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_第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_第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_第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_第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训练工,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作者为伴侣们细心整理了3篇学校一班级语文《人之初》教案,盼望能为您的思路供应一些参考。

学校一班级语文《人之初》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同学能够识别“苟”“教”“择”“处”“杼”“窦”“惰”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

教学预备

老师预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盼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古代的家长是怎样训练孩子呢?

今日,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二、初步诵读和感知

1.要求同学翻开课本,自己试读课文,要求把简单的拼音、不懂的字词标识出来。到同学中间检查同学标记生字的状况。

2.老师范读,或利用音频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同学跟读。同学跟读至少2遍。要求同学特殊留意自己不同的字词。

三、内容选讲

1.内容梗概略讲: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初”:开头。“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性”:与生俱来的东西。“习”: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

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其次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苟:假如乃:就迁:变化道:方法、规律贵:珍贵

以:认为、以为专:用心致志,持之以恒

引导同学诵读并理解。

第三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择邻处: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

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断机杼:

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连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训练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第四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训练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有义方)

第五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同学解释后,老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训练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

老师: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不行倦怠。

小结: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

四、诵读感悟

1.点名一两个孩子试读一下课文。让其他孩子留意他读得对不对,指出读错的音。提示孩子要留意自己读不好的音。

2.老师范读,同学跟读,要求他们校正自己读音。

3.布置同学自由读,要大声阅读课文,把文句读通顺。

4.分组分角色朗读,一半读上句,一半读下句。读2遍之后,交替读。要求达到读得快、读得准。

5.老师再一次范读,读出感情颜色。

学校一班级语文《人之初》教案篇二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熟悉“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字。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识字爱好,培育对汉语言文字的喜爱,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4.通过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的理解,让同学真正明白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懊悔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娴熟背诵,熟悉13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7个生字。

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预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前依据预习提纲仔细预习。

3、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可以上网或借助工具书,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听完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日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之初》,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二、预习反馈

1、出示学案完成全面、书写仔细的同学名字,榜上出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现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或课本(书写仔细、完成全面)。

3.表扬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仔细的小组长:

4.展现朗读:

指名小组内4号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自我评价。其它同学订正易读错字正音,提出合理建议。(留意订正之、初、善、专这四个翘舌音)

三、指导写字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3.我的记字方法多。

(1)常规识字:

加一加:换一换:

比一比:组词法:

减一减:其它方法:

(2)趣味识字

4.小组汇报沟通识字方法。

5.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并补充。(a、该小组用了哪些识字方法b、用了哪种趣味识字方法?c、我想补充以下内容:)

6、巩固检测:打乱挨次抢读生字。

7.生字我会写。

(1)观看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写正确,写美观,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易写错的字:之、义、远、近

8、二人展现:展现笔顺及占格。

9、师范写

四、课后练习

1、正确书写生字。

2、能用生字组词并说句话。

其次课时

一、读文引入

1.指名同学读课文,正音。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沟通。

3.齐读课后习题中的词语。

二、文本细读

1.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3.同学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4.小组展现朗读课文。

(方式:可以拍手打节奏读,可以齐声读。也可以分句接读)

5.生评(评价中引导同学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6.汇报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节奏,谈谈自己的体会。

7.老师点拨:(预设)

(1)、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和善的。

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假如是天性是先天打算,无法转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觉这个现象吗?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原来差别不大,但是由于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假如不细心加以教育的话,原来和善的天性也会变坏的。做任何事都是要以用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句的意思是:小孩子不愿好好学习,是很不应当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学问,能有什么用呢?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懊悔的。每位小伴侣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是不能成为美玉的。一个人不经过训练,是不明白道理的。

8.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三、拓展延长:

1、背诵课文。

2、续背《三字经》的其它章节,看谁背又快又多。

3、造句

和善:------

用心:------

学校一班级语文《人之初》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熟悉“之、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近”等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共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

1、《三字经》是中国众多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中最闻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很多礼仪之道,今日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

2、老师播放学校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同学观看)

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不急,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领读。

2、同学自由读课文,自同学字,读准字音。

3、自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老师重点指导正音。

(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

(2)多音字:教,jiāo(教书);jiào(老师)。

5、小组竞赛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熟识文本

1、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仔细听。

2、同学自由读课文,同桌相互关心。

3、小组竞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4、师生拍手读。

四、学习第1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沟通不懂的地方。

3、老师讲解重点词的含义。(苟:假如,假如;乃:就;迁:转变、变化。)

4、引导同学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和善的,天性虽然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训练不一样,因此所形成的习性、习惯也就相差很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假如从小不好好训练,和善的本性就会变坏。训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心致志、坚持不懈。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1小节。

6、读一读,连一连。

人之初贵以专苟不教性本善教之道性乃迁

五、写字指导“之”“远”“近”

1、观看占格、结构。

2、老师讲解,范写。(重点是“之”和走之旁的书写,平捺要伸展。)

3、同学口述笔顺书空。

4、同学练习,老师指导。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同学认读,竞赛读。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

2、老师答疑解惑,师生沟通。(宜:相宜,合适;琢:雕刻;义:道理。)

3、老师引导同学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4、老师讲解,同学体会文意。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不愿好好学习,是很不应当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学问,能有什么用呢?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不加打磨雕琢,不会成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不能成才。

5、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争论。

(1)师:你们认为哪句话对你们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师: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你们小时候就应当怎么样?(同学自由回答)

三、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同学赛读。师生齐读。

3、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4、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同学。老师说上句,同学接下句。

(2)同学考老师。同学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5、全班拍手背诵全文。

6、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四、写字指导,读记词语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

4、指导同学书写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