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策》成语研究1、绪论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不少成语都折射出诸多的文化意义。研究《战国策》的成语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战国时期杰出的散文记叙手法,还能了解到其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完整紧凑的结构,强而有力的辩说,以及统治整个战国时期的主打思想潮流。研究《战国策》的成语,让我们沟通时代的桥梁,来一场文化盛宴。《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主要艺术特色是叙事生动形象,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论辨精辟犀利,善用比喻、夸张、寓言。战国策的成语内容丰富,饶有风趣,耐人寻味,很多后来成了我们熟悉的名句和常用的成语。据查,战国策共收成语160多条,本文选取了48条对战国策的成语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这些成语架起了一个桥梁,是后人探讨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探讨成语的形成及其演变的重要资料。2、《战国策》的成语结构特点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而成语的结构往往都是四字格格式。《战国策》成语的结构方式同样。根据构成方式的不同,《战国策》成语又可以分为对称结构非对称结构。2.1对称结构和一般成语一样,《战国策》中的成语都是四字格格式,所谓的对称结构就是指四个字中二二分,前后对称。其中根据成语的构成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主谓结构的对称式、偏正结构的对称式、述宾结构的对称式、述补结构的对称式。2.1.1主谓结构的对称式主谓结构是指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战国策》中这类成语如:金尽裘敝: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金:钱财;裘:衣裳;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对称的结构,即“金尽”和“裘敝”,“金”和“裘”分别是名词性成分做主语,“尽”和“弊”分别是形容词性成分做谓语。两个结构对称,,所以,这个成语是主谓结构的对称式成语。2.1.2偏正结构的对称式偏正短语,是由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短语。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与状中短语。《战国策》中有此类成语,例如:昼伏夜行:语出《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对称的结构,即“昼伏”和“夜行”,“昼”和“夜”都是中心语,分别被动词性词语“伏”和“行”修饰,构成偏正结构。故此,该成语为偏正结构的对称式成语。2.1.3述宾结构的对称式述宾结构的短语间存在施事和受事的关系,述语大多由动词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充当。这类成语在《战国策》中有很多,例如:忧国爱民:语出《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忧心国家,爱护百姓。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两个述宾式的对称结构,即“忧国”和“爱民”,分别是动词“忧”和“爱”作为施事,“国”和“民”作为宾语构成的述宾结构。故此,该成语为述宾结构的对称式成语。2.1.4述补结构的对称式述补短语是短语的结构分类之一,它的前后两个组成部分称为述语和补语。述补短语又称为动补短语、中补短语、后补短语、谓补短语。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述语的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结构助词“得”是述补短语的标志,然而不是所有述补短语都要使用这个标志。《战国策》中的述补结构有如下的例子:绝长续短: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这个成语中有两个对称的述补结构,即“绝长”和“补短”,动词“绝”和“续”作为述语,“长”和“短”作为补语,构成了两个对称的述补结构。因此,该成语述补结构的对称式成语。2.2非对称结构《战国策》中既然有对称结构的成语,就有非对称结构的成语。这些成语也如同对称结构的成语一样,依然有着结构上的区别。例如:2.2.1主谓式非对称结构,例如:心如悬旌:语出《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旌:旗子,心情就好像悬挂摇摆不定的旗子。形容心神不定。这个成语中“心”为主语,“如悬旌”为谓语,构成一个主谓结构。2.2.2偏正式非对称结构,例如:贸首之仇:语出《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翻译过来就是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的”字是偏正结构的标志。“仇”作为中心语被“贸首”修饰。2.2.3述补式非对称结构救过不赡:语出《战国策·秦策二》:“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积怒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及私魏丑夫乎?》赡:足。弥补、改正自己的罪过唯恐来不及。形容法网深密或处境危殆时惴惴不安,惧怕获罪的惶恐情态。“救过”作为述语,“不赡”即不足做补语来说明述语的情况。2.3《战国策》中的成语的非四字格格式成语并非局限于四字格,《战国策》中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并非四字格格式,这些非典型格式的成语拓宽了我们对成语的认知,例如: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牢:牲口圈。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典故: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君王左边有州侯,右边有夏侯;随轿辇从驾的有鄢陵君和寿跟君。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郢都(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要在楚国妖言惑众吗?”庄辛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会走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惑乱国家啊。大王如果始终宠幸这四个人不改的话,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留在那里静观其变。”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攻克了鄢郢、巫、上蔡、陈等地,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典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从卫国逃到秦国,提出法制国家,他的一系列政策受到秦孝王的重用,被秦孝王任命为丞相、封予商地,人称商君,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做事公平无私,处罚不避讳王公贵族。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在新发推行一年之后,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经过商鞅的“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出自《战国策·赵策一·知伯帅赵韩魏而伐中行氏》:“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典故:战国时期,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因在晋定公年间中行氏、范氏叛乱而国力大耗的晋国,在智伯的治理下,国力有所回升。为了振兴晋国,重建霸业,智伯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瑶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智伯瑶又问赵襄子,赵襄子不答应,智伯回报晋出公,晋出公命令智家和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晋阳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但人们誓死不投降。