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小说“我”的作用考点练习
考点:
1.鲍勃•帕克斯《鸡汤治不了这种病》
2.茹志娟《百合花》
3.常小琥《收山》
4.陈春成《竹峰寺(节选)》
5.屠格涅夫《孤狼》
【考点研究】
一、小说中“我”的作用
1.从故事的见证人、参与者角度思考,有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2.从线索角度思考,有串联情节的作用
3.从小说的真实性和利于抒情的角度思考,有塑造主要人物被革命感染、激励读者的作用。
第一人称①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②便于直接表
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如鲁迅先生的《祝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笔法,向我们
娓娓道来一个较为真实的故事。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
在向“XXX(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如上文《想
飞》中的画线句子的“你”指的是作品中的不能飞的体态笨拙的鸟,《周总理,你在哪里》中
的“你"显然指"周总理”;而朱自清《匆匆》中“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去不复返呢?”,指的就是读者,在向读者发问呢。
第三人称如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就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以全知视角像读者叙述故事。
二、形象特点概括
文学作文鉴赏人物形象,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根据人物描写分析(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行为描写),二是联系情节背景(即将某段人物描写放到情节背景中去考察),三是联系人生经验(只有
调动自己已有生活储备才能从人物描写中抽象出人物性格)
形象特点=思想性格特点+外在形象
1、思想性格特点(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状态(生活状况——生活环境、生活
遭遇、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态度——积极、豁达、乐观,消极、得过且过等)和价值观等)
2、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答题模板】
1、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XXX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2、分点列举式:XXX的形象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三、易错点一找到薄弱点,才是增分点
易错点:人物性格、形象特点概括不全面
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考生
存在问题:①对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和分析人物形象区分不开;②塑造人物的手法概括不全面,分析不到位。
①审题不准,答题混乱。作答时,忽视了题干用语,把“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混为一谈。
②缺乏举一反三的意识,不会归纳。许多考生不会举一反三,不善于从文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中概括
出其特点,也不善于摘取关键词作答,拟写的答案概括性不强。
③缺乏分点作答的意识,要点不全。有些考生缺乏分点作答的意识,写出的答案没有层次,看似答了
很多,但要点不全。
【考题对接】
一、鲍勃•帕克斯《鸡汤治不了这种病》
鸡汤治不了这种病
(美国)鲍勃•帕克斯
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我并不是经常见到他,但我见到他的时候总是很开心。他对任何事情都是温和柔软,从不发脾气。
我曾经对他说我从未见他激动过。“我真希望能够像你那样淡定冷静。”我说。
“是药物的原因。”他笑着说。
听他这么解释,我哈哈笑了起来,因为这种心情绝不是什么药物能起“作用”的。
“真的,真的是这样的,”他说,“我最近被诊断出患了帕金森症。”
“哦,非常抱歉。”我说。
“我服用的药会导致我的生活有点迷糊。”他补充了一句。
著名演员迈克尔•J•福克斯也患帕金森症,尽管我们看到他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仍然坚持工作,并
提倡对这种疾病的治疗。
我的这位朋友是我的汽车机修师。你可以想象得这种病对他今后的工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约好了过去给我的车装上防雪滑轮胎。我走进修理厂时,朋友正坐在柜台后面。
我说:“你好。”
他从电脑处抬起头,说:“我一会儿就过来陪你。”
我听到他抽了几次鼻涕,但此时并不是真正寒冷的季节。
我等了一会儿,他接过了我的车钥匙。"我去喝杯咖啡就回来。”我说。他笑了笑。
我经常开车来我最喜欢的阿蜜莉雅小餐厅吃饭。这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小餐厅。你在这里总是能吃得饱
饱的,可以得到老板很多笑容,还可以跟老板开心地交谈。
我下单后看了一会儿报纸。然后,我问服务员:“你们今天有什么汤?”
