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演示_第1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演示_第2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演示_第3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演示_第4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演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目前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防雷接地等电位联结漏电保护电磁兼容本章学习内容目前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雷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气流上升、电荷分离和放电三个阶段。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分受热变成蒸汽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凝成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气流摩擦产生电荷,小水滴容易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较大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由于静电感应,大地表面与云层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会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即发生雷云与大地或雷云与雷云之间的放电。第一节防雷雷电是一种常见自然现象,能产生强烈的闪光、霹雳;落到地面上,会击毁房屋、杀伤人畜,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因此防雷是现代建筑物、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采用的重要安全保护措施,防雷接地工程图是建筑电气工程图中不可缺少的图纸。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1、雷电的形成——“水滴分裂理论”解释目前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目前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2、雷电的类型直击雷(侧击雷)雷云与大地之间直接通过建(构)筑物、电气设备或树木等放电称为直击雷。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建筑物倒塌、设备毁坏及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直击雷的破坏最为严重!第一节防雷措施:

防止直击雷的措施主要采取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受下来,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迅速而安全送到大地,保证建筑物、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目前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感应雷击是由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引起的。感应雷会引起过电压,可能引起火花放电,造成火灾或爆炸,并危及人身安全。感应雷——二次雷措施:将建筑物的金属屋顶、建筑物内的大型金属物品等,做良好的接地处理,使感应电荷能迅速流向大地,防止在缺口处形成高电压和放电火花。第一节防雷目前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据调查统计,供电系统中由于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雷害事故,在整个雷害事故中占50%-70%。雷电波侵入雷电波的侵入主要是指直击雷或感应雷从输电线路、通讯光缆、无线天线等金属的引入线引入建筑物内,发生闪击和雷击事故。此外,由于直击雷在建筑物或建筑物附近入地,通过接地网入地时,接地网上会有数十千伏到数百千伏的高电位,这些高电位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零线、保护接地线或通讯系统的地线,以波的形式传入室内,沿着导线的传播方向扩大范围。第一节防雷措施:

在输电线路等能够引起雷电波侵入的设备,在进入建筑物前装设避雷器保护装置(限制雷电过电压)。目前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球形雷的形成研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温度极高的特别明亮的眩目发光球体,直径为10~20cm或更大。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发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在空气中漂行,它能从烟囱、门、窗或孔洞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破坏。第一节防雷球形雷目前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二、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建筑物屋顶坡度与雷击部位关系较大。第一节防雷①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如图(a)、(b)。②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如图(c)。③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如图(d)。目前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三、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接闪器

指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指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接地装置

将引至的雷电流安全无害地释放到大地的部分。第一节防雷作用原理: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内,从而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免遭雷击。目前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1、接闪器第一节防雷种类安装部位材料规格备注避雷针屋面烟囱、水塔针长1m以下:圆钢直径12mm钢管直径20mm针长1~2m:圆钢直径16mm钢管直径25mm圆钢直径20mm钢管直径40mm避雷针的保护角:平原地区:45山区:37避雷带避雷网屋面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避雷环烟囱、水塔顶部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接闪器的最小尺寸目前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避雷针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装设的针形导体。引雷针第一节防雷在一定高度的避雷针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物体基本上不致遭受雷击,故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可以用“滚球法”求得,其形状是一个对称的锥体。不同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建筑物的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一类30二类45三类60目前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1)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①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②以避雷针针尖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B两点。③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条弧线上与避雷针尖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此两条弧线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形成的圆弧曲面体空间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第一节防雷目前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④避雷针在hx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确定:(2)当避雷针高度h>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的针尖作为圆心,其余同第(1)条方法。计算中取h=hr,目前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例7.1】某厂有一座二类防雷建筑物,高10m,其屋顶最远一角距离高50m的烟囱为15m远,烟囱上装有一根2.5m高的避雷针。试用“滚球法”验算此避雷针能否保护这座建筑物。第一节防雷【解】已知滚球半径hr=45m(二类防雷建筑物),h=50+2.5=52.5m,hx=10m,因为h>hr,所以取h=hr,在rx水平面上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所以避雷针能保护该建筑物。目前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目前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网是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起,形成多个网孔,它既是接闪器,又是防感应雷的装置,因此是接近全部保护的方法,一般用于重要的建筑物。

