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石器时代前170万---前70万新石器时代前7000--前5000仰韶、大汶口、河姆渡元谋人、北京人前5000龙山、红山、良渚三皇五帝

部落时代文明时代---青铜时代前2070夏商前1600前1046西周东周前771

结合所学,自主完成时间轴上有关填框内容温故知新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王畿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王畿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1、东周与西周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思考这种变化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变化表现:

王室衰微,诸侯国数量明显减少,一些诸侯国逐渐势力强大2、变化带来的影响:

传统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社会进入了列国纷争和动荡不安的时代。一、列国纷争识图知史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写出左图中所示春秋五霸的名字②①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⑥⑦

写出右图中所示战国七雄的名字春秋五霸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吴王阖闾⑤越王勾践战国七雄①齐②楚③秦④燕⑤赵⑥魏⑦韩材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1: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孟子·告子》材料3: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到了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I)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造成了哪些影响?二、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积极:分封宗法逐步崩溃,促进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华夏认同;促进各国的制度改革,一、变化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期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说明权力下移,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

(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学以致用D(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D(2021·重庆高考·1)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A学以致用

二、华夏认同

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华夏

中原各国华夏识图知史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说出材料二图片所示的内容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材料一

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材料二1、变化①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②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融入华夏族。

说明:华夏认同的史实

2、原因①战争、民族大迁徙、经济文化交流②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加强

3、影响

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③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参考答案

(华夏认同过程)

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减少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B.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C.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D.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可能性C学以致用铁农具牛耕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都江堰全景识图知史

分析四幅图片共同反应了什么问题?经济发展

三、经济的发展

项目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结合教材自主完成表格内容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①冶铁技术出现。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①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②不少工商业主富比王侯。③货币流通广泛。(2018·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D学以致用(2018·江苏高考·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D学以致用四、社会变革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2、列国纷争分封瓦解,争夺霸权,纷纷改革1、铁器牛耕井田瓦解小农经济---根本原因3、秦国落后,富国强兵4、商鞅谋略和才能(一)商鞅变法的背景措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治理文化影响进步性消极性(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结合教材自主完成表格内容)措施影响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社会治理:制定严密户籍制度(目的:征发赋役);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富国→集权强兵→→控民

进步性: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②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③打击了贵族特权;④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制《秦律》,轻罪重罚。局限性: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②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法治政治: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2015·重庆高考·1)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度B(2021·江苏高考·1)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学以致用

《稷下学宫》

韦辛夷材料二

“致千里之奇士,

总百家之伟说”------司马光《稷下学宫赋》

材料一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材料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归纳稷下学宫对当时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思想上产生了百家争鸣

五、百家争鸣1、历史解释“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

等九流十家。“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相互争辩,又相互学

习的局面。(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争相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2.形成的原因邹衍识图知史

认认下列人物,说说他们的事迹派

代表人物

张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邹衍3、主要人物及主张流派代表主要思想主张儒家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整理六经孟子

性善论“仁政”荀子

性恶论隆礼重法道家老子

道是本源、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

万物都是相对的崇尚逍遥自由法家韩非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墨家墨子“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阴阳家邹衍

阴阳五行相生相胜3、主要人物及主张(2021.1·浙江高考·2)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A.“齐物”;“逍遥”B.“天行有常”;“仁政”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学以致用(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学以致用B合作探究1.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2.假如你是战国时期某国的国君,你更欢迎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的观点?为什么?①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孔子的主张(如“礼”等)落后于形势的发展。②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助于统一,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能力提升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1)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分封、宗法、礼乐制度瓦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