁环节对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D.乙环节仅发生在森林和草原地区(2)地球各个圈层的特点是()A.各圈层之间仅存在物质交换B.各圈层在空间上互不重叠,具有明显的界线C.各圈层组合成一个具有生产功能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D.大气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答案:CC【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C11、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巨大光热来源是()A.太阳大气成分中的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聚变反应B.太阳大气成分的中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裂变反应C.火山喷发D.地震(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A.海陆分布B.地形起伏C.刮风下雨D.地球形状答案:A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太阳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不是核裂变。太阳以损失质量转化为热量,跟火山喷发、地震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刮风是由于存在温差,产生气压差,从而产生风,下雨是由于太阳辐射的蒸发、水汽凝结,最终成云致雨,跟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C正确。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跟地壳运动有关,或许间接跟太阳辐射有关,例如外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但不是直接关系。地球形状跟太阳辐射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一452b”,位于其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内,与地球的相似程度高达98.6%,半径只比地球大11%,被称为地球的“表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开普勒—452b”与其母恒星的距离最接近()A.一光年B.一个月地距离

C.一个日地距离D.一个太阳系半径

(2)如果“开普勒—452b”存在生命,则该行星()A.由氢氦等气体构成B.表面由岩石构成

C.表面温度约6000kD.表面由干冰分布

答案:C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才使地球上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因此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应该接近一个日地距离。(2)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同时必须是由岩石构成岩质行星。13、青海湖地区在地质时期多次强烈下沉,早期的青海湖与黄河相通,随着周围山地相对上升,青海湖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封闭的湖盆(如下左图),青海湖西北部的鸟岛在5月份成为鸟类天堂(如下右图)。据此完成(1)~(3)题。

(1)青海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2)关于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水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风力大B.夏季水温差小——阳光透射深度大、风力小C.秋季水温差小——太阳辐射弱、风力大D.秋季水温差大——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少、风力小(3)青海湖鸟岛在5月份成为鸟类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草茂盛,鱼类繁多②湖水较深③气候温和④人类活动干扰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CB【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森林、湿地等的问题成因及开发利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青海湖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冰雪融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地下水是稳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量较少。(2)青海湖夏季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大,原因是太阳辐射强,表层获得热量多,风力小,上下层湖水扰动小;秋季太阳辐射弱,表层水温也不高,秋季风力大,上下层湖水扰动大,因而水温差小。(3)5月份青海湖鸟岛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殖,湖面解冻,水温适宜,水草茂盛,鱼类繁多,5月份是青海湖旅游旺季,人类活动对鸟类有一定的影响。14、下图中弧ACB是晨昏线,C点位于45°W经线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24时,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45°WB.45°EC.135°WD.135°E(2)若图中A地正当日出,此时北京时间是()A.11时B.23时C.17时D.5时答案:DB【提示】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时差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判断,据图可知,C点的经度为45°W,此时地方时为24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35°E,故选D.(2)若A正在日出,则C点的地方时为12时,C点的经度为45°W,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时。因此选项B正确,ACD错误。15、下图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周边地区相比,甲地()A.降水相对较少B.雨热不同期C.太阳辐射量大D.地势起伏大(2)我国太阳能丰富区的共同特征是()A.晴天多,日照强B.都位于第一级阶梯

C.受夏季风影响大D.与外流区范围吻合

答案:DA【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分析可知,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夏季降水较多,雨热同期;地处谷地,太阳辐射量小;位于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大。(2)A。据图分析可知,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这些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偏少,睛天多,日照强;多位于内流区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16、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科学家在西藏多地的观测表明,当云量较少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反而随云量加大而有所增加。随着云量加大,大气逆辐射增强,云底高度越低,大气逆辐射增强的效应越显著。据此完成(1)~(3)题。(1)云量较少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反而随云量加大而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云()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能量B.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C.对太阳辐射的强烈吸收D.对太阳辐射的多次反射(1)高云(云底位置高的云)增强大气逆辐射的效应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高云()