第一节防雷避雷带是指在平顶房子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坡屋顶的屋脊、屋檐上装上金属带作为接闪器,并把它与大地良好连接。避雷网也可做成笼式避雷网,简称为避雷笼。避雷笼是用来笼罩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根据电学中的法拉第笼的原理,对于雷电它起到均压和屏蔽的作用,任凭接闪时笼网上出现多高的电压,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内各处电位相等,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因此笼内人身和设备都是安全的。目前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法拉第笼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多采用避雷笼。避雷笼特点把整个建筑物梁、柱、板、基础等主要结构钢筋连成一体,因此是最安全可靠的防雷措施。目前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鸟巢”表面没有一般大型建筑上的避雷针。它的钢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遭到闪电袭击时,钢结构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接收闪电装置。“鸟巢”内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与避雷网做了可靠连接,雷电来临的瞬间,能顺利将巨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第一节防雷目前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它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对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①明装第一节防雷目前二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②暗装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它较明装避雷网美观,尤其是在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第一节防雷例如: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将结构圈梁钢筋与柱内充当引下线的钢筋进行连接(焊接)作为均压环。当建筑物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均压环做法同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3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镀锌圆钢作为均压环,并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2、引下线第一节防雷种类安装部位材料规格备注人工引下线外墙(经最短路径接地)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1.多根引下线时,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在各引下线上距地0.3m~1.8m之间设置断接卡。2.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上约1.7m至地下0.3m的一段接地线暗敷或加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保护。建筑物的金属构件、金属烟囱、金属爬梯烟囱、水塔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引下线还可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作自然引下线。竖向钢筋可作为引下线,横向钢筋若与引下线有可靠的连接(绑扎或焊接)时,可作均压环。引下线的规格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断接卡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第一节防雷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做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做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连接板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暗敷引下线,明装连接板暗敷引下线,暗装连接板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等。