“鸡汤面条。”
“太好了。我朋友着凉了,我想给他带一碗回去。”
然后,我在倾盆大雨中步行回去,一手拿着伞,一手端着一碗治百病的鸡汤。
我走进门,微笑着将碗放到他面前的柜台上。
“这是什么?”他问。
“给你治感冒的。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听到你抽鼻涕。人们说鸡汤可以治百病。”
他先是低下头,然后再抬起头说:“谢谢你,鲍勃。你真是太好了。问题是我没有着凉。我弟弟去世
了。”
当你意识到你好心的所说所为突然变得错得一塌糊涂的那一刻,真的是令人沮丧。
“哦,朋友,真是非常抱歉。我以为你着凉了。我真是太蠢了,竟然给你带回一碗鸡汤。它真的治不
了这个。”我说。
接着,我们谈了所发生的事情。他弟弟52岁。是癌症。
在他讲述期间,两行眼泪慢慢地从脸上往下流。他根本就没有抹掉它们的打算。
我心想,此时此刻,抹不抹掉眼泪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了。
你是知道的,男人即使是在这种时刻,也会尽量坚强,一副男子汉大丈夫的样子。而他仍然是一副温
和的表情,呆滞和伤心。
“我告诉你吧,自从听到你患了帕金森症,我就每天晚上为你祈祷了。我没有祈求安慰,我从一开始
就对上帝说我希望你能够得到治愈。”
他低下头,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我为我弟弟祈祷的时间最长了。终于,我知道治愈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祈求不要让他再这
样痛苦下去了。他不再痛苦了。”
我们都默不出声,有那么一阵子,我们只是互相凝视着对方。
“请将鸡汤转给其他人喝吧。"我说。
“不。我很喜欢喝鸡汤,真的。谢谢你所做的这一切。”
鸡汤治不了这种病,但其中所隐含的爱是有助于疗伤的。
(有删改)
1.小说中的“我”给人的印象深刻,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形象特点。
2.“鸡汤治不了这种病,但其中所隐含的爱是有助于疗伤的”,请结合作品,分析“隐含的爱”的内涵。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当“我”问好后,朋友以一句“我一会儿就过来陪你”应对,这句话仅仅表现了他的礼貌和涵养。
B.小说中间插入对迈克尔・J•福克斯也患帕金森症的情况介绍是为了暗示这种疾病虽对工作生活有影响,
但也要积极应对。
C.小说中作者交代在阿蜜莉雅小餐厅可以吃得饱、得到老板的微笑以及与老板开心交谈等看似闲来之笔,
实则与小说主题紧密相关。
D.小说语言简洁淳朴,通过对“我”与朋友间的小误会的叙述,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真挚感情,
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一、鲍勃・帕克斯《鸡汤治不了这种病》【答案】
1.①大方得体,懂礼貌。从与朋友的谈话及交往,从与餐厅服务员的对话等行为中可看出“我”的大方得体。
②善解人意,有温情。“我”在得知朋友患帕金森症后每天为其祷告。在听到朋友抽鼻涕后趁着去喝咖啡
的时间带回鸡汤给他“治病”,在得知他弟弟去世后进行安慰。
2.①“我”为朋友的长久祈祷和送'‘鸡汤”等行为中所包含的关怀;②朋友为其弟弟的长久祈祷、最后祈求,
以及对弟弟离世的伤心和神情呆滞中所包含的爱;③迈克尔・J•福克斯提倡对帕金森症的治疗包含着对患
者默默的爱。
3.A【解析】“这句话仅仅表现了他的礼貌和涵养”说法错误,“一会儿就过来”说明现在还不行,从后文
内容可知,他这时正在伤心中需要收拾心情,这句话暗含他内心的悲伤。
二、茹志娟《百合花》
百合花
茹志娟
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做些零碎活儿。那位新媳妇也来了,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
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后来她到底问我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
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我看见他把自己那条白百
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
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
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
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
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
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
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
来。我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
“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X营的字样。啊!不是,
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
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但到“占领敌人前沿攻事打进街了”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
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在打。”但从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似乎刚
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
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
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
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
