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_第1页
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_第2页
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_第3页
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_第4页
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六蟹类病害防治技术任务二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治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一,水瘪子的症状及流行情况“水瘪子”全年有发生。具体症状为外观发暗,部分头胸甲畸形(向上凸起),外壳发软(手指轻捏即下陷),大多空肠,肝脏发白、发灰、发红甚至糜烂,黑鳃,体色发暗无光泽,机体松软有弹性,肝胰腺肿大或萎缩,肌肉组织间和胸腔积水,故称为水瘪子。细菌分离发现菌量很大,气单胞菌为主。自从15年以来,水瘪子病成为我国河蟹养殖核心区域最主要的病害,2015年主要在江苏兴化、盐城等地区流行,2016年流行区扩大到苏中、苏南等多个地区及安徽等省。在部分严重的区域,发病率甚至达到50-60%,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二,水瘪子病的病因任何疾病病因的探讨,都离不开病原,环境以及自身的抵抗力。在水瘪子的病因研究中,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病因进行了探讨,从发病的蟹体内分离到了不同的病原,细菌,病毒等,由于分离到的病原微生物差异较大,只能说明病原微生物是继发感染造成的,不是原发性感染,真正的病因来自环境胁迫和饲料营养的不均衡。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一)环境因素1、水体长期高pH值例如在江苏北部地区,有业者总结认为水体里水草量太大,尤其种植水韭菜多了之后,池塘暴发水瘪子病的概率较大。养蟹池塘里面水草过多,尤其水韭菜多了会导致养殖水体里面pH值偏高,养殖水体长期的高pH值胁迫环境,会导致河蟹肝胰脏里面虾青素含量下降,导致体弱,最后变成肝胰脏发白,形成“白膏蟹”。苏州大学蔡春芳教授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高pH值水体环境会导致河蟹体内虾青素含量降低。如果池水的pH值大于9.5,则影响河蟹吃食,从而内分泌失调,出现鳃水肿、烂鳃等,进而导致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生概率提高。因此,如此时发现及时,捞掉一部分水草,以及在饲料里面及时添加虾青素,排出肝胰脏毒素,消除长期pH值环境胁迫带来的影响,肝胰脏发白的河蟹可能会恢复正常。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

2、溶氧偏低众所周知,河蟹要想养得好,首先要有一塘好的草,但水草多了也有不利因素,尤其7、8月份蟹塘里面的水草一般都会冒出水面,水草漂浮,水草底部一般都会缺氧,在晴天上午10:00测量水草底部溶氧才1-2mg/L,溶氧严重偏低,夜间溶氧会进一步降低。若河蟹长期处于这种低溶氧的环境,肝胰脏中的虾青素含量就会降低,肝胰脏易出现损伤,最终导致出现水瘪子病。所以河蟹养殖过程中不是水草越多越好,如果水草过量了,在4、5月时候就要捞出来一部分,减少水草耗氧。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3、农药重金属等蓄积水体近年来随着河蟹的养殖面积的扩大,问题也越来越多,每年养殖户清塘,大量的养殖户使用菊酯类等残留期较长的杀虫剂进行清塘,每年青苔大量暴发,很多农户选择用化学类产品去杀;春天水体里面红虫(枝角类)量太多,有人用敌百虫甚至菊酯类去杀;夏天温度高,蓝藻暴发,有人用杀蓝藻的药物(例如硫酸铜、漂白粉等)杀;养殖过程中水草死亡,水体浓绿,有人用硫酸铜等化学产品杀。这些杀草、杀虫、杀藻类的农药以及重金属离子都会蓄积于养殖水体,最终以各种途径进入河蟹体内,在肝胰腺蓄积。肝胰腺是解毒器官,清塘药物残留不仅对河蟹造成胁迫,还直接损伤肝胰脏,引发河蟹慢性中毒,最终导致水瘪子病的大量暴发。因此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这些杀藻、杀草以及漂白粉硫酸铜等制剂的使用,采用一些生物防控的方法减少有害藻类、害虫等生物的大量暴发。