①温度低②规模小③大气逆辐射散射比例大④大气逆辐射传播路径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推测以下四种气候类型区中,云对大气逆辐射增强效应最显著的是()A.苔原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答案:DB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BD17、2017年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多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完成下列小题。(1)该事件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A.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C.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2)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3)最可能干扰人造卫星与地球监控系统联系的是()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雨雾缭绕D.流星陨石答案:DC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18、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强烈的耀斑爆发引发的太阳风暴于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加拿大南部城市埃德蒙顿附近出现极光。即便对于加拿大而言,极光在埃德蒙顿出现也非常罕见,专家据此推断太阳活动进入高峰年。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太阳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的多少和大小B.为地球输送热量,维持地表的温度C.日珥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D.太阳活动活动周期约为11年(2)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A.遵义市区极光绚烂B.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全球地震频发D.全球各地降水增加

答案:DB【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9、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暨2020年东京奥运会,推迟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8月8日21:30在日本举行。7月24日,在女子十米气步枪的比赛中,00后小将杨倩获得我国在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依照国际惯例,日本可选择在6~8月举办此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东京最终选择在7月23日~8月8日举行,主要考虑的是()A.气象因素B.新冠疫情C.闲暇时间D.场馆建设(2)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

①7月22日②7月23日③白天④黑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我国首枚金牌产生当日,某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该地区此景观上一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3月20日B.4月20日C.5月20日D.6月21日答案:ACC【提示】气候类型的判读昼夜更替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6月梅雨天气多,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相对较少,因此,举办城市东京选择在7月23日~8月8日举行主要考虑的是气象因素。(2)分析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3日19时开幕,计算可知,此时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处于7月23日,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7月23日,体现了奥运会的世界性。7月23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白天。(3)该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说明7月24日太阳直射当地,当地上一次被太阳直射的日期应与7月24日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对称,即可能是5月20日前后。20、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G20集团特别视频峰会于沙特阿拉伯当地时间3月26日15时召开,会议持续近2个小时。下图示意部分成员国首都位置。据此完成下题。图中城市()

A.会议后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北京B.巴西利亚位于堪培拉的东北方C.所在国家均地处中纬度、温带D.所在国家多为半岛国答案:B【提示】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时差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综合题2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3)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日照时数较多,但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4)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3)3600小时<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但是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其高低分布特征。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

(2)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甲处年太阳辐射强,甲地日照时数是3600~3800小时。结合其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因此晴天日数多,日照时间长,所以日照时数多。乙地日照时数是2400~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由于山区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所以日照时数较少。

(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但是由于海拔高,且水汽和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所以年平均气温不高。

(4)文昌位于海南,纬度较低,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节省了燃料;文昌靠近海洋,海运便利,可以运输大型火箭;文昌在海南岛,四面环海,发射安全。

【小提示】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2、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分别是和,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2)C的值大约是,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160~180;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4)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解析:(1)太阳辐射的强弱与纬度高低、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地势的高低等因素有关。①位于青藏高原上,由于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②位于撒哈拉沙漠上,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2)根据等值线规律分析,C的值为160-180,大于B处的太阳辐射是因为该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3)城市的太阳辐射量低于郊区是因为城市受热岛效应影响,多上升气流,多云雾天气,加上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大气能见度低,因此城市的太阳辐射一般比郊区弱。(4)结合图示的海陆位置判断,A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故夏季不仅太阳高度角大,其多晴天,太阳辐射强,而冬季温和多雨,不仅太阳高度角小,其多阴雨天气,故太阳辐射弱,所以太阳辐射强度的季节变化大。

【小提示】(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2)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四川盆地。

