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_第1页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_第2页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_第3页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_第4页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一、实施背景(一)产业发展现状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7512050%。首先,产品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动力电池产品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取得重大突破,高速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高功率电力(二)存在的差距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增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整体起步较晚,研发基础薄弱,车载级环境感知等智能传感器、集成化驾驶辅助系统等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落后,面向自动驾驶技术的示亟需快速提升跨产业、跨学科的汽车轻量化产业水平。(三)实施必要性布局,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二、主要任务及预期目标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国外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发展形势,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池、高性能纯电直驱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车身结构和轻量化等方向,择优支持产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企业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智能网联汽车鼓励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实体平台,实现整车制产业化应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化。重点支持基于高性能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车载传感器技术的智能视觉增强安全辅助系统,突破图像识别处理、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决策与控制策略集成等核心关键技术。项智能化辅助驾驶系统自主开发能力。(二)高性能动力电池以提升动力电池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发展专用智能化制造装备、研制高性能动力电池及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动力电池标准化战略研究,推进动力电池标准化生产及回收利用,建立动力电池产业闭环生态圈。支持动力电池高效高精度智能化关键生产设备产业化。提高进高性能搅拌机、涂布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开发与应用。支持高效、安全、环保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与利用。开发动力电池单体、模组、系统的自动化拆解先进工艺及专用设备,实(三)高性能纯电直驱动力系统IGBT(四)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支持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部件产业化。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五)车身结构和轻量化支持低成本车用碳纤维材料及成型工艺。提升碳纤维材料在线模塑成型、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等低成本高效率先进工艺水平,突破胶粘连接等异种材料连接、车身和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低成本、轻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整车综合性能。三、组织形式(一)实施路径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建立产业化专项储备管理机制,持续支持关键重大领域产业化突破,并积极开拓新兴领域谋求跨越式发展;科学合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滚动推进项目筛选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开工建设等工作;建立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及评估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储备。聚焦国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行业发展需求,选择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大、带动能进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过程监督。根据《加强和完善重大工程调度工作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5]851号)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对重项目评估。项目完成后,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全面评估总结产业化专项实施总体情况,归纳分析项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项目支持方向、重点任务、支持方式及项目管理等提出意见,不断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二)实施主体源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管理主体。建立由国家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及第三方专业支撑机构组成的联动项目管理体系,协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产业化专项实施,编制、修订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方向、预期目标及指标要求,并按照工作程序、支持方式、时限要求等,审核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全过程推动项目实施和投资计划落实,监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关键问题。进展情况及关键问题。第三方专业技术支撑机构主要起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国家主管部门开展项目调研、筛选、评审及验收等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积极衔接地方主管部门及项目承担主体,全面评估产业化专项实施效果,为未来项目储备和政府投资方向建言献策。(三)支持方式采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方式,优先支持以联合体方式申报的项目,项目相关指标要求见《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指标要求》。四、保障措施(一)提高申报准入门槛术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项目,确保申报项目质量。(二)鼓励产业协同创新及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三)强化项目组织协调委托技术支撑机构和专家开展项目调研遴选、方案实施跟踪评容及相关指标要求。(四)完善动态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充分发挥技术支撑机构作用,定期组织项目节点检查和动态抽查,项目主体定期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报告,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附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指标要求一、智能化关键部件及整车系统集成(一98%2%报警误警率不大于3次/千公里、车辆识别准确率不低于1003%警误警率不大于3次/产纲领不低于5万套/年,成本较国际同类产品降低30%3家主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二0.1150米、单一目97%95%200到SAE2(或其他同类国际标准二、关键零部件先进专用制造装备(一电池产品一致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生产装备稼动率不低于98%,产品直通率不低于99%,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60%。(二)整线装备生产纲领不低于50套/年,至少批量应用于3 家主流整车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实现动力电池产能不低于150亿瓦时/年。三、先进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一)高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不低于250/千150040亿瓦时/4000300080%以上SOC状态所需时间155亿瓦时/3家整车企业批量配套。(二ISO26262ASIL-C20万套/年;商用车电池系统集成产品生产纲领不低于5/年。四、车用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一)实现车用电池模组、单体全流程自动化物理拆解;金(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综合回收98%国家标准要求。(二)10万套/33家企业达成车用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再利用供货关系。五、高性能纯电直驱动力系统(一2万套/年。(二)2.7千瓦/94%1000085公里/小时、最大爬坡26%2504000牛米,实现最高车速大于130公里/30%250六、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一)燃料电池系统模组功率密度不低于 180 瓦/千克,久性不低于 12000 小时,最高效率不低于 60%,铂用量不高0.6克/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噪音小于83分贝。(二领不低于1000套/年,制造成本不高于7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