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人工接地体即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经加工的各种型钢或钢管等。按其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接地体(或称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合称,它的作用是把引下线引下的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土壤中去。接地体第一节防雷目前三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0.8m。埋入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第一节防雷埋入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接地线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导体。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高层建筑中,常常利用柱子和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基础接地体必须说明的是,不仅仅是防雷装置的接闪器需要接地,电气工程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为了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其中性点或金属构架、外壳都必须接地,即必须配备相应的接地装置,这种接地装置的组成与防雷装置的是一样的。第一节防雷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人工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母线的焊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四、避雷器第一节防雷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安装,防止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室内、故障或操作引起的过电压破坏的防雷器件。避雷器主要由放电间隙、可变电阻及电磁吹弧元件组成。当雷电流过来时,避雷器在导线与大地之间提供一低阻抗的导电通路,让雷电流导入大地,以减少过电压。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最简单的防雷设备。保护间隙一般用镀锌圆钢制成,由主间隙和辅助间隙两部分组成。主间隙做成角形的,水平安装,以便灭弧。为了防止主间隙被外来的物体短路而引起误动作,在主间隙的下方串联有辅助间隙。因为保护间隙灭弧能力弱,一般要求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使用,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护间隙应用于10kV以下配电网中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管式避雷器的基本元件是安装在产气管内的火花间隙,间隙由棒型和环型电极构成。管式避雷器由灭弧管内间隙和外间隙组成。灭弧管一般用纤维胶木等能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的材料制成。当雷电波过电压来临时,管式避雷器的内、外间隙被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接踵而来的工频电流产生强烈的电弧,电弧燃烧管壁并产生大量气体从管口喷出,很快地吹灭电弧。同时外部间隙恢复绝缘,使灭弧管或避雷器与系统隔开,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第一节防雷管式避雷器——排气式避雷器应用于户外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因管式避雷器是靠工频电流产生气体而灭弧的,如果开断的短路电流过大,产气过多超出灭弧管的机械强度时,会使其开裂或爆炸,因此管式避雷器通常用于户外。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常用的阀型避雷器有碳化硅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两类。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制成的避雷器。每一块压敏电阻从制成起就有开关电压(压敏电压),当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低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呈现高电阻值状态;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高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被击穿,呈现低电阻值。当电力线路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路上的雷电压被遏制在安全范围内。当雷电流消失后,压敏电路恢复成高阻状态,电力线路恢复正常供电。阀式避雷器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目前四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各国制造的磁吹避雷器主要有以下两种:FCD型----保护旋转电机电压一般2-15KVFCZ型----保护变电站设备电压一般35-500KV第一节防雷磁吹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的内部附有磁吹装置来加速火花间隙中电弧的熄灭,专门用来保护重要的或绝缘较为薄弱的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等。型号中字母的含义:F—阀式避雷器S—配(变)电作用Z—电站用Y—线路用D—旋转电机用C—具有磁吹放电间隙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高压电动机防雷保护的接线示意图6~10kV防雷电波侵入接线示意图变压器防雷保护第一节防雷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指省级的重点建筑、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五、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1、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规定,将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3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具有爆炸物质或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国家级的重点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以及雷击次数较多的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第一节防雷一般,高层民用建筑为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物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2、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规定,将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三级。该按级划分法与前述按类划分法是统一的:一级——>第二类中的重要建筑物;二级——>第二类中的次要建筑物和第三类中的重要建筑物;三级——>第三类中的次要建筑物;按级划分的方法比较常用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一级防雷建筑物(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防直击雷的措施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的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2)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3)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4)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第一节防雷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雷电感应的措施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以内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应跨接。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架空线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1)从30m起每隔部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3)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第一节防雷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二级防雷建筑物(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省部级的会堂、办公建筑、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目前五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直击雷的措施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5m×15m。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0m。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防直击雷接地可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4)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雷电感应的措施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金属物就近接到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2)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相同。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架空线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连接时,架空管道应接地,距离建筑物25m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当建筑物高于45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保护措施1)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3)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三级防雷建筑物(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超过20m的建筑物。(3)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第一节防雷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直击雷的措施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网(带)混合组成接闪器。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2)至少设两根引下线,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3)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其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情况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一节防雷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的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当建筑物高于6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保护措施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一、接地的类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靠的工作。

各种工作接地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如:变压器、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能在运行中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电压不变;又如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接地是为了测量一次系统相对地的电压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防止系统出现过电压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线路的塔杆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所有部分接地。因为这种接地的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故称为保护接地或安全接地。1、按功能分类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给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提供通道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为了防止静电引起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发生火灾或爆炸,而对贮气体或液体管道、容器等设置的接地。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目前六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低压电网有五种接地方式。第二节接地2、按接线方式分类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的对地关系:T—中性点直接接地;I—中性点与地绝缘,或经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的部分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N—外露可导电部分经过保护线与接地点相连。横线后面的字母(S、C或C-S)表示保护线与中性线的结合情况。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当设备带电部分与外壳相连时,短路电流经外壳和N线(或PE线)而形成单相短路,显然该短路电流较大,可使保护线快速而可靠地动作,将故障部分与电源断开,消除触电危险。

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完全分开的称为TN-S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N线与PE线前段共用、后段分开的称为TN-C-S系统;N线与PE线完全共用的称为TN-C系统。第二节接地TN系统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TT系统的使用能减少人体触电的危险,但是不够安全。为保障人身安全,根据IEC标准应加装漏电保护器(漏电开关)。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也引出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经各自的PE线分别接地。TT系统第二节接地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IT系统又称为三相三线制系统。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将通过人体和电网、大地之间的电容构成回路。一般情况下,此电流是不大的,但是,如果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程度。