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
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
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
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
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
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
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摆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
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
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
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
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
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
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
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
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
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
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
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娟《百合花》,有删改)
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皎洁的月亮”因为打破了总攻之夜的黑暗而被我“憎恶”,表现了“我”对前线战士们的担忧心
理。
B.文中“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是百姓家里的寻常物,却饱含乡干部等民众对前线战士的关心与爱护之情。
C.文中“我们的炮响了”等零碎话语没有描写参加战争的画面,旨在消解淡化战争的无情,表达对和平的
向往。
D.文中“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一句包含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后内心的不能承受之痛,展现了其人性的善
良。
3.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用多重对比展现了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表达细腻而有层次。
B.选文聚焦的信息符合通讯员多层次的激烈矛盾冲突,抒发富有感染力的青春情怀。
C.选文中“两个干硬的馒头”看似闲笔,实则通过侧面描写是通讯员形象,更加丰富立体化。
D.选文中“百合花”是动态的中心意象,随着故事的推进,逐步深化了小说的叙事内涵。
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二、茹志娟《百合花》【答案】
1.(1)“我”是故事的叙事者。小说中“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我回转身看
见新媳妇”等等,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
(2)“我”是情节的推动者。作品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是,“我”却是小通
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
(3)用“我”来突出主人公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人性。小说中,新媳妇是羞涩而质朴的,通讯员是羞涩
而质朴的,军民之间的纯洁感情通过有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体现。“我”既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能看到
他们的缺点,更主要地,能突出人物的人性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能力。
由小说中“我看见他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
亮,也憎恶起来了”“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
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等句子,可见“我”是一个整个故事的见证
者,可以归纳出“我”是故事的叙事者。
小说中,由我的眼睛观察了新媳妇的变化,如“新媳妇也来了,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
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后来“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最后发现通讯员时,“我回
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
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是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因此可归纳出,
“我”是情节的推动者。
小说中,“我”听到担架员说“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突出了