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3、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2017年2月22日13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其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推测其中3个或许人类可居.(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各行星公转方向。(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和。(3)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双项选择题)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卫星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4)请说出美国科学家推测结论的原因。答案:(1)椭圆形;相同(2)3;火星;金星(3)A;C(4)拥有适宜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和恒星距离适中解析:(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各行星公转方向相同,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地球排在第三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3)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的温度适宜,有液态水的存在,A正确。地球存在生命与地球存在一颗卫星无关,B错误。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使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利于生命的出现和演化,C正确。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和地球存在生命无关,D错误。所以答案是:AC。(4)美国科学家推测一个包含7个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其中的3个或许人类可居,说明该行星与围绕的恒星距离适宜,且恒星有稳定的光照,为行星提供了光和热;该行星有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该行星与围绕公转的恒星距离适中,使行星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拥有适宜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小提示】太阳系中能称为大行星的天体有8个: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各行星公转方向相同,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24、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地震波在地面下2900km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减慢,该不连续面叫做界面。(2)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来自于图中(选填①②③④),名称为(填内部圈层名称)。(3)①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其与上地幔顶部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答案:(1)古登堡(2)②;地幔(3)地壳;岩石圈解析:解:(1)地震波在地面下2900km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减慢,该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2)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图中②位置,名称为地幔。(3)①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其与上地幔顶部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小提示】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25、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B,C,D。(2)属类地行星的有(填字母)。(3)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在和(填名称)轨道之间。答案:(1)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2)AHGF(3)火星;木星解析:⑴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⑵属类地行星的有水、金、地、火。⑶小行星带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木星、土星)之间。所以答案是:(1)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2)AHGF(3)火星;木星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内容简单,记住八大行星的顺序及其分类是解题的关键。2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是界面。(4)G层叫。答案:(1)横;纵(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3)消失;突然变小;古登堡(4)外核解析:(1)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波速慢,纵波波速快。据图可知,A波波速较慢,为横波,B波波速较快,为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据图可知,D为地壳和地幔的界面,为莫霍面,经过该界面时,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3)据图可知,F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为古登堡界面,经该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波速下降。(4)据图可知,G层在2900千米以内,可判断为外核。【小提示】(1)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圈)、地幔(圈)、地核(圈)。

(2)地幔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27、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C是带。按结构特征分类A行星属于,B行星属于。(2)图中D表示星,彗星的出现与流星现象在我国古代都被认为与吉凶祸福有关,其实它们都是普通的天体。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一闪即逝的现象是;拖着长尾的是。(3)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具有性,公转的轨道方向具有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性。答案:(1)火星;小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2)彗;流星现象;彗星(3)同向;共面;近圆解析:(1)图中显示,C处有许多小天体环绕太阳公转,应为小行星带。图中A行星轨道位于小行星带内侧,应为火星,火星与地球结构特征相似,因此按结构特征分类,A行星属于类地行星。图中显示B行星轨道位于小行星带外侧,应为木星,木星体积和质量巨大,因此属于巨行星。(2)图中显示,D类天体沿扁长轨道环绕太阳公转,且临近太阳时,有长尾出现,因此D天体表示彗星。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一闪即逝的现象是流星现象,拖着长尾的是的是彗星。(3)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具有共面性特征;公转轨道的形状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因此具有近圆性特征。【小提示】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②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8、科幻电影《地心历险记》讲述了主人公在旅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洞穴,并沿着洞穴深处走去,不小心掉入了神秘的地心世界的故事。读地球内部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A、B共同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依据图示分析A、B所在圈层厚度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2)主人公掉入地心最先穿过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由图示(填字母)共同组成。(3)图示D圈层名称是,是的发源地,C+D+E都是(填圈层名称)的一部分。(4)图示A、C之间的不连续界面F是,地震波波速在此处的变化是(填“增加”或“减慢”);主人公在越过不连续界面G后直至地心穿过的物质状态依次是态、态。答案:(1)地壳;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2)岩石圈;ABC(3)软流层;岩浆;地幔(4)莫霍面;增加;液;固解析:(1)读图可知地下33km左右的为莫霍界面(F),地下2900km左右的为古登堡界面(G),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F)以上为地壳,其特征是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A是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厚度较大,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厚度较小。

(2)主人公掉入地心最先穿过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岩石圈,岩石圈由地壳(AB)和上地幔顶部(C)共同组成。

(3)图示D圈层在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之下,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C+D为上地幔,E为下地幔。C、D、E都是地幔的一部分。

(4)图示A、C之间的不连续界面F是莫霍界面,在地下33km左右,地震波波速在此增加。地下2900km左右的为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分别是外核和内核,其物质状态分别是液态和固态。

所以答案是:(1)地壳;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2)岩石圈;ABC。(3)软流层;岩浆;地幔。(4)莫霍面;增加;液;固。【小提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岩石圈。

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

1、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

3、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