2015年为什么水瘪子病发病如此厉害?水草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水体里面过多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有害物质,2015年前期水温低,水草种得晚,长得慢,水草对水中农药等有害污染物吸收得慢,过多的有害物质导致河蟹肝胰脏慢性中毒,长期的慢性中毒,导致河蟹出现水瘪子病。而水草种得早的蟹塘明显发病要晚,就是这个道理。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二)饲料营养的因素,饵料的选择和投饵不当,食物链不合理。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在使用冰鲜,甚至是自配料广泛存在。养殖户自己对河蟹营养需求理解的限制,造成饵料的营养不均衡。中华绒螯蟹长期处于营养需求不能满足的状态下,不仅其机体会逐渐消瘦,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也会大幅度地下降。如果这种状况长时间继续的话,还可能导致中华绒螯蟹彻底丧失其食欲。如果食物中缺乏必须营养物质的状况,又是正好发生在养殖水体温度较高的夏季,就有可能因为养殖水体温度高、溶氧量不足、水质差等原因,进一步地恶化中华绒螯蟹的食欲。其结果就是一方面环境因素导致了中华绒螯蟹食欲的下降、摄食量减少,另一方面又因为食物中营养物质欠缺,中华绒螯蟹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此外长期甚至是全程投喂冰鲜鱼,一旦投喂过量或者存储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冰鲜鱼体内的脂肪酸败,河蟹吃了这种变质的饵料冰鲜鱼以后,会造成肝胰脏中毒,肝细胞受损发白,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水瘪子病的大量暴发。在此建议经常投喂冰鲜鱼的养殖户,投料时最好一天分成两次投喂,少量多次,防止饵料酸败对河蟹肝胰脏造成的损伤。此外,养蟹户需注意食物链要合理。2015年,很多河蟹养殖户放养田螺,但由于尽几年很多田螺质量差,放到池塘里面以后易死亡,尤其是养殖后期,温度高,田螺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水体缺氧,最后水草死亡,导致养殖失败。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三,水瘪子病的防控建议。(一)预防

1,选择优质的扣蟹种苗。挑选优质蟹苗,蟹苗要颗粒大,淡水泡苗验苗质量,姜黄色老苗,肝脏颜色黄色,食线要清晰。放苗后尽早投喂,开始喂鱼驯化并内服营养保肝产品提升河蟹自身体质,保证河蟹前期成活率。在购买蟹种时要了解清楚该蟹种在培育过程中曾使用过哪些药物、是否发生过较重的病害、饲料投喂是否充足合理等,以确保购买到优质蟹种。

2,在清塘的过程中不使用残留期较长,毒性较大的清塘药物。在清塘的时候不建议使用菊酯类等残留期较长的化学杀虫剂进行清塘,可以选择生石灰等清塘投入品进行清塘,也能有效处理水体中的敌害生物。

3,养殖过程中投喂新鲜饲料,选择营养相对全面的配合饲料。定期使用护肝胰腺的中草药以及免疫增强剂内服,对河蟹进行保健。可以在在饲料添加板黄散,黄芪免疫多糖、虾蟹多维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环境及饵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河蟹肝胰脏的损伤,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

4,养殖过程中,注意改善河蟹的生存环境,降低环境对河蟹的胁迫。在养殖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水草的培植和管护,控制水草覆盖率。池塘里面水草过多时能及时发现,捞掉一部分水草,以及在饲料里面及时添加虾青素,排出肝胰脏毒素,消除长期pH值和溶氧环境胁迫带来的影响,肝胰脏发白的河蟹可能会恢复正常。补钙镁提高水体钙镁含量,增强水体缓冲能力;使用全溶性的腐殖酸,适度遮光补碳;大量使用发酵的乳酸菌等综合措施,控制蟹塘pH值在9.2以下。适当肥水,保证水体有适当的藻类含量,增强水体缓冲能力,控制水体PH值过分升高。

及时拉草护草,保持水草活性,水浑需及时净水培藻,水过清及时补菌补肥调水培藻。高温雨季塘口环沟水深的地方,尽量把水草处理掉。水草密度一般雨季占池塘面积三分之一为好,但是持续低温之后天气转变又持续高温,水草太少不好,所以建议比较安全的水草密度是占池塘面积的一半,占50%左右。一、河蟹水瘪子病的防控(二)发病后的应对。由于河蟹水瘪子病多存在气单胞菌,弧菌等细菌的继发感染,因此,在疾病爆发后,使用抗生素处理细菌的继发感染是有必要的,发病后,建议使用国标水产抗生素10%的氟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