通讯员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
硬的馒头”表现了通讯员对同志的关心;我发现“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
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表现出新媳妇无私、深厚而质朴的情
感。男女两个主人公的美好人性都是通过“我”的眼睛发现的,“我”也是一个作成熟、坚韧、心细如发
的卫生员,能够洞悉人性的美好。所以说,"我”可以烘托出主人公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人性。
2.C【解析】C.“旨在消解淡化战争的无情,表达对和平的向往”理解错误,这里写我们的炮响了,写出
了战争的开始,让人联想起战争的残酷,并对后文通讯员的命运做了铺垫,表达了对通讯员、新媳妇等普
通人所彰显的人性美的赞美。
3.B【解析】B.“选文聚焦的信息符合通讯员多层次的激烈矛盾冲突”理解错误,原文并没有写通讯员激
烈的矛盾冲突,更没有“多层次”,写通讯员都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写的,如“我”,“我看见了一张十分
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
片布还挂在那里”;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
道“……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4.(1)划线句子是回忆家乡过中秋节的美好情景。小说由乡干部送的月饼,想起了家乡的中秋节“门前
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
(2)表达了我对小同乡通讯员的思念和担忧。小说中“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
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3)这句话用白描的手法,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质朴纯洁的情感,表达了对人性美的
赞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句子的能力。
由原文“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可见划线句子是回忆家乡过中秋节的美好情景。
由文中“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可见,表达了我对小同乡通讯员的思念和担忧。
这句话“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用白描的手法,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质朴纯洁的情感,表达了对人性美的赞扬。
三、常小琥《收山》
收山
常小琥
烤鸭部里正汆着一砂锅的羊头,屋子暖烘烘的。两年前分到烤鸭部来,我不情愿。烤鸭部的葛清脾气
坏,到那的学徒不超过一个月准保被赶出来,更何况我的师父是万唐居的掌灶杨越钧,烧鱼是一绝,派我
去的时候连一盘菜也没教过我,只扔给我八个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葛清叫我去把屋门关死。他支好马扎,划上一根烟,让我坐下喝汤。葛清是杨越钧花了大钱挖过来的,
他凭着独创的技艺和配方为万唐居竖起了宫廷烤鸭的招牌。可是前几天,是烤鸭的传统技艺重要还是万唐
居的生存重要,葛清和杨越钧终于撕破脸皮大吵一架。
“月牙刀长成什么样子,能把羊齿骨的牙花都刮净了。”我捏起一片肉,举在灯下照,薄可透光。
老头找出一把一尺二的、带弯的长片肉刀,往我对面一搏。刃口锋亮,如编衣挂身。匀称的弧弯,更
似硬弓横卧。
我攥住硬木刀把,颠来倒去地看。
“喜欢就拿走。”老头把烟一掐。我听了赶紧放下。
“不会再让你为难的,况且这把刀也不是我的。是我师哥计安春当年亲手做的,后来一直搁我身边了。”
我仍不肯动。
老头还想说什么,两只手在身。上乱搜,找烟。
“计安春总觉着事事都能放得下,却在收徒上面,跟自己过不去。两天前,他终于把手艺带进了棺材
里。有些菜,你们永远都吃不上了。”
那柄弯刀就躺在我眼前的木案上,我却不敢再碰。行里的规矩,为了防东家和徒弟抄自己后路,不肯
轻易传艺的。
“我知道,烤鸭的配方,你们贼着很久了。涂在鸭腔内壁里的调料,是我花几十年工夫配的,我可以
把要目和成分一背给你听,你自己琢磨去。”
我抬起头,来烤鸭部两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小子,你是个想干出名堂的人。可惜这行跟金子一样闪光的好年份,是靠一批老师傅养出来的,早
过去了,连我也只赶了个尾巴。”他的双手搭在膝盖上,“你这样的苗子,不多,但单凭你一人,撑不起
的。任你钻得再深,学出精来,也不过是保住这一行的香火别断下去。有朝一日,能给后人当一块垫脚石,
便是你功德一件。”
葛清站了起来,背着身,叫我快取笔纸,他讲一字,我便写一字。
过了几天,杨越钧把我约在了东来顺,那是一座嵌绿镶金的清真饭庄。我一落座,老人就把铜锅里的
爆肚布到我碗里,我赶紧点头答谢。
“万唐居的字号,最早是山东人打下的,掌灶只给本地人,其他师傅别想。”他用筷子,把肉往我这
边赶,“我学徒时,就管倒泪水、运煤球,那时候万唐居,离关张只有一口气。有天我去扫地,在椅角扫
出一沓子钱。我捧着说,师父,这儿有五万块钱。”
杨越钧闭起了眼。
“第二天,他在另个地方又搁了两万,我又还给他。到晚上把我送到车站让我走,说店里艰难,把那
捆钱掏出来,我说不要,您管吃管住,我还图什么,连工钱都不要。他一听,又把我送回来了,教我做鱼。”
“您师父这心眼儿,可比葛师傅还多。”
“你得叫师爷。在万唐居干了一辈子,我永远忘不掉师父一句话。那时候店里食材短,也没人吃你的。
他把我叫到跟前,说你想上灶么。我以为他又逗我。”我倒了杯水让老人喝,他缓缓抬起眼皮,“他说规
矩是金子,店是筐,盛金子的筐漏了你的规矩再值钱,也守不住。等你出息了,记着不是你本事,也不是
规矩保了你,是店。这个店在,比什么都大,懂了吗。”
我别过头。
“不如我换个问法,宫廷烤鸭里里外外这点儿事,你到底拿不拿得起来。”
我把头回正,吃惊地望着老人。
“你体谅我,就是体谅这个店。我们这帮老家伙总是要收山的,可等位子留给你们时,这个店也得在