IT系统第二节接地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在同一个保护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TN制,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TT制。注意第二节接地假如在TN系统中,有个别位置遥远的电动机为了节省PEN线而采用直接接地的措施(相当于采用TT制)。

当采用直接接地的电动机一旦发生绝缘损坏而漏电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与变压器的接地极形成回路,使整个PEN线出现了约为UΦ/2的危险电压。若人体接触到采用PEN线保护的带有UΦ/2电压的用电设备外壳时,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二、PE/PEN线的选择与敷设作为保护线,PE线和PEN线的截面积应满足: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接地故障电流通过时具有热稳定性;其阻抗保证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不致产生过高的接触电压,并满足接地故障时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要求。N线——Neutral

LinePE线——Protective

Earthing

Line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单芯铜导线作为PEN线干线,铜芯相线的截面积为8mm2,请问PEN线的截面积至少取多大?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二节接地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TN-S制的接地形式。为了提高过电流保护装置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度,降低PE线上的接触电压,应尽量降低故障回路的阻抗。为了尽量降低故障回路的阻抗,应尽量将PE(PEN)线与相线靠近并同路敷设。——五芯电缆视频-接地装置的安装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三节等电位联结电位差是造成人身电击、电气火灾、电气/电子设备损伤的重要原因。将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导电部分及可能带电金属体作电气连接,降低甚至消除电位差,保持人身、设备安全。等电位联结技术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在具体的实践中,等电位联结就是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建筑物的基础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就是使整个建筑物的正常非带电导体处于电气连通状态,防止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危险的电位差,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一、原理EB——equipotentialbonding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二、等电位联结的分类第三节等电位联结1、总等电位联结(MEB——MainEquipotentialBonding)将建筑物内的下列导电部分汇集到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地母排(总接地端子板)上而互相联结:进线配电箱的保护线(PE/PEN)干线;电气装置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水管、燃气管、暖通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2、辅助(局部)等电位联结(LEB——Local~)将上述导电部分在局部范围内再作一次联结,或将人体可同时触及的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不同导电部分互相直接连接。辅助等电位端子排设于分配电箱内或单独设置。目前七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三节等电位联结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三节等电位联结二、EB线的选择与敷设等电位联结线只承受电位,不承受电流。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三节等电位联结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四节漏电保护漏电保护(RCD,ResidualCurrentDevice)目前作为直接接触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防止人身触电、漏电引起火灾及系统接地故障过电流保护的后备措施,广泛应用于低压系统中。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一般安装于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后者专用于防电气火灾。安装漏电保护器后并不等于绝对安全,运行中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四节漏电保护检测元件放大环节执行机构一、结构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漏电保护器的组成:①检测元件

由零序互感器组成,检测漏电电流,并发出信号。②放大环节

将微弱的漏电信号放大,放大部件可采用机械装置或电子装置。③执行机构

收到信号后,主开关由闭合位置转换到断开位置,从而切断电源,是被保护电路脱离电网的跳闸部件。第四节漏电保护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四节漏电保护二、接线方式目前八十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四节漏电保护注意事项漏电保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漏电保护器保护线路的工作中性线N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零保护线(PE)不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被保护的用电设备与漏电保护器之间的各线互相不能碰接。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第四节漏电保护三、应用范围国标GB13955-19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对全国城乡装设漏电保护器做出统一规定。1、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1)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I类电气产品,即产品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设备的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如产品外壳接地);(2)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3)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4)暂设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5)宾馆、饭店及招待所的客房内插座回路;(6)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7)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8)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9)医院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10)其它需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场所。第四节漏电保护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九十二页\编于六点2、报警式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电气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