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富硒茶旅文旅融合载体工作方案_第1页
做大富硒茶旅文旅融合载体工作方案_第2页
做大富硒茶旅文旅融合载体工作方案_第3页
做大富硒茶旅文旅融合载体工作方案_第4页
做大富硒茶旅文旅融合载体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国内富硒产品开发消费热潮的到来,富硒产必行,而推行标准化的核心在于产品硒含量的稳定和精准品和品牌竞争力,硒含量精准控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土壤硒含量评估、高聚硒品种选育、土壤补硒等问题,是“十四五”乃至未以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突出硒保健功能,发展富健品、富硒功能型保健食品、富硒生物医药四大方向,促进富硒食品——富硒茶饮。巩固提升富硒茶首位产业,持续实施茶产业新“八大创新工程”,加大夏秋茶和白茶、茶饮等开发,构建“绿红白——硒保健品。围绕孕妇、儿童及青少年、青年、中老年四类群体,发展硒片、硒颗粒、硒胶囊、硒口服液等产品,形成“1+1+4+X”——富硒功能型保健食品。发展以富硒水、富硒饮料为主的富硒食品、辅助降糖食品、辅助降血压食品、辅助降脂食品等富硒功能型保健食(饮)品。——富硒生物医药。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引进纯植物等项目,加快实施恒紫园区中药材加工提取项目,研发高——有利于推动全民健康。富硒食品属于大健康产业,硒对于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富硒产业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农民富裕富足,对于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就业增收。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可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技术、农资、运输等行业发展,提供幅提升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随着联农带农机制的不断创新,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将全面推广,可有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群众持续增收。——有利于提升城镇面貌。富硒产业发展中,将大力拓展富硒资源开发内涵与外延,将“补硒”作为全域旅游的新“卖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旅游示范村等载体,可更好提升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继而提升紫阳整体风貌。——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实施富硒食品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富硒龙头企业,壮大中小徽企业,推动大企业快速扩张、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鼓励富硒食品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点。坚持树强扶优、做强做大,开展“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头部企业优势,打造彼此关联、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百亿级富硒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富硒龙头企业。支持茶业公司发展壮大,推动县茶业公司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道通天下茯茶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在富硒茶叶、魔芋、饮料、粮油、养殖等行业扶持一批骨干型富硒食品龙头企业,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到2025年,龙头骨干企业达到15家以上。——精准扶持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富硒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具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关联企业抱团发展,加快建设富硒食品、富硒饮品、富硒保健品等企业集群,加大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县级示范企业以及“小巨人”企业培育,巩固提升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按照“以茶促旅、以茶兴旅、以旅带茶、茶文旅互动”思路,打造茶文旅融合载体。实施茶马古道旅游长廊、大巴山茶马古道4A景区创建、鲶鱼河茶旅融合开发、山地观光茶园建设等项目,推进焕古硒茶旅游镇、紫阳茶文化博物馆建设,开发硒科普、硒体验、硒产品展示、硒检测等服务。着眼全域富硒产业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布局和空间承载能力,结合国土空间格局和城乡发展布局,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多园”的富硒产业发展格局。“一核”:依托县城建设富硒产业发展极核,用好现有紫阳富硒茶交易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商物流中心等载体,重点打造富硒产品的服务中心、流通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推广中心。“一带”:依托汉江生态经济带,充分整合沿江生态景观、富硒农产品产区、旅游景区、集镇、美丽乡村等资源,重点聚集休闲、研学、体验等互动性项目,打造富硒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带。“三区”:推进凤凰山区、米仓山区、大巴山区协同发展,凤凰山区打造富硒产业聚集发展试点示范区,米仓山区和大巴山区打造富硒高效种养示范区。凤凰山区依托蒿坪、焕古、双安、汉王等镇资源,重点发展高效富硒农业、富硒保健品加工业以及商贸物流、硒旅养生等现代服务业;米仓山区依托东木、红椿、毛坝、瓦庙等镇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茶叶、魔芋、特色林果、商贸物流等产业;大巴山区依托高桥、双桥、洄水、界岭等镇资源,重点发展中药材、茶叶、生态渔业、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园”:重点打造富硒标准化种植园(养殖园)、紫阳县产业园区、农旅融合示范园、电子商务产业园、专业化物流园以及特色集镇、旅游示范村,通过园区示范和引领,带动全域富硒产业发展。——市场规模。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农产品总体产量为52.62亿吨,消费量为48.3亿吨;富硒农产品产量为384.52万吨(根据全球富硒土地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估算),消费量为362.26万吨。我国富硒农产品价格表现稳中有增趋势,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及展望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富硒农产品需求规模达到49.67——产业分布。我国约有300多家企业生产硒产品,约有21个县生产富硒杂粮与大米,拥有富硒大米品牌25个,富硒果品品牌15个,富硒茶品牌19个,富硒保健品与鸡蛋品牌60多个,富硒蔬菜与深加工产品品牌100多个。申请富硒产品专利300多项,其中15项专利获得国际授权。全国形成湖北恩施“世界硒都”、安康“中国硒谷”、湖南桃源“中国硒乡”、广西贵港“中国硒港”、福建连城“客家硒都”等富硒地域品牌。——消费需求。从全球看,富硒农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等区域,占全球富硒农产品消费量的70%。产销量领先的品类主要有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牛奶、富硒啤酒、富硒肉类食品、富硒鸡蛋等粮油产品,产量占全球富硒农产品的64%。从我国看,华东地区是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江浙地区(以前出现过缺硒病症,富硒产品需求较大),华北和华南地区次之,以上三个区域占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量的73%。华中、西北和东北地区是国内富硒产品重要产区,但消费量相对较小。——市场趋势。富硒食品表现消费渠道和消费群体多元化、产品多样化趋势。相关研究表明,食补成为我国消费者最喜爱的养生保健方式,占比高达57.8%,为保健品市场开发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保健品刚需强劲。紫阳县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应紧盯富硒农产品消费重点区域,以富硒粮食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硒的保健功能,重点开发硒保健品,深入挖掘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潜力,积极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企业情况。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年产值已过亿元,但总体而言,我国富硒产品企业以中小型为主,CR10(前十家企业合计占富硒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足20%。2019年国内富硒产品十强企业中,安康企业占比60%,紫阳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5。随着富硒产品需求的增长,各地应积极培育发展基础好、带动作用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判断,全球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