才行对不对?”他停了一停,“烤鸭部攥在一个人手里,我这心口就像被谁掐住了。将来我把店交给你,
真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到时是你哭,还是我哭?”
那一刻,我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一把枪。
“我只能说,宫廷烤鸭的配方,以前全长在葛师傅脑子里。可如今白纸黑字的,落我手上了。我答应
过他的,不露。可您不问,我也不会说。”
杨越钧合了一下眼,再张开。
“你小子,会讲话。他肯传给你就好,东西可以一直留在你身上,没有人会为难你。下面的事情,我
去做。”老人吃下两片羊肉,他满足的样子,像是在嚼干草的骆驼。“烤鸭的手艺一定要往下传,什么是
往下传?这样才是。”
我坐在杨越钧对面,仿佛我也捡到了他老早放好的一沓钱,他一直在等我还给他。
又过了几天,葛清被赶出了烤鸭部。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火炉上砂锅羊头的描写渲染了小屋里温暖安静的氛围,暗示了人物的厨师身份,也预示着接
下来的温馨谈话。
B.小说的第二段,属于小说的叙事背景的交待,把情节补充完整,起到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也有利于故
事的往下发展。
C.葛清吸烟的细节描写从他“划上一根烟”到“把烟一掐”再到“找烟”,表现了老人从欲言又止到下定
决心的复杂心理活动。
D.杨越钧给“我”讲自己学艺的经过和万唐居的浮沉史,用真实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厨艺传承的认识,从
而获得“我”的信任。
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月牙刀”,刃口锋亮、弧弯匀称,象征葛清师傅高超的厨艺。葛清把它送给我意味着传统厨
艺的传承。
B.葛清让我用笔记下烤鸭的制作秘方,而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这一矛盾反映了在手艺传承问题上的
现实困境。
C.小说前半部分侧重描写葛清,后半部分侧重刻画杨越钧,这样安排有利于突出老一代厨师对技艺传承的
不同思考。
D.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让人物的形象丰满,也为“我”终于下定决心背叛葛清执掌烤鸭部进
行了张本。
4.你如何理解文中加下划线的“我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一把枪”这句话?你怎么看杨越钧把"我”当“枪”
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三、常小琥《收山》【答案】
1.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通过“我”的视角讲述出来的,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葛清与杨越钧的争斗,
客观全面: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葛清传艺于我,杨越钧因为“我”而解雇葛清,情节得
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人物葛清和杨越钧,由于“我”的存在而性格更加鲜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能力。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成,“我”是小说的叙述者。小说通过“我”的视角讲述出来的,“我”作为旁观者,
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来叙述葛清与杨越钧的争斗,小说也通过“我”的讲述补充小说的情节。
其次,“我”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杨越钧派“我”去烤鸭部“卧底”,葛清传艺于我,杨越钧因为“我”
而解雇葛清,是“我”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葛清与杨越钧的事都要靠“我”来联系在、起来。是小说的
线索性人物,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人物。
最后,在小说中,“我”还起到衬托性作用,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性描写,勾勒出葛清和杨越钧大
体形象,而通过“我”的存在则让两个人的性格更加鲜明。所以,在小说中,“我”是衬托性人物。
2.A【解析】A.“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温馨谈话”错误,根据文本,人物接下来的谈话气象是凝重的。
3.D【解析】D."也为'我'终于下定决心背叛葛清执掌烤鸭部进行了张本”分析错误。心理活动起到了
使人物形象丰满的效果,但并没有起到张本的作用,因为“执掌烤鸭部”并不是“我”的内心想法。
4.第一问,这是事件发展到高潮时,“我”的内心反应,感觉到自己是杨越钧对付葛清的工具,同时也是
“我”被师傅杨越钧安排去学习烤鸭的目的的真相大白。这句话,也表达出了我对葛清的内疚之情。
第二问,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答案要点为:①对传统技艺传承陋习的挑战。杨越钧这样做,是为
让葛清把秘法传承下来,不让传统技艺失传,保存了传统技艺。②表现出人性的复杂。葛清孤僻耿直,杨
越钧世故豁达,两人在相处当中个性无法调和,“我”成为了其中的工具。③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思考。每
个人在社会事件中均处在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作用,均是事件发生发展的推动者。④增加了小说的悲
剧性。一项传统技艺的传承,虽然用到这种不太光明的手段来实现,既反映出人性的缺陷,也表现了传统
技艺传承当中一些不能回避及需解决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和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小说中“我”与杨越钧的对话,“我们这帮老家伙总是要收山的,可等位子留给你