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典故: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本文借用一个寓言故事,体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借用鹬蚌比喻燕赵两国的关系,形象的描述了燕赵相攻后,“渔翁”得利的后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攻:攻打;克:战胜,攻克。意思是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来的;打仗,没有打不赢的。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说的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行军打仗没有攻不破的。众口所移,毋翼而飞: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原意为“人们的传言可以扭曲真相,没有翅膀的也有人相信它会飞。”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传言。这与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可同日而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讨论,比喻不能相提并论。书中还有很多非典型四字格格式的成语,这些非四字格格式的成语有些通过其特有的手法表现了四字格格式成语显现不出的意义。值得我们注意。3·《战国策》成语的形成方式据考证,《战国策》的成语共有160多条成语,主要形成方式大概有引用原文或者对原文加工引申、改写原文的词句、概括寓言故事等。3.1直接引用原文这一方法形成的成语占《战国策》成语总数最多,共有116条,即直接引用原文词句作为成语。如: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出自《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即是引用原文“楚有养由基,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连横家苏秦连横成功后衣锦还乡,父母、妻子、嫂子都对他前倨而后恭。侧目而视是描写妻子不敢直视苏秦,敬畏的样子。3.2对原文加工,改造凝练而成即在原文原意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缩略,省写,替换甚至等改写。可以分为对原文语句的缩略、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别的成分,或者直接对原文进行改写,这类成语在《战国策》中的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大概有35条之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3.2.1对原文原句的缩略这类成语共24条。大多是通过保留原文的重要字词,删略部分对原句意思影响不大的词,尤其是虚词,得到的。例如:图穷匕现: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荆轲,为了刺杀秦王,假意献图,实际上在图中藏有匕首,以借机刺杀,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这句话删略了虚词“而”,又因“匕”即可表“匕首”意,所以原句缩略改写为成语——图穷匕见。图:指的是地图,穷:译为尽,见:通“现”出现、暴露的意思。该成语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和目的。引锥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一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著名的连横家苏秦的故事,纵横家苏秦劝说秦王未果后,回到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语言”,他深深感到功名利禄的重要性,于是头悬梁锥刺股,刻苦研读古书,钻研谋略,最终实现理想抱负。因为“引锥”就能表达“自”的意思,所以“自”字,同时,原文“自”和原文“其”意思重叠,故也可省略,所以,该句凝缩成成语引锥刺股。后世用该成语来激励后人刻苦学习。此外,还有一些成语引用其他的节缩方式。例如:3.2.1.1引用原文中前后两句相对应的重要字词综合而成。如:“击毂摩肩”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原文为“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按原文为“车毂击,人肩摩。”去掉“车”和“人”将主要成分凝缩成为“击毂摩肩”。意思是车与车轱辘擦碰着走,人与人并肩走。形容人多。3.2.1.2对原文中的一两句话进行浓缩概括而成。如“引锥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段话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辩士苏秦的故事。他劝说秦王无果后回到家发奋读书,夜里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上。最终终于闻达于诸侯。按原文对“引锥自刺其股”进行浓缩概括为“引锥刺股”。引:拿;股:大腿。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防止瞌睡,用来教育学子努力发奋学习。3.2.1.3在缩略的同时,对其中的个别字词进行改造。使之更容易理解,更加通俗。例如:“详计审处”出自《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章》:“二者显明厚实也,愿熟记而审处一也”。按照原文缩略成语的方法将虚词“而”去掉,应为“熟记审处”但因为“熟”在此处的意思为“详细”,此意后代很少使用,所以,将“熟”改为大众更能接受的同义词“祥”。“熟记”:仔细考虑;审:审慎。仔细考虑,慎重选择。司马迁《史记·鲁仲连列传》作“详记而审处”:“此两计者,显明厚实也,愿公详记而审处一焉。”后来这个成语凝固成为“详计审处”。3.2.2改造原文字词总共有10条,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个别字词进行替换,主要是使其更容易为大众理解和接受。有以下三种情况:3.2.2.1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文的某个不重要的字词进行替换。使它更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例如:食玉炊桂: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按原文做“食玉薪桂”。因“薪”为名词,食为动词,为了结构对称,意义相承,故将“薪”改为更易为大众接受的“炊”字。寝不安寐:语出《战国策·秦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按原文的意思,应该凝为“寝不安席”,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符合人们表达的需要和不表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凝固为“寝不安寐”用“安”字更加深刻的表达睡得不安稳,心思不宁。3.2.2.2用本字替换通假字。例如:禽困覆车:出自《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原文为“禽困复车”因“复”通“覆”。用“复”字不易于理解,所以用本字来代替通假字。禽兽在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走投无路时会冒险。凭几据杖: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如按照原文应做“冯几据杖”。其中“冯”通“凭”。意思是凭靠几案,拄着拐杖,形容对人不尊敬,傲慢不以礼待客。后将借用的“冯”字改为“凭”字。3.2.2.3同义词替换。用同义词将原文中的词进行替换。例如:不翼而飞:出自《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按原文应为“毋翼而飞”,“毋”意为“不”,后代将“毋”改为“不”,翼:翅膀,意思是没有翅膀而飞走了。形容消息传的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3.3取自寓言故事战国策是策士游说劝谏之词,为增强论说的可信度,多采用寓言故事进行说理。其中,产生了许多含义深刻,固定的成语。概括后这类成语大概有6条。例如: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因为自己的自负,导致虽然夺得第一,却未能喝到酒,多此一举。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此外还有土偶桃梗、惊弓之鸟、三人成虎、南辕北辙与上面的成语形成方式相同。4.