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心理学教师教育课程第八章情绪与情感1.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二者有什么区别?2.我国古代名著《礼记》将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白虎通》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六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情绪分为欲望、愤怒、恐怖、欢乐、怜悯等五种。那么情绪的基本种类到底有哪些?情绪状态又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启发与引导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内涵(一)情绪的内涵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情绪不是自发的,它由各种刺激引起。情绪状态下伴随产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是我们所不容易自我控制的。测谎仪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情感这个概念只用于人类,特别是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而对于动物一般不用情感这一概念。(二)情感概念其次,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情感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长期性,也可能不为情境所左右。第三,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很少有冲动性,且不轻易流露出来。(四)情绪、情感与认知、意志、个性的关系
知、情、意,三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正是由于三者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的情绪带有明显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和个性倾向性,与动物的情绪有了本质的区别。
情绪与意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另一方面,意志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之后,它又会反转来调节和控制情感。情绪与意志的关系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文化传统、家庭环境、价值观、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情绪情感在共性中又表现出差异性。二、情绪、情感的类别我国古代名著《礼记》记载的“七情说”,将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在《白虎通》一书中,分为喜、怒、哀、乐、爱、恶六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情绪分为欲望、愤怒、恐怖、欢乐、怜悯等五种;17世纪的笛卡尔把原始情绪分为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爱、悲哀等六种等。(一)情绪的种类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二)情绪状态的种类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1.心境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2.激情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表现:如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抢劫等都是应激的表现。人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生理反应过程动员阻抗衰竭3.应激
3岁前:道德感的萌芽幼儿期:逐渐掌握各种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儿童期:自豪感、羞愧感、同情感等发展起来青年期:具有明显的自觉性,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调控和监督作用
道德感的形成过程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2.理智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美感可以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美感可以由客观景物引起,即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赏和体验,如桂林山水的秀丽、故宫的绚丽辉煌等;另一方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常能引发美感,尤其是道德修养高的人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三、情绪表现情绪表现也称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它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是情绪所特有的外显行为,也是人们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一)情绪表现的的先天遗传性情绪表现具有先天遗传模式。首先,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其次,先天盲婴在发生早期显露与正常婴儿同样的面部表情第三,跨文化研究表明,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通见于全人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表情图1表情图2表情图3表情愉快厌恶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美国(92人)979295846785巴西(40人)959787599067智利(119人)959293889468阿根廷(168人)989295789054日本(29人)10090100629066不同文化的人对表情的判断
(二)情绪表现的社会制约性人类的基本情绪具有先天遗传性,但其表露却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复杂情绪的表露更是如此。情绪表现明显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欧洲和美国人习惯用亲吻、拥抱表示亲切,而东方人则不太能够接受这种方式,而以微笑、握手、拍肩等方式示亲切的情感。(三)言语表情与非言语表情人们通过言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表达情绪情感,就是言语表情。言语表情语气语调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等所表达的情绪,是言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非言语表情指的是没有言语的参与,仅通过面部、姿态等来表达情绪情感。非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额眉、鼻颊、口唇等全部额面肌肉的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姿态表情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往往具有民族或团体的差异。面部表情
姿态图第二节情绪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背景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知觉的总和。没有生理变化,就没有情绪。观点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所有的情绪都是由内脏的变化引起的,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的大部分或主要是由内脏的变化引起的。我们因哭而悲,因攻击而怒,因战栗而恐惧;而不是因悲而哭,因怒而攻击,因恐惧而战栗。理论图解
贡献: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评价
局限: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二)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Cannon-BardTheoryofEmotion)由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和P.巴德在批评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基础上提出。背景第一,不同的情绪可以有同样的内脏活动变化,而同样的内脏活动变化也可能有不同的情绪。第二,脊髓高部位因意外事故切断的病人失去了内脏感觉,但并未丧失情绪或情感。坎农认为情绪的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情绪经验的产生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理论观点总的来说,坎农—巴德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丘脑的重要性的注意。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反对詹姆士理论的论点,虽然这些论点后来受到了质疑,但至少引起了人们对情绪的神经生理方面作用的重视,并因此而成为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先驱。评价理论图解二、情绪的认知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在情绪过程中遗传的作用不重要,情绪更多的由认知建构,是个体与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情绪归因理论情绪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背景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一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观点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沙赫特的研究毕竟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了最早的实验依据,对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评价(二)认知评价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理论观点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理论观点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也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这种理论把现象学的研究、认知理论和情绪生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考虑,是较为合理的,有助于推进情绪及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评价动机—分化情绪理论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代表人物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三、动机—分化情绪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与人格系统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的适应功能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胳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在对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动机—分化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这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评价一、生活压力与情绪二、情绪调节的方法第三节情绪调节一、生活压力与情绪(一)生活压力与情绪的关系生活的变故生活琐事心理因素(二)身体健康与情绪其实,大多数身体疾病,都有其心理上的病源,精神因素不仅能造成精神疾病,而且也能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特别是一系列慢性病。二、情绪调节的方法(一)情绪调节的实质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二)合理情绪治疗(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其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认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适应生活的能力坚毅的性格对情绪的控制
(三)健康情绪的必备条件宣泄法转移法运动法大笑法幽默法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四)克服不良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兑摊位合同范本
- 别墅设计合同范例
- 个人门窗施工合同范本
- 乡村空房转让合同范本
-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加盟金额写入合同范例
- 保本合同范本
- 切割加工项目合同范本
- 企业赞助活动合同范本
- 交技术合同范本
- 202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AQ 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知识培训
- 水浒传读书分享会
- 柴油机维修施工方案
- 根管治疗病例分享
- GB/T 44744-2024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 房地产市场报告 -【成都】【锐理】2024年10月丨房地产市场月报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第五章
-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 危急值的考试题及答案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1章 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