们时,这个店也得在才行对不对?”“烤鸭部攥在一个人手里,我这心口就像被谁掐住了。将来我把店交
给你,真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到时是你哭,还是我哭?”从中可知,到此时“我”才明白杨越钧为什么要安
排“我”跟着葛清学习烤鸭,杨越钧让"我”去偷师,其实就是为了对付葛清,“我”学成的时候就是葛
清离开的时候。此时“我”内心的反应是感觉到自己是杨越钧对付葛清的工具,同时,想到葛清将自己的
秘方传授给自己,而如今自己却要背叛对方。这句话也表达出了我对葛清的内疚之情。
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属于开放性问题。对于杨越钧把“我”当“枪”使的这一行为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
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可以从传统技艺传承方面来分析,传统技艺传承历来有留一手的陋习,生怕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小说中对这一陋习也有交代,葛清的师兄计安春就将自己的手艺带入了棺材,到死也没有交给
徒弟。所以杨越钧这样做,是对传统技艺传承陋习的挑战。是为让葛清把秘法传承下来,不让传统技艺失
传,保存了传统技艺。手段虽不光彩,但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可以从人性的复杂这一方面来分析,葛清孤
僻耿直,杨越钧世故豁达,杨越钧是借“我”之手来赶走葛清。学生还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小说的
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陈春成《竹峰寺(节选)》
竹峰寺(节选)
陈春成
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家已经没有了。不仅如此,
整个县城都在发生剧变,新来的领导看样子颇有雄心,要在这山区小县施展拳脚。
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各亮着殷红的大字。
左边是:盛世御景,对面是,加州阳光。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何世。如此迷糊了几天,忽然想起竹峰寺,
想起慧灯师父。一联系,慧灯说你有空来住几天嘛,我二话不说,收拾了一个小包,和父母说了一声,就
来了。
峰以竹名,倒不是因为峰上多竹,而是说山峰的形状像一截上端被斜斜劈去的竹茬子。这比喻不知是
什么人想出来的,倒也传神。春夏时山头隐没在一片浓绿中,不大看得出来,待到秋冬草木萧疏,露出苍
然岩壁,这才显出一峰孤绝,宛若削成,确实像一截巨大的竹茬,直指云天。峰顶是一块倾斜的平面,竹
峰寺就建在这块斜面上。最低处是山门,山门进来,照例是大雄宝殿、观音堂、法堂,渐次升高,最高处
是北面的藏经楼。寺院不算大,前后高差却有十来米。我在来时公路上望见的,就是藏经楼的一角飞檐。
住了几天,我渐渐对竹峰寺加深了了解。一方面是向慧灯师父请教,一方面,用手机查了些资料。
竹峰寺始建于北宋,寺中传下来的刻有元丰字样的石臼、石槽可以证明。后来几经劫乱,屡废屡兴,
规模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其时芍药环寺而种,遍地绮罗,烂漫不可方物。花香炉香,融成一脉,满山浮
动。竹峰寺的芍药就出了名,列入本县十景之中,当地缙绅名士,多有题咏。这些诗如今还能查到一些,
大多无甚可观,有趣的是,几乎都提到了鳏蝶碑。因为竹峰寺此前是以这块碑出名的。如今知道它的人已
经不多了。
这碑上有个故事。故事大要在《覆船山房随笔》里有记载,有些细节则是听慧灯师父讲的。他是在解
放前听他师父说的。
说是明朝景泰年间,有个书生姓陈名永字元常的,寄住在竹峰寺中。陈元常“家贫,世崇佛,工书,
少有才名”,功名不就,就成了写经生。几个月前,方丈托他写一部《法华经》,酬以银钱,还管吃住,
一是爱他的字,二来也有怜才恤贫之意。陈元常来了数月,却不着急写,笔墨不动,每天就在寺中转悠。
午饭后在庭院里走走,黄昏时在山崖边坐坐。望望天上的云,捡起一个松果,看看,又抛掉。日子久了,
僧人间不免有议论,以为他吃白食。陈元常不着急。他在琢磨该怎么写。陈元常少孤,母亲信佛很诚,从
小就拿佛经教他识字。他是在念“子曰诗云”前就先读过“如是我闻”的。《法华经》,他自幼能背,而
且感情很深,一些句子,使他想起已经亡故的母亲。他要好好写这部经。该怎么写,他琢磨了很久,还是
没动笔。
这天暮春午后,花气熏人,陈元常又在寺中闲逛。照例看过了偏殿的壁画,听了会儿枝头的莺嘴,拍
了拍打呵欠的小和尚,他到一处石阶边坐下。对着庭院中融融春光,他看了很久,想了很久。直到一只翅
上有碧蓝斑点的蝴蝶飞过他眼前。那个午后他想了什么呢?几百年前的少年心绪,没人知道。蝴蝶飞过。
陈元常意态忽忽,迷了魂似的,就跟了那只蝴蝶走。那天天气晴暖,莺啼切切。蝴蝶飞进大雄宝殿,他也
迈进去。午后殿中无人,香烟袅袅,佛也半眯着眼。陈元常见那蝴蝶在香烛垂幔间忽上忽下地飞,飞绕了
几圈,竟翩翩然落在佛髻上。他大吃一惊,呆立当场,《覆船山房随笔》里写,陈元常“见彩蝶落于佛头,
乃大悟,急索笔砚,闭门书经,三日而成。成,乃大病。诸僧视其所书,笔墨神妙,空灵蕴藉,似与佛理
相合。尤以《药草喻》一品,神光涌动,超迈出尘。”蝴蝶轻盈地落在大佛头顶,是何等光景?难以想象。
宗教的庄穆和生命的华美,于刹那间,相互契合,彼此辉映,想来是极其动人。陈元常被那个瞬间击中,
找到了他的平衡点,得于心而应于手,于是奇迹在纸上飘然而至。这部经一直保存在寺中,其中的《药草
喻品》后来被刻成碑,立于亭下,供人观赏。原本应叫法华碑,因此典故,多被称作峡蝶碑。每年到寺中
礼佛的文墨人不少,见了这碑,没有不惊奇赞叹的。晚明的福建晋江书法家张瑞图曾购得此碑拓本,评价
说;“如春山在望,其势也雄,其神也媚。又如吉池出莲,淳淡之间,时露瑰姿。端凝秀润,不失圆劲,
真得永兴之宏规,北海之神髓,惜乎其人名之不显也!”据说弘一法师晚年在泉州,也见过友人所藏的拓
本,说:“此字中有佛性,有母性,亦有诗性。”不知确否。如今是连拓本也失传了。至于陈元常其人,
据《枯笔废砚斋笔记》记载,几年后他再次赴考,在山路中遇到土匪,死于非命。也有说他就在这寺里出
了家的。
到清末,寺庙为土匪所占,成了匪穴。民国时又重建,不过已经很凋敝了,寺中僧侣不过五六人。“破