《战国策》的成语的发展演变成语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一般来说其语形和语义都相对稳固,代代相传,有的经久不变,有的发生细微变化。《战国策》中的成语无疑反映的是先秦的社会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其中有些成语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分为很多种,最主要的是语义的变迁。4.1语义的变化4.1.1在古意的基础上承接发展远交近攻:出自《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远交近攻原本是指“结交远的国家,攻打近的国家。”是范雎为秦王所提的一种谋略,而如今也指为人处世的一种手段。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也。”这一句话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冯谖为其出谋划策时所说,原意为“狡兔有三个洞穴,仅仅能够能免一死罢了。”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用来躲避灾难祸害。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后来衍生出贬义,比喻掩盖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祥。天崩地坼:崩:倒塌;坼:裂开。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典故:秦军围困赵国的邯郸城,这时鲁仲连恰好在赵国游历。魏国派大将辛桓衍被派到赵国拥戴秦王为帝,鲁仲连对辛桓衍晓以利害,说明如果让秦国称帝的危害,怒斥秦国为蛮夷之邦,尚武力,重奖罚而轻礼仪。剖析了秦国称帝各国称臣后的危险境地。后来这个成语用于比喻重大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4.1.2旧意演变出新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很多成语的愿意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或者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意义发生了改变,旧义演变出新意,即在原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意,并且,原意不在使用。下面列举一些例子,如: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出现,荆轲取出地图献上,展开地图,当地图展到尽头,匕首露了出来。典故: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燕国后,眼看你呢秦国就要灭掉六国,大军已经逼近易水,太子丹为此感到忧虑非常。就派了名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借奉上地图的名义带着淬了毒的匕首和秦武阳前去秦国献图,荆轲成功觐见秦王,却刺杀失败,最后,惨烈而死。图穷匕见后来用于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和本意显露出来。而不再指最初的“图到了尽头匕首显现出来”的意思。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悲鸣者,久失群也,故创未息,而心惊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典故:有一次,战国时期的魏国射箭能手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哀鸣,更羸仔细看了看对魏王说到:,大王信不信我不用箭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魏王表示不相信。更羸说:“请让我试一试”,接着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蹦的一声响,大雁往上扑腾了两下后,应声而落。魏王大吃一惊,直夸赞更羸本事大,更羸笑着说道:不是我本事大,而是因为我知道,那是一只受过伤的鸟,所以飞的缓慢;它的叫声很悲惨,因为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想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裂开了,就掉下来了。所以这个成语的原意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后指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替代了原来专指“受伤了的鸟听到拉弓的声音害怕的最后掉下来”的意思。4.2语形发展4.2.1古今相同。出自《战国策》的成语中共有116条成语的语形从古沿用至今,结构稳固,代代相传。这类例子有很多,例如:招贤纳士:语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招:招收;贤:有才有德的能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倏忽之间:语出《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倏:忽然,极快的。指极短的时间。4.2.2大同小异。有些成语在《战国策》的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与原成语在形式上存在少许差别,这类成语共有31。例如:断长续短:语出《战国策·秦策一》:“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荀况《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后因“断”义同“截”,“续”等同“补”,为了使表达更精确,通俗,就转为了截长补短。无妄之祸: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晋书·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祸”意同“灾”。“灾”大多指自然灾害,“祸”大多指人为祸事。后为了表达准确,改为了无妄之灾。4.2.3差异较大。源自《战国策》的成语也有一些在语形上后来发生了较大的差异。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类成语有7条。例如:折冲尊俎:出自《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按原文作“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适应成语的表达方式后,将后两句概括为“折冲尊俎”汗血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此外,寝食不安、漆身吞炭、高枕无忧、九合一匡、骥服盐车同此。5、《战国策》的成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对《战国策》的成语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之后,我们能感受到《战国策》是一部时代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管理
- 机场跑道扩建爆破施工合同模板
- 建筑防松鼠害安全施工合同
- 建筑工程师聘用合同
- 医药合同纠纷处理选择题
- 核电工程大清包施工合同
- 会议室装潢合同
- 景区摄影器材租赁店合同
- 教育团总裁劳动合同模板
- 媒体行业内容制作外包协议范本
- 专题10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模型之胡不归模型(原卷版)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突破阅读三回答问题人教PEP
-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行政管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曲阜师范大学
- 03“探界者”钟扬(同步教案)-2024-2025学年中职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安徽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 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范文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7.7平行线中的四大经典模型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 2024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
- 电机扭矩与丝杆推力关系(自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