四旧”时,寺庙废弃,那块碑也就此失踪。慧灯师父说,竹峰寺重修,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我成天在寺中闲逛,想东想西,终于到了该回去的日子。慧灯送了我一本《金刚经》,说有空时看看。
午风中林叶轻摇,群山如在梦寐中,杜鹃懒懒地叫。我恍恍惚惚,想到老屋和故乡,想到竹峰寺,一路走
下山去,不知何时会回来。
(有删改)
1.“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我”回乡,看似与“竹峰寺”没有直接联系,但“我”的老屋的消失,和小说后面“峡蝶
碑”的不知所踪,显呼应之效和惋惜之情。
B.文中描写竹峰寺“遍地绮罗”的芍药,对竹峰寺的鼎盛起了渲染的作用,写芍药又引出对下文的映蝶碑
的描写。
C.陈元常“跟了那只蝴蝶走”,最终悟出了书法之道,作者在这里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又流露出人
生虚无缥缈的消极情绪。
D.“慧灯师父说,竹峰寺重修,是改革开放后的事”,表达出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
欣慰之情。
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三段描写竹峰寺,作者从不同角度,移步换景,点面结合,并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形
象而灵动地展现了竹峰寺的整体风貌。
B.作者将陈元常书写《法华经》前的镇定从容与寺中僧人对他的误解形成对比,欲扬先抑,为后文他写经
时的“笔墨神妙”铺垫蓄势。
C.小说倒数第三段,陈元常写经及“蝶蝶碑”广被赞誉的相关内容,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典雅,
文化底蕴丰厚,给人真切动人的审美愉悦。
D.作者交代了陈元常的结局,看似随意而写,却流露出对旧时有才之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语言朴实无
华,却有含蓄蕴藉之妙。
4.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字中有佛性,有母性,亦有诗性”这句话的理解。
四、陈春成《竹峰寺(节选)》【答案】
1.①"我”是小说的观察者和叙述者,小说以“我”的口吻和从“我”的视角来进行叙述;②“我”也是
故事的参与者,正是通过“我”将过去与现实、现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将分散的情节组织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
本篇小说是以“我”的口吻来叙述的,开头写“我”去竹峰寺的缘由,接着,借“我”之口来叙述蝶蝶碑
的来历,最后,“我”带着自己的感受离开竹峰寺。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我”是小说的观察者和叙述
者,对于竹峰寺的观察,都是通过我的视角来进行的,如第三段“峰顶是一块倾斜的平面,竹峰寺就建在
这块斜面上。最低处是山门,山门进来,照例是大雄宝殿、观音堂、法堂,渐次升高,最高处是北面的藏
经楼。寺院不算大,前后高差却有十来米。我在来时公路上望见的,就是藏经楼的一角飞檐”。
其次,“我”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我”因为工作的调动而想散散心,从而去了竹峰寺,而在竹峰寺期间,
“我”联想到了它的历史,重点介绍了峡蝶碑的来历,在这一段中,正是通过“我”将过去与现实、现实
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我”成了串联故事的一条线索,将分散的情节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C【解析】C.“又流露出人生虚无缥缈的消极情绪”分析错误,小说中关于陈元常“跟了那只蝴蝶走”,
最终悟出了书法之道的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陈元常写经的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中并
没有流露出人生虚无缥缈的消极情绪。
3.D【解析】D.“却流露出对旧时有才之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分析错误。联系上文“如今是连拓本也
失传了”,文中对陈元常结局的交待,强化了故事的神秘性。
4.陈元常的字是为写经所用,而其本人也熟读佛经,所以其中体现着佛性;而在陈元常琢磨如何写经时,
想到了已经亡故的母亲虔诚信佛,字中体现着他对母亲的怀念,所以其中体现出了母性;陈元常是在看到
蝴蝶落在佛头上才突然感悟到佛经怎样写,这种福至心灵的灵感,犹如作诗时突然到来的灵感,所以称其
具有诗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对于“此字中有佛性,有母性,亦有诗性”这句话的含义,从文中第七段可知,“方丈托他写一部《法华
经》,酬以银钱,还管吃住,一是爱他的字,二来也有怜才恤贫之意”“《法华经》,他自幼能背,而且
感情很深”等内容可知,陈元常被要求写经,而且其本人也懂得佛法,能背诵《法华经》,所以他所写的
字中体现着佛性。
从第七段“陈元常少孤,母亲信佛很诚,从小就拿佛经教他识字”“《法华经》,他自幼能背,而且感情
很深,一些句子,使他想起已经亡故的母亲”可知,陈元常的母亲信佛,他所写的经书体现着他对亡母的
怀念,所以说其中有母性。
最后,从第八段“陈元常见彩蝶落于佛头,乃大悟,急索笔砚,闭门书经,三日而成”可知,陈元常最后
琢磨出如何写《法华经》,是受到了蝴蝶落在佛头上的启示,这与突然出现的作诗的灵感是相同的,是福
至心灵,所以说他的字具有诗性。
五、屠格涅夫《孤狼》
孤狼
[俄]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猎,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回去。距家还有七八俄里路,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来,随之电光
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我躲到一个树丛下,耐着性子等待雨停。
突然,在电光中瞥见大路上有一个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一个响亮的声音问。
“你是什么人呀?”
“我是这里的护林人。”
我报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一道白晃晃的电光把这个护林人从头到脚照得通亮,紧接着响起急促而爆裂的雷声。雨下得倍加起劲
了。
“怎么办呢!”
“要不,我带您到我家去吧。”他说。
马车起动了。我们走了一大阵子,我的带路人终于停下脚步。“我们到家了,老爷。”他语调平和地
说道,"嘎''地一声推开了篱笆门。
护林人住的只有一间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荡荡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看到这样帅气
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宽肩膀,体形健美,从那淋湿的麻布衬衫里突露出结实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谢,并问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马,”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
“你就是孤狼呀?”
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来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
“我是尽自己的职责,”他阴郁地回答说,“总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饭呀。”
“怎么,你没有内当家的吗?"我问他。
“跟一个过路的城里人私奔了。”他带着苦笑说。
他走出去,“砰”一声带上门。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这屋里比原先更显凄凉了。
护林人进来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过去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说,“要是您想回去,我送
您出林子。”
我站起身来。孤狼取过枪,我们一起走出来。雨已经停了。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
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
我们下到山沟里,斧子均匀的响声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
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沟。他弯下腰,举起枪,消失在丛
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陞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往哪儿跑?站住!”骤然响起孤狼
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
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他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破破烂烂的,长长的大胡子
乱蓬蓬的。那里站着一匹瘦弱的马,马的旁边还停有一辆货车。
“放了他吧,"我对着孤狼的耳朵轻声地说,“这棵树我来赔。”
孤狼不声不响地用左手抓住马鬃,用右手抓住偷树贼的腰带。我们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
屋。
“我本来想把他关到贮藏室里去,”他指了指庄稼人继续说,“可是那门闩……”
“让他待在这儿吧,别折腾他了。"我打断孤狼的话说。
我在心里发誓,无论怎么得想法子放走这个可怜的人。在灯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皱巴巴的脸,
倒挂的黄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嶙的肢体……
“福马,”庄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声音说,“哎,福马。”
“你要干什么?”
“放了我吧……是饿得没法呀……放我走吧。”
“我可知道你们这种人,”护林人沉着脸说,“你们整个村子就是贼窝。”
“放了我吧,“他又沮丧又绝望地一再哀求,''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
“我说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东家会追究我的。”
这个可怜的人垂下了头……孤狼打了一个呵欠,把头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个不停。
庄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双眼睛冒出怒火,脸都涨红了。“那你就吃了我吧,你就掐死我吧。”他
说。
护林人转过身去。
“你这家伙……我要治治你!”
“我有什么好怕的?饿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着吧,会有受报应的时候!”
"闭嘴!''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
“我偏不闭嘴,''这个不幸的人继续说,“你这凶手,野兽……你作威作福长久不了,等着吧!”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
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
“带着你的马滚吧!”他朝庄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响起那庄稼人的马车钻辘的响声。
“听,他走了!”他咕哝说,“下回我就不饶他!”
(节选自《猎人笔记》,有删改)
1.“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一段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冷、阴暗的氛围,其中“狂风怒号”“倾盆大雨”等描写具有象征意
味,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作者善于把握人物的特点,“孤狼”这个外号非常形象贴切,与福马的体貌神情、生活境遇、工作环境、
行事风格极为吻合。
C.小说中多次对偷树的庄稼人的语言、外貌和动作进行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偷树人的同情及对
孤狼不近人情行为的不满。
D.小说反映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现状,有现实批判性。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可以说是当
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
3.“孤狼”从抓住偷树的庄稼人到放走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五、屠格涅夫《孤狼》【答案】
1.①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物理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龙江二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六盘山高中物理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LIDAR激光雷达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广西贵港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开学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情绪管理与压力分解课件
- 《简论中国经济》课件
- EN331气阀标准
- MATLAB仿真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详细完美)
- 文件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2019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天秤座小奏鸣曲,Libra Sonatine;迪安斯,Roland Dyens(古典吉他谱)
-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最新(完整版)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见类型与方法PPT课件
- 光缆施工规范及要求
- 三国志11全人物信息(五维、特技、生卒年等)
- 第六章 气体射流
-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范例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